“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范本模板】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素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竞争力也不断加剧。
文化贸易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和其他贸易国相比,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影响相对较弱,目前文化贸易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文化贸易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化较弱,文化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虽然文化贸易额在逐渐增长,但在进出口总额中非常单薄。
因此,怎样促进文化贸易的发展,并且降低文化服务贸易和核心文化产品赤字状况这个紧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位学者深入探讨和研究。
这篇论文主要说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今,我国文化贸易在不断地进步,这给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许多的有利条件,但它必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所以,本文要从这些问题中找出加快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答案.关键词:文化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对策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ultural tradedevelopmentABSTRACTToday,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demand for qualit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increasing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mong countries. The cultural trade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worldwide attention,but compared with other trading Nations,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rade effect is relatively weak,current trad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Smaller cultural trade industry in China, market weak,the large deficit in the trade of culture, cultural trade is growing,but very thin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Therefore,how to promote cultural trade development,and reduce cultural service trade and core trade deficit in cultural products of this serious problem deserves our every scholar research。
对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
文化服务贸易 的贸易渠道和营销 网络 ,尚未形成对文化服务贸易出 口的总体策划和宣传 。 文化服 务贸易 出口企业的规模小 , 市场化和国 际化程度低 ; 文化服务贸易的法规 、 政策体 系尚未形成 。文化市场的 对外开放不够 , 总体上看文化服务贸易才刚刚起 步。 (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 策 二)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 加强政府 的宏观推动作用 目前最 为根本 的是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在确定 文化 产业与文化事业界限的基础上 ,积极改变原 有的计划经济条件 下的各种体 制。改 善宏观管理 。 转变政 府职 能 , 要超 越部门之间分 就 散作业的体 制 。 变事业与产业的胶着混淆状态 , 中调配资源 配 改 集 置, 理顺各个部 门的功能和职责 , 充分 调动各方智慧 , 制定发展 目标 及战略 。 其次 , 一般 出口商品与文化出口产 品互不影响的传统模 打破 式, 建立统一 、 开放 、 竞争 、 有序 的现 代文化市场体 系 , 努力形成科 学 有效的宏观管理体 制和富有活力 的文化 生产和服务微 观运作机制 。 建立相 关行业协会 , 充分发挥行 业协会 的作用 。 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个 市场 主体之间的桥 梁 ,目前北京缺少对文化产业各行 业进行 有效规 范的专门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的建立用以规范各个企业在贸易中无 序竞争的问题 , 使之更趋于理 性。 2健全融资机制 , 、 完善鼓励激励机 制及优惠政策 放 宽文化 产业 市场的准入门槛 , 积极 促进 非公有制经 济成 分的 进入 。除了部 分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 的文化企业集团实行 国家控股 外, 对于其他 的基 本文化领域 , 尽可能吸 引多种经济成 分参与 ; 在组 建文化企业时 , 有步骤 、 有计划地转让股 份给社会民 间的资本 , 从而 形成 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在 文化产业及 文化 贸易的研究工作 中。 要积极推进政 、 、 产 研等 方面 的信息 共享 . 收集相 关信息 , 强对文化 产业及文化 贸易的 及时 加 基础研究 , 定文化贸 易 发展的最新 趋势以及各国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状况 ,为有关政 府部 门 、 业和研究机 构制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参考 ; 企 完善文化产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摘要】本文从“文化强国”视角出发,探讨了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相关议题。
首先介绍了文化服务贸易的概念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发展机遇和挑战。
进一步探讨了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强调了加快推进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并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文章旨在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文化强国。
【关键词】文化服务贸易、文化强国、发展现状、背景、政策支持、机遇、挑战、发展路径、推进、提升、软实力、实现目标。
1. 引言1.1 文化服务贸易的概念文化服务贸易是指通过跨境交易以及国际合作方式传播、推广和交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这包括文化创意产品的输出、文化娱乐表演的交流、文化旅游的推广、文化教育的合作等多种形式。
文化服务贸易是文化产业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服务贸易的概念涵盖了广泛的文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影视、音乐、文学、艺术、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形式,而是向线上、跨境的方向发展。
这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跨国流通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国家间交流合作的新动力,也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平台。
1.2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服务贸易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我国文化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逐年增长,2019年文化服务贸易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进口额超过100亿美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也在逐步兴起。
作为文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我国对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本文将从“文化强国”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分析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总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文化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13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在文化服务贸易中,文化创意产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我国的电影、动漫、音乐、设计等板块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热门文化产品,带动了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也加大了对外合作力度,促进了我国文化产品向国际市场的输出。
我国政府对文化服务贸易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和《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支持加强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便利等方面。
在财政支持方面,我国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用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支持文化企业的研发、创新、品牌建设等,为文化服务贸易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税收优惠方面,我国对文化产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文化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我国还对文化服务贸易中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行了税收政策的调整,为文化产品的跨境销售提供了便利。
在市场准入方面,我国也在不断推进文化服务贸易的便利化。
通过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国外文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得以广泛发展。
文化服务贸易是指一国通过对外提供文化艺术活动、文化产品设计、文化咨询等服务形式的贸易活动。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文化服务贸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文化服务贸易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并签署了多边和双边文化服务贸易协定,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以文化产品输出为主。
文化产品输出是指通过出口方式将我国的文化产品输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我国的文化产品输出涵盖了诸多方面,如动漫、游戏、新媒体、文学、艺术品等。
其中,动漫、游戏和新媒体是较为突出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文化服务输出不仅是单向输送,而是建立起双向交流的合作机制。
我国通过海外文化中心、文艺团体和文化创意企业的形式,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服务贸易的双向对接与合作。
在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大量的文化产品输出需要伴随着知名度和品牌的提升,同时,也需要保持创新性和独特性,以打造属于中国的国际文化品牌。
其次,文化服务的贸易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文化服务贸易的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和行业需求的贸易方式和合作模式。
最后,文化服务贸易中的人才和专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需要大力培养优秀的文化服务贸易人才和专业人士,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
总之,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在“文化强国”的推进下正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新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创新贸易模式,培养优秀的人才,以推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研究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研究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文化贸易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和未来趋势。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其文化产品和服务备受世界瞩目。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迅猛,文化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289.1亿美元,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未来趋势。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崛起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加深,我国文化贸易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文化贸易需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合作,加大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力度。
我国文化贸易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文化产品创意设计、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我国文化企业应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我国文化贸易还需加强国内外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市场预测和定位能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影响有目共睹,发展的未来趋势也值得深入探讨。
我国应加强对文化贸易发展的研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提升国际文化贸易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让我国文化贸易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国家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 现状、问题及对策
◎彭剑波 覃亦欣
〔内容提要〕 虽然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是具有后发优势,使得文化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迅速,重要领域贸易逆差逐渐缩小。 同时,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缺乏延展性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构建合理市场体系以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注重创新以提高综合竞争力、构建合理的市场体系打造文化服务企业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服务贸易 进出口额
文化服务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 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包括电影音像、文艺演出、广 播电视、广告宣传、新闻出版、娱乐性体育等服务领域。 文化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文化 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该国综合国力跨越式发 展。近年来,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均得到较 大提升。
43
Liaoning Economy
好。另外,文化服务出口结构有所调整。2018 年 1—5 月,我国文化服务出口额为 2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3%。其中,文化和娱乐服务、视听及相关产品许可 费、广告服务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 42.6%、40.5%和 24.2%,三者合计占比为84.6%,较上一年同期提升了9个 百分点。这说明了我国正在进行结构的优化,且成效显 著。这些数据都体现了我国的重视程度已有所加大,且 在文化服务贸易各方面均有所改善,文化贸易作为当下 我国外贸中的一抹亮色,正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重要领域贸易逆差逐渐缩小
表 1 版权引进和输出情况
(单位:项)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引进 16602 16639 17589 18167 17376 16467 17252 18120 其中: 1. 美国 5284 5182 5605 6210 5451 5251 5461 6645 2. 英国 2429 2595 2739 2698 2842 2802 2966 2991 3. 日本 1766 2161 2079 1905 1783 1771 1952 2232 4. 韩国 1027 1098 1232 1619 1216 883 1067 183 输出 5691 7783 9365 10401 10293 10471 11133 13816 其中: 1. 美国 1147 1077 1259 1266 1216 1185 1483 1213 2. 英国 178 433 606 731 507 708 353 496 3. 日本 214 187 405 388 388 313 356 330 4. 韩国 360 507 310 695 642 654 719 540 总差额 -10911 -8856 -8224 -7766 -7083 -5996 -6119 -4304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壮大。
文化服务贸易是指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相关要素的国际交流为基础,开展的经济活动。
文化服务贸易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点和提高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产品、市场和政策三个方面介绍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产品方面中国在文化服务贸易中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包括影视作品、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教育等。
截至2018年,中国的影视出口总额达到89.9亿美元,占文化出口总额的44.5%。
此外,中国的文化旅游也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2018年文化旅游策划经营和咨询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同比增长40.5%。
中国文化艺术和文化教育产品,包括武术、书法、京剧、音乐等,也在海外市场上受到了认可和欢迎。
市场方面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市场一直在扩大。
中国与欧美、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张。
目前,中国文化出口的主要市场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其中,亚洲地区是中国文化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市场之一,占据了中国文化服务出口总额的59%。
目前,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
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若干措施》,“紧紧围绕提高出口贸易水平”作为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扩大海外市场营销、推进品牌建设和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趋于完善,为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未来,中国文化服务贸易还需要不断创新,加强与国外市场和企业的合作,拓展高端市场和文化服务贸易的辐射范围,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强国”视角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作者:胡红傲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目光聚焦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也变得愈发火热。
习总书记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基于贸易结构视角,分析研究现下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结构,并就优化贸易结構、促进文化服务贸易提出对策建议,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全面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贸易结构;文化服务贸易;文化强国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14.021“文化强国”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跨入中等的发达国家行列之后,对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逐步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中国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使得中国文化真正的走出国门,迈向国际舞台。
1;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简述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深沉长久的底蕴,文化的传播也能让人更加了解一个国家的内涵所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服务贸易保持着飞速发展,文化服务贸易也不例外。
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发展文化贸易的重要性,本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对于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各国将目光聚集在文化贸易的发展上,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他们不仅仅在货物贸易方面位居世界先列,在文化贸易的发展方面更是抢占先机,独占鳌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世界上也刮起了一阵阵“中国风”。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还稍显稚嫩。
在2016年,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仅为1%,这与中国在国际上树立的大国形象不符,文化服务贸易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结构分析2.1;文化服务贸易总量增加迅速,但市场占比小,贸易逆差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服务贸易的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持续上升。
到了2016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高达657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从货物贸易的出口规模来看,中国已经超越一众发达国家,跃居世界上出口的第一大国,并长期保持贸易盈余。
相比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就显得稍逊一筹。
近年来基于“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行,文化服务的贸易总量也在逐年增加。
从2010年至2016年,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总额由168.9亿美元升至3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38.4亿美元升至71.7亿美元,进口额由130.5亿美元升至256.2亿美元,增长都接近两倍。
然而在市场占比上,2012年中国文化服务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还不到4%。
虽然近年来,比重有所上升,但至2016年,占比也仅为4.99%。
同时,更让人不容忽视的贸易逆差情况也在逐年加剧。
由表1 可知,自2010年起,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就存在着近1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虽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贸易逆差额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72.4亿美元,比当年的文化服务出口额高出近15亿美元。
近年来,贸易逆差额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势头。
到了2016年,贸易差额已达到了184.5亿美元,年均贸易逆差增长率接近10%。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占比较低,市场开发还不够完全,加上逐年增加的巨大贸易逆差额,这不仅制约了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凸显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对文化贸易的认识较肤浅,缺乏能与国际市场上的文化产品相抗衡的本国产品等种种问题。
虽然我国文化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尚未加以利用开发,发展之路还处于起步阶段。
2.2;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产品结构单一,贸易竞争力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将文化服务贸易定义为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兴趣和需求的服务。
包括版权及相关服务,音像及相关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研究开发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等。
本文选取版权及相关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三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表2数据分析可得,在2010—2016年间,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贸易和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贸易总额均呈增长之势,其中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由4.9亿美元上升至13.2亿美元,增长了2.7倍。
版权及相关服务贸易在2012和2015年有少许下滑,但贸易总额都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2016年更是达到了2112亿美元。
版权及相关服务贸易是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占比最高时可达67.91%,近年来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也保持着高于60%的比重。
其次是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在2012年占比最高,达到了39.36%,在数据统计的年份间,比例虽有所起伏,也保持着30%左右的市场份额。
虽然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在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中,总额最少,占比最低,但在7年时间里,这是唯一一类持续增长的贸易,年均增长率达13.19%,发展势头强劲。
从进出口结构角度分析,版权及相关服务的进口额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2016年进口额已高达202.3亿美元,但随之而来的是过低的出口额,最高仅有10.4亿美元,贸易逆差严重。
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的出口额在三类服务中占据比较优势地位,且保持着连年增长,其进口额与出口额相比,在2010年贸易顺差额为8.5亿美元,到了2016年已经扩大到了16.9亿美元,增长近2倍。
本文以三类文化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差额在文化服务贸易总额的占比作为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来源,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测度国际竞争力常用的指标。
该指标的范围在-1至1之间,当一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趋于-1时,表明该国进口多,出口少;当指数趋于1时,表明该国出口多,进口少;指数趋于0时表明一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接近平均水平。
計算结果显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常年处于负值,这说明我国还是一个文化的进口大国,高引进,低输出,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还处于净输入的状态。
2.3;文化服务贸易的地理方向集中度过高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市场均以发达国家为主,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市场所占份额很高。
以2010-2016年间,中国版权的引进与输出为例,分析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地理方向,其中版权包括图书、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软件、电影、电视节目等。
从版权的引进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常年占据我国的进口导向,7年间版权引进占比在35%左右,在2010年最高达37.87%,至2016年已降至34.08%。
其次便是英国和日本,英国的比例比日本要稍高一些,最低占比是2011年的12.92%,在一些年份还达到了18%以上。
日本的比例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高,在11%-15%之间波动,最高也只有14.92%。
最后一类是德国、法国、韩国,占比都在5%-10%之间,其中韩国相对而言份额更高一些,最高时接近10%。
从表3中不难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比重今年来虽有所起伏,时而增长,时而下降,但综合占比都在80%以上,最高时可达87.09%,几乎囊括了我国版权服务的全部进口份额。
从版权的输出角度来看,美国虽然依旧是我国版权出口的第一大国,不过优势并没有进口那么明显。
除了在2010年比重达到了30.53%,其后的6年时间里,渐渐下降到了15%左右。
占比第二高的国家包括英国和韩国,两个国家最高时都接近了10%,最低也均在4%左右。
不过在2016年,英国的输出比例已经下降至4.16%,与韩国的8.47%相比差了1倍。
最后是德国、法国、日本,占比都在5%以内。
从表4的数据分析可得,在版权出口方面,不像在版权进口中,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发生,各个国家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均衡,来源比较多样。
虽然在综合比重上,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016年综合比重为40.30%,不过这些发达国家依然还占领着我国版权出口的半壁江山。
3;关于优化贸易结构以促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3.1;推动国内文化体制转变,鼓励文化创新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贸易总量逐年增加,不过国内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还不够重视,加之我国的文化产业缺乏活力仍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难题,国内的文化体制偏于死板,有时还会出现审核过严的情况,这都阻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国家与政府应当面向专门从事文化贸易的企业,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减免,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国门的战略,通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鼓励国内企业在文化贸易上的创新,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常年为负值,文化贸易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容不够吸引人。
现阶段,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并不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一半以上是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器材等。
我们在发展文化产品的同时,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文化,鼓励创新传统文化,增加出口商品的贸易附加值,提高文化服务贸易的经济效益,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
3.2;大力开发文化贸易市场,提升国际地位文化贸易与其他贸易形式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国际化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再者才是将发掘的文化以不同的载体展示出来,传播推广到世界各地。
国内的文化服务贸易缺少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很难形成具有高竞争力的产品。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规律来生产和销售不同的文化产品。
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虽然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在迅速成长,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文化软实力仍显得不足。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的大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针。
“文化强国”战略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并且通过自主设计和研发,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输出海外,提高文化服务贸易的出口份额,减少贸易逆差。
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可以扶持国内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大型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3.3;转移贸易区域重心,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以往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区域重心一直是发达国家,有这些发达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固然是好事,但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不可或缺。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可以在文化贸易上互补,从而促进我国的贸易出口,改善贸易结构。
近年来基于建设“文化强国”,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频繁地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推动鼓励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融资,进一步地促进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融和更深的文化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