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53个教参p3271.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
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用法:指歌声或文章2.【不名一文】也即一文不名。
名:占有。
形容极端贫穷,一个钱也没有。
举例造句:他生活困难到了不名一文的地步。
也作:不名一钱近义词:囊空如洗、家徒四壁、立锥之地反义词: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富甲一方3.【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近义词:不招自来反义词:特约嘉宾歇后语:蜗牛赴宴(蜗牛的特点是速度很慢,是为"不速",因为是去赴宴,所以称其为"客",合起来即为:蜗牛赴宴---不速之客.但不速之客的实际意思却是指"不请自到的人");4.【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近义词:不足为法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
望文生义,误用为“不称赞一句话”。
误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6.【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经指不正经。
[辨形]经;不能写作“径”;谈;不能写作“淡”。
近义词道听途说、奇谈怪论、无稽之谈反义词确凿不移、言之有据辨析不经之谈与“无稽之谈”有别:不经之谈偏重于“不经”;多指不合道理的没有根据的话;“无稽之谈”偏重于“无稽”;多指无法查考的没有根据的话。
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示例】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孙犁《万国儒小引》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
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
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严复《原强》随着大家艳羡的目光流于字里行间,“不刊之论”四个字渐渐地在大家的心里凝聚沉淀出来,作者生花的妙笔让人叹服!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白头如新: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表里山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
波谲云诡: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和文笔变幻莫测。
相形见绌:意思是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运在前面加“显得”造成语义重复。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阳春白雪: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常误解为动词,责备之意,在后面接宾语。
求田问舍: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权宜之计:只为了应付某种情况二暂时采取的方法。
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莫逆于心: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
木人石心: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诱。不是“蠢笨、迟钝”。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暮鼓晨钟: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终极版

1、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2、暴虎冯(píng)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de)东西.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有时也指一言不发5、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6、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de)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de)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7、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8、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9、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de)好或坏".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de),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11、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de)言论.12、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de)话".13、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14、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费尽心力.指竭尽心力谋划从事某件事情.15、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16、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17、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1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19、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20、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21、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de)风雨,比喻良好(de)教育.22、从长计议:放长时间商量考虑,不急于做决定.并非放远眼光之意.23、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24、弹冠相庆:含贬义,指坏人得意(de)样子.25、得意忘言:已得其意,就不需要语言了.表示相互默契,心照不宣.2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de)水平.易误用为"进入".27、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de)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de)帮助.28、对簿公堂:对簿:受审问;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29、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30、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31、粉墨登场:1.比喻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2.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用作贬义.3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33.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34.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de)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35.鬼斧神工:形容人(de)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de)还有"巧夺天工".36.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37.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38.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家危难.(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39.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40.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41.噤若寒蝉:噤,闭口.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42.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de)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43、久假不归: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44.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de)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de)无能之人.45.空谷足音:人迹罕至(de)山谷传出(de)脚步声.比喻难得(de)人事、音信或言论.46.屡试不爽:爽:差错.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47.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48.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莫衷一是:形容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没有一致(de)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49.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de)故事.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de)地步.50.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坏人受到惩罚或事情(de)结局使人感到满意.51.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之意.52.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53.前无古人:指以前(de)人从来没有做过(de).也指空前(de).含褒义前.54.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de)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55.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de)还有"漠不关心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妄自菲薄56.如坐春风:形容受到教诲.与"景物"无关.57.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58.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59.身无长物:长物:多余(de)东西.身上没有多余(de)东西.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60.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61.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62.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63.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de)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64.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65.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67.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de)人都吸引来(de)盛况.68.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69.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de)话,做正直(de)事.不能理解为"危险(de)言论和行动".70.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de)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71.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72.无所不为:没有不干(de)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73.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74.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含贬义)75.细大不捐:捐:抛弃.小(de)大(de)都不舍弃.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76.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77.下里巴人:后来泛指通俗(de)普及(de)文学艺术.78.阳春白雪:指高雅而不通俗(de)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79.言不及义: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含贬义.80.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81.有口皆碑:碑:纪功(de)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de)人都一致称颂.82.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de)结果.83.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84.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85.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de)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86.坐地分赃:(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87.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de)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de)报道或失去应时作用(de)事物.88.不翼而飞:比喻物品突然丢失,或消息传播极迅速.89.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de)人或事物.90.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91.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de)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诿.92.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尽将残之意,意趣、兴致将尽.93、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de)情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de)腐化生活.94、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de)地步.2)指为了达到目(de)而费尽心思.95、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de)境界.(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de)事96、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2)比喻依据一定(de)线索去寻找事物.97、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2)比喻办事圆滑.98、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99、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de)云和流动着(de)水一样.(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100、风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de)诗文或言论.(2)比喻男女欢爱(de)风流事.101、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望文生义的成语

望文生义的成语望文生义是指根据文字的表面意义而误解其真实含义。
有些成语就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产生误解。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落花流水落花指花儿零落而下,流水指水流滔滔不绝,联想到落花流水便是形容惨败、溃散的情形。
然而,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形容表演艺术的精湛、绝佳,比喻艺术的完美表现。
2. 画蛇添足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个成语是形容过度,做了多余的事情。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画蛇添足者必定没有良心”,意味着多余的东西并不会增加价值,反而会对事物产生影响。
3. 井底之蛙许多人可能会误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呆在井里,见识狭窄、半知不解。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指的是人只见到所在地区的事物,缺乏眼界和视野,不知道外面的事物。
4. 一丝不挂当谈到一个人“一丝不挂”时,很多人会想到这是一个人赤裸裸地站在那里,没有一点遮挡。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一丝不留,比喻全被抢走或失去所有。
5. 杀鸡焉用牛刀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就让许多人产生误解,以为是“斩钉截铁,毫不留情”,实际上其含义是“一件小事就动用大器具”,比喻处理问题不得当或方法太过强力。
6. 囫囵吞枣这个成语读起来比较顺口,但是真正的含义却被许多人误解了:囫囵吞枣是指匆忙而不加分辨地吃下东西,但是很多人误以为是“一口吃下若干颗枣子”,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
7. 鹤立鸡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但是在文化相对含义不丰富的岁月里,容易被人们理解成“鹤站在鸡群中间”,或者是“鹤在群鸡中显得格外出众”等,都有误解。
总之,望文生义是很常见的现象,并且会导致我们对成语的真正含义产生误解。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了解一些成语的实际用法和含义,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常见的望文生义类成语

常见的望文生义类成语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很清冷"。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不能理解为“勇敢".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使人不满意”.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作贬义词。
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互相庆贺".不刊之论:刊:削.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到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久放假不返回”。
文不加点:点:涂改。
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文章不添加标点符号”.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能理解为“感叹”。
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不能理解为“无根据、无凭证、事情凭空发生之意”.不为己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足为训:指不能当做典范或准则。
下车伊始:比喻待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不能理解为“独自走完天下”.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十个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十个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2、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
是天气转凉之意。
3、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借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7、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0、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2.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3. 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4.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5.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穷到了极点。
6.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
7.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隐私舞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8.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
本指尚可振奋人心,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9. 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
10.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调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11. 言不及义指竟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2.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3.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14.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15. 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
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16.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17. 计日程功程:计量,考核。
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18.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衷,决断。
19.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20.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21.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人事,音讯或言论。
22.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
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23.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望文生义成语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
万人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不做得太过分。
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因人成事:因:依靠。
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
形容极度悲伤。
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比喻忘本。
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不翼而飞:翼:翅膀。
没有翅膀却飞走了。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三点:1、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2、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3、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避免望文生义。
一、练习一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2、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河东狮吼”意思是“比喻悍妇发怒”。
这里错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使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3、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4、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5、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6、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的意思。
】7、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8、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
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句中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9、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
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10、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
】1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997年全国高考题)【“万人空巷”,它不是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1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句中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13、“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14、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15、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16、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
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
】17、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1998年全国高考题)【“火中取栗”源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
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18、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9、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涣然冰释”是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而不是原句所作“冰块解冻”的意思。
】20、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个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惨淡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容易被判断为错误。
】此外如“安步当车”“罪不容诛”“文不加点”“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不刊之论”“明日黄花”“七月流火”“久假不归”“不可理喻”“不足为训”等等,也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二、练习二1、不刊之论错例:一个编辑对另一个编辑说:“这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不刊之论。
”分析: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是说不可更改)容易错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正例: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只按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三点:(1)要弄清楚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2)要辨别成语的细微差别,(3)要区分成语词义的范围,避免望文生义。
2、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显然不当。
3、文不加点例: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其实“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的《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态。
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它的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强:振奋。
例句误把“差”理解为否定副词“不”。
5、空穴来风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误认为“空穴来风”是没有根据的捏造的事实。
6、不足为训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8、无所不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出自《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
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上句即是如此。
9、炙手可热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来源于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比喻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显然例句把“炙手可热”理解成为热门、抢手之意,为错用。
10、万人空巷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被人误用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11、不赞一词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赞:添加。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例句误将“赞”理解为“赞扬”,将成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三、练习三1、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2、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3、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4、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5、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6、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7、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9、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10、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11、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3、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14、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15、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16、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后很可怜”。
17、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