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专家赴内蒙古对肺鼠疫开展溯源工作.doc

合集下载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传播。

鼠疫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容易发生传播,对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控制和防治鼠疫,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制定全国鼠疫监测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监测目标该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鼠疫监测体系,从而及早发现鼠疫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和防治鼠疫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具体监测目标如下:1.早期监测:及时发现鼠疫疫情的早期信号。

2.区域监测: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网络,对各地区鼠疫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3.跨国监测:与国际组织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加强跨国鼠疫监测和防控。

三、监测内容1.鼠疫疫情监测:建立全国鼠疫疫情监测平台,监测病例数量、地理分布和传播途径等信息,并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评估。

2.生物标本采集:对疫情高发地区和鼠类密集区域,进行鼠类和跳蚤的采集,并进行鼠疫杆菌的检测。

3.鼠类监测:通过捕捉和观察鼠类的数量和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鼠类密集地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灭鼠。

4.温度监测:监测鼠疫发生地区的温度,研究温度对鼠疫传播的影响。

5.跳蚤监测:通过跳蚤密度和传播率的监测,评估跳蚤对鼠疫传播的贡献。

四、监测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库,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疫情趋势分析和预测。

2.生物采样:在疫情高发地区采集鼠类和跳蚤样本,并进行鼠疫杆菌的检测。

3.环境监测:设置温度监测站点,监测鼠疫发生地区的温度变化。

4.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人群的疫情信息和鼠类活动情况。

五、监测机构和责任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并指导各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监测工作。

2.各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鼠疫监测工作,建立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数据和信息。

3.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作为鼠疫监测的执行机构,负责对病例的诊断、报告和数据采集工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0.24•【字号】呼政发[2005]81号•【施行日期】2005.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呼政发[2005]81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呼和浩特市鼠疫防治应急处理预案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排在国家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也是国际重点检疫的传染病。

该病一旦发生和流行,将会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规范鼠疫疫情处理,使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鼠疫疫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治鼠疫规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治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理,综合防治”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治鼠疫规定》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科学管理,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鼠疫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早行动,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防止疫情蔓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呼和浩特市鼠疫应急处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范围内鼠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总指挥:市人民政府市长副总指挥:市委副书记1名,市政府副市长1名,常务副总指挥1名(由分管卫生的市领导担任)成员:由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发改委主任、市卫生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工商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市食药监管局局长、市农牧业局局长、市质量技监局局长、市商务局局长、市粮食局局长、市广电局局长、日报社社长组成。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兼论传统时代的“天人合一”观一问题的提出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鼠疫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中记述的恶核病:“恶核者内裹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皮肉燥痛,左右走身中,卒然而起,……不即治,毒入腹,烦闷恶寒,即杀人。

”这是鼠疫学界公认的对腺鼠疫的科学描述,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录之一。

根据现有的研究,中国大范围的鼠疫流行至少有三次,14世纪的鼠疫大流行造成口大量死亡;这次鼠疫通过蒙古军人的西征,传入中东和欧洲,引发影响深远的“黑死病”[1]。

16~17世纪的鼠疫大流行那么与当时的旱灾与人民起义互为因果,在华北地区即造成一千万人以上的人口大死亡;其中17世纪的鼠疫流行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

19世纪中叶云南回民起义时期,鼠疫的大规模流行使人口死亡亦以数百万计[3] 。

除了这三次大规模的鼠疫流行外,历史时期,在蒙古、东北、陕西、宁夏、山西、青海、、河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均发生过规模不等的人间鼠疫流行,累计造成的死亡人口相当可观[4] 。

很显然,中国的鼠疫流行范围广阔,历史悠久,构成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关于中国鼠疫是内源性的还是输入性的,国内外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

以19世纪云南鼠疫为例,“几乎所有的中外学者都认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于云南,并认为云南是一个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但又都断言云南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谓云南的鼠疫是输入性的”[5],即从印度和缅甸直接或辗转传入的。

然而,1974年,云南鼠疫工作者从云南剑川县的中华姬鼠中别离到鼠疫菌,证实了滇西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学者们称为滇西纵谷大绒鼠齐氏鼠疫源地[6] 。

在滇西纵谷大绒鼠齐氏鼠疫源地中,存在假设干个鼠疫动物病的好发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和炎鼠疫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和炎鼠疫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和炎鼠疫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8.13•【字号】内卫办科教字〔2020〕183号•【施行日期】2020.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疾病防控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和炎鼠疫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卫生健康委:为落实好《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方案》(内卫办科教发〔2020〕25号),现就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鼠疫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一)盟市卫生健康委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管理人员。

(二)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

(三)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海关、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

二、培训形式和内容(一)线上培训。

内蒙古医学教育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鼠疫实验室检测生物安全管理》课件手机端、网络端线上学习,具体学习流程见附件。

学员完成线上学习并通过考试后,授予相应学分。

(二)线下学习。

重点培训内容包括: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0〕70号);2.《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卫办科教发〔2020〕25号);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生物样本管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卫办科教发〔2020〕32号);4.《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和样本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卫办科教字〔2020〕90号);5.《关于印发鼠疫疫情防控相关制度的通知》(内鼠防应急字〔2020〕26号)中的附件13《鼠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6.《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二版)的通知》(内卫办科教发〔2020〕55号)。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蒙医中医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蒙医中医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蒙医中医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17•【字号】内卫蒙中管理字〔2020〕365号•【施行日期】2020.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疾病防控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蒙医中医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卫生健康委(蒙中医药管理局),委直属蒙医中医医院:2020年7月5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

根据全区疫点监测和专家研判,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依然活跃,比去年同期流行猛烈,鼠间疫情仍较为严重,也不排除再发生人间鼠疫,出现人传人传播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鼠疫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加强蒙医中医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强化风险意识,坚决守住医疗机构防控底线目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常态化防控任务依然很重,我区鼠疫疫情防控形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机构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更大,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各级蒙医中医医院要在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松劲,决不能掉以轻心、心存侥幸。

要充分发挥好“哨点”作用,加强门、急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具备精准发现病人、快速识别病人的能力,实现“四早”要求。

要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加强预检分诊,做好鼠疫病例的排查、发现、报告、处置。

特别要关注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肿痛、咳嗽等症状和来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就诊患者,重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检查,不能随意在院内院外转诊转院,不能放走一个可疑病例。

二、严格医院管理,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前一阶段不断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各级蒙医中医医院已经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控的规章制度,绝大多数已规范设置发热门诊,2/3的三级蒙医中医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蒙医中医医院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各级蒙医中医医院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有关要求,规范诊疗流程。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16883—1997前言鼠疫系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一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内形成自然疫源地(简称疫源地)。

至1995年底,已判定在我国17省(区)234个县(市、旗)境内存在鼠疫疫源地。

由于人直接接触感染鼠疫的动物或受染疫蚤类叮咬而感染鼠疫。

在一定条件下,可酿成人间鼠疫的流行,危害严重。

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管理。

因此及时准确地确定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动物鼠疫流行状况,为正确合理地制定预防和防疫措施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研制过程中,力求充分利用我国在鼠疫疫源地调查及鼠疫动物病研究的现场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并使之在有关章节中得到表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与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锦沁、汪闻绍、张鸿猷、黄坚华、刘纪有、王丽、李志仑。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各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的地理学、动物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等各项指标。

鼠疫疫源地判定标准适用于有动物鼠疫,通过病原学检验获得阳性结果的以县(市、旗)为单位的地区。

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适用于我国下述十个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范围内的通过病原学、血清学检验获得阳性结果的以县(市、旗)为单位的地区。

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2)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3)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4)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5)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6)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7)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8)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9)滇西北山地大绒鼠、齐氏姬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0)云南、东南沿海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又1例鼠疫确诊,病发地已启动应急响应!

又1例鼠疫确诊,病发地已启动应急响应!

又1例鼠疫确诊,病发地已启动应急响应!作者:来源:《祝您健康》2022年第08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鼠疫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宁夏回族自治区确诊1例区外输入性原发性鼠疫(腺鼠疫)病例。

目前,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涉疫区域和人员采取了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近4年来,我国确诊11例鼠疫病例,主要发生在内蒙古、宁夏两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内蒙古卫生健康委指出,鼠疫的传播方式分为3种:一是经跳蚤叮咬传播,二是经直接接触传播,三是经飞沫传播。

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患者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

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专家评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虽然鼠疫在历史上留给人类惨痛的记忆,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非不治之症,绝大部分为散发病例,人群大规模感染几无可能。

公众不必再闻鼠疫而色变。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任何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患传染性疾病而解除其劳动合同,在招用人员时不得以曾患传染性疾病为由拒绝录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决定明确,上海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强化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促进就业工作成效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要求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落实主要就业指标和政策措施情况的专项监督和检查,重点督导法规政策落地、重点群体就业、资金保障落实等。

专家评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海市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此,有必要制定这一《决定》,更好地动员社会各方共同做好当前稳就业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字[2004]255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字[2004]255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字[2004]255号2004年7月12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卫生厅、农牧业厅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工作方案(自治区卫生厅、农牧业厅二00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近年来,我区部分地区鼠间鼠疫疫情活跃,疫情范围广,流行强度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为进一步加大疫区处理力度,加强保护性灭鼠灭蚤工作,保护粮食、农田和草场,防止发生人间鼠疫,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各鼠疫疫源地区要高度重视鼠疫防治工作,定期研究防治鼠疫灭鼠灭蚤,将此纳入鼠疫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长效的灭鼠灭蚤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降低鼠密度和蚤指数,防止鼠疫疫情传入人间。

发现鼠间鼠疫的地区,当地政府要成立鼠疫防治指挥部,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建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鼠疫疫区处理指挥系统。

农牧业、卫生等部门要分工负责,制定可行的疫区处理灭鼠灭蚤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

各地可采取划片包干等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落实疫区处理措施,做到责任到部门、单位、人,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全社会共同参与,群防群控的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灭鼠工作组织有序顺利进行。

二、预防性灭鼠工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区,对鼠类密度较高的地区要进行灭鼠,特别要注意野外、城镇居民点等重点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专家赴内蒙古对肺鼠疫
开展溯源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专家赴内蒙古对肺鼠疫开展溯源工作
2019年11月12日,官方通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救治,中国疾控中心专家13日表示,由国家级专家及北京市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正在对两名患者进行积极救治。

除了这两名患者,目前未出现后续病例。

目前的另一重点工作是开展溯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已安排国家级专家赴内蒙古指导当地开展溯源工作,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等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

相关新闻:什么是肺鼠疫?
鼠疫主要分为3型: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鼠疫是通过鼠、旱獭身上的跳蚤吮吸病鼠血液,然后再叮咬人,使人感染。

感染后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化脓性肿大和全身的中毒症状,被称为腺鼠疫。

少数情况下鼠疫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肺部感染,成为肺鼠疫。

腺鼠疫如果治疗不及时,鼠疫杆菌可通过血液导致肺部感染,发展成肺鼠疫。

也有人剥食患有鼠疫的旱獭等动物,直接经皮肤感染。

无论哪一种感染途径,一旦鼠疫杆菌进入到血液中就可以发展成败血型鼠疫,导致患者迅速死于这可怕的黑死病。

三型鼠疫中腺鼠疫的病情最轻,只要治疗及时,病死率可降至5~10%,少数人发展为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

肺鼠疫病情较严重,患者寒战高热、胸痛、呼吸窘迫,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危及生命。

败血型鼠疫为最凶险的一型,不仅高热、寒战、呼吸困难,而且七窍出血,很快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

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败血型鼠疫多为腺鼠疫或肺鼠疫发展而来,病死率几乎100%。

腺鼠疫的传染性也较小,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会起传染源作用。

而肺鼠疫患者的痰和飞沫内含有大量鼠疫耶尔森菌,因而患者周围的空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快速传播,造成肺鼠疫的大流行。

1994年8月印度苏拉特市发生震惊世界的肺鼠疫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近千人,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人间鼠疫流行,被称为苏拉特风暴。

2004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方省的一个钻石矿发生肺鼠疫暴发,报告病例114例,死亡54人。

这次马达加斯加的鼠疫疫情就是以肺鼠疫为主的,发病人数超过1994年印度的苏拉特风暴,可见疫情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