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案例讨论

合集下载

鼠疫 纪实文学

鼠疫 纪实文学

鼠疫纪实文学1.引言1.1 概述鼠疫是一种致命且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由鼠类或跳蚤传播给人类。

它的爆发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恐慌。

本文旨在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深入探讨鼠疫的历史背景、传播途径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往往只是模糊地了解鼠疫的存在,却对其真正的威胁缺乏足够的认知。

鼠疫的历史背景是我们理解该疾病的关键。

通过回顾过去的爆发事件和受害者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鼠疫在科学、医学和社会领域的影响。

同时,探讨鼠疫的传播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其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鼠疫通常是通过跳蚤叮咬传播给人类的,而跳蚤又是通过感染了鼠疫的鼠类传播给人类。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鼠类和跳蚤的生态学特征,以及如何防止它们与人类的接触,从而减少鼠疫的传播。

最后,本文将对鼠疫的思考与反思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受害者的故事,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些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疾病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对抗疾病的方式的思考。

鼠疫正是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加谦卑面对自然力量的例子,同时也是对人类团结和智慧的一次严峻考验。

此外,鼠疫对社会的影响与启示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之一。

在疫情爆发期间,社会秩序被打乱、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

然而,这些困难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社会的脆弱性和改变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人们的应对措施和社会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类似的灾难。

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将这些重要的内容进行展开。

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和事件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鼠疫这一重要话题的关注,并为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鼠疫展开,它的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介绍鼠疫作为纪实文学的题材的重要性。

本部分将会提供读者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前瞻性认识和背景了解。

《2024年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范文

《2024年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范文

《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篇一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一、引言回顾历史,瘟疫始终是人们生活中的阴影。

其中,1917年至1918年间在绥远爆发的鼠疫无疑是一次灾难性的历史事件。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教训,以期为未来的防疫工作提供借鉴。

二、背景概述1917年至1918年间,绥远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鼠疫疫情。

当时的社会条件落后,医疗卫生设施不足,使得这场鼠疫疫情的传播尤为严重。

数以万计的人们因病而逝,许多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这场瘟疫给绥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病因与传播途径据研究,绥远鼠疫的病因是鼠类携带的细菌所致。

当时,由于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鼠类大量繁殖,成为细菌的传播媒介。

此外,当时人们对鼠疫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使得疫情迅速蔓延。

四、疫情发展及影响疫情初期,绥远地区的人们对鼠疫的恐慌和恐惧心理逐渐加剧。

随着疫情的蔓延,社会秩序开始混乱,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政府和医疗机构虽采取了措施,但由于资源有限、技术落后等原因,防控效果并不明显。

这场鼠疫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新探与启示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教训。

首先,应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其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疫情挑战。

最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防疫能力。

六、结论1917-1918年绥远鼠疫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要记住那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

同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防疫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疫情挑战,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范文

《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范文

《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篇一瘟疫百年前_1917-1918年绥远鼠疫新探一、引言一百多年前,全球遭遇了一场大灾难——鼠疫的爆发。

而这场灾难在中国绥远地区尤为严重,成为一段不可忽视的历史。

本文将对1917-1918年绥远鼠疫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新的探讨,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段历史,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

二、历史背景在百年前的中国,绥远地区作为边疆重地,其生态环境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

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流动以及防疫措施的缺失,为鼠疫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和人口流动的加剧,鼠疫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迅速扩大。

三、鼠疫爆发原因及过程据历史记载,绥远鼠疫的爆发与当时的环境污染、人口流动以及生态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鼠类作为主要传播媒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携带病毒大量繁殖,导致鼠疫的爆发。

这一时期,绥远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疫情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疫情发展及影响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医疗资源,疫情迅速蔓延。

随着病例的增多,社会恐慌情绪日益加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疫情。

例如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改善卫生条件、限制人口流动等措施的实施。

虽然疫情最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这一事件仍对绥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新的历史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看,绥远鼠疫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而疫情的爆发则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我们还要意识到社会制度和防控机制的重要性。

在疫情爆发时,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高效的防控机制才能有效应对疫情。

最后,我们还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六、总结与展望回顾百年前的绥远鼠疫,我们不禁为那段历史感到痛心和惋惜。

山西省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案例解析

山西省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案例解析

·预防医学· DOI:10.3969/j.issn.0253 9926.2018.22.036作者单位:030012太原,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控科(闫昌福、帖萍、王婷、白永飞、郑玉华、王晶莹),消毒监测科(张福娥)山西省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案例解析闫昌福 张福娥 帖 萍 王 婷 白永飞 郑玉华 王晶莹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活动中开展应急演练是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对应急预案及应急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全球的三次鼠疫大流行,给人类造成极大危害[1]。

为了应对鼠疫的突发疫情,山西省卫计委于2017年9月22日在太原市组织开展了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本文通过对这次应急演练的解析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提高全省鼠防队伍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提供建议。

1 基本情况1.1 演练的类型:本次演练为模拟病例演练,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组织山西省疾控中心、太原急救中心、忻州市疾控中心和12个鼠防县疾控、医疗及太原市交警支队等16支队伍参加演练。

1.2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疫情应急预案(试行)》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检验应急机制是否完善、应急物质储备是否到位,同时评估全省鼠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校验疫情处置信息系统的时效性。

1.3 演练内容:包括对患者诊断、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疫情上报、分析与任务部署、应急分队开进、现场消杀、着装展示、标本采样、标本包装与运送、疫情应急响应、部门联动、患者转运、疫区处理、疫区解除隔离、风险评估总结等25项。

1.4 现场演练流程:演练是模拟一个在某省鼠疫疫区从事放牧工作的羊馆感染鼠疫发病、家属接其回当地乡镇卫生院看病开始,整个演练过程包括首诊医生接诊患者,发现疫情,逐级报告疫情,初步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接到疫情后,省、市、县领导及专业人员迅速集结赶赴现场,对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实验室核实诊断。

内蒙古报告鼠疫

内蒙古报告鼠疫

内蒙古报告鼠疫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报告了一起鼠疫病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鼠疫,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鼠疫的定义、传播途径、防控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鼠疫,亦称黑死病,属于由鼠疫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如鼠类等)携带的跳蚤进行传播。

鼠疫的感染率极高,症状包括高热、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紫黑色坏疽,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大出血,死亡率达到50%以上。

虽然鼠疫在现代社会已相对较少见,但该疾病的再次出现仍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蚤传播、气溶胶传播和传入性鼠疫。

蚤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当感染者被蚤咬时,蚤体内的鼠疫菌会进入感染者体内,引发疾病。

而气溶胶传播则是指鼠疫菌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借助空气中的微粒进入人体。

此外,传入性鼠疫是指外来感染者带来的病例,通过直接接触或有些情况下通过呼吸传播给附近的人。

因此,控制鼠疫的传播途径是防控工作的关键之一。

为了控制鼠疫的传播,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首先,对于发现的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隔离,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情,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的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其次,要加强鼠疫疫苗的接种工作。

鼠疫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死亡率。

此外,加强对跳蚤的控制,减少其对人体的咬伤,也是鼠疫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最后,要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防范意识,避免因恐慌和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

面对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鼠疫病例,相关部门已经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疫情。

当地医疗机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病例的隔离和治疗,同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

政府也加大了鼠疫疫苗的供应,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的迅速启动和执行,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然而,鼠疫的爆发仍然提醒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和应对公共卫生问题。

4R模式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鼠疫为例

4R模式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鼠疫为例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管理与标准化4R模式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鼠疫为例拾梅,局翠玲(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00)摘要:在内蒙古地区鼠疫是一种常规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民族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 作因为民族地区特有的地理文化等因素而变得复杂和特殊。

所以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 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文章以锡林郭勒盟突发鼠疫为例,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当中产 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基于4R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会遇到并解 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定时发生或突 然出现的,有时会直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或周 遭环境中。

然而人们对潜在的社会风险是不容易识别 和感知的,但显性的社会风险就全然不同,它是突发 公共事件的象征性名词。

2019年,内蒙古锡林郭勒 盟突发鼠疫疫情。

关于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 朱军认为是突然发生在民族地区,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或生态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 重大威胁和破坏,并需要政府紧急行动加以应对的公 共事件。

这次的鼠疫正是属于发生在民族地区的公共 卫生事件。

我国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在 2004年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遵 循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

与此同时,我国也 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突发事 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1锡林郭勒盟鼠疫事件案例简介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 左旗两名鼠疫患者在北京确诊。

此后内蒙古四子王旗 和化德县也分别确诊一名鼠疫患者。

经过治疗,在年 底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包括所有密切接触者,已经全 部解除了医学隔离。

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鼠疫病例分析

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鼠疫病例分析

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鼠疫病例分析目的分析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资料、疫情处理总结报告和病例资料,对该地区人间鼠疫对发生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01-2011年发生人间鼠疫3起,发病4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25.00%,人间鼠疫病例均发生在湟源县申中乡,人间鼠疫高峰期在8、9月,病型以腺型为主,传播途径以猎捕剥食旱獭传播。

结论青海省湟源县输入性人间鼠疫疫情依然严峻,应加强该地区人间鼠疫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综合性防制措施,以减少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目的通过对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鼠疫病例的特征分析,掌握该县人间鼠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间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历资料,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地区鼠疫病例特征。

结果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共判定鼠疫疫情3起,发病4例,死亡1例,死亡率25.00%,均发生于湟源县申中乡。

结论剥食旱獭是湟源县人间鼠疫发生的主要原因。

标签:鼠疫;流行;分析湟源县位于青海省西部,县城城关镇距省会西宁52千米。

2004年以来人间鼠疫时有发生,是青海乃至全国人间鼠疫防治的重点地区。

2001-2011年发生人间鼠疫疫情3起,发病4例,死亡1例,死亡率25.00%,均分布于湟源县申中乡。

为了解和掌握该地区人间鼠疫发生和发展规律,本文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这4例鼠疫病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01-2011年间青海省湟源县所有确诊的鼠疫病例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收集2001-2011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间鼠疫疫情的现场调查和病历资料经过整理,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和总结流行病学分析其特征。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性服药:鼠疫密切接触者可运用磺胺、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

2.预防接种。

3.健康教育:重点宣传教育内容为: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预防灭鼠、灭蚤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制订鼠疫应急控制预案等,对鼠疫防控专业人员加强培训和演练,尤其要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开展规范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监测,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第一阶段:成立全国灭鼠工作领导组,各地成立灭鼠办,下设捕鼠队,配备专用车辆。

要求各地行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合作,打好灭鼠工作歼灭战。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

各大媒体全力宣传鼠类对人类的危害,介绍有关灭鼠常识,举行各种灭鼠知识大奖赛。

第三阶段:检查督促。

成立灭鼠工作检查组赴各地检查灭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

隆重表彰全国灭鼠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十大捕鼠能
手,表彰灭鼠工作科技成果奖,评选全国灭鼠宣传工作十佳好新闻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
答案
11月9日,该县成立了全县保护性灭鼠灭 蚤小组,在患者所在镇内居民和镇周边5 公里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性灭鼠 灭蚤工作。
答案
11月9日,从患者痰及病死兔尾中分 离出鼠疫菌。
问题19.此时应做何种诊断? 问题20.是否需要对上述采取的措施进 行调整?
答案
11月11日,通过对接触者的血清学 检测,确定4人为鼠疫隐性感染者,目前 均无临床症状。
问题21.对上述4人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11月6日开始,动物流调工作全面展开, 在患者家中找到了其所食野兔的尾骨,并进行 了检验(骨髓分离出鼠疫菌)。对以患者居住 地为中心2公里范围内的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清 查病死动物和动物鼠疫监测,在鼠洞密集、鼠 迹新鲜的地方开展了挖掘鼠巢的工作,在患者 居住地周边地区进行了捕鼠工作。对以患者牧 点居住地为中心半径2千米范围内地区的猫、 狗进行捕杀,并用生石灰消毒深埋,对患者牧 点居住地为中心半径10千米范围内的狗进行拴 养。对以患者居住牧点为中心10公里范围内的 牧民进行了鼠防知识宣传。
11月2日下午15时左右,患者由次子接至其家居 住,一直到11月4日13时左右,期间接触了妻子 张桂兰和都呼木移民区的王桂堂、张丽桃(患者 与王桂堂、张丽桃接触时戴口罩)。
11月4日13时左右,患者由次子用自家车接至妻 子的家里,直至同日14:20,期间接触了女儿、孙 女、孙子。
11月4日14:20,患者由次子用自家车送往县医院 看病,途中未接触他人。
备工作?
答案
A县疾控中心迅速派出专业人员 赴现场,发现患者症状确实异常(怀 疑有可能是鼠疫病人)。
问题4.此时该疾控中心人员应该采 取哪些措施?
答案
A县疾控中心人员对患者进行了检查, 并采集血、痰、淋巴液、咽分泌物等样品。
由于患者家庭不具备进行隔离治疗的条件, 于18时将患者送到县医院的独立传染病房 进行隔离治疗。18时50分将此信息逐级 进行了上报。
问题22.上述措施都包括了哪些方面, 是否都合适,是否需要补充?
问题23.常用灭鼠灭蚤药物有哪些?如 何使用?
答案
从11月5日19时开始,到医院对患者 病房、走廊及与患者接触的检验人员和
流调人员进行了消毒,随后对患者密切 接触者住房进行了消毒。11月6日对患者 儿子的自备车进行了消毒。
问题24.上述消毒工作是否恰当? 问题25.是否还有其它场所需要补充消
问题9.此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0月27日15时左右, 患者捡到半只较 新鲜的死野兔,用塑料编织袋背回,捡回后 立即剥皮, 内脏、兔皮均喂狗,暂时未吃; 10月28日11时左右,患者又在其西北偏 北方向约500米处捡到一只死野兔,同样
用塑料编织袋背回,剥皮后内脏、兔皮也
喂狗,10月28日晚与自家雇佣的羊倌宝 音达来同时将一只半野兔炖食。
11月4日14:30,患者到县医院进行就诊,期间接 触了医师3人、护士2人、B超师、检验师、药剂 师,11月4日16:40左右患者离开医院,返回家后 接触了侄儿、妹妹、妹夫。
11月5日9时,B镇社区门诊护士在患者儿子家为 患者输液,16时,该社区门诊的医生(戴口罩) 来到其家中为患者诊察,发现其症状疑似腺鼠疫, 便向疾控中心报告。期间接触患者的还有其侄儿 媳2人。
问题16.针对患者当时的情况,应如何 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答案
入院后,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了
血、痰、淋巴穿刺采样,并送疾控中心 强毒室进行相关检验,经痰涂片和淋巴 穿刺涂片检查,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杆 菌。11月8日,患者血液、淋巴液、咽分 泌物中均分离出鼠疫菌,确诊为鼠疫病 人。
问题17.此时应做何种分型诊断? 问题18.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通过本案例的讨论学习,要求学员掌 握以下内容:
1、肺鼠疫疫情现场调查内容 2、鼠疫疫区处理的原则及内容
×年11月5日17时,A县疾控中心接 到辖区内B镇社区门诊电话报告,有 一名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为发热、 淋巴结肿大。(该县为鼠疫疫源地)
问题1.接到报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问题2. 有哪些方面的内容需要调查? 问题3. 赴现场进行调查前应做哪些准
经调查发现:患者C于10月27日、28日分别 在野外捡到半只和1只死兔并剥皮,与给自家放羊 的牧民D在家煮食。患者11月1日自觉发热、发冷、 浑身疼痛。2日乘自家车回到妻子家中,并自服感 冒药。11月4日到县医院就诊,并拿药到儿子家, 请镇社区卫生院护士E到儿子家为其输液。护士E 于11月5日下午向刚刚接受鼠疫防治知识培训的 医生F讲述病人症状, F听到护士E对患者的临床 症状介绍后,怀疑该患者可能是腺鼠疫病人,因 此亲自到患者家看望病人, 并以疑似腺鼠疫病人向 县疾控中心报告。
问题5.该疾控中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方 面做的好?
问题6. 采取的措施哪些方面做的不妥? 问题7.疫情应怎样报告?向谁报告?
答案
省卫生厅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 专家组一行10人连夜出发,于次日凌晨 到达疫区。立即听取汇报,根据临床症 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初步确认该患者为 疑似鼠疫病例。
问题8.进入疫区的工作组应该有哪几 部分?职责?
问题10.从上述背景介绍中,你认为有 哪些人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对这些人 应当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问题11.如何划定疫点、疫区?分别采
取哪些控制措施?
答案
问题12.为明确诊断,应做哪些检查?
问题13.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调查?
答案
10月27日15时——11月2日14时左右,患者均在 自己家中活动,期间接触自家雇佣的羊倌;11月 2日14时左右接触次子和儿媳。
问题14.上述背景介绍中,您认为存 在哪些问题?
问题15.7日对接诊医生G(接诊时穿 白大衣,带口罩)认为已有防护,你 Hale Waihona Puke 为对该医生是否应隔离?答案
11月5日19时,患者入院时主要临
床症状和体征:发热、寒颤、呼吸急促、
轻微咳嗽、体温41℃,血压 140/80mmHg,脉搏116次/分,右腋 下淋巴结3cm×5cm,右颈部可触及一 个2cm×3cm淋巴结,听诊双肺呼吸音 粗躁,X光胸片右肺上叶和左肺下叶有 点片状阴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