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2任务答案001-005
智慧树知道网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智慧树知道网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2分)关于病理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转归的一门学科B.肿瘤诊断的“金标准”C.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D.病理学阐述了疾病的本质2【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病理学总论的内容有A.高血压B.C.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肿瘤3【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病理生理学基本病理过程所讲授的内容有A.呼吸衰竭B.缺氧C.水、电解质代谢紊乱D.发热4【单选题】(1分)下列属于病理学研究范畴的是疾病B.肿瘤C.心力衰竭D.酸碱平衡紊乱5【单选题】(1分)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B.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C.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D.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单选题】(1分)下列哪项是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A.活检B.动物实验C.尸体剖检D.细胞学检查7【判断题】(1分)疾病概论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A.错B.对8【判断题】(1分)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多种疾病共同的、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A.错B.对9【判断题】(1分)病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活体组织检查是迄今临床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A.错B.对10【判断题】(1分)组织和细胞培养属于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2分)下列引起疾病属于生物性因素的有A.冻伤B.维生素A缺乏C.螺旋体D.真菌2【多选题】(2分)下列引起疾病属于物理性因素的有A.细菌B.有机磷中毒C.烫伤D.冻伤3【单选题】(1分)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B.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C.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D.健康是指体格健全4【单选题】(1分)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危险因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诱因5【单选题】(1分)下述哪项不属于营养性致病因素A.维生素D缺乏B.维生素B缺乏C.立克次体D.肥胖【单选题】(1分)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属于A.先天性因素B.免疫性因素C.生物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7【判断题】(1分)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因素属于先天性因素A.错B.对8【判断题】(1分)疟疾的致病因素属于生物性因素A.错B.对9【判断题】(1分)乙型脑炎的致病因素属于遗传因素A.对B.错10【判断题】(1分)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后代易患遗传病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化生的是A.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复层鳞状上皮B.慢性胆囊炎,胆囊黏膜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C.慢性宫颈炎,宫颈黏膜腺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D.肾结石时肾盂黏膜移行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2【多选题】(2分)细胞水肿常发生在A.肺B.心C. 肝D. 肾。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4任务答案001-005

D. 肾间质E. 以上都不是8.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病变是()。
A.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B.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C.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D. 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E.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9. 膀胱尿路上皮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 移行细胞癌B. 鳞状细胞癌C. 腺癌D. 基底细胞癌E. 混合型癌10.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 透明细胞癌B. 乳头状癌C. 嫌色细胞癌D. 末分化癌E. 以上均不是11. 男,75岁,尸检所见:一侧肾脏出现多个大的凹陷性不规则瘢痕。
切面上瘢痕处肾组织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粘膜粗糙变厚,肾盏变形,其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急性肾炎B. 慢性肾炎C. 急性肾盂肾炎D. 膜性增生性肾炎E. 慢性肾盂肾炎12. 男,65岁,临床表现为血尿,活体组织检查:肾脏的上极可见一圆形肿物,直径约6cm,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切面呈多彩状,其可能是()。
A. Wilm瘤B. 肾脏的转移瘤C. 肾脏的良性肿瘤D. 肾细胞癌E. 以上均不可能是13.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 急性肾炎B. 前列腺肥大C. 休克D. 汞中毒E. 尿路结石14.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汞中毒C. 急性间质性肾炎D. 输尿管结石E. 肾结核15.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是()。
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肿E. 水中毒16.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 高钠血症B. 高钾血症C. 低钾血症D. 高钙血症E. 低镁血症17.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8.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现多尿的机制不包括()。
2021年国开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2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2答案题目随机,请使用Ctrl+F组合键输入题目关键词查找答案形考任务二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正确答案是:低张性低氧血症缺氧是由于()。
正确答案是: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支气管痉挛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正确答案是:干扰素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正确答案是:产EP细胞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正确答案是:肿瘤坏死因子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正确答案是:窦道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是: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正确答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正确答案是:浆液性炎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正确答案是:心包纤维素性炎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巨噬细胞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正确答案是:变质,渗出,增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正确答案是: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是:多灌少流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正确答案是: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MODS是指()。
正确答案是: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需多少,补多少“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正确答案是: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至()。
正确答案是:肝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正确答案是:肿瘤发生的部位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胆管上皮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正确答案是:细胞分化程度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正确答案是:乳头状瘤女,38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病理学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原本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3.脂肪变性:甘油三酯在非脂肪细胞内出现或蓄积。
4.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呈红染、均质状,肉眼呈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5.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完全溶解吸收时,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可与健康组织分离,形成局部缺损,其中皮肤和黏膜较深的组织缺损称溃疡6.坏疽:大块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
7.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结缔组织。
8.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经改建形成的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二、问答题:1.何谓适应、变性、坏死?它们三者有何内在联系?适应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各种内、外环境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一类可逆性形态变化,常伴细胞功能下降。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机体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在细胞与组织的耐受范围内,细胞与组织出现适应性变化;当环境变化超出了细胞与组织的耐受范围,则出现损伤。
轻度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即变性;严重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即细胞死亡,包括坏死。
适应是细胞生长与分化受到调整的结果,介于正常与损伤之间。
正常、适应、变性和坏死的细胞与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适应和变性均可逆,可逆转为正常细胞。
病因持续,适应和变性均可发展为坏死。
2.坏死有哪些类型?各类坏死有何形态特征?坏死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各类坏死的形态特征如下:(1)凝固性坏死:肉眼观察,坏死组织呈干燥、质实状态,灰白或灰黄色,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明显。
镜下观察,坏死区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一段时间。
坏死区周围有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带。
(完整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01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疼,而且在心理、精神、以及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
2.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四、问答题1.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2.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和死亡三种情况第0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减小、数目减少,导致该器官或组织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3.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组织和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死亡称为坏死。
6.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使某些物质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异常集聚或出现异常物质,称为变性。
四、问答题1.坏死的结局有哪些?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钙化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肉眼与镜下特点及其功能肉芽组织指旺盛增生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眼:鲜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柔软,湿润镜下: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构成;3.简述一、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见于无菌性的手术创口:伤口小、边缘整齐、对合严密、面部和颈部手术都应为此类愈合。
二期愈合见于创伤缺损大、伤口边缘不整齐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愈合时间长,愈合后留下的瘢痕多。
第04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充血:因为动脉血流入过多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动脉性充血。
2.淤血:因为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静脉性充血。
简称为淤血。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病理学?答案: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主要通过病理解剖、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机制。
2) 请简要介绍病理学的分类。
答案:病理学可分为一般病理学和特殊病理学两个主要方向。
其中,一般病理学研究与所有疾病通用的基本原理,包括病因、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和病理诊断等内容;特殊病理学则侧重于特定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研究,如心脏病理学、肾脏病理学等。
3) 请解释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答案: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改变,即疾病状态下相对于正常生理的生理异常。
通过研究病理生理学,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4) 什么是病程?答案:病程是指疾病从发病到最终愈合或结束的整个过程。
一般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等阶段,不同疾病的病程时间和特点各异。
5) 请举例说明细胞变性的类型。
答案:细胞变性常见的类型包括脂质变性、液性变性和坏死性变性等。
脂质变性指细胞内脂肪的沉积增加,如脂肪肝;液性变性指细胞内液性物质的沉积增加,如水肿;坏死性变性指细胞结构的严重破坏,如组织坏死。
2. 答案1) 什么是病理学?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主要通过病理解剖、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机制。
2) 请简要介绍病理学的分类。
病理学可分为一般病理学和特殊病理学两个主要方向。
其中,一般病理学研究与所有疾病通用的基本原理,包括病因、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和病理诊断等内容;特殊病理学则侧重于特定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研究,如心脏病理学、肾脏病理学等。
3) 请解释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改变,即疾病状态下相对于正常生理的生理异常。
通过研究病理生理学,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4) 什么是病程?病程是指疾病从发病到最终愈合或结束的整个过程。
一般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等阶段,不同疾病的病程时间和特点各异。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习题(附参考答案)1、大肠癌癌组织穿透肠壁候可蔓延到临近器官如前列腺、()子宫及阴道、腹膜及腹后壁等处A、膀胱B、胃C、肝D、肺答案:A2、下列不属于生理性肥大的是A、哺乳期乳腺肥大B、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C、妊娠时子宫肥大D、运动员的骨骼肌答案:B3、进展期胃癌的溃疡性癌组织坏死形成边缘隆起似火山口状的较深溃疡,直径多超过()厘米A、2B、1C、1.5D、0.5答案:A4、下列哪一项最常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A、支气管扩张症B、慢性支气管炎C、肺结核病D、支气管性哮喘答案:B5、适应性改变涉及细胞数目、体积以及分布方向的改变,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A、修复B、损伤C、化生D、适应答案:C6、肿瘤的扩散转移中最主要的转移途径B、淋巴结C、大网膜D、脑答案:B7、急性肾小球肾炎是A、变质性炎B、增生性炎C、渗出性炎D、化脓性炎答案:B8、肾实质损害,可出现()等A、蛋白尿B、血尿C、管型尿D、以上都是答案:D9、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A、伤寒B、慢性阑尾炎C、结核D、慢性支气管炎答案:C10、病毒性肺炎常为A、小叶性肺炎表现B、肺泡性肺炎C、大叶性肺炎表现D、间质性肺炎表现答案:D11、淤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A、毛细血管B、静脉C、动脉D、肺静脉12、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A、表浅平坦型B、表浅隆起型C、表浅凹陷型D、凹陷型答案:D13、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时,以下哪项描述是合适的A、PH≦7.25时,才能补充5%碳酸氢钠B、PH≦7.35时,应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C、PH<7.20时,应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D、PH≦7.30时,才能补充5%碳酸氢钠答案:C14、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是A、形态学观察B、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C、动物实验D、临床观察答案:C15、血栓的类型,不包括A、非混合血栓B、白色血栓C、透明血栓D、红色血栓答案:A16、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PaO2 <60mmHg为呼吸衰竭B、正常人PaO2为80~100mmHgC、当PaO2 <80mmHg时即为缺氧D、PaO2 ≤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答案:D17、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为多见(约占50%),下段次之,约占()%,食管上段最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
A:结局和转归 B:病理变化 C:发病机制 D:治疗和预防 E:病因答案:D2.下列哪一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细胞学检查 B:组织和细胞培养 C:尸检和活检 D:动物实验 E:化验室检查答案:E3.病理学的研究内容()。
A:研究疾病病理变化和转归 B: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病理变化 C: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 D: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E: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答案:C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A:症状和体征变化 B:生命体征变化 C:功能代谢变化 D:形态结构变化 E:病因和病理变化答案:C5.诊断疾病最权威、最可靠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A:动物实验 B:活体组织检查 C:尸体剖检 D:组织和细胞培养 E:细胞学检查答案:B6.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A:对 B:错答案:A7.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机制与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A:错 B:对答案:B8.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A:对 B:错答案:A9.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相互独立,无明显关联。
()A:错 B:对答案:A10.组织和细胞培养属于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A:错 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关于疾病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自稳调节紊乱 B:社会适应能力异常也属于疾病的范畴 C:精神异常不属于疾病的范畴 D:有些疾病的病因未明 E:不一定出现临床表现答案:C2.疾病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是()。
A:先天因素 B:营养因素 C:理化因素 D:生物因素 E:免疫因素答案:D3.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是()。
A:白化病 B:烧伤 C:肢端肥大症 D:佝偻病 E:小叶性肺炎答案:E4.由遗传性原因引起的疾病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中暑E. 伤寒9.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
A. 产EP细胞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 骨骼肌D. 皮肤血管E. 汗腺10.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D )。
A. 细菌B. 病毒C. 致热性类固醇D. 肿瘤坏死因子E. 螺旋体11.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
A. 细菌B. 类固醇C. cAMPD. 疟原虫E. 抗原-抗体复合物12.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
A. 干扰素B. PGEC. cAmpD. 脂皮质蛋白-1E. 精氨酸加压素AA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A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C. 巨噬细胞增生D. 缺损周围收缩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14.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B )。
A. 变性,坏死,增生B. 变质,渗出,增生C. 炎症介质的释放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1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
A. 白细胞渗出B. 分解代谢亢进C. 局部酸中毒D. 分子浓度增高E. 炎症介质形成16.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胸膜炎B. 见于细菌性痢疾C. 见于绒毛心D. 见于病毒性肝炎E. 见于白喉17.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C )。
A.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B.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C.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D.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E.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18.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D )。
A. 浆液性炎B. 假膜性炎C. 出血性炎D. 蜂窝织炎E. 脓肿19.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 )。
A. 生物性因子B. 免疫反应C. 物理性因子D. 化学性因子E. 机械性因子20. 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细胞的是( E )。
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嗜碱粒细胞D. 浆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21. 下列不属于浆液性炎病变的是( C )。
A. 胸膜炎积液B. 感冒引起的鼻黏膜炎C. 肾盂积水D. 昆虫毒素引起的皮肤水肿E. 皮肤烧伤引起的水疱22.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D )。
A. 关节腔B. 胸膜腔C. 腹膜腔D. 组织间隙E. 心包腔23.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E )。
A. 鳞状上皮损伤B. 浆液性炎C. 纤维素性炎D. 出血性炎E. 炎性充血24.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E )。
A. 心包出血性炎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C. 心包浆液性炎D. 心包卡他性炎E. 心包纤维素性炎25.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E )。
A. 脓肿B. 纤维素性炎C. 蜂窝织炎D. 流行性乙型脑炎E. 表面化脓26.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D )。
A. 空洞B. 瘘管C. 溃疡D. 窦道E. 化脓性炎症27.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C )。
A. 菌血症B. 毒血症C. 败血症D. 脓毒血症E. 急性感染28.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 )。
A. 心输出量降低B. 动脉血压降低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D. 外周阻力升高E. 外周阻力降低29.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 )。
A. 儿茶酚胺B. 心肌抑制因子C. 血栓素A2D. 内皮素E. 血管紧张素Ⅱ30.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
A. 少灌少流B. 多灌少流C. 不灌不流D. 少灌多流E. 多灌多流31.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A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组织液回流增多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2.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D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3.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
C. 少灌少流D. 少灌多流E. 多灌多流34. 良、恶性肿瘤区别要点不包括( D )。
A. 肿瘤的组织分化B. 生长方式C. 复发与转移D. 压迫与阻塞E. 生长速度35.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D )。
A. 肿瘤体积的大小B. 肿瘤发生的部位C. 肿瘤的生长速度D.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E.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36. 不属于细胞异型性的是( B )。
A. 核数目不一B. 核肿胀,核膜不清C. 核染色质分布不均D. 核大小不等,核畸形E. 病理性核分裂37. 与高分化恶性肿瘤不符的是( D )。
A. 异型性较小B. 常见于老年人C. 侵袭性较小D. 不发生转移E. 肿瘤体积较小38. 不属于肿瘤的是( D )。
A. 霍奇金淋巴瘤B. 白血病C. 血管瘤D. 动脉瘤E. 色素痣39. 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至( C )。
A. 肺B. 淋巴结C. 肝D. 骨E. 脑40. 不发生转移的肿瘤是( B )。
A. 高分化癌B. 原位癌C. 早期浸润癌D. 微小癌E. 霍奇金淋巴瘤41. 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A )。
A. 细胞分化程度D. 有无继发改变E. 对机体影响大小42. 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B )。
A. 十二指肠溃疡B. 慢性萎缩性胃炎C. 乳腺纤维腺瘤D. 肠结核E. 肝血管瘤43. 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E )。
A. 肉眼改变B. 生长速度C. 临床表现D. 发病年龄E. 镜下组织结构44. 女,28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灰白色,有包膜。
大体见肿物5cm×6cm×7cm,切面囊性多房,囊内填充黏液。
镜下见囊壁衬以单层高柱状上皮。
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D )。
A. 卵巢黏液瘤B. 卵泡膜细胞瘤C. 卵巢颗粒细胞瘤D.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E.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5.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
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
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B )。
A. 乳腺腺瘤B. 乳腺纤维腺瘤C. 乳腺病D. 乳腺肉瘤E. 乳腺纤维瘤46. 女,57岁,胃肿物切除术,手术时可见肿物呈球形、界清,活动度好,表面胃黏膜完整。
大体见肿物直径3cm,有包膜,表面光滑。
镜下见大量梭形细胞,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细长杆状,纤维呈编织样排列。
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C )。
A. 纤维瘤B.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C. 平滑肌瘤D. 平滑肌肉瘤E. 纤维肉瘤47. 女,20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界限清楚,囊性。
大体见肿物切面为多形性,有毛发,牙齿,皮脂样物。
镜下囊壁可见皮肤鳞状上皮,皮下组织含毛囊和皮脂腺,另外还可见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C )。
A. 恶性畸胎瘤B. 错构瘤C. 良性畸胎瘤D. 脂肪瘤E. 毛囊瘤48.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B )。
A. 未分化癌E. 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6. 诊断组织性缺氧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
A.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B. 动脉血氧含量增高C. 动脉血氧容量下降D.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E.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7.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
A. 细菌B. 类固醇C. cAMPD. 疟原虫E. 抗原-抗体复合物8.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
A. 干扰素B. PGEC. cAmpD. 脂皮质蛋白-1E. 精氨酸加压素9.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0.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D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1. 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D )。
A. 体温的高低B. 体温的上升速度C. 体温的持续时间D. 体温的曲线形态E. 体温的波动幅度12. 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D )。
A.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B.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C.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D.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E.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13. 关于纤维素性炎症,正确的叙述是( B )。
A.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黏连B. 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C.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D. 假膜常与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E. 假膜由纤维素、间皮细胞和白细胞组成14. 假膜性炎是指( E )。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B. 皮肤的化脓性炎C.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D. 浆膜的化脓性炎E.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15. 假膜性炎是指( E )。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B. 皮肤的化脓性炎C.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D. 浆膜的化脓性炎E.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16. 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D )。
A. 溶血性链球菌B. 绿脓杆菌C. 白色葡萄球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E. 草绿色链球菌17.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E )。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B. 形成浆细胞C. 释放血管活性胺D.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E. 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18. 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细胞是( D )。
A. 淋巴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浆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肥大细胞19.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D )。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C.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 细胞酶系统障碍20. 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 A )。
A. 已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B. 发炎时形成的巨噬细胞C. 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D. 发炎部位坏死的组织细胞E. 浸润的浆细胞21.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C )。
A. 皮肤的急性炎症B. 皮肤的慢性炎症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D.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E. 黏膜的慢性炎症22. 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的脏器主要是( E )。
A. 心、肝、胃B. 心、脾、胃C. 胃、肝、脾D. 肝、脾、心E. 心、肝、肾23.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