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计算机科学导论》第1次作业
北语16秋《计算机科学导论》作业1答案

16秋《计算机科学导论》作业1
试卷总分:100? ? ? ?测试时间:--? ? ?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6?道试题,共?80?分。
)????得分:80
1. 计算机只能识别()编码的指令和数据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答案:A
满分:5 分得分:5
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多用途计算机ENIAC诞生于()年。
A. 1942
B. 1944
C. 1946
D. 1948
答案:C
满分:5 分得分:5
3.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
A. 程序
B. 计算机
C. 控制器
D. 生物
答案:A
满分:5 分得分:5
4.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
A. 莱布尼茨
B. 图灵
C. 帕斯卡
D. 冯·诺依曼
答案:C
满分:5 分得分:5
5. 十进制数22用二进制表示是()。
A. 10111
B. 10011
C. 10110
D. 11011
答案:C
满分:5 分得分:5
6. 八进制数62用十进制表示是()。
南开16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一、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ROM的主要类型包括A. ROMB. PROMC. EPROMD. CDROM正确答案: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A. 星型拓扑B. 网状拓扑C. 树状拓扑D. 环状拓扑正确答案:3. Internet的主要应用有A. 电子邮件B. 文件传输C. 远程登录D. 万维网正确答案:4. 鼠标的主要部件有A. 位置采样机构B. 传感器C. 专用处理芯片D. 电荷耦合器件正确答案:5. 10可以表示哪个计数系统中的基数值A. 二进制B. 八进制C. 十进制D. 十六进制正确答案:16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稳定排序算法是指占用有限额外空间的算法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 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3. 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有形设备和装置的总称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不是元组的列表因此元组的出现顺序无关紧要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 摩尔定律是指一个集成电路板上能够容纳的电路数量每年增长一倍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7. 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实体是指某种抽象事物的集合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不同数形的两个数字可能表示同等数量的实体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0. 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用于接受一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2. 布尔代数提供的是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3. 同步是一种进程相互合作的思想描述进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4. 软件仅指与计算机有关的程序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5. 如果有三个或更多重复字符出现,适宜使用行程长度编码进行压缩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6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三、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北语16春《计算机科学导论》作业答案1234

D、.MP3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基于冯·诺依曼模型建造的计算机中用来进行计算和逻辑运算的地方是()。
A、存储器
B、算术逻辑单元
C、控制单元
D、输入/输出单元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北语16春《计算机科学导论》作业答案1234
预算成绩情况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十六进制数24用八进制表示是()。
A、47
B、46
C、: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八进制数62用十进制表示是()。
A、40
B、50
C、60
D、55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二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
A、1
B、2
C、4
D、10
学员答案:B
内容: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
A、程序
B、计算机
C、控制器
D、生物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多用途计算机ENIAC诞生于()年。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导论第⼀章课后练习答案1.1节1. 上⾯的两个输⼊中有且只有⼀个必须为1,且最下⾯的输⼊必须为1。
2. 下⾯的输⼊1被NOT门取反为0,使得AND门的输出变为0。
因此,OR门的2个输⼊均为0(记住,触发器上⾯的输⼊保持为0),因此OR门的输出变成0。
这就意味着,当触发器下⾯的输⼊变回0,AND门的输出仍将保持0。
3. 上⾯的OR门的输出将变为1,使得上⾯的NOT门得到⼀个输出0。
这会使得下⾯的OR门得到⼀个输出0,并使得下⾯的NOT门得到⼀个输出1。
这个1被看作是触发器的输出,同时反馈给了上⾯的OR门,这时,它将该门的输出保持为1,即使在触发器的输⼊已经变回0。
4. 当时钟为0时,触发器将屏蔽掉电路的输⼊值。
当时钟为1时,触发器将响应电路的输⼊值。
5. a. 整个电路等同于单个XOR门。
b. 这个电路也等同于单个XOR门。
6. a. 6AF2 b. E85517 c. 487. a. 01011111110110010111b. 0110000100001010c. 1010101111001101d. 00000001000000001.2节1. 在第⼀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最后结果为值5。
在第⼆种情况下,它的最后结果值为8。
2. 在步骤1当新值写⼊3号存储单元时,该单元的原始值被擦去了。
因此,步骤2并没有将3号存储单元中原始值存⼊2号存储单元中。
结果是:两个存储单元最后的值都是最初2号存储单元中的值。
正确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2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1号存储单元。
步骤2,将3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2号存储单元。
步骤3,将1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3号存储单元。
3. 32768位。
1.3节1.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以及较⾼的传输速率。
2. 这⾥要记住的⼀点是,与计算机内部运作速度相⽐较,机械动作的缓慢表明:我们应该把必须移动读/写磁头的次数减到最少。
如果我们要在写满磁盘的⼀⾯后再开始下⼀⾯,那么当我们在写满⼀个道时都必须移动⼀次读/写磁头。
国开电大《计算机导论#》形考作业1:认识计算机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1:熟悉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及系统软件安装
实验要求:请查找自己所用电脑的硬件配置与信息
实训任务:
1. 利用“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查看你的计算机硬件信息;
2. 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网络适配器的相关信息;
3. 在系统中,查看当前系统的信息、计算机名称及工作组。
具体操作步骤
注: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填写---建议采用将操作步骤截图并辅以简单文字说明的方法1. 利用“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查看你的计算机硬件信息;
2.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网络适配器的相关信息;。
计算机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以下答案为班团委查阅多方资料做的,仅供参考。
09通软班团委第一章绪论1. 和计算机相关的问题.2. 冯.诺依曼模型.3. 第一点:尽管这个模型能够体现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但是它的定义太广泛.第二点:而且,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基于这个模型的机器能够完成的操作类型和数量.4. 输入数据和程序.5. 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6.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的区域,在计算机处理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7. 算术逻辑单元是进行计算和逻辑判断的地方.8. 控制单元是用来对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子系统的操作进行控制的单元.9. 输入子系统负责从计算机外部接受输入数据和程序;输出子系统负责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外部.10. 早期的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数据.而完成某一任务的程序是通过操作一系列的开关或改变配线系统来实现的.而基于冯.诺依曼模型的计算机的存储器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及其相应的数据.11.编程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体现为对系列开关的开闭和配线系统的改变.而冯.诺依曼模型通过详细的第一计算机可以使用的不同指令集,从而使编程变得相对简单.程序员通过组合这些不同的指令来创建任意数量的程序.从而改变了编程的概念.12. B13. C14. A15. B16. D17. C18. D19. C20. A21. D22. A23. C24. D25. D26. D第二章略第三章数的表示1. 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则反复采用底数除法.将要转换的数反复除2,所得余数做为从右往左的数.直到除数为1,作为最左端的数.2. 将所给的二进制的数每个二进制数字分别乘以它的权值,最后将每个二进制位乘以权值后的结果相加即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3. 第N位是2的N-1次幂.4. 第N位是10的N-1次幂.5. 符号加绝对值格式,二进制反码格式和二进制补码格式.6. 计算机定义一个最大的无符号整数的常量,这样,计算机所能存储的无符号整数就介于0到该常量之间.也就定义了一个存值范围.7. 位数分配是指用以表示整数的二进制位数.8. 因为8位的存储单元中,范围最大的无符号整数类型的范围是0~255,256超出其存储范围,在计算机中不能存储.9. 计数和寻址.10. 溢出.11. 一样.12. 符号加绝对值: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1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在最左边加1.二进制反码: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将其每一位换成它的反码形式.(0->1,1->0).二进制补码: 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将最右边的所有0和首次出现的1保持不变,其余位取反.13. 0在符号加绝对值中的形式有N个0,表+0;最左边为1其右边带上N-1个0,表-0.在二进制反码中的形式有N个0,表+0;N个1,表-0.在二进制补码中的形式有N个0.14. 符号加绝对值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2^(N-1)-1) ~ (2^(N-1)-1).二进制反码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 -(2^(N-1)-1) ~ (2^(N-1)-1).二进制补码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 -2^(N-1) ~ (2^(N-1)-1).15. 最左边一位在符号加绝对值中表示数的正负性.在二进制反码中表示数的正负性.在二进制补码中表示数的正负性.16.~19.*20. C21. A22. D23. D24. B25. C26. D27. D28. C29. D30. D31. C32. B33. D34. ~46*47.例子: 23. 23/2=11…1, 11/2=5…1, 5/2=2…1, 2/2=1…0, 剩1. 即:10111,所以其八位无符号整数即为00010111.48.例子: 41. 41/2=20…1, 20/2=10…0, 10/2=5…0, 5/2=2…1, 2/2=1…0, 剩1.即:101001,所以其16位无符号整数为0000000000101001.49. 例子:-101, 去其负号. 101/2=50…1, 50/2=25…0, 25/2=12…1, 12/2=6…0,6/2=3…0, 3/2=1…1, 剩1. 即:1100101. 其8位符号加绝对值即补足7位,再在最左边加1表负数. 即:11100101.50. 同上.51. 例子:-110, 去其负号, 110/2=55…0, 55/2=27…1, 27/2=13…1, 13/2=6…1,6/2=3…0, 3/2=1…1, 剩1. 即:1101110. 其16位无符号整数位:0000000001101110,二进制反码整数即为:1111111110010001.以下略.方法由上面依此类推.第四章位运算略第五章计算机组成39.A 40.B41.A 42.D 43.D 44.D 45.C46.A 47.B 48.A 49.(2^34) 50.D51.A 52.A 53.C 54.B 55.D56.D 57.A 58.B 59.C 60.B61.B 62.A 63.C 64.B 65.D66.C 67.D 68.D 69.C 70.C71.A 72.C 73.B 74.C 75.B76.A 77.C第六章计算机网络1. 模型是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用于网络设计的指南;协议是用于控制网络或交互式网络种不同设备间交互的一系列规则。
计算机导论作业1-3

计算机导论作业1-3第一次作业算法和程序有什么不同,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是算法的代码实现。
算法要依靠程序来完成功能;程序需要算法作为灵魂。
如何提高微处理器的性能,选择合适的主板构建良好的散热系统使用合适的方法超频。
调研:主要的编程语言有哪些?Java 、C 、C++ 、Python 、C# 、PHP 、JavaScript 、Ruby 、MATLABPerl 、SQL 、Assembly 、HTML 、Basic 、Objective-C 等冯诹依曼呾图灵对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贡献?冯?诺依曼:2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图灵: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它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第二次作业计算机为什么采用二进制??采用十六进制??因为二进制数字只有 0 和 1,在电路中能很容易被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表示,并且计算。
十六进制可以弥补二进制数书写位数过长的不足,表示方便。
一个字长的存储单元可以存放的最大数据是什么?分别给出其二进制十六进制呾十进制的表示在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bit(字长),也就是一个二进制位,8个bit组成一个Byte,也就是字节。
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字节,也就是8个二进制位。
即 11111111255,,ff,,,,,,21610如何加快数据的讵问速度??数据存放在内存戒者硬盘中,可以考虑使用高性能的内存条戒者硬盘。
SYBASE 、DB2 、ORACLE 、MySQL 、ACCESS 、MS SQL Server第三次作业2014.10.24.作业电脑不数码照相机戒摄像机如何交换数据,接口不原理,?在数码摄像机上常用的接口有两种,一种是 IEEE1394 接口,这是把照相机戒者摄像机上的内容下载到 PC 戒者非编工具上的必要接口,而另一种是 USB 接口,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把存储卡上的内容下载到电脑上去。
计算机科学导论样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
2. 学科知识体由分枝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3个层次构成。
3. 在计算学科的抽象、理论、以及设计3个学科形态中,图灵机属于理论形态的内容。
4.“针对任意给定的图灵机和输入,寻找一个一般的算法(或图灵机),用于判定给定的图灵机在接收了初始输入后,能否到达终止状态”,该问题称为_____停机______问题。
5. 算法具有有穷性、确定性、输入和输出等重要特性。
6. “对于任一给定的图,能否找到一条路径,使得从图中某个点出发后不重复地走过所有的结点,最后又回到出发点”,该问题在图论中称为哈密尔顿回路问题。
7. 据Brooks hear给出的机器指令集,指令9123的功能是将寄存器2与3中的数进行异或运算,将结果存入寄存器1中。
8. 据Brooks hear给出的机器指令集,能够实现将寄存器A和寄存器5中的内容相与,结果存入寄存器0中的指令是80A5 。
9. 公理系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无矛盾性、独立性和完备性。
10. 创新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新颖性和价值性。
二、判断命题正误。
(每小题1分,共10分)1. 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问题是目前计算教育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2. 由阿达尔定律的定量形式可知,如果某一计算中所含的必须串行执行的操作占10%,那么,不管一台并行计算机系统中有多少个处理器,其最大可能的加速只能是10倍。
(√)3. 在一个连通无向图中,如果只有3个顶点为奇数度,则可以在该图中找到一条欧拉路径。
(×)4.迭代程序都可以转换为与它等价的递归程序,反之,也可以。
(×)5. 对于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来说,最为困难的是对其概念结构的规格、设计和测试,而不是对概念结构的实现,以及对这种实现的测试。
(√)6. 团队最重要的特征是团结和归属感。
(×)7. 据Brooks hear给出的机器指令集,指令10B0和20B0中的B0是同一个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下《计算机科学导论》第1次作业《计算机科学导论》第1次作业(第1章—第7章)一、选择题1. 电子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目前所使用的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D )。
A.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B.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C.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地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D.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是( A )。
A.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B.NP 问题C.工程设计D.理论研究实验方法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 ABC )。
A.基础理论B.专业基础C.应用D.实验4.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包括( ABCD )。
A.计算机理论B.硬件C.软件D.网络及应用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知识点个数是( C )个。
A.3 B.12 C.14 D.216.如果[X]补=11110011,则[-X]补是( D )。
A.11l 1001l B.01110011 C.00001100 D.0000110l7.若十进制数据为137.625,则其二进制数为( B )。
A.10001001.11 B.10001001.101C.1000l0ll.10l D.1011111.1018.存储器存储容量单位中,1KB表示( A )。
A.1024个字节B.1024位C.1024个字D.1000个字节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3类划分根据是(A )。
A.总线传送的内容B.总线所处的位置C.总线传送的方向D.总线传送的方式10.每次可传送一个字或一个字节的全部代码,并且是对一个字或字节各位同时进行处理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B )。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C.查询D.中断11.目标程序是( D )。
A.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B.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C.使用自然语言编写的程序D.机器语言程序12.程序设计语言中用来组织语句生成一个程序的规则称为( A )。
A.语法B.汇编C.编译D.解释13.汇编语言使用的助记符指令与机器指令通常是一一对应的,是使用(C )。
A.自然语言B.逻辑语言 C.英语单词或缩写D.形式语言14.在高级语言中,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D )。
A.字母B.数字C.标号D.语句15.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能够提高程序的(ABCD )。
A.正确性B.可读性C.可用性D.可维护性16.程序如果需要进行顺序查找,则线性表( C )。
A.必须以顺序方式存储 B. 必须以链表方式存储C. 采用顺序、链表方式存储均可D. 以上都不对17.假设一个顺序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在主存中的存储单元地址是100,每个元素占用2个存储单元,则第5个元素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是( A )。
A . 108B . 110C . 112D . 1 20 18.用于处理重复动作的结构是( C )。
A.顺序 B. 判断 C. 循环 D. 逻辑19.数据结构可以是( D )。
A.数组 B. 记录 C. 链表 D. 以上全部都是20.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是( D )。
A.结构体B.递归C.迭代D.算法21.( C )是算法自我调用的过程。
A.插入B.查找C.递归D.迭代22.用来计算一组数据乘积的基本算法是( B )。
A.求和B.乘积C.最小D.最大23.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列的基本算法是( B )。
A.查询B.排序C.查找D.递归24.根据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的加密算法是(A)。
A.DES B.RC2 C.DSA D.MD5 25.下列属于概念模型的是(D )。
A.关系数据模型C.网状数据模型B.层次数据模型D.实体一联系模型26.SQL语言的最大的特点是( D )。
A.交互性B.直观性C.过程化D.非过程化27.设计E-R图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 B )阶段的任务。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28.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C )。
A.外模式、模式、内模式B.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C.数据结构、数据操纵、数据约束D.实体、联系、属性29. 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有这样的描连:一个图书馆有多本图书,一个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而一本图书只能借给一个学生看,那么学生与图书之间的联系属于( B )。
A.1:1 B. 1:m C. m:n D. 无关联30.软件是指( D )。
A.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系列B.使程序能够正确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C.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D.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结构及其说明文档31.瀑布模型的主要特点是( A )。
A.将开发过程严格地划分为一系列有序的活动B.将过程分解为阶段C.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模式D.缺乏灵活性32.软件开发方法是指(A )。
A.指导软件开发的一系列规则B.软件开发的步骤C.软件开发的技术D.软件开发的思想33.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总是( D )。
A.使用现存的构件 B. 自己开发构件C.修改现存的构件D.使用现存的和开发新的构件34.简单地说,软件的质量是指(C )。
A.软件满足需求说明的程度B.软件性能指标的好坏C.用户对软件的满意程度 D. 软件可用性的程度二.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答: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请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答: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部分。
答:①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
运算器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其功能的,运算结果由控制器发出的指令送到内存储器中。
②控制器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
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③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
为了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管理,把存储器划分成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的编号称为该单元的地址。
各种存储器基本上都是以1个字节作为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器内的信息是按地址存取的,如要访问存储器中的某个信息,就必须知道它的地址。
向存储器里存入信息也称为“写入”,写入新的内容将覆盖原来的内容。
从存储器里取出信息也称为“读出”,信息读出后并不破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因此信息可以重复读出,多次利用。
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与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④输入和输出设备输入和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如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显示或打印出来。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4.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评价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很多,通常人们从计算机的字长、时钟周期和主频、运算速度、内存容量、数据输入输出最高速率等技术指标来评价计算机系统。
1.字长在计算机中,用若干二进制位表示一个数或一条指令,前者称为数据字,后者称为指令字。
字长的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功能强弱、精度高低和速度快慢。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一次可以运算的数据长度称为一个“字”(Word),字的长度称为字长。
一个字可以是一个字节(Byte,简称B),也可以是多个字节。
常用的字长有8位(bit)、16位、32位、64位等。
如某一类计算机的字由4个字节组成,则字的长度为32位,相应的计算机称为32位机。
2.时钟周期和主频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对每条指令的执行是通过若干个微指令操作来完成的,这些微指令操作是按时钟周期的节拍来“动作”的,时钟周期的微秒数反映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有时也用时钟周期的倒数——时钟频率(兆频),即人们常说的主频来表示。
一般说来,主频越高(时钟周期越短),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但是,主频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而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数(MIPS)指标则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近十年来,微计算机的主频提高很快,例如,IBM PC/XT微机的CPU主频为4.77MHz,而Pentium 4 CPU的主频己超过1GMHz,并且在不断提高。
3.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它取决于指令执行时间。
运算速度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常用单位时间内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而计算机执行各种指令所需时间不同。
因此,常根据在一些典型题目计算中,各种指令执行的频度以及每种指令的执行时间来折算出计算机的等效速度。
4.内存容量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能力,它常以字节为单位表示。
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则存储的信息越多,计算机的功能越强。
计算机中的操作大多是与内存交换信息,但内存的存取速度相对CPU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速度要低1~2个数量级。
因此,内存的读写速度也是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度量信息存储容量,将8位二进制位(8bits)称为1个字节,字节是计算机中数据处理和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1024个字节称为1K字节(1KB),1024K个字节称1兆字节(1MB),1024M 个字节称为1G字节(1GB),1024G个字节称为1T字节(1TB),现在微型计算机主存容量大多数在兆字节以上。
5.数据输入输出最高速率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率也是影响计算机系统工作速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