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健康管理的原则与技巧
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的技巧

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的技巧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已然不再是个例外,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面临压力而产生的抑郁、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对于生命的维持和健康的保持是极为危险的。
那么,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呢?在这里,我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认识自己首先,我们需要认识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都只关注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一旦我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我们就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以积极的态度改善自己。
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学会优点和经验的同时,消除我们的不足之处。
2. 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们需要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运动。
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我们的精神将会受到牵连。
所以,那些健身爱好者必须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的进展。
3. 学会自我调节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这种压力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不安、愤怒和沮丧情绪,甚至进一步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节。
比如,呼吸深呼吸,在这个长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使自己放松下来;冥想和瑜伽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帮助我们放松思想,平息焦虑情绪。
这些增加自我调节意识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4. 学习适度放松放松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在适度放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一些好的情感体验,如闲逛、听音乐、看书等等。
特别是在我们面临一些压力、焦虑和高强度的工作和娱乐任务时,这些放松让我们有机会从疲惫的日常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
这样,我们将获得很好的休息,重新充满活力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
5.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困难和挑战,我们总需要有人陪伴在身边,不是吗?所以,为了保持心理健康,建立好良好的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管理八项准则

健康管理八项准则
健康管理八项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合理膳食: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摄入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控制能量摄入,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以及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肌肉力量训练。
3.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消瘦。
4.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6.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慢性疾病。
8. 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预防传染病。
以上八项准则是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准
则,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慢性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

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宝贵财富,而健康管理则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工作节奏的快速,人们的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本文将介绍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1. 个性化定制方案健康管理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方案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目标进行量身定制。
通过与专业医生和健康管理团队的合作,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计划。
2. 科学的饮食搭配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科学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多种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盐、糖和油脂。
此外,定期进行饮食评估和调整,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搭配。
3. 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定期参加身体活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慢性病的风险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年龄和喜好来进行选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运动后及时进行恢复性活动,以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4. 精神健康的重视与身体健康一样,精神健康同样重要。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身心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
要注意定期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找支持和理解。
此外,学习一些减压技巧,如冥想、阅读或运动,是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有效方法。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的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体检项目应该包括常规检查项目,如身高、体重、血压、血液指标等,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病史和家族史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
6. 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不熬夜等,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面。
自我管理的七种技巧

自我管理的七种技巧在现代社会,我们总是充满了各种繁忙的事务和工作,时常要忙碌到忘记管理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让自己更健康、快乐和有意义地生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为你介绍七个自我管理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技巧一:定期休息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事务和工作,让我们感到忙碌,甚至疲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足够的睡眠来保证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一个好的睡眠周期应该有七到八个小时,这样我们隔天的工作和生活表现就会更加出色。
技巧二:健康的饮食如果说睡眠是身体得到重置的方法,那健康饮食就是身体得到滋养的方法。
选择食物时,我们应该选择富含营养和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的平衡,适当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以避免身体出现负面的变化。
技巧三:每天的运动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身心的平衡。
即便只是每天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也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让身心和谐。
技巧四:建立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
如定时清理家务、对话最优解、生活仪式感等习惯可以更好地保持我们的生活有规律性和秩序性。
技巧五:规划娱乐时间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快乐和回忆。
对于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旅行、拍照、运动等,我们应该放松心情,享受纯粹的快乐,从而让自己快乐、自在。
技巧六:时间管理时间是珍贵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利用它们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机会,规划生活事项,面对不同的事务和工作的压力,尽可能地为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来。
逐渐地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规律性,而自己的时间也变得更加明确和有用。
技巧七:学习新事物学习新事物可以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如阅读、绘画、音乐剧等等新的知识或技能,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体验,而且学习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和丰富。
总结在这个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才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和有意义的生活。
健康管理中如何有效提高自我管理的执行力

健康管理中如何有效提高自我管理的执行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仅仅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能够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并切实提高自我管理的执行力。
那么,如何才能在健康管理的道路上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健康管理的目标。
这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一样。
是想要减肥,增强体质,还是改善睡眠质量?目标越具体、越清晰,就越容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比如说,如果目标是减肥,那就要确定想要减掉的具体重量,并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
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个计划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各个方面。
以饮食为例,要规划好每天的三餐,明确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比如,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取。
运动方面,要确定运动的类型,是跑步、游泳还是瑜伽,以及每周运动的次数和时长。
休息也不能忽视,规定每天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然而,计划制定得再完美,如果不能付诸实践,那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执行力至关重要。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像自动运行的程序一样,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力去驱动。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晚上睡前做十分钟的拉伸运动。
这些小小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对健康会有很大的益处。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健康原则。
比如,朋友聚餐时,面对高热量的美食,要提醒自己的健康目标,适量选择。
又或者在忙碌的工作中,即使再累,也要坚持完成当天的运动计划。
同时,要善于利用外界的监督和激励。
可以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的健康管理计划,让他们监督自己。
或者加入一些健康管理的社群,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当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者在社群中看到别人的成功案例时,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为了更好地执行健康管理计划,还需要做好记录和反思。
记录每天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通过分析这些记录,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计划。
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原则有

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原则有一、整合多方信息资源1. 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在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时,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
这包括个体的芳龄、性别、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偏好、运动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健康档案、生活习惯调查、身体检查等方式获取。
2. 收集医学数据和健康信息需要收集个体的医学数据和健康信息,包括个体的体重、身高、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睡眠质量等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医学检查、健康评估、生活记录等方式获取。
同时还要获取个体的健康信息,比如就诊历史、用药情况、慢性病管理情况等。
3. 了解个体的健康需求和目标需要了解个体的健康需求和目标。
不同的个体对健康的需求和目标有所不同,有的希望减肥,有的希望控制血糖,有的希望改善睡眠质量,有的希望增强体质等。
需要深入了解个体的健康需求和目标,以便制定符合个体实际情况的健康管理计划。
二、个性化定制健康管理方案1. 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计划基于对个体的全面了解和收集的健康信息,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包括针对个体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运动计划、饮食调整、睡眠改善、心理健康和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针对个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方案制定,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 严谨科学的管理方案在制定健康管理方案时,需要遵循严格的科学原则。
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结合最新的医学和健康管理知识,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确保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持续跟踪和调整1. 设定明确的健康目标和评估指标在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时,需要设定明确的健康目标和评估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和可衡量的,能够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管理效果。
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2. 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跟踪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跟踪。
个人健康管理与养生技巧指南

个人健康管理与养生技巧指南第1章健康管理基础理念 (3)1.1 健康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3)1.2 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 (3)1.3 健康评估与监测 (4)第2章饮食养生技巧 (4)2.1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4)2.2 营养素的摄入与搭配 (4)2.2.1 蛋白质 (4)2.2.2 脂肪 (5)2.2.3 碳水化合物 (5)2.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5)2.2.5 水分 (5)2.3 食疗食养的原则与方法 (5)2.3.1 食疗原则 (5)2.3.2 食养方法 (5)第3章运动养生技巧 (6)3.1 适度运动与健康 (6)3.1.1 运动的频率、时间和强度 (6)3.1.2 运动的类型 (6)3.2 运动方式的选择与规划 (6)3.2.1 运动方式的选择 (6)3.2.2 运动规划的制定 (6)3.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7)3.3.1 运动损伤的预防 (7)3.3.2 运动损伤的处理 (7)第4章精神养生技巧 (7)4.1 心理平衡与养生 (7)4.1.1 自我认知与接纳 (7)4.1.2 积极心态 (7)4.1.3 心理调适 (7)4.1.4 放松训练 (8)4.2 压力管理策略 (8)4.2.1 压力识别 (8)4.2.2 时间管理 (8)4.2.3 目标设定 (8)4.2.4 社会支持 (8)4.2.5 娱乐休闲 (8)4.3 情绪调适方法 (8)4.3.1 自我情绪观察 (8)4.3.2 情绪表达 (8)4.3.3 情绪调节 (8)4.3.4 情绪释放 (8)4.3.5 积极情绪培养 (8)第5章睡眠养生技巧 (9)5.1 睡眠质量与健康 (9)5.1.1 睡眠质量的评估 (9)5.1.2 睡眠对健康的影响 (9)5.2 睡眠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9)5.2.1 常见睡眠障碍 (9)5.2.2 睡眠障碍的应对方法 (9)5.3 改善睡眠的方法与技巧 (9)5.3.1 饮食调理 (10)5.3.2 睡前习惯 (10)5.3.3 睡眠姿势 (10)第6章四季养生技巧 (10)6.1 春季养生要点 (10)6.1.1 饮食调养 (10)6.1.2 运动锻炼 (10)6.1.3 起居调神 (10)6.2 夏季养生要点 (10)6.2.1 饮食调养 (11)6.2.2 运动锻炼 (11)6.2.3 起居调神 (11)6.3 秋季养生要点 (11)6.3.1 饮食调养 (11)6.3.2 运动锻炼 (11)6.3.3 起居调神 (11)6.4 冬季养生要点 (11)6.4.1 饮食调养 (11)6.4.2 运动锻炼 (11)6.4.3 起居调神 (11)第7章老年人养生技巧 (12)7.1 老年人身体特点与养生原则 (12)7.1.1 身体特点 (12)7.1.2 养生原则 (12)7.2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调养 (12)7.2.1 常见疾病 (12)7.2.2 调养方法 (12)7.3 老年人运动与锻炼建议 (12)7.3.1 运动原则 (13)7.3.2 运动项目推荐 (13)第8章女性养生技巧 (13)8.1 女性生理特点与养生 (13)8.2 月经周期与养生 (13)8.3 孕产期养生要点 (14)第9章男性养生技巧 (14)9.1 男性生理特点与养生 (14)9.1.1 保持规律作息 (14)9.1.2 均衡饮食 (14)9.1.3 适度运动 (14)9.1.4 注意生殖健康 (14)9.2 男性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调养 (15)9.2.1 预防心血管疾病 (15)9.2.2 调养肝脏 (15)9.2.3 预防前列腺疾病 (15)9.3 男性心理健康维护 (15)9.3.1 学会释放压力 (15)9.3.2 保持良好心态 (15)9.3.3 注重情感交流 (15)9.3.4 培养兴趣爱好 (15)9.3.5 学会自我调节 (15)第10章现代生活与健康养生 (15)10.1 环境污染与养生 (15)10.1.1 空气污染与养生 (16)10.1.2 水污染与养生 (16)10.2 电子产品与健康 (16)10.2.1 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影响 (16)10.2.2 电子产品对睡眠的影响 (16)10.3 旅行养生与度假调养 (16)10.3.1 旅行中的养生技巧 (17)10.3.2 度假调养 (17)10.4 中医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17)10.4.1 饮食养生 (17)10.4.2 经络养生 (17)第1章健康管理基础理念1.1 健康管理的定义与意义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以达到维护、促进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自我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自我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自我健康管理是指个人通过采取一系列行动和措施,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自我健康管理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从概念、方法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概念自我健康管理是指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维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
二、方法1.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自我健康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包括了规律作息时间、适量运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方面。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2. 关注身体变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3. 学会管理情绪情绪管理是自我健康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可以通过冥想、音乐、运动等方式来缓解情绪。
4.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增强个人的社交能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
这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主要内容1.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规律作息时间,适量运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 学会管理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4.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增强个人的社交能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
自我健康管理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才能更好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心肌梗塞猝死的第一危险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主要元凶;
—影响精子活力和生育能力;
—影响睡眠和污染环境; —缩短健康寿命。
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的坏处:
—过酒伤胃肠; —过量饮酒伤肝胰;
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影响神经和认知功能;
—过量饮酒引起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美丽苗条,急于求成,自作主张,吃药为主; ➢ 预防糖尿病应从控制体重做起,控制糖尿病应
“五驾马车”齐行;
➢ 掌握调脂四原则,综合治理方有效; ➢ 消除紧张压力:做到两个“四” ; ➢ 预防高血压:应提高知晓率、干预率、控制率,
做到分层对待,平稳降压,保护好靶器官; ➢ 预防癌肿:管住嘴,少暴露,多运动,不生气; ➢ 战胜疲劳四要素:减压,睡眠,营养与运动。
定时进餐习惯 慢食习惯 杂食习惯 节食习惯 淡食习惯 进餐顺序习惯
养成六种饮食习惯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果类 常吃奶、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少吃肥肉和荤油 量出为入,适量适度 少吃盐或植物油 少吃油炸、腌制和变质食物 多吃纤维素食品和坚果
选好运动项目,制定好锻炼计划 掌握好适量适度原则 坚持有氧代谢运动 做好运动前后准备,防止运动伤 把握好运动的时机和方法 运动的作用和好处
适量运动
走出误区,坐上慢车; 坚持运动,适宜适度; 战胜自己,持之以恒; 管住欲望,方能见效
疾病有突发,健康无快车, 坚持运动最重要
吸烟的害处多多: 要吸烟还是要健康
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 定时多喝白水、进菜果
掌握快乐人生100岁的秘诀
健康和谐家庭分级
一等家庭 “桃花源”,夫妻恩爱到百年 二等家庭 “杏花村”,夫妻相敬如宾,儿女孝
顺 三等家庭 “平安里”,平常人家少生气 四等家庭 “多恼河”,心里有苦无法说 五等家庭 “狗不理”,爱搭不理,闷声不语
六等家庭秘诀“弹一药:库建”立,健唇康枪和舌谐箭加家动庭武
家庭保健四个关键问题: 最难办的是男人;最关键的是女人; 最应受重视的是老人;最担心的是孩子。
减少伤害和家庭悲剧发生的措施: —提高认识; —落实制度和法规;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关注精神心理障碍 。
选择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养成定时觉醒的习惯 “不靠闹钟靠自醒”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清晨型、夜晚型、白昼型
—过量饮酒导致意外伤害成倍增加;
—过量饮酒影响误事误人,影响家庭和睦;年轻人过量 饮酒影响生育能力。
饮酒量与体型分型(白酒)
饮酒量 半两—1两
2-3两 3-4两 5-6两 7-8两
பைடு நூலகம்
血中酒精浓度
状态与阶段
0.02% 0.04%
最佳态,君子阶段 动物样状态:孔雀开屏
0.08%
狮子大开口,自吹自擂
0.12% 0.16-0.2%
极调理;
—远离或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 —不能“忍”,只能面对和积
—运动和放松疗法的合理适用; —行为疗法和保健处方
—适时走出认识误区;
充足睡眠
健康八大行动原则
合理饮食,适合适量; 适量运动,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战胜自己; 心理平衡,管住欲望; 充足睡眠,作息规律; 预防疲劳,缓张减压; 家庭保健,养成良习; 减少伤害,遵规守纪。
打牢健康五大基石
合理饮食,贵在“均”“合” 适量运动,贵在“度”“量” 戒烟限酒,贵在决心 心理平衡,贵在调控 充足睡眠,贵在顺时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堵住疾病源头
➢ 戒烟应坚决、彻底,且越早越好; ➢ 饮酒应适度、少量且不要在非餐时饮酒; ➢ 减肥应先管住嘴,再活动腿,走出四个误区:为
行动胜过十打纲领”,有知有为; ➢ 从“适”把握:适度、适合、适应,有知有为有
效,“适者有寿”。
适时缓解紧张压力
➢ 学会休息和睡眠; ➢ 做到“两个四”:“给自己留点休息的时间,给朋友和部属留
点休闲的时间,给家庭留点快乐的时间,给医生留点交流的时 间”;“把时间搞准,把粪便排空,把关系搞顺,把工作做 实”。 ➢ 多回家看看,多找人谈谈;多出去转转;多快乐玩玩; ➢ 运动是减压的最好途径,心态是缓张的一把钥匙;营养和睡眠 是恢复疲劳的最佳良方;
合理饮食
吃饭点菜的学问: —三样不能少;两样不能多;一样不上桌; —要五颜六色,不要青一色; —十全十美并非好,七八分好才是真; —吃不了、兜回家,不如吃得饱,消化得动 吃自助餐的学问: —自助不等于放开肚;自选不等于全选; —八寸盘,量适度;二两饭,四份素,一份肉就够; —多选菜果,多选素;少吃油炸,少喝醇; —适量饮用奶和茶;七八分饱好上路
猴子失态,不能自控
蠢猪态,语无伦次,渐入 昏睡
心理健康十项标准: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对生活的理解切合实际;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和估计;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心理平衡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心理平衡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 基本要求
保持心理平衡八项原则:
—对自己不过分苛求; —及时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找人倾诉烦恼; —不要处处与人竞争;
—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 —学会暂时逃避; —为别人做些事; —对人表示善意
心理平衡
平衡心理的调控要点:
—遇到批评,想开点; —遇到挫折,振作点; —遇到矛盾,冷静点; —遇到烦恼,绕开点;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遇到表扬,清醒点; —遇到荣誉,让着点; —取得成绩,谦虚点; —遇到压力,放松点;
心理平衡
顺应生物钟,充足睡眠最重要:
—适时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 —找出身体原因和药物原因; —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安眠药;
自我健康管理的原则与技巧
乌鲁木齐慈善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策略一: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策略二:打牢五大健康基石 策略三:掌握快乐人生100岁的秘诀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 从关“心”做起;(心脏,“心病”,心理和心态) ➢ 从管“嘴”开头;(管住吃、喝、抽、说) ➢ 从行动落实:运动、活动、互动、脑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