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高数据速率的需求
1 2 3
5G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数据速率的需求,蜂窝移动通 信技术正在向5G演进,5G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 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毫米波通信
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 输速率,但传输距离较短,需要配合其他技术使 用。
协同通信和多天线技术
通过协同通信和多天线技术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 围和数据传输速率,同时降低延迟和提高可靠性。
04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G/5G网络
4G/5G网络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2G到4G的发展,目前正在向5G 过渡。4G网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而 5G网络将进一步改善这些性能,并支持更多设备同时连接。
5G应用场景
5G网络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远 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和效率。
物联网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物联网设备连接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为物联网设备提供 了广泛的连接解决方案,使各种设备 能够实时地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将 推动各种应用的快速发展,如智能家 居、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等,提高生 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数据处理与分析
网络安全问题
数据隐私保护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通信内容越来越容 易受到攻击和窃取。
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
移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软件和病毒,会对用户设备和个人信 息安全造成威胁。
网络安全技术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 检测技术等,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数据业务质量
CDMA系统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如分组数据和电路数据。通过采用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和前向纠错编码技术,CDMA系统可以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误 码率。
无线资源管理
功率控制
CDMA系统采用功率控制技术,通过调整移动台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水平,提高系统容 量和语音与数据业务质量。
呼叫接纳控制
鉴权中心(AUC)
用于用户身份验证和密钥分配,确保网络安 全。
网络接口与协议
A接口
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AT命令集进 行控制。
B接口
移动交换中心与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 MAP协议进行通信。
C接口
移动交换中心与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 MAP协议进行通信。
D接口
保密的目的。
扩频通信利用伪随机序列对信息 信号进行扩频调制,将信息信号 扩展到宽频带上,以实现信号的
频谱扩展。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 多径干扰、抗窃听等优点,因此
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CDMA编码原理
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 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
CDMA系统采用伪随机序列对用户信号进行扩频调制,不 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通 信。
容量
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可以在同一频段上支持更多的用户。CDMA系统的 容量主要受到干扰和多径传播的影响。通过采用功率控制和导频污染控制等措 施,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语音与数据业务质量
语音质量
CDMA系统采用宽带语音编码技术,如EVRC和AMR,可以在较低的比特率下提供 较好的语音质量。此外,CDMA系统还支持语音激活检测技术和可变速率声码器, 以进一步改善语音质量。

蜂窝组网的概念

蜂窝组网的概念

蜂窝组网的概念蜂窝组网是一种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由多个基站组成,每个基站覆盖一个固定的区域,形成一个蜂窝状的覆盖区域,每个蜂窝区域由一个基站负责。

蜂窝组网的核心思想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覆盖,无线信号在小区域内进行传输。

蜂窝组网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推出,后来被用于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组网不仅能够提供广泛的覆盖范围,还可以提高通信的容量和可靠性。

蜂窝组网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供广泛的覆盖范围:蜂窝组网采用了多个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个小区域,通过多个基站的覆盖,能够实现广泛的覆盖范围,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区域内进行通信。

2. 提高通信的容量:蜂窝组网可以提高通信的容量,每个基站负责一个小区域,小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相对较少,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间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和通信速率。

3. 提供更稳定的信号:蜂窝组网将整个区域分割成蜂窝状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通过一个基站提供信号,基站之间采用一定的频率复用技术,使得不同小区域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从而提供更稳定的信号质量。

4. 支持移动性:蜂窝组网不仅可以提供移动用户的通信服务,还能够支持用户的无缝漫游。

当用户从一个小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小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切换用户所在的基站,实现无缝的通信服务。

5.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蜂窝组网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当一个基站发生故障或者拥塞时,其他基站可以自动接管受影响的小区域,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蜂窝组网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基站: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负责,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并连接到核心网,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交互。

2. 小区划分:整个区域被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覆盖,小区域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3. 频率复用技术:由于不同小区域使用相同的频率会导致干扰,因此需要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将可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小区域使用。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简介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简介

二、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简介
CDMA1X网络结构 在原有的话音电路交换基础 上增加了相应的分组业务处 理单元 IS95A标准(还属于 2G技术),随即升级为 CDMA1X(2.5G), CDMA1X实际应该属于2.75G 的网络,除了在数据传输速 率上达不到3G的要求电路域 和分组域之间只是在BSC有 接口电路域和分组域结构清 晰,网络结构简单
在ITU的建议里,主要提供的业务有 语音业务;典型的对称业务,上,下行链路的信息速率都是16Kbit/s,属 于电路交换。 短消息;数据速率为14Kbit/s,属于分组交换。 交换数据;属于电路交换业务,上,下行数据速率都是64Kbit/s。 非对称多媒体业务;分为中速和高速两种,中速上行64 Kbit/s,下行 384 Kbit/s;高速上行2M Kbit/s,下行128 Kbit/s。 交互式多媒体业务;上下行数据流量相等。用于音频,视频应用传输, 电路交换,128 Kbit/s。 IMT-2000的主要含义为,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能够承载的数据传 输速率在2Mbit/s。
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无论是从GSM到GPRS网络的 升级,还是新建立的CDMA1X网络,根本的目地都是为2G网络 逐步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做准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很早被提出,其原始驱动力来源于人们对数据业务服务 能力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特征是带宽和无线信号传输质量。而传统的2G技术 不能满足高带宽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因此世界上普遍开展了关于第三代移 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80年代后期,ITU提出要建立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致的频谱和无线接口标 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TU将该系统的标准定义为IMT-2000。虽然,IMT2000仍然是一个蜂窝式网络,但它目的是将各种不同的服务覆盖区—宏小区, 微小区和微微小区地面蜂窝系统,无线接入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都综合在 一起,从而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漫游和全球服务。 同时IMT-2000将为多种业务的融合和分配提供一个平台,无论他们是移动业 务还是固定业务,语音或是数据业务,电信服务还是计算机应用服务。

GSM系统概述

GSM系统概述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蜂窝通信►GSM系统组成、网络结构、接口与协议、业务功能►GSM无线传输原理、标准、语音编码、信道编码与调制解调►移动台登记、漫游、切换、呼叫接续过程1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1无线通信系统的定义表1.1列出了用来描述无线通信系统基本要素的术语定义。

表1.1 无线通信系统要素定义频分双工(FDD)中,一对有着固定频率间隔的单向信道用作系统中的特定无线信道。

在美国的AMPS标准中,反向信道比前向信道的频率低45MHz(即手机的发比收低45MHz)。

模拟无线系统只采用FDD。

时分双工(TDD)方式,在时间上分享一条信道,将其一部分时间用于从基站向用户发送信息,而其余的时间用于从用户向基站发送信息。

如果信道内的数据传输速率远大于终端用户的数据速率,就可以存储用户数据,即使在同一时刻不存在两条同步无线传输信道,仍能给用户提供全双工操作。

TDD只在数字传输和数字调制时才可以使用。

1.2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蜂窝概念是解决频率不足和用户容量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种系统级的概念。

其思想是用许多小功率的发射机(小覆盖区)来代替单个的大功率发射机(大覆盖区),每一个小覆盖区只提供服务范围内的一小部分覆盖。

每个基站分配整个系统可用信道中的一部分,相邻基站则分配另外一些不同的信道,这样基站之间(以及在它们控制下的移动用户之间)的干扰就最小。

只要基站间的同频干扰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可用信道就可以尽可能的复用。

1.2.1 频率复用蜂窝无线系统依赖于整个覆盖区域内信道的分配及复用。

每一个蜂窝基站分配一组无线信道,这组无线信道作用于一个小区。

给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一个信道组,所包含的信道全部不能在相邻小区内使用。

通过将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限制在小区边界以内,相同的信道组就可用于覆盖不同的小区,只要距离足够远,相互间的干扰就可以接受。

为整个系统中的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就叫做频率复用(Frequency Reus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系统以其高效率、便捷性和广泛的覆盖范围,为人们提供了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的便利。

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对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往往显得有些陌生。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全面评估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通信系统。

一、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由多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基站系统、核心网和移动终端三个部分。

1. 基站系统基站系统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包括基站、无线传输子系统和控制器等多个子系统。

基站是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核心设备,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无线传输子系统则负责信号的传输和解调工作,保障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控制器则起到了对基站和移动终端的控制和管理作用,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核心网核心网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移动通信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

它由移动交换中心、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传输网等多个子系统构成。

移动交换中心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对移动通信数据进行交换和路由。

业务支撑系统则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支持和管理服务,保障了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据传输网则负责对移动通信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确保了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手机、数据卡和调频器等设备。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进行语音通话、发送和数据传输等多种通信功能。

数据卡则是用于将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设备中的重要设备,它能够确保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进行通信。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概述课件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概述课件

语音通信
语音通话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最基本的应用场景是语音通话,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语 音通话,实现远距离的实时交流。
集群通信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公安、消防等部门,需要实现多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蜂窝无线通 信系统可以提供集群通信功能,满足此类需求。
数据传
移动互联网接入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移动互 联网接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 机等终端设备访问互联网,获取 各类信息和服务。
可靠性高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冗余设计 、故障切换等技术,确保通信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灵活性高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移动设备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 点接入网络,实现无缝通信。
容量大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通过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等技术实现大容量通 信,满足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需 求。
面临的挑战
信号干扰
网络安全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存储和管理移动用户的信息,包括身份认证 和访问控制。
移动交换中心(MSC)
负责处理和管理移动用户的呼叫请求和路由 信息。
传输网络
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包括光纤、卫星和微 波传输等。
Part
02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大气条件、地形地貌、建 筑物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无线电波的 传播路径和信号强度。
无线电波传播模式
无线电波频率
无线电波的频率决定了其传播特性和 覆盖范围,蜂窝无线通信系统通常使 用低频和高频频段,以满足不同的通 信需求。
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式包括反射、折射 、散射和吸收等,这些模式会影响无 线电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分布。

蜂窝移动通信的认识

蜂窝移动通信的认识

蜂窝移动通信的认识蜂窝移动通信,是指通过地面和卫星等无线电波传播信号来进行通讯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一种基于地面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相互通信的通讯方式,通常应用于手机通讯和移动卫星通讯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是基站无线网络技术,即使用基站覆盖的一定范围内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以实现通信联络的目的。

蜂窝移动通信发展历程自20世纪60年代末MTC(移动通信系统Mobile Telephone System)首次提出蜂窝移动通信(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概念,以至于现今的5G,蜂窝移动通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开始的时候,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

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蜂窝移动通信因其具有的可靠性和效率,得到国际通用的认可,开始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

到了9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蜂窝移动通信也逐渐融合了新的技术,如多媒体服务、移动互联网等。

进入21世纪,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最初的语音通信,到现在支持高清视频、VR/AR等应用,有了更多便利性。

蜂窝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蜂窝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其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基站、移动电话、交换中心和调度服务器等。

基站是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信号传输到调度服务器,使其能在远距离范围内进行通讯。

同时,基站还负责将信号转发给手机,完成通讯过程。

移动电话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电池、操作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无线电波接收和发送信息。

用户使用手机与基站进行通讯时,信息会在基站和移动电话之间来回传输,以确保通讯的顺利进行。

交换中心主要负责将到来的电话进行路由并连接到被叫用户所在的移动电话,以完成通讯过程。

调度服务器负责处理信令和数据流,以确保通讯质量。

蜂窝移动通信的特点蜂窝移动通信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协议简单,建议可靠。

2. 频谱利用高效,可以支持同时多用户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纯ALOHA中,无论何时有数据,发送器 都马上往信道发送数据分组。这导致在接收端大 量的数据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分组必须在下一 个时间内重发。ALOHA信道最大吞吐量(正确 接收分组的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8%。 18%
19
纯ALOHA
在纯ALOHA中,无论何时有数据,发送器 都马上往信道发送数据分组。这导致在接收端大 量的数据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分组必须在下一 个时间内重发。ALOHA信道最大吞吐量(正确 接收分组的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8%。 18%
33
基站子系统(BSS)
基站子系统的组成:
OMC-R
MS
BTS BSC BTS TC
MS UM接口 接口 Abis接口 接口 A接口 接口
基站控制器 — BSC 基站收发信机 — BTS 无线操作维护中心 — OMC-R 码变换器 — TC(Transcoder)
34
BSC(基站控制器)的作用功能:
• 欧洲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北美的IS-54、IS-136(最初被称为D-AMPS)和IS95(窄带CDMA); • PDC(个人数字蜂窝)等。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GSM。
28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198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提 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 更名为 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意即该系统工作在 2000MHz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达2000 kb/s,预期在2000年左 右得到商用。从1997年开始,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巨大 成功, 用户的高速增长与有限的系统容量和有限的业务之间 的矛盾渐趋明显,第三代移动通信的 标准化工作开始逐渐进 入实质阶段。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框架已确定,将 以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结合,形成一个对全球 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不同密度用 户的通信需求,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人类个 人通信的理想。
16
1.3.1 多路访问
FDMA是几种多路访问技术中最简单的。 TDMA稍微复杂一点,它需要所有的用户间 的时序保持同步。另外,TDMA中用户间的 正交性会受到符号间干涉的影响。半正交 CDMA是多路访问方法中最复杂的一种。 通过正交编码的CDMA,接收器将所需的信 号从其他的CDMA用户中分离出来,用户间 没有干涉。
当前,无线网络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包括: 降低移动终端的信号处理和通信硬件的耗电量。 无线频谱受管制,代价昂贵。 无线信道由于信号反射角的改变及衰减会产生 随即抖动,可靠性保证困难。 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差异很大,给它们的接 口协议带来很多问题。
22
2. 蜂窝无线系统
大区制系统:一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优点:技术简单。 缺点: 1)通信质量差 2)频率利用率低 3)系统容量小
10
多径环境
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 强度 时间
11
无线信道模型
发 射 信 号
当前径权重 当前径权重 当前径权重 高斯噪声 接 收 信 号 当前径权重
12
美国的ISM频段
ISM(工业、科学、医疗)频段的使用不需要经 过FCC(联邦通信委员会)授权。 不同的国家ISM频段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13
1.3 信道访问
6
1.2 无线网络的分类
无线局域网(WLAN):例如IEEE 802.11bWLAN, 能够在较低的资费水平下提供最高可达11Mb/s 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只能支持低速移动的用 户,而且传输距离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 无线个域网(WPAN):例如Bluetooth。该系统的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Mb/s,传输距离通常不 超过10米。
PSTN
EC
NSS
32
ME
移动台子系统(MSS)
移动台是GSM蜂窝无线系统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也是用户直接接触的整个GSM系统中的唯一设备。 移动台由两部分组成:移动设备(ME)和特讯(SIM)。 SIM卡上存储与用户相关的身份特征、安全认证 和加密悉尼 。 一个移动台应具备以下的基本功能:
支持各种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加密,对用户数据,对用户数据和信元进行加入。 无线接入GSM移动网,并完成各种控制功能。 无线信道速率和用户数据之间的适配。
26
数字蜂窝系统的优势
能有效地利用无线频率资源,系统容量大。 呼叫质量高。 能向用户提供话音以外的多种非话业务。 制式比较统一,能方便地提供自动漫游业务 (包括国际漫游)。 易于加密,提供较完善的保密方法(如话音、 接入加密等)。 数字网要求的功率较低。
27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面向语音的数字无线 系统,采用了TDMA技术或窄带CDMA技术。 典型的2G数字蜂窝移动制式包括:
1.1 无线网络的发展史
1895年,马可尼在怀特岛与相距18英里的一艘拖船间实现 了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传输,无线电通信由此诞生。 1915年,无线电与电话结合,第一次建立了纽约与旧金山 之间的无线音频传输。 1946年,公用移动电话服务在横跨美国的25个城市率先使 用。 20世纪60年代,蜂窝系统设计完成,并在80年代初期推广。 1971年,夏威夷大学建成了第一个分组无线网:AlohaNet。 1985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了用于工业、科学和医 药等公共用途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频段(ISM),促进了无 线局域网在商业上的发展。 80年代中期,分组无线网络通过DARPA的促进达到巅峰。 并于90年代初,服务商利用分组无线网提供广域范围内的 无线数据服务。
20
分组预留多路访问
在分组预留多路访问(PRMA)中,时隙是分 片的,每N个时隙组成一个帧,要发送分组的终 端在每一帧中竞争空闲的时隙。一旦一个分组在 一个时隙中被成功发送,在后继的帧中,只要这 个用户有分组发送,这个时隙就预留给该用户。 PRMA需要很少的中央控制,没有预留开销。
21
1.4 无线网络的技术难点
7
1.3 无线信道
无线系统使用大气层作为它们的传输媒体,这种传输 媒体被称为无线信道。 无线信号通过尺度与信号波长大致相同的天线产生一 系列足够的振幅来穿过传输媒体。 大多数的陆地移动系统都使用UHF频段(特高频段) , 卫星系统主要使用SHF频段(超高频段)。
8
1.3 无线信道
在 VLF, LF, 和 MF 频段, 无线电波沿地面传播。 在HF频段,无线电波通过电离层反射。
23
2.1 蜂窝基本概念
蜂窝通信是一种使用频率复用的智能方法, 以使有限的带宽可以容纳巨大数量的用户。
其基本原理是把覆盖区域分为大量相连的小区 域,每个小区域都使用自己的、低功率的无线 基站。由于同样的频谱在分散的区域内可以被 多次复用,这样,每次建立一个新的基站(一 个小区域)时,容量就会增加。
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不足,在不同的应用 中共享带宽的有效技术显的很必要。对于持续 的传输(如视频和语音),一般分配专用信道。 在专用信道中共享带宽为多路访问。对于突发 性的数据传输,使用随机信道分配,使用随机 信道分配来共享带宽,称为随机访问。
14
1.3.1 多路访问
多路访问技术通过带宽分割将专用信道划分 给多个用户。划分频谱的方法包括频分 (FDMA)、时分(TDMA)和码分(CDMA)以及这 些方法的结合。
4
1.2 无线网络的分类
现有的各种无线网络都是针对某些特定的 业务类型和用户群体而专门设计的,因此在覆 盖范围、可用带宽、计费水平等方面都有差别。 无线网络根据数据传输的距离和网络覆盖范围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卫星通信网络(Satellite Network):例如LEO(低地 轨道系统) 和GEO(地球同步轨道系统)。这类网 络能够提供全球覆盖,但是其资费水平很高, 传输时延也很大(LEO的传输时延约为20-25ms, GEO的传输时延约为250-280ms)。
17
1.3.2 随机访问
在大多数无线数据网络中,只有一部分很少 的、不可预知的以及时常变动的用户群会随时有 数据发送。如果给每个用户分配专用信道会很低 效,而随机分配信道对,则对信道的访问没有保 证,因此需要一个随机访问协议。 随机访问协议主要有两类:ALOHA技术和 预留分配协议。
18
纯ALOHA
• 在FDMA中,系统总带宽被划分为频率不重叠的 正交信道,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 TDMA将时间划分为不重叠的时隙,并将其分配 给不同的用户。 • 在CDMA中时间和带宽同时被不同的用户使用, 通过正交或半正交扩展编码进行调制。
15
频率
频率
FDMA
时 间
TDMA
时 间
频率
时间 码字 CDMA
通信学科导论
之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
内容安排
1. 无线网络概述
1.1 无线网络的发展史 1.2 无线网络的分类 1.3 无线信道 1.4 无线网络的技术难点
2. 蜂窝无线系统
2.1 蜂窝的基本概念 2.2 蜂窝无线系统的发展阶段 2.3 GSM系统介绍
2
1. 无线网络概述
通信网络:由多个通信点和通信链路, 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所构成的通信系统的统 一体。广义地讲,它包括一切用于传递信息 的网络,它是实现信息传递的物质技术基础。 通信点和通信链路是通信网络的两个基 本要素。如果通信链路是有线的(例如双绞线、 光纤等),则对应的通信网络为有线网络;如 果通信链路是无线的(依靠电磁波进行传输), 则对应的通信网络为无线网络。 3
实现Abis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Abis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 实现BTS管理功能 实现部分无线资源管理(RR) 实现Um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Um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m) 实现实现跳频功能 实现信道加密、解密功能 实现信道编译码、交织与解交织功能 实现调制与解调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