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全面版

• 生平经历:25岁中进士,登甲科——被任 命当官——升官——因遭小人排挤降职— —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军处劝降— —不幸被叛军所害享年76岁。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
在中国书法史上 占有特殊地位, 唯一能和大书法 家王羲之互相抗 衡,先后辉映的, 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 书为多而兼有行 草。用楷书所写 之碑,端正劲美, 气势雄厚。他生 于楷书流行之际, 与王羲之之典型 相对,导开书法 新风气。
欧阳询作品欣赏
颜体
•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 颜真卿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 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 《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 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 等。
• (5)无足:不值得
• 2、 翻译:
• (1)或径行平原大野。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
问
(2) 询:
打开 (4)发:
各种(6) 诸:
•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就到附近的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所到之处都有书陪伴
2、所带之书多,(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 《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
一、顾炎武手不释卷
•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
至厄[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
所闻不合,则即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
[kān]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
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
在中国书法史上 占有特殊地位, 唯一能和大书法 家王羲之互相抗 衡,先后辉映的, 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 书为多而兼有行 草。用楷书所写 之碑,端正劲美, 气势雄厚。他生 于楷书流行之际, 与王羲之之典型 相对,导开书法 新风气。
欧阳询作品欣赏
颜体
•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 颜真卿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 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 《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 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 等。
• (5)无足:不值得
• 2、 翻译:
• (1)或径行平原大野。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
问
(2) 询:
打开 (4)发:
各种(6) 诸:
•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就到附近的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所到之处都有书陪伴
2、所带之书多,(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 《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
一、顾炎武手不释卷
•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
至厄[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
所闻不合,则即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
[kān]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
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
文言ppt课件

《史记》不仅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
《汉书》鉴赏
内容概览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的断 代史,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 的历史。
文学特点
其文学特点在于文笔优美、 刻画细致,尤其擅长通过细 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
主题思想
《汉书》强调国家治理的重 要性,通过对西汉历史的记 述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的国 家观和历史观。
详细描述
首先,词汇方面,文言文有许多生僻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贴近生活,词汇量大且丰富。其次 ,语法方面,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有时省略主语和宾语,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规范清晰。最后,表达方式 上,文言文注重文采和韵律,而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实用和口语化。
02 文言文语法结构
词类
01
02
03
名词
表示人、事、物等实体或 抽象概念的词。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 词。
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
词类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 的词。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 词。
词类
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代词
代替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 语以及句与句的词。
表示语气的虚词,如“ 也”、“矣”等。
03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章结构分析
总结词:梳理文章脉络, 把握整体结构
详细描述
划分段落,理解段落大意
识别开头、结尾和过渡句
语义理解
详细描述
总结词:深入理解文言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
16篇文言文原文PPT课件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 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 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文言文十篇PPT课件

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
主人 闻已, 更 为 益 盐
听罢 改变
增加
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
.
11
既 得盐美 已经 (加盐之后),他感觉菜的味道鲜美
便自念言 这人便想
所以美者, 缘 有盐 故
因为
缘故
菜的味道鲜美,是因为加了盐的缘故,
.
12
少有 尚尔, 况 复多也 尚且这样 何况
加少许一点尚且这样好吃,何况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
.
55
(八)义犬救主
Huà yì xù
jiāng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 隆
zé pū
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 仆
háofèi
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 随
mēn
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 犬
.
56
疏通文意
.
.
7
3.有人认为,鲁人傻就傻在“遂依而截之”这个“依”字上, 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因为持竿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地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4. 请分别从鲁人和老人的角度,写出此文的寓意。 (1)从鲁人的角度分析:
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 从别人的意见。
(2)从老者的角度分析: 告诉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 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要居安而思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 面。
48
(七)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bèi shān
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 yě
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
主人 闻已, 更 为 益 盐
听罢 改变
增加
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
.
11
既 得盐美 已经 (加盐之后),他感觉菜的味道鲜美
便自念言 这人便想
所以美者, 缘 有盐 故
因为
缘故
菜的味道鲜美,是因为加了盐的缘故,
.
12
少有 尚尔, 况 复多也 尚且这样 何况
加少许一点尚且这样好吃,何况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
.
55
(八)义犬救主
Huà yì xù
jiāng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 隆
zé pū
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 仆
háofèi
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 随
mēn
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 犬
.
56
疏通文意
.
.
7
3.有人认为,鲁人傻就傻在“遂依而截之”这个“依”字上, 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因为持竿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地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4. 请分别从鲁人和老人的角度,写出此文的寓意。 (1)从鲁人的角度分析:
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 从别人的意见。
(2)从老者的角度分析: 告诉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 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要居安而思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 面。
48
(七)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bèi shān
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 yě
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考知识点学习课件PPT爱莲说 〔宋〕周敦颐

2.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
[答案]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语段(一)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语段(二)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二)吴中的梅花,玄墓和光复两座山的最出名;刚进入春天游人便会聚集在一起,车马中的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洞庭山的梅花并不比玄墓山和光复山的逊色,但是在偏僻荒远的太湖之中,游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我近年来常常舍弃玄墓山和光复山,而到洞庭山(赏梅花)。
2.[“思考探究”第三题]《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答案] “出淤泥而不染”,即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濯清涟而不妖”,即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夸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即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即具有美好的姿态气质。 “出淤泥而不染”是说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被环境影响,保持清白、纯真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①蕃(fán):多。
②独:只。
③淤(yū)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④染:沾染(污秽)。
[答案] “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
[答案]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语段(一)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语段(二)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二)吴中的梅花,玄墓和光复两座山的最出名;刚进入春天游人便会聚集在一起,车马中的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洞庭山的梅花并不比玄墓山和光复山的逊色,但是在偏僻荒远的太湖之中,游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我近年来常常舍弃玄墓山和光复山,而到洞庭山(赏梅花)。
2.[“思考探究”第三题]《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答案] “出淤泥而不染”,即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濯清涟而不妖”,即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夸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即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即具有美好的姿态气质。 “出淤泥而不染”是说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被环境影响,保持清白、纯真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①蕃(fán):多。
②独:只。
③淤(yū)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④染:沾染(污秽)。
中考复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古诗词 课件(74张PPT)

常常 犯错误
同“横”,梗塞,不顺
人 恒 过,然 后 能 改 ;困 于 心 ,衡 于 虑;而 后作;
这样以后
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
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 于 色, 发 于 声, 而 后 喻。
征验,表现 流露,显露
了解,明白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然
居住
正确的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遵循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使…迷惑
使…改变
使…屈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形容水的澄澈
交错纵横 大概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庭院里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
竹大柏概影是竹也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只是
罢了
哪一个夜何晚夜没无有月月光??何(处又无有竹)柏哪?个但地方少没闲有人竹如子吾和两柏人树者呢?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消净、消散
顺、沿
名-动 向东向西漂浮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左右、上下
极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3.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 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 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 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 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 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感叹,“啊”“呀”;Leabharlann 词尾。 ②介词:“于” “在” “从”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期盼,可 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 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 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国志 王粲传》 • 注释: 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 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⑤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6
•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 •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
8
•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 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 • 5.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 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 •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 • 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9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 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 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 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0
11个重点虚词:“之、其、以、乃、虽、为、者、且、则、乎、然”用法及 举例
• 一 “之”的用法及举例 • A 代词 • ⒈代人 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借旁近与之(向邻居借书写工具给仲永) • ⒉代物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录毕走送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⒊代事 例:①闻之,欣然规往 ②属予作文记之 ③肉食者谋之 • B 助词 •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4
• 3、给下面句子断句 •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 4、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5
• 2、王粲强记 •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
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 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 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 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 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 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 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 (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 【注释】①酷贫:非常的贫困。②范逵(kuí):人名。③髲(bì):假发
④斫(zhuó):用刀斧砍。⑤剉(cuò):同“挫”,割。
2
•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 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 到陶侃家。当时,冰霜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 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好到外 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 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 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 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 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 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 “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 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 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 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览物 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11
• 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大道之行也 ④甚 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⑥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 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 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 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 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 他。”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 “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 字也不错(漏)。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 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 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 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
3
• 1、解释:
• ①名:名望
②语: 告诉
• ⑦许:左右
⑧还:返回
• 2、翻译:
• ①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 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 从很多。
•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 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
2020/4/30
2017-11-15
1
1
• 文言文阅读: • 1、陶侃留客
•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 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 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 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⑤诸荐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7
• 1.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 ①奇:以……为奇
②一 :全,满
• ③识:记
④加:超过
• 2.翻译
•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 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 3.给下面句子断句 •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
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 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⑤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6
•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 •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
8
•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 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 • 5.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 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 •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 • 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9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 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 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 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0
11个重点虚词:“之、其、以、乃、虽、为、者、且、则、乎、然”用法及 举例
• 一 “之”的用法及举例 • A 代词 • ⒈代人 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借旁近与之(向邻居借书写工具给仲永) • ⒉代物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录毕走送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⒊代事 例:①闻之,欣然规往 ②属予作文记之 ③肉食者谋之 • B 助词 •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4
• 3、给下面句子断句 •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 4、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5
• 2、王粲强记 •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
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 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 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 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 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 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 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 (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 【注释】①酷贫:非常的贫困。②范逵(kuí):人名。③髲(bì):假发
④斫(zhuó):用刀斧砍。⑤剉(cuò):同“挫”,割。
2
•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 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 到陶侃家。当时,冰霜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 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好到外 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 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 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 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 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 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 “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 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 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 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览物 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11
• 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大道之行也 ④甚 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⑥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 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 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 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 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 他。”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 “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 字也不错(漏)。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 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 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 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
3
• 1、解释:
• ①名:名望
②语: 告诉
• ⑦许:左右
⑧还:返回
• 2、翻译:
• ①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 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 从很多。
•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 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
2020/4/30
2017-11-15
1
1
• 文言文阅读: • 1、陶侃留客
•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 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 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 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⑤诸荐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7
• 1.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 ①奇:以……为奇
②一 :全,满
• ③识:记
④加:超过
• 2.翻译
•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 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 3.给下面句子断句 •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