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合集下载

普外科PDCA案例——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普外科PDCA案例——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降低品种选择不恰当目标值
•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 累计百分比× 科室能力) • 设定降低预防用药过多目标值: • 目标值=18-(18 × 25.71% × 91.5%)=14
(四)降低停药不及时目标值
•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 累计百分比× 科室能力) • 设定降低预防用药过多目标值: • 目标值=11-(11 × 25.71% × 91.5%)=8
四、目标设定
(一)总体目标
80
74.53
70
60
60
50
40
30
20
10
0
下降19.5%
2017年月平均 DDD值 2018年目标值
(二)降低预防用药过多目标值
•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 累计百分比× 科室能力) • 设定降低预防用药过多目标值: • 目标值=31-(31 × 44.29% × 91.5%)=18
78.81
76.33
6531..4685460..28985446..25576466..691260.86
一病区 二病区 目标值
20.00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病区2017年月平均值为74.53DDD
(三)选题理由 2.小结:
• 对患者而言:减少了抗菌药物滥用,降低了细菌耐 药的发生几率,降低了用药风险,降低了医疗费用;
5
4
4.5
3.5
17 4
5.提高医师手卫生的依从性
5
3.8
4.5
3
16.3 5
分数 上级政策 可行性 迫切性 科室能力
评价说明
1 没听说过 不可行 半年后再说 需多部门配合 3 偶尔告知 可行 下次解决 需一个部门配合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P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召开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小组会议,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头脑风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图2 病历七日归档率不达标的特性要因图图2 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特性要因图表示票选所得要因图3 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特性要因图评价结果显示:抗菌药物品种选用不科学、管理规定培训不到位、缺乏计算方法培训、质控管理力度不够和手卫生把我不严是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D 5.对策实施与检讨对策一对策名称进行手卫生指征培训主要原因手卫生指征把握不严改善前:1.不能根据手卫生指征洗手;2.洗手意识不强。

对策内容:1.和感控办沟通交流,分批次、分层次进行手卫生培训;2.利用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考试平台,全院范围内进行手卫生考核。

P 对策实施:负责人:朱长远实施时间:2017.11.20-2017.11.26实施地点:门诊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DA对策处置:定期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

C对策效果确认: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至40DDDs以下。

48.735.837.35101520253035404550改善前(9月份)改善中(10月份)改善后(11月份)A 7.检讨与改进7.1活动检讨活动项目优点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主题选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的统计是每个医疗机构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控制是抗菌药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同时,努力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使其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目标设定设定目标与国家规定的工作目标一致保持目标解析全面考虑工作各个环节,能运用品管手法解析在解析中层次还需全面。

对策拟定群策群力,可实施对策多对策实施与检讨通过对策实施,加强了抗菌药物的管理今后更严格保持各项对策的实施,保证对策的持久性效果确认能以数据来说明获得实际改善效果确保改善结果的持续性。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心内3病区)之阳早格格创做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常常反映正在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是指规定日剂量,它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造中的一项要害指标.尔科既往正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圆里基础无扣分情况,然而从2015年1月份启初存留扣分,做用尔科量控考核,通过科室里里量控小组启会分解计划后归纳体味教导,利用PCDA循环造定整理步伐举止整理后,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5年3月至6月持绝达标,现将简直PDCA历程归纳如下.一、P-plan(一)分解现状、创造问题从2015年1月份启初医院对付调理品量考核情况举止通报后,创造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隐超标,目标值28.77,1月份本量值40.46,2月份本量值35.73.睹表1.表 1 尔科2015年1-2月份抗菌药物用强度月份本量使用强度目标强度12(二)查找本果针对付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科内召启量控聚会举止分解,觅找本果,睹表2、图1、图2.图 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目标本果分解表 2 引导抗菌药物DDD超目标主要本果本果频次乏计百分比医务人员对付于DDD的观念朦胧,对付药物的DDD没有认628.57%识百般抗菌药物的DDD分歧552.38%医务人员已认识到DDD的要害性471.43%用药无思量药物DDD的习惯385.71%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295.24%存留体味用药1100.00%图 2 柏推图分解DDD超标本果根据80/20准则,通太过解可睹主要本果正在于:a)对付百般抗菌药物的DDD没有认识,观念朦胧;b)百般抗菌药物的DDD分歧;c)医务人员已认识到DDD的要害性.(三)造定目标针对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举止整理,力供正在抗菌药物DDD圆里达标,干到矮于目标值.二、D-do(一)针对付主要本果造定矫正步伐1.科内量控小组确真控造,收挥相映本能.2.造定整理计划及任务调配,睹图4.图 3 持绝矫正步伐及任务调配、进度安插(二)针对付主要本果真施简直整理1.对付百般抗菌药物的DDD没有认识科内构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闭教习,沉面介绍抗菌药物DDD的观念、抗菌药物强度估计的相闭公式、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分级.2.百般抗菌药物的DDD分歧利用早上接班时间正在科室内反复教习尔院时常使用百般抗菌药物的DDD值,百般抗菌药物的分级情况,科主任没有定期提问相闭医务人员,相识晓得率.3.医务人员已认识到DDD的要害性教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闭管造确定,从思维上认识到其要害性,而且科室确定对付于特殊节造级的抗菌药物正在使用前必须庄重依照医院的相闭确定邀请相闭教科会诊指挥抗菌药物采用.三、C-check整理后效验查看,把真止截止取央供达到的目标举止对付比,睹表3、图1.表 3 持绝矫正后尔科1-6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月份使用强度目标强度123456图 4 尔科2015年1-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本量强度取目标强度对付比上图可睹通过整理后从2015年3月—6月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矮于目标值(28.77),矫正效验明隐.四、A-action(一)归纳体味1.最先通过科内量控小组启会计划存留的问题,针对付存留的问题觅找主要的本果是办理DDD超目标要害关节.2.通过对付本果的查找咱们创造做用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目标主要果素为:①医务人员对付于DDD的观念朦胧;②对付药物的DDD没有认识;③百般抗菌药物的DDD分歧.3.进一步针对付主要本果提出矫正步伐,仔细造定任务,降真到人,由博人控造,从科内训练到没有定期提问周到真施矫正,最后使尔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持绝达标.(二)存留的问题之前咱们也道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主要包罗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二大圆里,尔科针对付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超标情况举止了整理后暂时使用强度已经达标,然而是对付于I类脚术切心的使用率问题尚已真足办理,果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造任务任沉讲近,需要少久脆持矫正,正在下一个PDCA中,咱们将把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管造动做处事的沉面.并继承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造动做要害的凡是调理品量统造名目之一,常抓没有懈.。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根据二甲评审标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S,使用率不超过60%,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2.41DDDS,使用率为65%,不符合评审标准。

为了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和使用率,针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进行专项点评与分析,应用PDCA 循环理论,制定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持续改进计划。

二、项目意义:全面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专项持续改进计划:(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高原因分析:(见上图)(二)、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高最主要的因素:1、一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太高;2、抗菌药物使用广泛、用药时间长、联合用药多、病原学送检率低;3、临床上缺乏快速检测病原体的手段,药敏试验出报告时间过长,无法适应患者病情的要求,导致医生在病原体不明的情况下经验性用药,以控制病情;4、不少医师对各类抗菌药物特点、注意事项缺乏全面了解,对不合理用药可能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随意制定用药方案;5、监管不到位,管理宽松。

四、整改实施计划:(一)、整改时限:2017年1月1日-6月30日(二)、整改重点:1、降低一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2、提高病原学送检率;3、加强培训,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落实抗菌药物点评制度,将处方点评结果给予奖罚和公示。

(三)、整改目标:持续改进,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S以下,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五、实施措施:(一)、临床药师下病房,加强与医师的沟通、督导;(二)、在此期间,每季度对全体医师进行一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三)、修订2016年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四)、对处方点评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进行全院通报并处经济处罚,每例扣罚200元,对出现抗菌药物超长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予以警告,限期整改,依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2次以上超长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将视情依法、依规予以取消其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五)、每月进行一次分析汇总,并通过药事管理简报反馈给各临床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4.571-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心内3病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通常反映在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上。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是指限定日剂量,它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科既往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方面基本无扣分情况,但从2015年1月份开始存在扣分,影响我科质控考核,经过科室内部质控小组开会分析讨论后总结经验教训,利用PCDA循环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后,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5年3月至6月持续达标,现将具体PDCA过程总结如下。

一、P-plan(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从2015年1月份开始医院对医疗质量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后,发现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超标,目标值28.77,1月份实际值40.46,2月份实际值35.73。

见表1。

表1我科2015年1-2月份抗菌药物用强度(二)查找原因针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科内召开质控会议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见表2、图1、图2。

图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分析表2导致抗菌药物DDD 超标的主要原因原 因频次累计百分比医务人员对于DDD 勺概念模糊,对药物的DDD628.57% 不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DDD 不同 5 52.38% 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 的重要性 4 71.43% 用药无考虑药物DDD 勺习惯 3 85.71% 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 2 95.24% 存在经验用药1100.00%管埋因素俣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图2柏拉图分析DDD超标原因根据80/20原则,经过分析可见主要原因在于: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熟悉,概念模糊;b)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c)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勺重要性。

(三)制定目标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进行整改, 力求在抗菌药物DDD方面达标,做到低于目标值。

、D-do(一)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1.科内质控小组切实负责,发挥相应职能2.制定整改计划及任务分配,见图4。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行动阶段
根据检查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室和个人进行 处罚,同时对合理使用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该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和强度明 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感染率也得到了有效控 制。
案例二
背景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辖区内抗生素使用不规范,为了 改善这一状况,该中心决定采用PDCA方法进行改进。
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该地区的抗生素使用率和强度明显 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合理用药水平 得到提升;经验成功推广至其他地区。
04
结论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的实践意义
提升医疗质量
通过应用PDCA循环,可以降低抗 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从而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医疗质 量。
定期对各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 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医 务人员进行处罚,同时对合理使用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和 表彰。
行动阶段
根据检查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进 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同时对合理使用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进 行表扬和奖励;总结成功经验并向其他地区推广。
计划阶段
组织专家制定地区性的抗生素使用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 明确各类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禁忌证及合理用药原则;建 立监督考核机制。
执行阶段
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监管力度,确保抗生素的处方和用 量符合规范要求;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抗生素合理 使用的认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经验交流和资源共 享。
检查阶段
由计划(Plan)、执行(Do) 、检查(Check)、行动(Act )四个阶段组成
适用于各种组织和领域的管理 和质量控制

合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PDCA成果汇报护理课件

合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PDCA成果汇报护理课件

收集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反馈意见,了解实施过
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处置阶段
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PDCA循环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经验 和教训,分析成功和不足之处。
持续改进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持续优化抗菌药物使用规 范和流程,加强培训和教育。
推广应用
将PDCA循环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成功经 验在其他科室或医院推广应用。
提升护士素质
PDCA循环促使护士不断 学习和进步,提高专业水 平和应对能力。
02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问题
Chapter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在外科手术和感 染控制中。 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使用 的情况。
总结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 量和安全水平。
详细描述
在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了5%,手术 部位感染率也下降了3%。此外,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掌 握程度明显提高,能够更加规范、准确地使用抗菌药物,从 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05
PDCA循环在降低抗菌药物使 用强度中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04
PDCA循环在降低抗菌药物使 用强度中的成果汇报
Chapter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情况
总结词
通过PDCA循环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现 象。
详细描述
根据数据统计,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了20%,显著低 于实施前水平。其中,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至30%,较之前下 降了10个百分点。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的临床实践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的临床实践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的临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增加药物耐药性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已接近70万。

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

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住院患者是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较高,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为了减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模式。

本研究旨在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循环反复改进的方式,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提高医疗质量,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

1.2 问题阐述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是过度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风险。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强度较大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其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通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医生存在过度开具抗菌药物的现象,部分患者存在盲目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导致了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攀升。

由于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了解不深,容易出现抗菌药物选择不当或用药方案不合理的情况,增加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强度。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风险的加大。

如何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通过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该问题进行干预,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风险。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7.1-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心内3病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通常反映在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上。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是指限定日剂量,它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科既往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方面基本无扣分情况,但从2015年1月份开始存在扣分,影响我科质控考核,经过科室内部质控小组开会分析讨论后总结经验教训,利用PCDA循环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后,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5年3月至6月持续达标,现将具体PDCA过程总结如下。

一、P-plan
(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从2015年1月份开始医院对医疗质量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后,发现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超标,目标值28.77,1月份实际值40.46,2月份实际值35.73。

见表1。

表 1 我科2015年1-2月份抗菌药物用强度
月份实际使用强度目标强度
1 40.46 28.77
2 35.7
3 28.77
(二)查找原因
针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科内召开质控会议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见表2、图1、图2。

图 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分析
表 2 导致抗菌药物DDD超标的主要原因
原因频次累计百分比医务人员对于DDD的概念模糊,对药物的DDD不熟悉6 28.57%
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5 52.38%
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4 71.43%
用药无考虑药物DDD的习惯 3 85.71%
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 2 95.24%
存在经验用药 1 100.00%
图 2 柏拉图分析DDD超标原因
根据80/20原则,经过分析可见主要原因在于:
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熟悉,概念模糊;
b)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c)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三)制定目标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进行整改,力求在抗菌药物DDD方面达标,做到低于目标值。

二、D-do
(一)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科内质控小组切实负责,发挥相应职能。

2.制定整改计划及任务分配,见图4。

图 3 持续改进措施及任务分配、进度安排
(二)针对主要原因实施具体整改
1.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熟悉
科内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学习,重点介绍抗菌药物DDD的概念、抗菌药物强度计算的相关公式、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分级。

2.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利用早上交班时间在科室内反复学习我院常用各种抗菌药物的DDD值,各类抗菌药物的分级情况,科主任不定期提问相关医务人员,了解知晓率。

3.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学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科室规定对于特殊限制级的抗菌药物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邀请相关学科会诊指导抗菌药物选择。

三、C-check
整改后效果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见表3、图1。

表 3 持续改进后我科1-6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月份使用强度目标强度
1 40.46 28.77
2 35.7
3 28.77
3 19.19 28.77
4 20.04 28.77
5 17.99 28.77
6 17.83 28.77
图 4 我科2015年1-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实际强度与目标强度对比
上图可见通过整改后从2015年3月—6月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低于目标值(28.77),改进效果明显。

四、A-action
(一)总结经验
1.首先经过科内质控小组开会讨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主要的原因是解决DDD超标的重要环节。

2.通过对原因的查找我们发现影响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主要因素为:①医务人员对于DDD的概念模糊;②对药物的DDD不熟悉;③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3.进一步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详细制定任务,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从科内培训到不定期提问全面实施改进,最终使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持续达标。

(二)存在的问题
之前我们也说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两大方面,我科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超标情况进行了整改后目前使用强度已经达标,但是对于I类手术切口的使用率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任务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坚持改进,在下一个PDCA中,我们将把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的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

并继续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作为重要的日常医疗质量控制项目之一,常抓不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