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储层识别测井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储层识别技术

储层识别技术

(一)常规测井资料储层识别技术
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钻探的很多老井来说,可以利用的测井资料较为 有限,往往仅有常规测井资料和少量岩心资料,而没有成像、核磁等特殊 测井资料。对于一些低成本开发的新区块里钻的开发井,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深入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寻找潜在的裂 缝、溶洞型储层,在不少区块是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
3.利用特殊测井方法综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技术
◆技术原理:在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了成像测井资料、核磁测
井资料、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等多种测井新方法,结合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研究方 法,从储层类型、裂缝有效性及流体性质等方面,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技术特点:① 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类型划分,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集性能的 评价;② 用交叉偶极子声波资料,结合成像资料对储层渗透性和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 ③ 用核磁测井资料,结合常规资料,研究孔隙结构、识别流体性质。 ◆技术指标:① 同时满足成像、全波、核磁处理解释规范;② 处理参数要用岩心进行标 定;③ 评价结果要经过试油的检验;④ 有岩心实验段,应用岩心实验数据进行宏观检验; ⑤ 裂缝产状应符合地区规律。 ◆适用范围:常规资料评价面临困难的各类碳酸盐岩地层。 ◆实例:某油田特殊测井方法储层综合评价: 首先,利用成像资料,结合常规等其他资料,按照孔洞缝对储层的贡献比例及其相互组 合,将储层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以及洞穴型四种类型。其次,利用流动 单元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分别进行FZI(流动带系数)和RQI(储层品质因子)的计 算,划分流动单元并评价储层的渗流能力。该地区裂缝型储层最好,而孔隙型最差。
◆适用范围: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 ◆实例:①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寻找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 滨里海盆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较为发育。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漏失严重, 井况较差,多数探井及评价井取消了成像测井项目。在一些关键井,通过部署成像 测井,将图像上发现的裂缝发育段与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的裂缝发育段进行比较, 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裂缝识别能力。其提供的半定量裂缝参数,对优选有利储层 进行试油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如图所示。图中跳跃剧烈的裂缝发育指数曲线,一 定程度上指示了潜在的裂缝发育段,成像测井证明了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储层的 有效性。

三大岩石测井储层评价

三大岩石测井储层评价

1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砂岩类储层、泥岩类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火山岩储层、变质岩储层的要点、步骤各是什么?答:1)碎屑岩主要由各种矿物碎屑、岩石碎屑、胶结物(泥质、灰质、铁质等)及孔隙空间。

常见成分有石英(分布广泛,常出现在砂岩粉砂岩储集层中)、长石、粘土、重矿物等,重矿物(辉石、重晶石、金红石)对密度测井有重要影响。

碎屑岩评价要点:碎屑岩储层的评价其核心在于“四性关系”(即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的评价,随着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精细程度的加深和范围的拓广和生产实践的需求,含水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已演化为包括产能评价的“五性”关系的评价,其具体的方法如下:1.碎屑岩储层评价的要点是对测井资料经过预处理与标准化之后,开展储层“四性关系”(即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研究,建立不同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然后进行测井资料处理,对碎屑岩储层进行测井综合评价,从而建立一套适合于碎屑岩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2.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的一般步骤:2.1预处理与标准化为了保证测井解释的精度与准确性,首先要对原始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及标准化,即将全区的测井数据校正到统一标准之下。

2.1.1测井资料预处理受测井环境、测井仪器及施工环节的影响,在测井解释前需要对测井曲线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等。

(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在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与编辑是测井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深度校正包括深度对齐和井斜校正两项内容。

目前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地面岩心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深度对比,借助特征明显层段的典型电性特征,找出两者存在的深度误差。

此种方法对比性强,效果较好;其二是通过对比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威利公式计算的孔隙度(密度或声波)测井曲线,上下移动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深度归位。

此种方法需要在较短的层段密集采样,效果略差。

(2) 环境校正目前,对测井曲线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主要有解释图版法和计算机自动校正法。

济阳坳陷埕北地区变质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

济阳坳陷埕北地区变质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
用 于 研究 区 内多数 井 的含 油饱 和度解 释 ; 对 于测试
线变 化 不规 则 , 自然伽 马 曲线为 相对 高 值 , 中子 、 密
度、 声 波 三孔 隙度 曲线 反 映储 层 孔 隙发 育 , 测 井 解
释孔 隙度 为 8 % ~1 3 %; 其深 、 浅 侧 向电 阻率 侵 入 特
4 有效储层识别标准 及实例 分析
在储 层 四性 关 系 研究 基 础 上 , 制定 了太古 界 有 效储 层 识 别标 准 。依 据 钻井 取 心 、 录井 资 料 确定 太 古 界 主要 含 油岩 性 为 片麻 岩 ( 目前 录 井将 二 长花 岗
烃含量最小值 ( 0 . 0 3 ) 比值 为 1 . 1 3 , 综 合 解 释 为 Ⅲ类 储层 ; 1 3 号 层全 烃含 量最 大值 ( 0 . 0 4 5 ) 与全 烃含 量最
州t


【 _ j 采


隙度 、 基 质 孔 隙度 和 缝 洞孑 L 隙度 。利 用 F MI 孔 隙频 谱 分析处理结 果求取缝洞孔 隙度 , 采 用 三孔 隙 度 法 进 行有 效孔 隙度 定 量解 释 , 有效 孑 L 隙度 为基质 、 缝 洞 孔 隙度 之 和 。研 究 区取 心 资料 较 少 ( 仅在 埕 北
古7 井1 号层 3 1 4 5 ~ 3 1 4 6 . 1 m取 心 , 为油 斑 片麻 岩 ,
岩 心 分 析 孔 隙度 样 品较 少 ) , 采 用 核磁 共 振 分 析 孑 L
隙度 、 F M1 分 析 缝 洞孑 L 隙度 与 声波 时 差 计算 有 效 孔 隙度 、 三孔 隙度 法 计 算 缝 洞 孔 隙 度 交 互 验证 , 两 者
9 9 t / d , 不含 水 ; 埕 北古 7 0 1 井3 5 1 0 ~3 6 0 0 m井 段 测 试产 油量 为 5 5 . 8 t / d , 不含水 。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变质岩潜山孔洞缝储层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变质岩潜山孔洞缝储层

[ 要 ]探 讨 利 用 测 井 资 料 结 合 地 震 研 究进 行 变 质 岩 储 层 识 别 的 方 法 。通 过 对 渤 海 湾 地 区古 摘 潜 山地 层 的 综合 研 究 , 用 已钻 井 的 常规 及 成像 测 井 资 料 进 行 潜 山 的储 层 评 价 , 利 与地 震 的 弹 性 参 数 相 结 合 确 定 了裂 缝 型储 层 有 效 厚 度 的 下 限值 , 测 井 角 度 识 别 变 质 岩 裂 缝 性 储 层 孔 、 、 从 洞 缝 。 测 井 的 电性 、 性参 数 与 地 震 的弹 性 参 数 相 结 合 能够 有 效 识别 变 质 岩 潜 山孔 洞 缝 储 层 。 物
[ 关键词]潜 山;变质 岩;裂缝性储层 ;常规测井 ;成像 测井;测井综合识别 与评价
[ 类 号 ]P 3. 分 618 [ 献标 识 码 ]A 文
锦 州油 田位 于渤 海 辽 东 湾 海域 , 域 构造 上 区
位 于辽 西 凸起 中北段 , 西侧 紧邻 辽 西 凹陷 中洼 , 东
侧 毗邻辽 中凹 陷中 、 洼 , 于油 气 富集 的有利 位 北 处
J 一 、 、 井 在太 古界 潜 山钻 井 取 心 2 . 3m;Z Z25 7 7 1 J 一 2 3 4 5 7 8井在 太古 界潜 山共 获壁 心 1 3颗 。 、 、D、 、 、 4
太 古界 潜 山 有 7口井 (Z 1 2 3 4 5 7 8 7个 J 一 、 、 、 D、 、 、 ) 层段 进行 了 D T测 试 。除 常规测 井项 目外 , 使 S 还
用 了 自然伽 马 能 谱 、 阵列 声 波 、 MI 先 进 测 井 F 等 技术; 时, 同 了评 价 太 古 界潜 山储 层 的产 出情 况 , 在 J 一 、 D、 、 Z 2 4 7 8等井 进行 了生 产测 井 。这些 资料

测井储层评价技术探讨

测井储层评价技术探讨

测井储层评价技术探讨肖岩(胜利油田油藏动态监测中心滨南监测大队山东·滨州256606)摘要储层评价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储集层、识别岩性、评价储层物性、含油性。

本文围绕测井解释基础,对碎屑岩油气层判识与储层含油性定量评价,以及裂缝性碳酸盐岩、火成岩储层评价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测井储层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测井技术储层评价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测井储层评价以现场采集的大量测井信息为基础,采用专用的测井资料处理软件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地质、地震、试油等资料,对处理成果进行综合解释,揭示和描述储层地质特性。

储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储集层、识别岩性、评价储层物性、含油性。

1测井解释基础地层侵入模型。

根据储层的侵入特性,把侵入剖面分为泥饼、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

不同探测深度的测井仪器分别对应于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是根据不同测井方法的探测特征和岩石中各种物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按体积把实际岩石简化为性质均匀的几部分,研究每一部分对岩石宏观物理量的贡献,并把岩石宏观物理量看成是各部分贡献之和。

阿尔奇公式。

它是建立在电阻率测井理论和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个定量描述储层特性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与经验关系。

阿尔奇在总结前人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石电阻率与地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它是测井解释基本方法与理论的实验基础。

2碎屑岩油气层判识与储层含油性定量评价碎屑岩油气层判识。

油气层判识是指非储层与储层、水层与油气层的识别与划分。

油气层判识是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与主要目标。

不同岩性、不同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

实际应用中,现场可采用下列方法定性判识油气层:电阻率增大系数法。

当分析的地层与邻近水层的岩性、物性、地层水基本相同时,I≥3—5为油层,3>I>1为油水同层,I≈1为水层。

低电阻率油层可以小于3。

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组合法。

变质岩储层水平井声波测井响应特征

变质岩储层水平井声波测井响应特征
【 关键词】 水 平 井 声 波 测 井 扩 径 【 中图分类号】 P 6 4 1 . 4 + 6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O O 2 — 2 5 6 2( 2 0 1 4) 一 1 4 — 2 7 6 — 1
水平井技 术 已经成 为油气勘探 开发 的热 点技术 ,给油气 日 _ { 开发带来 巨大效 益。 同时 也给测 井等T程带 来新 的课 题。水平 井随 钻测井 和直 井电缆测 井具有较 大差别 ,不 同的测 井响应特 征 对 已 比较 成 熟 的 电缆 测 井 解 释 方 法 提 出 了挑 战 。 影响测井响’ 特 征 的 几 个 因 素 : 井 眼 直 径 : 井 眼 直 径 越 人, 绕测 井仪 l 器 的 流 体 体 积 越 大 ,它 对 测 外 读 数 的 影 响 也 就 越 大。 蚪眼 尺寸大 到一定 程度以后 ,口 I 能就很 少有或 没有来 自 地层 的信 号 钻井 液的类 型和钻井液 的密度 :是不是 能够或应 该进 行 种 } ! l ! I 』 井 取 决 于 井 眼 巾 的 钻 井 液 类 型 钻 井 液 矿 化 度 尤 其影 响电导 率 、电阻 率和 氢指数的测 量结果 。钻井液 密度影响 伽, 0 射线 的 吸收 侵 入 :钻 井过程 中原 ̄ j J j - 保 持钻井液 压力稍 高于地 层孔 隙流体 力 。所以钻井过 程中 ,只要有钻 井液滤液 渗入 ,就要 在该 处 的井壁形 成泥饼 。通 常从 井桶向原状 地层依 次为泥饼 、冲洗 带 、过度带 和原状地层 。套管 和水泥环 :最成 熟的 只有 核测 井和某些 声波测 井才能 实施 。流 体的可 动性 :可 以计算流 体的可动油指 数 ,还可 以计算简单 的采 收率因子 ,因 此 在计算 饱和度 和 以及做 f t { 可 动性好或 差 的结 论以前 ,一定要 仔 细考虑 对侵入 可能有 影响 的因素 :孔 隙度 、岩石类型 、钻井 液密度 、地层压力 等。

基于测井和地震技术变质岩潜山岩性识别与预测

基于测井和地震技术变质岩潜山岩性识别与预测

基于测井和地震技术变质岩潜山岩性识别与预测黄凤祥;夏振宇;马秀玲;赵伟;桂志先;汪勇【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16(023)006【摘要】变质岩潜山油藏中岩性识别是判别储层的前提,可靠而有效地利用测井与地震技术能识别和预测潜山变质岩各岩性发育区.DMT凹陷潜山岩性主要为混合岩类、浅粒岩类、变粒岩类、片麻岩类、角闪岩类及基性侵入岩类等.根据该区岩石学薄片分类鉴定结果,各岩石在矿物成分及体积分数上的不同,致使各岩石发育处常规测井GR,CNL,DEN曲线形态与数值表现出差异,该差异性可作为岩性定性和定量识别的依据.在地震岩性预测方面,根据不同岩性地震属性的差异,可初步进行基性侵入岩的识别;进一步以敏感测井曲线交会图版为参考,采用密度曲线重构声波反演技术,开展变质岩岩性地震反演预测,其岩性预测结果与储层实钻吻合率达到85%以上,预测效果较好,对该类油气藏勘探及开发具有借鉴意义.【总页数】5页(P721-725)【作者】黄凤祥;夏振宇;马秀玲;赵伟;桂志先;汪勇【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江西省页岩气投资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辽宁盘锦124011;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辽宁盘锦12401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2【相关文献】1.利用AVAZ技术预测变质岩裂缝的方法及效果分析——以大民屯变质岩潜山裂缝为例 [J], 夏振宇;王子瑄;汪勇;高云龙;桂红兵;张梦琳2.测井曲线在辽河坳陷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J], 李铁军;3.渤中19-6油田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地震响应特征及预测技术 [J], 张志军;肖广锐;李尧4.变质岩潜山裂缝地震属性响应与裂缝预测 [J], 郭子南5.基于MRGC聚类方法的测井相分析和岩性识别--以Z油田潜山地层为例 [J], 余秋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质岩岩性识别技术综述

变质岩岩性识别技术综述
5
○3 确定元素含量与岩石骨架属性的关系: 利用元素含量与岩石骨架属性的交会图可以确定元素含量与测井响应的相互关系。下例中,随 着铁、镁、钙、钛、等元素含量的增加,骨架密度、骨架光电吸收截面、骨架中子、骨架俘获截面 的数值增大;随着硅、钾、钠等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岩性密度 光电吸收截面 补偿中子 俘获截面
4
3928
3932
GR(API)
200
2
CAL(in)
2 34
2
RS(Ω·m)
20000
0
RT(Ω·m)
20000
140
2
RMLD(Ω·m) 20000
42
Pe(B/e) AC(μs/ft) DEN(g/cm3)
CN(%)
20
测井
40
解释
岩性
3
剖面
-18
3572 3576 3940 3944
3240 3244 3852 3856 3332 3336
黑云斜长片麻条带状混合岩 碱性长石 0~30%,
混合片麻岩类
斜长混合片麻岩 二长混合片麻岩
斜长石 30~60%、黑云母 5%~12%、石英 10%~30% 碱性长石 5%~15% 斜长石 30%~50%、黑云母 5%~15%、石英 10%~20%、 碱性长石 20~40%
斜长混合花岗岩
斜长石 50%~70%、黑云母 0%~5%、石英 20%~40%
花岗岩类
花岗斑岩
斜长石 15%~25%、黑云母小于 5% 石英 25%~30%、 碱性长石 40%~50%
辉绿岩类
辉绿岩
斜长石 50%~60%,辉石 40%~45%
煌斑岩类
闪斜煌斑岩 云斜煌斑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储层识别测井技术研究
摘要:将常规与特殊测井资料相结合,开展流体识别方法的研究进行变质岩不
同岩性的测井特征总结;推动该区块的储层深层次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变质岩储层缝洞型储层裂缝识别
引言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变质岩储层的各项技术普遍建立在研究变质岩储层发育的
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需要借助岩心的直接观察、镜下薄片观察、铸体或荧光薄
片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结合试油、试采资料,了解变质岩储层储集空间的类型、裂缝发育特点(产状、规模、密度、充填情况、形成原因等),分析储层与
岩性之间的关系,选择代表不同类型储层的典型层段,分析其测井响应特征,建
立变质岩储层对关键测井曲线的响应关系。

1 变质岩储层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常规测井系列中被用于识别变质岩储层裂缝的测井方法主要有双侧向、声波
时差、双侧向-微球形聚焦、井径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

1.1双侧向测井
双侧向测井在开启裂缝发育的变质岩储层处显示高电阻率背景下的相对低阻,深浅侧向电阻率Rlld与Rlls存在明显幅度差,其中高角度缝(大于70°)发育的
储层深、浅侧向电阻率呈正差异;低角度缝(小于70°)或水平缝发育的储层则
表现为曲线特征相对尖锐,显示呈负差异。

裂缝张开度增大,深、浅侧向电阻率
之间的正差异或负差异幅度差增大。

深、浅侧向电阻率之间的幅度差还受钻井泥浆侵入半径的影响。

高角度缝储层,
当侵入很浅(不超过深侧向探测深度)时,深、浅侧向电阻率幅度差过大,这时,若裂缝张开度很大,但横向延伸很短,裂缝的有效性差;对于低角度裂缝,如果
出现正差异,也说明其横向延伸较短,裂缝的有效性差。

深浅侧向幅度差对高角
度缝和网状缝的反应更为灵敏。

1.2声波时差测井
声波时差测井对水平缝或低角度缝敏感,导致滑行波能量严重衰减,从而在
时差曲线上表现为声波时差增大或出现周波跳跃。

高角度缝、垂直缝在声波时差
曲线上响应不明显。

1.3双侧向-微球形聚焦测井
裂缝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裂缝的方向、规模,同时还取决于裂缝
中所含流体的性质(泥浆滤液、地层水或油气),为提高裂缝识别的精度,可将
双侧向和微球形聚焦测井曲线组合使用。

微球形聚焦RMSFL在裂缝处表现为刺刀
状低阻,即高、低阻交替出现。

当Rmsfl低值,Rlld/Rlls较大为高角度裂缝显示;Rmsfl比Rlld小很多时,裂缝带内可能含有油气。

1.4井径测井
井径测井也是研究裂缝的一种重要方法,裂缝往往会导致井眼定向扩径。


遇裂缝时,裂缝发育方向的岩石更为脆弱,在钻井液与钻具的冲力作用下,会造
成井眼坍塌。

高角度裂缝是引起井壁定向坍塌的重要原因。

1.5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识别裂缝的主要依据是:地层水中含有六价铀盐,还原条
件下,当流体在岩石孔隙或裂缝中运移时,有些铀盐被离析,并沉淀在岩石骨架上,储层(或裂缝)在伽马能谱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无铀伽马低值背景下的总伽马
高值,表明裂缝有效存在。

2变质岩储层裂缝的特殊测井识别方法
2.1地层倾角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对充满泥浆或泥浆滤
液的裂缝位置极为敏感,表现为高电导率异常,可用DCA电导率异常检测程序来
寻找裂缝。

每个极板上都存在、成组出现的异常,表明地层可能存在裂缝。

2.2电阻率成像测井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变质岩储层主要有以下难点:一是不能准确判定储层
的储集类型;二是大多数裂缝型储层在常规曲线上特征不明显,储层发育程度、
裂缝产状及延伸方向等都无法确定。

三是难以判断孔隙和裂缝的有效性。

电成像测井基本原理是分别通过测量井壁介质的导电性特征来反映井壁的地质特征。

成像测井成果图上能够清晰、直观反映出井眼周围裂缝的形态、方位和孔洞
情况,裂缝性储层在电成像测井图上表现为连续或间断的深色条带,其形状取决
于裂缝的产状。

垂直缝和水平缝分别为竖直和水平暗色条带,斜交缝为明显的正
弦波状条带,倾向不同的裂缝相交形成的网状缝为交叉混乱的暗色条带。

2.3偶极声波测井
偶极声波仪器设计及测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软地层获得横波资料,它使用
非对称声源,在井壁上直接激发以横波速度为界限值的弯曲波或挠曲波,而传统
仪器在软地层中无法获取滑行横波。

偶极声波测井可获取地层纵横波及斯通利波
信息,裂缝处,斯通利波反射,在波形变密度图上会产生“人或V”字形干涉条纹,这是偶极声波资料最明显的裂缝测井响应特征。

斯通利波是一种在液-固表面存在的声波,井眼中低频的斯通利波传播类似于活塞运动,使得井壁在径向上膨胀和压缩,裂缝的存在导致斯通利波在裂缝处发生反
射和折射,这些反射波和折射波比原始波到达的晚,变密度图上就产生“人或V”
字形干涉图形。

井径不规则、地层界面因波阻抗的变化有时也会引起斯通利波反射产生类似的干
涉条纹,但这种影响对应着井径、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区分加以排除。

裂缝较发育的储层,在声波变密度图上,斯通利波可能存在能量的衰减,衰减原因:一是斯通利波反射和折射的结果,一是因为地层和井眼之间提供了流体流动
的通道,斯通利波的活塞式运动使流体径向灌入地层,导致波能量的损失。

2.4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变质岩储层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能提供与孔径密切相关的区间孔隙度,能对孔隙度的尺寸
分布提供信息,与其它测井评价孔隙度方法相比,核磁共振测井的优越性在于:
可以准确地求得束缚流体孔隙度和可动流体孔隙度。

由于核磁共振资料能区分毛
管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因此对储层的产能有指示作用。

特别对于低孔低渗等复
杂储层,通过核磁共振确定油(气)层、干层的界限,能够提高测井解释的符合率。

核磁共振测井反映的孔隙度与常规测井的孔隙度基本一致,核磁共振能反映变质
岩孔隙孔径的大小,通过评价孔径大小,可以反映储层的有效性。

3 结论
研究表明,受变质程度的影响,变质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变余粒间孔隙、变晶间缝隙和裂缝等类型,但一般以裂缝为主。

常规测井技术对风化缝(机
械破碎或溶蚀)、构造缝发育的缝洞型储层识别不够直观,不能提取充填缝和开
启缝,更无法获取各类裂缝,如高角度缝、网状缝和水平缝的形状、延展性和有
效性。

故结合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技术资料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对变质岩储层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