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课件(2)
花城版音乐六下第9课唱支山歌给党听-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下第9课唱支山歌给党听-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它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旋律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这首歌曲收录在花城版音乐六下第9课中,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技巧,对简单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山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山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能够正确地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2.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山歌的演唱技巧和特点。
2.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难度的旋律和节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集体演唱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音乐教材和乐谱。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山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对山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然后分组进行演唱,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段歌曲让学生进行演唱,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演唱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演唱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演唱山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山歌。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歌的演唱技巧和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唱支山歌给党听》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唱支山歌给党听》教学目标欣赏并学唱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明白歌曲所要表达额情感。
增加对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欣赏并学唱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音乐视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师:知道这是什么歌?从歌词中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答)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写给党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三、介绍作者朱践耳(1922~)中国作曲家。
安徽泾县人。
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
在上海长大,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
少年时学习音乐。
1945 年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
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
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1960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作曲。
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作曲。
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四、作品介绍《唱支山歌给党听》是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运动中产生的红色歌曲,歌词原为蕉萍(原名姚筱舟)的诗作,曲作者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雷锋摘抄的该诗的前两段,谱成曲子后交给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并一举成名。
五、欣赏《唱支山歌给党听》六、学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七、课后作业同学们知道,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女声独唱。
那么同学们知道《唱支山歌给党听》有没有其他的演唱方式?请同学们下课之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
欣赏《唱支山歌给党听》-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欣赏《唱支山歌给党听》-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前言《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风靡全中国的红色歌曲。
它以感人的歌词和激昂的旋律,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迹和领袖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将这首经典的红歌教给孩子们,让他们铭记历史,热爱祖国。
本教案是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内涵和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信念。
教学目标1.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结构和旋律特点。
3.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意义和表达方式。
4.通过听、唱、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信念。
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本课通过PPT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历史和创作背景,感受红色革命歌曲的力量和影响。
1.展示有关《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各种素材,包括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
2.播放有关《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视频,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诞生过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发源地、演唱者和历史渊源。
3.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享他们对《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课:欣赏唱支山歌给党听本课通过听歌、唱歌和合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欣赏《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和歌词,并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和理解。
1.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心聆听,感受旋律和情感。
2.分析歌曲结构和旋律特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理解。
3.分小组熟练唱歌,然后合唱全曲。
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本课通过模仿、指导和演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唱歌的乐趣和技巧,并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指导。
1.演唱短促而铿锵的前奏,让学生模仿并学习节奏。
2.演唱整首歌曲,让学生根据歌词和旋律唱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作者:孟晓东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21期一百年前,中华民族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中;一百年前,中国被列强无情蹂躏;一百年前,星星之火从嘉兴南湖的小船渐渐燎原。
历经风雨,穿越百年。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从积贫积弱慢慢走向富足强大。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年3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倒计时100天的特殊日子,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们自发开展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活动。
伴随着音乐前奏,师生们陆续从教学楼走出,热情加入合唱。
大家通过站位拼成“100”的造型,借以追忆红色校史,重温誓言初心,共庆党的百年华诞。
大学生盖佳雯是此次活动的主唱之一,她感到十分荣幸:“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将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新时代奋力建功。
”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薛兆煊说:“参加这类活动能够引导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大学里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另据报道,类似南邮的快闪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正在“红”遍全中国。
文本解读1.表达了民众发自内心的热爱。
快闪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红”遍全中国,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历史已经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历史还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日益繁荣昌盛的强大中国。
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得民心者得天下”。
快闪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红”遍全中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3.展示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情谊。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100年的漫漫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早已与人民大众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初一作文《唱支山歌给党听》600字(共9页PPT)

我腿也不酸了”。灿烂的阳光下随着
清风附和着音乐,美妙极了。
再接下去一个节目是男女混合
花儿 唱,带来的是一首“
为什么
这样红”在听的同时,我就在思考:
也许是革命烈士的伟大才让
鲜花如此的鲜艳。
节目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
女生 一个节目是我们期待已久的
大合唱,每个人都非常的有默契,
两人一个话筒,表情丰富极
了。
关键词:耳朵,一个,节目,那位,
女中音,歌唱家,起先,镇定自若,随 着,音乐,想起,添加,动作,接下来, 节目,所有,节目,喜欢,一个,节目, 一位,年轻,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 下巴,下面,演绎,两首,旋律,欢快, 曲子,觉得,屁股,坐在,一旁,胥入婷, 真是,心旷神怡。
初一作文《唱支山歌给党听》
的栋
梁之才,也不能成为伤害祖国的 人……
指导老师:江沁
关键词:所以,我们,好好学习,
自己,行动,报效祖国,老师,即使,不 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能,成为, 伤害,祖国,指导老师,江沁。
初一作文《唱支山歌给党听》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 果实。
再见
初一作文
唱支山歌给党听
600字
唱支山歌给党听 ——校园红歌会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
母亲 ……”
不错的,今天是党的九十华诞我 们应该感恩党,上个星期一我班召开
了感感党恩主题班会。
关键词:山歌,校园,歌会,山歌,
母亲,不错,今天,九十,华诞,我们, 应该,感恩,上个星期,召开,感感,党 恩,主题,班会。
初一作文《唱支山歌给党听》
耳朵 还没听热的
,又到了下一个
节目:那位女中音歌唱
家起先镇定自若后随着音乐的想
红军长征PPT课件

巧渡金沙江
红军主力就靠7只小船从 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 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 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 绕圈子,时东时西,忽 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 分兵力。5月6日,他们 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 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 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 江。
飞夺泸定桥
•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 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 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 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 渡河以南的企图。
关于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
• 《万水千山》《突破乌江》《红鹰》 《长征》 《四渡赤水》 《井冈山》 《祁连山的回音》 《羌笛颂》 《大渡河》 《大渡桥横铁索寒》 《草地》…….
概述 •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 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 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 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 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 在二万五千华里以上,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 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6 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 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 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强渡大渡河
•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 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 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 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 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 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 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 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 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 过了大渡河。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第三单元 演唱 打支山歌过横排 (共16张PPT)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市,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 南迁的客家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 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 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 劳作之余,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 内心的情感。如今,兴国县已被国 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 乡”,兴国山歌也被国务院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横(wang)排路上石(sa) 崖崖(ai),走了几多
•石(sa)子路哎,不知走 烂几多禾(wo)草鞋 (hai)。
这些装饰音有什么作用? 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兴国山歌那种豪放的山野气息
弱位起唱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厚的客 家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 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 一幅历史画卷。兴国山歌具有 注重押韵、对仗工整、唱腔悠
长、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农闲对歌
•哎呀嘞哎,打支(za)山 歌(guo)过横(wang)排,
打支山歌过横排精美课件

支山歌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 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传承和发扬支山歌文化对于 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支山歌的历史发展
早期发展
支山歌早期的发展主要是由当地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 式传承着这种山歌文化,并在田间地头、山林湖泊中演唱。
贡献列举
他们通过收徒、演出、参加比赛等方式,将支山歌传播给更多的人,促进了支山歌的保护和传承;他们还挖掘整 理出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支山歌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05
支山歌的演唱技巧与学习方法
支山歌的演唱技巧
01
02
03
04
呼吸技巧
学习控制呼吸,包括深呼吸、 换气等,以保持声音稳定和持
久。
历史传承
支山歌是当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当地人民 在特定历史互动作用,它是当地人民交流、沟 通、表达情感和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手段。
支山歌的艺术价值
1 2 3
音乐美感
支山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感,它的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和声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理论学习
学习音乐理论,了解歌曲 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帮助理解歌曲内涵。
练习演唱
多练习演唱支山歌,逐渐 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提高演唱水平。
如何演绎好支山歌
理解歌曲内涵
深入了解歌曲的主题、情感和背景,使演唱更加 真实、感人。
情感投入
将个人情感融入演唱中,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曲 所表达的情感。
表演技巧
打支山歌过横排精美课件
• 支山歌的起源与背景 • 支山歌的艺术特点 • 支山歌的文化价值 • 支山歌的传承与保护 • 支山歌的演唱技巧与学习方法 • 支山歌的表演实例与作品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简介
山歌,中国民歌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蕴藏极为丰富。大多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
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 民歌中风格性最强品种。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 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山歌种类繁多,分 布很广。是中国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来源。
姚筱舟,江西铅山县石塘镇人,于1958年6月26日在第八期《总路线诗传单》上发表经典之作《唱只山歌给党
谢谢!
联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作曲。
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作曲。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作词者介绍
听》,现广为传唱。 主要作品 《唱只山歌给党听》;编写了《霸王窑》与《矿工恨》两本矿史;写了《星星啊星星》、《当我戴上矿灯的时 候》、《矿山情深深》等歌词与散文30多首(篇):《一杯茶一杯酒》、《矿灯与炉火》、《矿工,你好》 等歌词、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等作品:还写了《铜川矿务局局歌》和鸭口矿、三里洞矿的矿歌。 主要荣誉 《唱只山歌给党听》,1965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星星啊星星》,荣获山西“煤乡之春” 优秀歌曲奖,并被电视艺术片《乌金花》选为插曲之一;《一杯茶一杯酒》在上海市“乌金杯”通俗歌曲大 赛上获三等奖,还被原煤炭部摄制的安全电视艺术片《祝你幸福》所选用。
作曲者介绍
朱践耳(1922~ )中国作曲家。安徽泾县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 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少年时学习音乐。1945 年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 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