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产科十大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一、产后出血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如出血原因不明,应考虑进行剖宫产止血。

6. 做好子宫切除术准备,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二、妊娠高血压疾病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师,查看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2. 安置单人房间,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备好抢救用品,如压舌板、氧气等。

4.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5. 给予解痉、镇静、降压、脱水药物,并观察疗效。

6. 如发生子痫,立即给予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

7. 做好各项化验及术前准备,有剖宫指征者,及时终止妊娠。

三、羊水栓塞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抗过敏、抗休克、解痉等药物。

4. 立即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减轻症状。

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胎盘早剥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如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5. 如病情稳定,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给予吸氧。

3. 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4. 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胎儿宫内窘迫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如病情严重,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预案

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

2. 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3. 降低危重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的生命质量。

4.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孕产妇救治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

2. 设立危重孕产妇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治工作。

3. 明确各相关部门和科室的职责,确保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四、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产科医生。

(2)产科医生应迅速评估孕产妇病情,对疑似危重孕产妇,立即报告救治小组。

2. 救治小组响应(1)救治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赶赴现场。

(2)救治小组对孕产妇进行初步评估,制定救治方案。

3. 救治措施(1)维持孕产妇生命体征: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休克治疗等。

(2)紧急手术:对需要手术的孕产妇,立即进行手术。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4)监测病情: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4. 后续治疗(1)病情稳定后,将孕产妇转入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2)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

五、应急处理1. 设立绿色通道,确保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高效、快速。

2. 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救治水平。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4. 加强设备配置,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危重孕产妇救治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定期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相关部门和科室要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高危产妇应急预案

高危产妇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它因素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危重孕产妇的抢救。

具体包括:1. 孕产妇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 孕产妇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3. 孕产妇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疾病;4. 孕产妇有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胎儿问题;5. 孕产妇有其他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因素。

二、组织机构1. 高危产妇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高危产妇抢救工作。

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产科主任担任,成员包括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ICU、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2. 高危产妇抢救专家组:负责制定高危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组织落实、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及时上报高危产妇抢救个案,负责高危产妇的抢救评估和报告。

成员由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ICU、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组成。

三、应急响应1.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b.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c.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d.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2.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中度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b. 孕产妇出现中度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c.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3.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轻度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b. 孕产妇出现轻度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c.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四、抢救流程1. 发现高危产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孕产妇应急处理预案

孕产妇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为确保孕产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救治,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适用于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产后期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突发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孕产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1.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孕产妇应急处理预案,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应急处理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科室职责1. 产科:负责孕产妇的接诊、救治、转诊等工作。

2. ICU:负责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急诊科:负责孕产妇的急救工作,对危重孕产妇进行初步评估和救治。

4. 手术室:负责孕产妇的手术治疗工作。

5. 辅助科室:负责孕产妇的辅助检查、治疗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阶段1. 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2. 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分娩期、产后期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应急响应阶段1. 发现孕产妇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产科、急诊科等科室立即进行救治,同时通知其他科室做好准备。

3. 对危重孕产妇,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救治。

4. 如需转诊,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做好转诊准备工作。

五、应急处理措施(一)救治措施1. 对孕产妇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方案。

2. 对危重孕产妇,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止血、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

3. 对需要手术的孕产妇,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 对新生儿,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等处理。

(二)心理支持1. 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2. 加强与孕产妇的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六、应急处理后的评估与总结1. 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孕产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所有。

重症孕产妇应急预案

重症孕产妇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范围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他因素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重症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的孕产妇抢救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小组:(1)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抢救方案,指导抢救工作。

(2)重症孕产妇抢救护理组:负责对重症孕产妇进行全程护理,确保抢救措施落实到位。

(3)重症孕产妇抢救物资保障组:负责抢救所需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三、应急响应1. 一级应急响应:(1)当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子痫前期等;- 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 孕产妇出现严重感染、心衰、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一级应急响应流程:- 护理人员立即通知抢救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专家组迅速到位,评估孕产妇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抢救护理组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护理,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抢救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抢救所需物资;- 抢救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二级应急响应:(1)当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孕产妇出现轻度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经初步处理后病情稳定。

(2)二级应急响应流程:- 护理人员立即通知抢救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专家组评估孕产妇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抢救护理组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护理,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抢救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评估1. 实施应急预案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抢救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3.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孕妇危重应急预案

孕妇危重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范围内因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他因素导致生命安全的危重孕产妇的抢救。

三、组织机构(一)成立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1. 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负责指挥、协调全院孕产妇抢救工作。

2. 副组长:由产科主任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 成员:产科、ICU、内科、外科、麻醉科、急诊科、医技科室及后勤科室等相关专业人员。

(二)成立院内孕产妇抢救专家组1. 负责制定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组织落实。

2. 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

3. 及时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个案,负责院内孕产妇的抢救评估和报告。

4. 专家组成员由分管院长、产科、ICU、内科、外科、麻醉科、医技科室及后勤科室相关人员组成。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状态1. 待产孕妇患有重度高危因素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达400ml,经半小时积极处理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出血量继续增多,应立即报告科室内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进入预警状态。

2. 孕妇待产在院期间患有各种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应立即报告科室内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进入预警状态。

(二)应急响应1. 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2. 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缩短抢救时间。

3. 根据病情,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 及时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情况,做好记录和总结。

五、应急保障(一)人员保障1.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危重孕产妇的能力。

(二)物资保障1. 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械等物资,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加强对物资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三)信息保障1. 建立健全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完整。

妇产科危重症抢救应急预案

妇产科危重症抢救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妇产科对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产科发生的各类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三、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统筹协调,分级负责;3.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4.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四、组织结构与职责1. 妇产科危重症抢救领导小组(1)组长:妇产科主任(2)副组长:妇产科副主任(3)组员: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2. 妇产科危重症抢救办公室(1)主任:妇产科护士长(2)副主任:妇产科主治医师(3)成员:妇产科全体护士3. 妇产科危重症抢救小组(1)组长:主治医师(2)副组长:住院医师(3)组员:护士、助产士、技师等五、应急预案1. 产后出血(1)医护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吸氧、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道。

(2)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3)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

(4)若发生子宫破裂,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急诊手术。

2. 妊娠高血压疾病(1)通知医师,查看病人,建立静脉通道。

(2)安置单人房间、光线暗淡、保持安静。

(3)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发生子痫,即刻将压舌板放于两臼齿之间,防舌后坠。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 异位妊娠(1)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快速开通绿色通道。

(2)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监护生命体征、备血输血等术前准备。

(3)迅速推进手术室,进行紧急手术。

4. 胎盘早剥(1)医护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吸氧、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道。

(2)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3)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

(4)若发生胎儿窘迫,立即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症抢救演练。

2. 演练内容包括: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异位妊娠、胎盘早剥等。

3. 通过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能力。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我院妇产科对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预案

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危重症孕产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治,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症孕产妇的应急救治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妇产科、儿科、手术麻醉科、护理部、检验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应急演练指挥部,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3. 成立应急救治小组,由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专业人员组成。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危重症孕产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治小组。

2. 应急救治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确定救治方案。

3. 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危重症孕产妇得到快速救治。

4. 根据病情需要,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协同救治。

5. 对危重症孕产妇进行救治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救治结束后,对危重症孕产妇进行康复评估,确保其安全出院。

五、应急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一名孕产妇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出现危重症症状。

2. 演练流程:(1)发现危重症孕产妇,启动应急预案;(2)应急救治小组到位,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3)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快速救治;(4)进行抢救操作,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胎心监护等;(5)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协同救治;(6)救治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六、应急演练要求1. 演练前,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应急救治知识和技能。

2. 演练过程中,严格执行应急救治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演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对危重症孕产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治,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博大妇产医院
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
为确保及时、迅速、有序地抢救危重孕产妇,提高其应急抢救能力,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规章,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在我院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它因素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危重孕产妇的抢救。

二、组织机构
成立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协调小组。

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的孕产妇抢救工作。

人员组成:组长:林玮,副组长:郭向东、钟建、刘丽春,成员:王能峰、黄定训、陈加林、高英、朱秀荣、杨鸿枝、王伟平、朱永生。

另设院内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负责制定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及时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个案,负责院内孕产妇的抢救评估和报告,人员由分管院长、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急诊科及医技科室及后勤科室人员组成。

三、应急响应
Ⅲ级应急响应:待产孕妇患有重度高危因素的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达400ml,经半小时积极处理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出血量继续增多的,应立即报告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进入预警状态。

Ⅱ级应急响应:孕妇待产在院期间患有各种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达800ml的,应立即启动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孕妇待产在住院期间患有各种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或处于危重状态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应立即启动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组,上报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诊或请相关专家进行抢救。

四、启动及抢救、转诊程序
(一)符合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首诊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应急响应。

(二)院内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接到启动响应电话,应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响应,及时了解病情,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人员、物资调配工作。

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及时报告相应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

(三)接诊危重孕产妇后,医院必须积极进行院内抢救,视医院条件和病情需要确定就地抢救或转诊,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电话或现场会诊。

病人确需转院的,应做好转院途中的人员、物资保障。

上级会诊专家到达之前,做好输血、手术或转诊的各项准备。

专家到达之后,双方积极配合进行抢救。

(四)上级专家会诊:在院内抢救时如需要会诊,首先呼叫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库相关专家进行电话会诊。

如病情需要,可请求市级专家到现场参与抢救。

(五)转诊治疗:危重孕产妇抢救原则上实行首诊负责制,就近抢救,合理转运。

如我院医疗设备或技术条件确实不能承担进一步救
治要求,并应先联系新乡市中心医院急救电话,按转诊程序,按不同病情实施转诊。

接诊与转诊要求:
1、实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接诊危重孕产妇时,应及时诊治。

在孕产妇不宜搬运时,我科应负责在上级专家指导下继续救治。

2、建立绿色通道。

对危重孕产妇实行无条件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停药。

如有借故推诿、延误抢救或发生让孕产妇自行转诊导致严重后果的,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转出时应同时递交危重孕产妇转诊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主要诊断、主要治疗经过、主要辅助检查记录,经治医生姓名、电话等。

4、转诊途中,转出科室要配备较强的医疗救护力量,尽力确保产妇在转诊途中的生命安全。

五、报告制度
实行首诊报告制,科室负责人为责任报告人,首诊医生为重症高危孕产妇的责任登记人,并填好《危重孕产妇抢救病案》,报院内抢救领导小组。

报告内容:孕产妇姓名、年龄、住址、户藉地、孕产次、孕周、目前病情、抢救经过、急需协助解决的事宜等。

报告时限:发现符合本预案规定的急危重症高危孕产妇,应于接诊后即通过各种方式报告院内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

六、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各级抢救领导及专家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随叫随到。

(二)技术保障。

院内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保证抢救的及时性。

(三)物资保障。

我院不断完善抢救设施,做好各种抢救药品的储备,抢救设施完好率要求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