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
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1张PPT)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 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薄膜 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室外景 物清晰的像.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 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像特点
1. 照相机成__缩__小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大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两__侧.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上每一点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都在胶片上会 聚成一点,所有会聚的点就形成了被照物体的像.
胶片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思考 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像是什么样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 像就是缩小、倒立的.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 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电荷耦合器件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例 用手机拍照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_透___镜.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 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__物__距___(选填“物距”或“像距”).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还有哪些仪器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演 示 观察投影仪成像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 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 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成_放__大_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小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两___侧.
5.2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PPT课件

投影仪成像特点
思考: (2)核力是短程力。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动。 (2)燃料油燃烧时发热,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小结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正__立_、__放__大_、__虚__像_。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倒__立__、__缩__小__、_实__像___。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倒__立__、__放__大__、_实__像___。
同侧
补
内容 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比较实像和虚像
方法 分类法 比较法
谢谢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实
像
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虚
像
不能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都位于凸 透镜同侧
应用举例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 放大镜
小结
器材名称
照相机
像的性质
像与物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异侧或同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成像特点: 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5.2生活中的透镜

谢谢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放大镜的像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四、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
A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一、照相机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这两张照片是怎样拍成的?
为了使照片上的茶经楼大一些, 怎 样调节镜头和自己的位置?
二、投影仪
屏幕 像
投影片
平面镜 镜 头 凸 透 镜
)
(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视频欣赏百科放大镜——简单、实用的工具
这张照片上隐藏着许多的小动
物,请各小组同学找一找照片上隐 藏的小动物,我们看哪个小组同学 找出的小动物最多?
都来找一找…
探究放大镜
1、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2、放大镜成的像是缩小的还是放大的?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探究照相机
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成倒立、缩小的像; 像距小于物距;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 的两侧。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
件和存储器像件距替代(胶v)片:作像为成到像透的镜光光屏心并的记距录离像的。信息。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4 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5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 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_凸___ 透镜,二维码 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缩__小__(选填 “缩 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二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构造
平面镜 凸透镜
投影片放置处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物
像
凸透镜
凹面镜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屏幕相当于 光屏 。
知识点二 投影仪
B
A
B'
屏 幕
A'
知识点二 投影仪
3.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内容导览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 3.认识虚实像的区别。(难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程讲授新课导入本课小结我来闯关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1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020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形成原因及异同点。
素养目标课程导入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结构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 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
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A半透明纸凸透镜B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1.用眼睛观察半透明纸,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看是否能在半透明纸上得到室外景物清晰、倒立的像。
2.改变室外景物与自制模型照相机的距离,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观察像的位置到镜头的距离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如何变化?通过以上操作,你能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归纳总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照相机暗箱内的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越小,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即暗箱越短。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3.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 平时我们看到照相机成的像都是正立的,这是因为为了取景方便,经过技术处理将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转变成了正立的,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 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 (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 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 2.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A。底片 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
(
)
• 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一个如图5.2-2所示的模型
照相机。
倒立
• 5.你观缩察小到模型照相机薄
膜上的景物是
、
的。
6
• 新知二探究投影仪成像
• ●阅读课本P95“投影仪”的内
容,观察老师的演示,对照图
5.2-3,并完成以下填空镜。头 • .凸成透像特征:投影仪的镜头是 一个倒立镜,使放用大投影仪时实 ,投影
的 像。 两 • 4放.大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正
像可用光屏承接,
3
• (阅读、实验、观察获取新知)
• 新知一探究照相机成像
• ●阅读课本P94的内容,完成以
下问题,3分钟后回答。镜头 • 1.照相机的主要构造:
胶片
(凸透镜)、
(光屏)、光圈和快门。
凸透
• 2.成像特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倒个立 镜缩,小用照实相机拍摄景物时,能在胶片上得到一
• 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11
• 3.投影仪的器件中有镜头和平面镜,其中 前者的作用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改是变光路,把图像反射到屏幕上,便于观看 ,而后者的作用是
。B
• 4.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
“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选择
图5.2-6中
的(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共22张PPT)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减小
2020/5/28
规律三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2020/5/28
思考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 在光具 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为了确保烛焰的像 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的 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大致 在同一高度上。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第三章 第二节
2020/5/28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作用
凸 运用: 透 镜
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 镜.望远镜等
焦点:平 于行 主光 轴线 的经交凸点透镜会聚
相关概念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2020/5/28
2020/5/28
2020/5/28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像距大)
2020/5/28
根据这个原理
.
制成了 :
.
幻灯机
.
.
2020/5/28
生活中的透镜
2020/5/28
2020/5/28
规律一:
照相机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幻灯机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放大镜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 · · · · ·
物距:
U
像距: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说课ppt课件

•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有字母F的 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 花板上得到图案的像。• 调整反光镜,使投影片成像于竖直悬挂 的屏幕上,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提出问题:前后两次观察到的像 有什么不同?
演示投影仪的原理。(播放下一个幻灯片)
放大镜:
11
放大镜放大镜就是凸透镜,也是常用 的光学仪器之一.能使物体成放大的、 正的虚像 ,而且像与物同侧。放大放大镜12
• 分析: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 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 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 做实像。(教师演示光路图—— 下一张)• 分析:放大镜成像时,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不 能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 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发出的,这种像叫虚 像。(教师演示光路图—— 下二张)
板书设计:
17
谢谢大家!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8
4
• 节假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 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 启迪。照相机为什么能拍摄风景、人物呢?今天我们一起去观察 它、认识它。• 1 、出示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 2、利用PPT(下一个幻灯片)讲解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镜• 3、提出问题:利用照相机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验证:组织学生制作模型照相机,并利用照相机观察室外的 景物。•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使学生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
实像和虚像: (学生先总结,教师点拨 )
13
实像:真实光线会聚的像.
像距 (v)
物距(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实 像 虚 像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应用举例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 放大镜
能
不能
都位于凸 透镜同侧
小 结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 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原理
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
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 倒。
投影仪成像特点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 距与物距哪个大?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小结 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 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
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
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 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照相机成像特点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 物距哪个大?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 人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
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2.投影仪
投影仪的构造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_____,来自物体 凸透镜 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 缩小
(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 镜头 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 离。
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 放大 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虚 折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F
f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 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放大镜所成 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放大镜成像特点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生活中的放大镜
4.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4.实像和虚像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
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
虚像。
4.实像和虚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们所成 的像是虚象还是实像?
照相机成实像
投影仪成实像
4.实像和虚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D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C.幻灯机
B.放大镜
D.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