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本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非常丰富多样。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创新。
这些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火药的发明对于军事和烟花爆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对于航海和导航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书籍流传下来,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对世界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贸易。
总结起来,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包括科技发展、四大发明、文化传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丰富多样,以及其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15课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15课一、古代文明起源人类在石器时代,主要生活在采集和狩猎的阶段,移居范围很短。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为文明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夏商周时期关于夏朝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争议。
如果从相关史书上来看,夏朝是位于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第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以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时期,统治阶层使用青铜器具表示其权威,商代青铜文物因其精美的技艺,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时期,首都洛阳,西周时期的封建制度,为中国未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
这段时间,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也在经历战国时期。
在中国,王权逐渐虚弱,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这种混乱的形势,同时也使中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四、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确立了全国一种货币制度和统一的法律。
随后的汉朝进一步强化了中央王权,推进中国权贵集团的发展。
五、唐朝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国的中央政府更加强有力,文化和艺术蓬勃发展。
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下,使中国文物、楼宇建筑达到了顶峰,唐代科技也是世界上领先的。
六、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的最后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包括南宋、元、明和清。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科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尤其是明朝时期,中国发展了壮大的国籍,打破了女性下嫁外籍的传统,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推进了国际贸易,丰富了中国的社会文化。
七、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始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在南宋时期,宋代的各种社会矛盾,促使民间的区域商业繁荣。
在明清时期,清朝政府推行一个建立商品经济的制度,使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八、近代中国的面临的问题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导致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动荡。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5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5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知识点:殷代的政治制度
殷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
在中国的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殷代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极其特殊,有着独特的形式和特点。
一、王制
在殷代,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一位王。
他的职责是管理国务并领导政府部门。
王制是殷代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在殷代的时期里,王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人民对他的忠诚和尊敬也非常高。
二、天子的权力
在王制下,天子是最高的权力者。
他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权,可以颁布政令和执掌国家大事。
天子还拥有对国家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事的控制权。
三、宗法制度
在殷代的时期里,宗法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是指根据世系和家庭血缘来管理家族和国家。
在这个制度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族或家庭,并且要尊重自己的家庭成员。
这个制度在当时非常有效,可以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四、分封制度
在殷代的时期里,分封制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是指王将国家划分为不同的封地,将这些封地分配给他的家族成员或忠诚的臣子。
这个制度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王国更好地运转。
总之,殷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为以后的中国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中国取得了文化、科技和艺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并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政治制度。
通过学习殷代的制度和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并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初一历史上册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讲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 多样性和差异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语言特点
词汇丰富,语法结构复杂,表达力强。
匈奴的宗教信仰
01
02
03
萨满教
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 和祖先,通过萨满祭司与 神灵沟通。
祭祀活动
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神灵保佑族人平安、丰收。
信仰禁忌
遵循严格的信仰禁忌,如 禁止猎杀怀孕动物、禁止 砍伐神树等。
匈奴的艺术成就
01
02
03
04
音乐舞蹈
擅长吹奏乐器和舞蹈,具有独 特的民族风格和韵律。
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匈奴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中,吸收了 中原文化的先进元素,如汉字、儒家 思想等,形成了独特的匈奴文化。
05
结论与启示
对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反思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战关系,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双方之间的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 也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汉朝为了维护边疆安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修筑 长城、派遣军队戍边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 制了匈奴的南下侵扰。
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匈奴的西迁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欧洲的民族迁徙和文化变革。
匈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游牧文化的传承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其文化具有鲜明的游牧 特色,如骑马、射箭、游牧生活等,这些文 化传统在后来的游牧民族中得到了传承。
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匈奴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பைடு நூலகம்成部分,对 现代文化产生了影响,如在文学、艺术、影 视等领域中经常出现匈奴题材的作品。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和亲公主的地位、权力等,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双方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总结: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总结: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派张骞出使西域。
作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作用: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西汉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使边境安定,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和平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总结: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七年级历史第15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15课笔记本课我们将学习世界上两大古代文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这两个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分别位于非洲和亚洲,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对后来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埃及文明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的河水漫过埃及的广袤土地,使得埃及古人能够进行农业生产。
埃及文化是以神权制为特征的文明,人们崇拜太阳神拉的,同时也崇拜一系列的其他神。
1.统一王朝的建立埃及最早是由各部落组成的分散国家,后来出现了两个统一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
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国王湄纳菩尔统一了整个埃及,并成为第一位埃及的法老。
湄纳菩尔建立的王朝被称为早王朝时期,之后又有一系列王朝的更迭。
2.金字塔和法老埃及的法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被认为是神的化身,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为了表达对法老的崇拜,人们修建了众多的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杰作之一,是埃及人劳动的成果和建筑工程的奇迹。
3.埃及的经济和社会埃及是农业国家,人们依靠对尼罗河的灌溉来种植庄稼。
此外,埃及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金、大理石、染料等,这些资源为埃及的贸易提供了基础。
社会上分为法老、贵族、农民和奴隶等阶层,贵族拥有土地和劳力,农民种地,而奴隶则被迫为贵族劳动。
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亚洲的两河流域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此地区的两大河流——幼白河和底格里斯河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以城邦制为特点的文明,城邦是一种独立的行政区域,由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
1.苏美尔人的发明和发展苏美尔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和发展者。
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使得人们能够记录和交流信息。
此外,苏美尔人还发明了轮子、船只和铜器等,这些重要的发明和创造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第15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蔡侯纸)
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四、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
佛教:
传入我国时间:张骞通西域后。
发展:东汉明帝时。
影响: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重要知识点默写》总结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 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发明与改进: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年,
东汉宦官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大大提高。
2.意义:纸逐渐取代,成为人们,也便利了
的流传。
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是对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东汉名医:写成《》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
;发展了“”的思想,提倡。
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 。
2.东汉名医:不仅擅长用、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
;发明了“” ; 创编出了“” 。
3.《》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4.秦汉时期,农学的代表性著作是《》。
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
业生产经验。
三、司马迁与《史记》
1.概况:《史记》是我国古代,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时的史事。
作者是时期的。
2.评价: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
,在上也有重要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末年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主要派别有创立的
和创立的。
2.佛教:产生于约公元前的古代,主张。
东汉明
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
面产生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最早的纸:西汉的麻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1)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特点:质量高、价格便宜。
(3)意义:有利于文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
朝代:东汉末年
著作:《伤寒杂病论》
1、医圣----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称号:医圣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
①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②提出“ 治未病 ”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华佗①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
1、作者:司马迁 朝代:西汉 体裁:纪传体通史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评价《史记》:
(1)史学成就:《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区别道家与道教:道家是学派,创立于春秋;道教是宗教,创立于东汉。
两汉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