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原文注释翻译
《周处》的课文翻译

《周处》的课文翻译《周处》的课文翻译引导语:《周处》这篇文言文想必很多人都学过,而有关《周处》的课文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处》的课文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的原文和翻译

关于周处的原文和翻译导语: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下面是《周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初中语文-《周处改过自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周处改过自新》原文及翻译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自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翻译: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
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
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
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
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
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
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周处斩蛟龙文言文翻译

周处者,吴郡阳羡人也。
少孤,母遗教之曰:“人生在世,当修短随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善自保,恶自败。
”处自幼丧父,依母度日,谨守遗言,不敢为非。
年二十,为县吏,勤敏有能,颇得民心。
时吴郡有巨蛟,居白洲,常为害,百姓苦之。
处闻之,曰:“吾闻蛟龙之性,不畏英雄,独畏勇士。
吾当试之。
”遂携利剑,至白洲,跃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蛟龙腾跃,势不可挡,处奋不顾身,与蛟龙缠斗数日,不分胜负。
一日,蛟龙力竭,处乘机挥剑,斩断蛟龙之首。
蛟龙死,白洲之害遂平。
处斩蛟龙之后,名声大噪,远近闻名。
吴郡太守闻之,召见处,曰:“子之勇猛,诚可嘉也。
然勇猛者,非独在力,亦在智。
吾闻子平生谨慎,今日何故涉险?愿闻其详。
”处对曰:“小臣闻之,蛟龙之害,久矣。
小臣虽不才,愿为国家除害。
故舍身涉险,与蛟龙搏斗。
今已斩其首,白洲之害,永除矣。
”太守闻之,叹曰:“吾闻勇者不惧,智者不惑。
子之勇猛,诚可嘉也。
吾当荐子于朝廷,必当重用。
”遂表奏朝廷,荐处为郎中。
处至京师,朝臣皆称其勇猛。
武帝召见,问曰:“子之勇猛,诚可嘉也。
然勇猛者,非独在力,亦在智。
吾闻子平生谨慎,今日何故涉险?愿闻其详。
”处对曰:“小臣闻之,蛟龙之害,久矣。
小臣虽不才,愿为国家除害。
故舍身涉险,与蛟龙搏斗。
今已斩其首,白洲之害,永除矣。
”武帝闻之,大喜,曰:“子之勇猛,诚可嘉也。
吾当委以重任,使子为国家效力。
”遂封处为车骑将军,镇守吴郡。
处自幼丧父,依母度日,谨守遗言,不敢为非。
今得武帝信任,封为车骑将军,可谓荣华富贵矣。
然而,处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全赖母亲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
于是,他更加谦虚谨慎,勤于政事,为百姓谋福祉。
周处斩蛟龙之事,传为佳话。
后人传颂其英勇事迹,称其为“蛟龙勇士”。
而周处亦以此闻名于世,成为后世英勇之典范。
其人其事,令人敬仰。
译文如下:周处,吴郡阳羡人氏。
自幼丧父,母亲教导他说:“人生在世,应当顺应天命,不要因为恶小而为之,也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
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jid。
】,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hQng】”,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ji】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己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己蹉距,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zhang]邪【%】? ”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本文角色简介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义兴)人。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字词解释1.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
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2.为所:被认为。
3.患:认为是祸害。
后文的是担心的意思。
4.又:另外5.并:一起。
6.暴犯:侵害。
7.三横(heng):三害。
横:祸害。
8.尤剧:更加厉害。
9.或说(shfii):有的人劝说。
或:有的人10.冀:希望11.蛟或浮或没:或,有时。
12.始:才13.为:当作14.更:轮番。
15.改励:改过自勉。
16.蹉足它(cudtuo):年岁已大。
17.二陆:指陆机,陆云。
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18.平原:指陆机,字士衡,世称陆平原。
19.清河:指陆云,字士龙,世称陆清河。
20.患:祸害。
21.修改: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周处文言文注释翻译

周处者,义兴人也。
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好行暴,为村人所苦。
处既知此,深自咎责,乃断发裂裳,投于河流,曰:“吾尝犯犯,今欲改过自新,愿得遇明主,以展其效。
”时人闻之,皆曰:“此子必能改过自新。
”处遂入吴,从学者问法。
吴郡守顾恺之,闻其名,召见之。
恺之谓处曰:“子若能改过自新,当为天下之英豪。
”处拜谢,遂留于吴。
居数年,处学成归乡。
乡人见之,曰:“吾乡无赖子,今何如?”处曰:“吾尝行不义,今已改过自新,愿乡人见容。
”乡人初不信,后见处果改,乃相与贺之。
处既归,乃尽治乡中事,劝课农桑,教民礼义,使乡里和睦。
处又以武艺高强,自告奋勇,愿为国家效力。
时吴郡有贼,处遂率兵讨之,大破贼军,威震远近。
后汉献帝时,黄巾贼起,天下大乱。
处闻之,遂招募勇士,组成义军,讨伐黄巾。
处勇猛善战,所向披靡,为天下所重。
汉献帝封处为将军,赐予金印紫绶。
处居将军位,忠心耿耿,屡立战功。
时天下未定,处又请缨,愿往北方平定叛乱。
朝廷许之,处遂北征。
处至北方,见民不聊生,乃广施仁政,安抚百姓。
处又与诸将商议,定计平叛。
处亲率精兵,大破叛军,天下复归太平。
处归朝,献帝嘉其功,封为侯。
处辞谢曰:“臣以微薄之力,能得此封,实乃天恩。
臣愿以此功,报答陛下。
”献帝曰:“子有此志,朕甚嘉之。
”遂赐处黄金千两,绢万匹。
处既得赏,乃归乡,尽散金帛,周济贫民。
乡人感其恩,皆呼处为“周侯”。
处虽位高权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处居乡里,深得民心。
处晚年,体弱多病,遂告老还乡。
处虽年迈,仍关心国事,常上书朝廷,献策献计。
处卒,乡人痛失良将,为之立庙,以祀其魂。
【注释】1. 周处:东晋时期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2. 义兴:地名,今属江苏省宜兴市。
3. 凶强侠气:凶猛强悍,好斗。
4. 侠气:豪侠之气。
5. 投于河流:投河自尽。
6. 吴郡:地名,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7. 顾恺之: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
8. 断发裂裳:剪断头发,撕破衣裳,表示决心改变。
文言文_周处翻译及赏析

周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人也。
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自言:“吾欲杀此三害,然后独善其身。
”处杀虎,斩蛟,而乡里称之曰:“乃英雄也!”处亦自谓壮士。
然周处犹有恶习,好饮酒,不事生产,日与群小游荡,无赖之徒,为世所恶。
处亦自悔,欲改其行,而未能。
时人有陆机、陆云兄弟,才子也,处欲往从之,求其教诲。
陆机曰:“子隐,吾闻君子之学,贵在修身,不在求名。
子欲修身,当先去恶习,改过自新。
”处从其言,遂断酒色,不复与恶少为伍。
处既改过,乃励志向学,刻苦自励,夜以继日,不懈于时。
处虽起于草莽,而志气凌云,不堕家门之辱。
处尝游京师,名士杨伯仁见而异之,曰:“子隐,吾观子之貌,必成大器。
”处益自勉,益思进取。
后处仕吴,历官至黄门侍郎。
处虽居高位,而廉洁自持,不贪不奢,为时人所称。
处尝谓人曰:“吾少时凶强,自谓不凡,然今之我,乃悔过自新之我。
吾虽居官,不敢忘本,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处之改过自新,其事可嘉。
然其事非一日之功,须历尽艰辛,方能有成。
周处之志,犹如松柏,虽经风霜,而愈发挺拔。
其人其事,足以为世之楷模。
赏析:《周处》一文,以周处自述其事,展现了周处从凶强恶少到改过自新、励志向学的过程。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首先,文章通过周处自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周处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自言欲杀三害,彰显其勇猛的一面。
然而,周处亦自悔其恶习,欲改过自新,体现了其悔过自省的品质。
其次,文章通过周处与陆机、陆云兄弟的交往,展现了周处改过自新的决心。
陆机的一番教诲,使周处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从而毅然决然地断酒色,不再与恶少为伍。
再次,文章通过周处仕吴后的表现,突出了周处廉洁自持、不贪不奢的品质。
周处虽居高位,却不忘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文章通过周处的经历,告诫世人:改过自新并非易事,须历经艰辛,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周处之志,犹如松柏,经风霜而愈发挺拔,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晋书.周处传》节选注释及翻译

《晋书.周处传》节选注释及翻译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处少孤(幼年失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未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臂力绝(超过)人。
州府交辟(交相征召),仕(做官)吴为东观左丞。
入洛,稍迁(渐渐迁任)新平太守。
转(转任)广汉太守。
郡多滞(滞留)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判决)者,处详其枉直(曲与直。
比喻是非﹑好坏。
),一朝决遣(审判发落)。
寻(不久)除(授,拜)楚内史,未之官,征拜(征召授官。
)散骑常侍。
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
”乃先之(到)楚。
而郡既(已经)经(经历)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统一),处敦(督促,教化)以(用)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接受朝廷,官府征召),远近称叹。
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纠察弹劾),不避宠戚(贵戚;得宠的贵戚)。
梁王肜违法,处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案(查办)之。
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讨厌)处强直(刚强正直),皆曰: “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乃使隶夏侯骏西征,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施展实现,多只坏事)宿憾(旧日结下的仇怨),乃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责备)。
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
宜(应该)诏(下诏)孟观以(率领)精兵万人为(作为)处前锋,必能殄(消灭)寇(敌人)。
”朝廷不从。
时贼屯(驻扎)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
处曰:“军无后继(居后续进的部队),必至覆败(败亡倾覆),虽在亡身,为国取耻。
”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
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
处自旦及暮,斩首万计。
弦(弓)绝矢(箭)尽,播、系不救。
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会凿一扇向北的门,由此出发,如办丧事一样,以示死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xiá气.,为乡里所患.。
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指“好争斗”的意思。
为:被。
患:祸害(认为是祸害)。
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是祸害。
2.又义兴水中有蛟[jiāo],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bào犯.百姓。
蛟:母龙曰蛟。
并:一起,指蛟与虎二者。
暴犯:侵犯。
暴:...急骤;猛烈谓:把……称作。
译文:当时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为害百姓。
3.义兴人谓.wèi为wéi三横hèng,而处尤.剧.。
谓.:.称呼,叫作为:是尤:更,特别,尤其。
剧:厉害。
译文: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shuì处杀虎斩蛟,实冀..hèng唯.余.其一。
..jì三横或:有人。
说:劝说。
实:其实。
冀:希望。
三横:三害。
横:凶暴,不讲理唯:只。
余:剩下。
译文: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其实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害。
5.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mò],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即:立即,就。
或:有时。
没:沉没。
俱:一起。
译文: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跳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有时浮在水上有时又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搏斗。
6.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gēng相.庆。
谓:认为。
更相:相继;相互更:轮番译文: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7.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竟:竟然。
闻:听说。
里人:乡里人。
始:才。
意:心意,想法,愿望。
译文:不料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活着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有了悔改的心意。
8...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cuō tuó,终无所成。
乃:于是,就。
具:详细。
云:说。
蹉跎:虚度光阴。
译文:于是便到吴郡去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自己的全部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
9.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译文:陆云说:“古人很看重早晨,哪怕是早晨明白道晨,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句话,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10.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yé”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贵:以….为贵,重视。
况:何况。
君:你。
患:担心,害怕。
彰:显露。
邪:古同“耶”,疑问词。
励:自勉。
译文:再说一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从此就改过自勉,最后成为一名忠臣。
刘义庆(403—444),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
〔二〕荆州时期30-37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
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
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于42岁病逝于建康(今南京)《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
如后世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
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
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一、加点字解释。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 ) ( ) ( )2.为.乡里所患.( ) ( ) ( )3.并皆..暴犯.百姓( ) ( ) ( ) ( )4.义兴人谓为.三横.( ) ( ) ( )5.而.处尤剧..( ) ( ) ( )6.或说..处杀虎斩蛟( ) ( )7.实冀..其.一( ) ( ) ( ) ( ) ( )..三横唯余8.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 ( ) ( )9.处与.之.俱.( ) ( ) ( )10.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 ( ) ( ) ( )11.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 ) ( ) ( )12.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 ( ) ( )13.乃.入吴寻.二陆( ) ( )14.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 ( ) ( )15.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 ( ) ( ) ( ) ( )16.古人贵朝..闻夕.死( ) ( ) ( )17.况君前途尚.可( )18.且人患.志之.不立.( ) ( ) ( )19.何忧..令名不彰.邪( ) ( ) ( ) ( )20.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二、句子翻译。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3、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4、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5、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6、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7、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三、阅读理解。
1、本文选自《》,为(朝代)(人名)编撰。
2、文章精心选材,通过和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
3、周处“为乡里所患”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4、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五、《周处》复习卷答案一、加点字解释。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 凶暴) ( 强悍) ( 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2.为.乡里所患.( 被) ( 是表示被动的结构助词) ( 祸害)3.并皆..暴犯.百姓( 一起,指蛟和虎二者) ( 都) ( 侵害) ( 侵犯)4.义兴人谓为.三横.( 是) ( 三害) ( 横暴、祸害)5.而.处尤剧..( 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 更) ( 厉害)6.或说..处杀虎斩蛟( 有人) ( 劝说)7.实冀...一( 实际) ( 希望) ( 只) ( 剩下) ( 代词。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三横唯余其8.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有时) ( 沉没) (行走,这里指游)9.处与之俱...( 和) ( 代词,指代蛟) ( 一起)10.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认为) ( 互相) ( 交替)( 庆祝)11.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 竟然) (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而且”) ( 听说)12.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才) ( 被) ( 祸害) ( 悔改)13.乃入吴寻.二陆( 寻找)14.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恰好、正好) ( 详细) ( 把)15.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并且) ( 说) ( 想要) ( 虚度光阴) ( 最终)16.古人贵朝..闻夕.死( 看重) ( 早晨) ( 晚上)17.况君前途尚.可( 还)18.且人患.志之.不立.( 担心、害怕) ( 助词。
起特殊的语法功能,无实际意义。
) ( 树立)19.何忧..令名不彰.邪( 为什么) ( 担忧) ( 美好的名声) ( 显露)20.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成为)二、句子翻译。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蛮强横任侠使气,被当地人视为祸害。
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义兴人把周处、蛟龙和白额虎称为三害,而周处尤其厉害。
3、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蛟龙时浮时沉,漂行了几十里,周处同它一起浮沉。
4、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就互相庆贺。
5、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才知道自己被乡里人看做了祸害,因而有了自新悔改的心意。
6、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古人看重的是,如果早上明白了真理哪怕当晚就死去也是好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7、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况且人怕的是不能确立志向,又何必担心好名声不能传扬呢?三、阅读理解。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为南北朝(朝代)刘义庆(人名)编撰。
2、文章精心选材,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
3、周处“为乡里所患”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4、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
《周处》练习一、解释加横线的词1.并皆暴犯百姓()2.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3.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4.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5. 或说处杀虎斩蛟()6.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以蹉跎,终无所成()7. 乃入吴寻二陆()8.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9.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10.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11. 何忧令名不彰邪()12.下面括号里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终(为)忠臣孝子(为)人情所患B.竟杀蛟(而)出(而)年已蹉跎C.为乡里所(患)且人(患)志之不立D.处与(之)俱驱(之)别院二、翻译句子1.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2.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3.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4.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5.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6.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三内容理解1、下面对“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人把“哪怕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就死,也是值得”的精神看得非常可贵,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