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84——89,填一填: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2.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3.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于人们当前生活,而且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4.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的标尺。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教材P84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1.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请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活动二:阅读教材P85“探究与分享”,辨一辨: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活动三:阅读教材P86探究与分享“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想一想:图表中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活动四:阅读分享教材P87探究与分享“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议一议: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命题。

1.法律产生以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道路了吗?为什么?2.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法院:社会成员:活动五:阅读教材P88探究与分享,写一写: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课件(共26张PPT)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 伴;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 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 识和法律观念。
猜猜我~
想一想: (1)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 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本学期的第三次法治教育课程。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如何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生活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法治观念的误解,认为法律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或者认为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无需过多关注法治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总结讲解法: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案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角色扮演剧本:编写适合学生的角色扮演剧本,提前分发给学生准备。

4.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法律符号、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知识与技能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2、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作用;3、明确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你的体验”“探究与分享”初步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

重点难点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开封有个包青天》,让学生表达对法律的感受:威严、公平正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今社会,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一、讲授新课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多媒体展示:双体日,你在商场购物,保安怀疑你偷了东西,对你进行搜身,这已经侵犯了你的人格尊严权,你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种情况下,你与保安形成了侵权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运用你的经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⑴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由哪些规章来调节?⑵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⑶法律产生的背景是什么?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明白,如果没有法律就如同没有法则的自然界一样,人类会随心所欲地做事,带来的是难以想象的后果。

3、指导学生阅读材第85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⑴如何理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⑵为什么说法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愿景?⑶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通过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

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权益,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教材第86页内容“探究与公享”部分,让学生分清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加深学生对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板块二:法治的脚步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内容,说一说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义务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受教育权 3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受教育义务) 利)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抚养权)
4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劳动权)
5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 6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 密相连?
这些法律从何而来?
01 生活需要法律
活动一
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 记一记 的重
要性
1:法治的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 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 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
1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 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我国政府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 版,保护知识产权。 3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根据疑罪从无原则 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切实维 护了司法公正,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 权益。
法。
1982 年12 月4

我国宪法修正 案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实行依法治 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
我国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
2010 年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课件(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课件(部编人教版)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1.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 和本质。 2.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3.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树立法律意识。
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身边的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
大家谈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总结: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中国在路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 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之一。
有发生 。
维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作 了新的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 许可制度;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 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 的农作物中;婴儿乳粉配方 必须注册;只要有危险食品 就得召回等。
小组交流
1.你认为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 影响?
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D )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 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 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 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 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两课时)

老师提问:你赞成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

学生活动:分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并回答意见。

老师总结:有了法律不能彻底的贯彻,相当于一纸空文。


【随堂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可以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他们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可能还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道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交通事故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学案1)责任编辑:林立松使用者:七年级班组号年月日第节【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理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初步形成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

【学习重难点】1.理解我们在享受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知道法律的性质和法治的要求,初步形成法治意识。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要求:按照下面的提示,复习、思考,2分钟,抽查、展示2分钟。

共计约4分钟。

)阅读教材第84页“运用你的经验”,先说说你对插图中的理解,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最后思考、交流: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二、新知探究:(要求:学习教材84——88页,完成下面学习探究活动,并将知识点在书上准确地标记出来,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

共计约25分钟。

)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阅读教材第85页正文第一段,思考、概括: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一:生活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

法律应而和,又对生活加以和。

2.阅读教材第85页中页“探究与分享”,体会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阅读教材第85页正文第二段,思考、概括: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二:法律深深地我们的生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不仅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4.阅读教材第86页上页“探究与分享”,完成活动中的相关要求:5.阅读教材第86页正文第一段,思考、概括: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三:法律与我们每个人,。

法律规定的和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和的空间。

6.小结: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哪些方面?(1)生活需要法律来,法律是的调节器。

(2)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服务并我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为我们提供自由和的空间。

活动二:法治的脚步1.阅读教材第86页正文第二段,了解法律是怎样产生的。

2.阅读教材第87页中页正文第一段,理解并记住法律的性质。

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的工具,也是、、的标尺。

3.阅读教材第87页下页正文第二段和88页正文部分,理解法治的相关知识要点。

内涵:法治是,强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

地位(意义):(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2)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3)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阅读教材第88页上页“相关链接”和下页“探究与分享”,了解我国法治历程和举措。

5.小结:法律的性质、法治的内涵、法治的地位意义、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三、小结反思:(要求: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理清本课知识体系,反思存在的问题,共计约4分钟。

)1.小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服务当前生活并指导未来生活;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为我们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律的性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与纠纷的标尺。

法治的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的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反思:生活中,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你是否做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否有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四、当堂测评:(要求:完成下面练习题,小组订正3分钟,展示、讲评3分钟。

共计约6分钟。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下列与生活中的法律不相符的是()A.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兵役法》B.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C.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

——《义务教育法》D.年满18周岁,我们才可能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2.下列有关法律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法律C.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D.法律服务并指导着人们的生活3.法治的社会,强调的是依法治国。

下列有关依法治国表述正确的有()①依法治国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②依法治国要求任何组织与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④依法治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是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意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有些人认为自己只要不违法犯罪,就跟法律没有关系。

这种观点错在()①没有正确认识法律的重要作用②没有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③没有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④没有养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习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五、巩固拓展:(要求:知识迁移,综合运用。

打“★”号的题,每组1、2号必做,3、4号鼓励做。

)1.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答:2.什么是法治?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关系?答: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学案2)责任编辑:林立松使用者:七年级班组号年月日第节【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具有哪些特征,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知道法律的作用,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难点】1.记住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培养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习惯。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要求:按照下面的提示,复习、思考,2分钟,抽查、展示2分钟。

共计约4分钟。

)阅读教材第89页下页“运用你的经验”,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有何而来的。

初步感受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二、新知探究:(要求:学习教材89——94页,完成下面学习探究活动,并将知识点在书上准确地标记出来,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

共计约25分钟。

)活动一:法律的特征1.阅读教材第90页正文第一段,思考、概括法律的特征一。

法律与道德等其它行为规范是相互联系的。

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维护。

2.阅读教材第90页中页、下页“探究与分享”,体会发育、道德、校纪校规之间的关系。

3.阅读教材第91页正文第一段,思考、概括法律的特征二。

法律是由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是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道德和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4.阅读教材第92页正文第一段,思考、概括法律的特征三。

法律是由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5.阅读教材第92页正文第二段,思考、概括法律的特征三。

法律对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6小结:法律有哪些特征?(1)(2)(3)(4)活动二:法律的作用1.阅读教材第92页下页正文第三段,总体概括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着,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与发创造、健康、的。

2.阅读教材第93页至94页正文部分,思考、概括、回答法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和应该履行的;(2)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引、教育人;(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

3.阅读教材第92页上页和下页的“探究与分享”,分别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4.小结:法律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

(总体作用)(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和应该履行的;法律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法律通过解决和制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具体体现)三、小结反思:(要求: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理清本课知识体系,反思存在的问题,共计约4分钟。

)1.小结: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但法律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反思:我们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的同时,是否认真履行了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四、当堂测评:(要求:完成下面练习题,小组订正3分钟,展示、讲评3分钟。

共计约6分钟。

)1.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保护。

法律具有哪些特征?()①法律只是一种道德规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③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法律对我们的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

下列对法律的作用表述不当的是()A.法律为我们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保驾护航B.法律引人向善C.法律维护我们的一切权益D.法律帮助我们伸张正义,惩恶扬善3.下列关于法律,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他们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相同的约束效力。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C.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4.法律区别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换言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这是因为()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树立权利和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③任何自由和权利都是相对的④公民只有先享受权利,才有可能履行义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五、巩固拓展:(要求:知识迁移,综合运用。

打“★”号的题,每组1、2号必做,3、4号鼓励做。

)1.法律与道德等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但同时法律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