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索

合集下载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1-100句)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9、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12、不学诗,无以言。

1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5、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1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2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8、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29、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32、小不忍,则乱大谋。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4、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5、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经典名句100

论语经典名句100

论语经典名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述而》)8. 知者不求子而求于子,弗能也。

(《论语·述而》)9.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论语·阳货》)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子路》)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曾子》)12.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告而去之。

(《论语·公冶长》)13. 颜渊使于楚,庙事未敢尝试。

(《论语·颜渊》)1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里仁》)15. 有教无类。

(《论语·子张》)16.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颜渊》)17. 有子并州犯,言河阳散粮,求无所不至者,其为异也,人之迷也,其志者也!(《论语·泰伯》)1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论语·公冶长》)19. 荐禹卧而不封,禹行而不远,禹耕而不终。

(《论语·子罕》)2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尧曰》)21. 人若耽于凡事,吾未见能夫如是之恒也。

(《论语·先进》)2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颜渊》)23.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论语·友》)2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曾子》)25. 人见白马,我见落花,美人如玉,随流水逝去。

(《论语·子罕》)26. 人重点则不可轻,人轻智则不可重。

《论语》里的经典名言

《论语》里的经典名言

《论语》里的经典名言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君子不器。

3.君子谋道不谋食。

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巧言令色,鲜矣仁!14.礼之用,和为贵。

15.敏于事而慎于言。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朝闻道,夕死可矣。

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2.朽木不可雕也。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德不孤,必有邻。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7.知者动,仁者静。

28.知者乐,仁者寿。

2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37.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3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0.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4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4.食不语,寝不言。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7.君子不忧不惧。

4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进行阐述。

第一组:教育与修身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并且要有一颗真诚正直的心,对待他人要友善体谅,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不学而时习之,不思则罔,疑则有错:这是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名句。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错误。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于修身的要求,强调人们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从穿衣、言谈、行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二组:政治与治国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心胸开放,对待世事和人情要大度,而小人往往心胸狭窄,计较小利,为人处世常常小心谨慎。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观念。

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而小人只追求私利和功名。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教育子弟的名言,他认为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才能推动一个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第三组:友情与人际关系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是孔子对于真正的友谊的描述。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泊无私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交朋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事应该遵循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真诚、宽容和善良,不去伤害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第四组:学习与修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去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论语》【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礼之⽤,和为贵。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6、⼦⽈:“君⼦周⽽不⽐,⼩⼈⽐⽽不周。

”《论语》【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10、⼦⽈:“德不孤,必有邻。

”【译⽂】孔⼦说:“有道德的⼈不会孤单,⼀定会有志同道合的⼈和他做伙伴。

”11、⼦夏⽈:“仕⽽优则学,学⽽优则仕。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他的思想被后世奉为经典,被整理成书《论语》。

下面是《论语》中的100句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2.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00条名言名句

《论语》100条名言名句

《论语》100条名言名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未知生,焉知死?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释: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德不孤,必有邻。

解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他为伴。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测集锦前言:学习的要求& 孔子、《论语》简介★国学教程之《论语》《大学》两个部分内容已随课时全部结束,为更好地宏扬传统文化,使中小学员牢固掌握国学知识内容,国学指导教师章一凡特将《论语》《大学》(检测结束)中的经典名句精心设计出八大类检测题型——填充题——判断题——选择题——解释题——翻译题——断句题——思考题——附加题,供中小学员自测与复习备考时选用。

中小学员要在各自家长的督促下,认真复习巩固学过的国学知识,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国学小达人。

★(本检测为《论语》内容,《中庸》内容检测待续)★各校区校长、家长要督促中小学员对照笔记强化背记本次《论语》检测题锦,力争在第二轮国学知识检测考试中榜上有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成为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因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整的,系统的学术专著。

两千多年以来,只有一部孔子及其弟子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论语》。

★《论语》全书20篇,492章,总约一万余字,其作者应为孔门弟子。

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商后,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祖先便是宋国的宗室。

后来家室衰微,失掉了贵族地位。

孔子的父亲叔粱紇,曾做过鲁国(今山东曲阜县境内)的地方长官,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

孔子从小与寡母相依为命,他不得不从事各种劳动,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社会。

★孔子30岁前后,开始收徒讲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孔子50岁时,在鲁国做官,先后做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主管司法),但时间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离开了鲁国,此后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尊重人爱护人的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用。

★孔子68岁时,又重新回到鲁国,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化的工作。

中华上古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才流传下来,普及开来。

正如前人所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孔子的光辉永远不会熄灭。

★《论语》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有人赞誉《论语》为“东方圣经”,《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仁”的根本含义就是“仁者爱人”。

★《论语》中讲到“仁”109次,讲到“礼”75次,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守。

正文: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测试题集锦《论语》经典名句检测(150分)一、填充题(80分)(依照原文填充,有错字该题无分)(每题1分)(【】内为需填充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皆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待妻子要看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献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是有真学问的。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孩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说话谨慎诚实,热爱大众而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但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老师啊。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啊,我教育你的话(女同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1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16.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1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

18.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19.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度,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20.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足于这位置上。

不要愁没人知道我,去追求使别人知道的本领就好了。

2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不让父母担心的地方)。

2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2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而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贤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颜回,贤德啊!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而加以改正。

29.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

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3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3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32.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33.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3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改变。

3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36.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把学习当成乐趣的人。

3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3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0.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4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4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4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4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自己没有能力。

(注意对比第6句)45.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4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