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论文:世界荒漠带分布和成因

浅析世界荒漠带的分布和成因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没有了植被的保护,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养分进一步流失,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丧失,形成荒漠景观,这在地理上从自然带的角度来说称之为荒漠带。
这种自然带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虽然它不是高考的重点,也不是教学的难点,但是在土地生产力退化中是人类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笔者将从自然原因的角度分析世界荒漠带的分布和成因,以加深学生对荒漠带的理解和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世界荒漠带的分布世界荒漠带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
也就是说荒漠带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又可分为山麓荒漠带和高寒荒漠带。
世界上荒漠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其中,15°~35°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热带荒漠带;北纬35°~50°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温带荒漠区。
当然还有一些非地带性的荒漠带分布。
例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和南美洲中南部秘鲁和智利国家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还有南美洲东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天山山麓的荒漠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等。
二、世界荒漠带形成的自然原因荒漠带是土地缺水引起的,缺水又与降水有关,而影响降水少的因素有:气流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纬度因素有关;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有关;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有关;还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有关。
而自然带是在一定热量和水分条件下形成的,由于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降水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在不同纬度水热组合中,气压带和风带起着重要作用,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与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叠加图中可以看出:热大荒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叠加,降水少;热带荒漠在大陆东岸延伸与寒流有关;中亚温带荒漠与海陆位置有关;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与地形有关。
那荒漠带的形成必然与气压带和风带、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有关。
(完整版)气候类型分布中几个特殊地区

气候类型分布中几个特殊地区气候分布及成因一直是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
现在考试中考查常规的分布规律已很少见,而一些非常规的分布在各类资料、各类试题中已开始凸现,笔者总结如下。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南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

南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1、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与哪个因素有关?特点:三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南北美洲西海岸沿海狭长的地段因素:1、大陆西海岸的高大山脉:在山脉西部沿海形成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而山脉东部受受山脉阻挡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热带沙漠气候2、气压带:副热带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3、洋流: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气候2、为什么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山系以西狭长的沿海地带?南北美洲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地形破坏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只能控制西部太平洋沿岸3、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我来回答地中海气候: 分布: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
(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沿岸、南美洲智利沿海、南非的南部和澳大利亚西南部等地。
)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所致。
特征: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
(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成因: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征: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南北纬0°~10度之间。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南北纬10°到20°之间。
成因:受赤道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特征:全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
成因:全年受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特征:全年干燥炎热。
季风气候:分布:热带季风气候:10°N~25°N大陆东岸。
亚热:25°N~35°N大陆东岸。
温:35°N~55°N大陆东岸。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成因表格

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提纲(1)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具体地区、数值特征、植被类型表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类型、特点与分布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的一般规律气候特征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南北纬10°间全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全年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气候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和湿润(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低纬信风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湿季)冬季少雨(干季)地中海气候中纬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季风环流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10°-25°大陆东岸全年炎热,有明显的旱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35°-5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气候类型空间分布模式图1、分布模式法:主要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来判断。
附图认识主要气候类型直方图(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成因及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成因及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主要
地理位置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南美洲西侧的狭长区域
等地,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
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1热带沙漠性气候有哪些特点热带沙漠气候特点
沙漠里的四季,和同纬度别的地方也有很大不同。
中国东部地区,因为是
季风性气候,春、秋季节本来就短。
然而在沙漠地区,春、秋更短。
因为沙
漠地区太干了,没有水分调节。
春季里气温直线上升,秋季里气温直线下降,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只有2个半月到3个月左右。
春、秋季节一短,冬、夏季节就显得格外地长,所以有人形容说:“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
”这是有点道理的。
沙漠气候中的温度变化,是世界各种气候中最最极端的。
具体来说,热带沙漠气候区具有以下气候特征:
特点概述:极度干旱而酷热,少雨,,空气十分干燥,极少水分。
降水量少而变率大
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
阵雨,而三次总量仅5.1毫米,降水量极少。
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
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0毫米,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毫米,可见变率之大。
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高考地理热点:南美洲南部地区

高考地理热点:南美洲南部地区2021高考地理热点:南美洲南部地区1、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气候分布差异——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东侧是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成因:此地区盛行东南信风,安第斯山脉东部为迎风坡,从大西洋带来充足的水汽受抬升形成降水;以及巴西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
安第斯山脉西侧为热带沙漠气候。
沙漠南段成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低纬信风带操纵,气候炎热洪涝。
沙漠北段(南回来线至赤道邻近)的成因有两点:(1)此地区盛行东南信风,故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2)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洪涝程度。
另外,位于南美洲南纬30-40度邻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高及西风带交替操纵形成地中海气候;位于南纬40-60度邻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阻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南段东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缘故是处于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总之而言,阻碍南美洲南部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气候分布差异的两大重要因素是:地势(迎风坡、背风坡)和洋流(暖流、寒流)。
2、板块边界与资源——南美洲西侧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火山、地震。
南美洲的资源:委内瑞拉的石油,亚马孙平原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南太平洋东岸的秘鲁渔场等。
3、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分析(潘帕斯草原和巴西高原南部)——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的自给自足放牧业到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的过程。
其区位条件包括:潘帕斯草原气候温顺,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专门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热带气候是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温暖潮湿、季节变化不明显。
热带气候区的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
降水丰富,常年有季节性降雨。
热带雨林气候是热带气候中的一种类型,分布范围在赤道附近,整年气温高,降水充沛,草木繁茂。
而热带草原气候则位于赤道两侧,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草原植被为主。
温带气候位于热带气候与寒带气候之间,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温带气候区的气温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温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位于欧洲南部、北非和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大陆性气候位于欧亚大陆内陆,昼夜温差大,降水相对较少,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海洋性气候则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温度较为稳定,降水适中。
寒带气候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区的气温非常低,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极地气候是寒带气候的一种类型,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全年气温低于冰点,降水非常稀少。
亚寒带气候位于寒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冬季寒冷,夏季温凉,降水相对较多。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地形、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自转引起的赤道附近纬度较大,形成了热带气候。
而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不规则,形成了不同纬度带状的气候。
此外,地形也对气候类型产生影响,如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地形高低等都会影响气候分布。
不同的气候系统也对气候类型起到调节作用,如洋流、气流等。
总之,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和成因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1、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沿海,南北延伸、狭长,面积小,接近赤道。
原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只能分布在西部沿海,不能向东扩展;受秘鲁寒流影响,向北扩展,接近赤道;从而使南美洲的热带沙
漠气候只能分布在西部沿海南北延伸的狭长地带,面积小,接近赤道。
2、南美洲的西部为什么有热带沙漠?
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世界上最靠近赤道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是由于
多种自然要素综合的结果。
首先,10·-30·地区主要受南半球幅高和
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控制,幅高因下沉气流所以干燥;来自大西洋
的东北信风对南美大陆的东岸带来湿润的水汽,在巴西东南部沿海平
原地区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海岸的智利和秘鲁沿岸为背风区,所以此时的信风难以影响此地;
另外沿岸的秘鲁寒流减湿,加剧了干燥程度,所以形成了最靠近赤道
且呈狭长布局的热带沙漠气候。
3、为什么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的分布形态?
南美洲西海岸的这种独特景观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要知道这
种特殊气候类型是因为常年受到负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实用型的是下
沉气流而导致的。
由于当地气候非常炎热,所以地表大多数都是非常
荒芜的,在这里都会形成沙漠景观。
同样这片地区也是降水量比较少
的地区。
第1个原因就是地形因素。
要知道南美洲西侧不仅是有热带沙漠气候同样也存在着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而当时这几个气候共存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这片地区存在着安第斯山脉。
要知道安第斯山脉的海拔非常的高,同样也让南美洲的气候受到了影响,分为东部跟西部。
第2个原因就是受到洋流影响。
要知道南美洲这种气候的纬度范
围是非常广的,可以说当时一直从南纬的6度延伸到了30度。
而这种
气候的分布也是从低位开始进行延伸。
由于低纬度地区靠近赤道,所
以本身降水量就比较稀少。
但是同样在这片地区也会受到西部的秘鲁
寒流的影响,秘鲁寒流经过的地区产生一定的降温和减少降水的作用。
除此之外,东边的这种高大的山脉也阻挡住了当时的信风,让这片地
区成为了被风坡。
一般来说被风坡的降水量都没有迎风坡多,所以也
长期处于一个缺水的状态。
就是因为这片地区的纬度比较低并且降水量稀少,所以才成为了
这种特殊的气候。
这种气候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本身就产生
的是下沉气流。
下沉气流其实并不容易导致降水,所以也让该地区成
为了常年炎热干燥的环境。
这种缺水的环境也让植被非常的少,所以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荒漠非常多。
4、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地形影响”,我们发现在南美洲西侧不仅仅
是热带沙漠气候呈带状分回布,另外答如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
候也呈带状分布,原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受到了东侧贯
穿南北的安第斯山脉影响。
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使得南美洲的气候分为
东西两部分,西侧太平洋沿岸地区各气候类型东西十分狭窄,呈带状
分布。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洋流影响”,我们发现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
的纬度分布范围极广,从6°S左右往南一直延伸到30°S左右,,很
明显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大幅度往低纬度延伸。
也就是说这些低纬度
地区降水也十分稀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受到西部太平洋沿岸
强大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产生了“降温减湿”作用。
此外,东侧安第斯山脉也阻挡了东南信风,使之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更加减少了这一地区的降水。
5、南美洲西部赤道附近为什么是热带沙漠气候
1 位于赤道两侧,气温高
2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盛行下沉气流,较干燥
3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少降水
4西部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因为南美洲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过,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6、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狭长的原因?
1..由于南美洲离岸风的吹拂,
2..秘鲁寒流的常年的西北方向运动,沿岸的气候多为荒漠.
3..安第斯山脉的南北纵横阻挡了东部盛行西风.使得气候更加干燥.
7、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
一、特点:
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
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
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二、成因:
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副热带高压是一动力高压,是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
到副热带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低空气压增高而形成的,属
暖性高压。
副热带地区天气晴朗干旱的主要原因是盛行下沉气流的缘故。
2、受干燥信风的控制
信风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地球的自转,风向发生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成为东南信风。
南半球亚热带
地区大陆西岸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面,大陆东岸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面。
使南、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有荒漠
分布。
3、受寒流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寒流对所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暖流对所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受寒
流影响,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故降水较多。
(7)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扩展资料:
热带沙漠气候对地区的影响
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降水量极少。
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毫米,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毫米,可见变率之大。
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2、气温高、温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天气温上升极快。
在北非曾有高达58℃的记录,一般夏天的月均温大都在30℃~35℃之间,而且高温的时间很长,如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一年有五个月的月均温在30℃之上。
3、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
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