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doc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曹七巧是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金锁记》B.《沉香屑》C.《倾城之恋》D.《红玫瑰与白玫瑰》2、关于莫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B.莫言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灭亡》《蛙》C.莫言小说大多取材于他的故乡高密东北乡的民间传奇故事,营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一神奇的“文学王国”D.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浑身漆黑,具有超强的触觉、听觉等奇异功能的孩子3、下列关于《西厢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作者是关汉卿B.演绎了崔莺莺、张生冲破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制度,追求婚姻自由的爱情故事C.选自“四书五经”D.崔莺莺的爱情观是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4、下列属于语录体的是______A.《老子》B.《孟子》C.《左传》D.《论语》5、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
A.论点、论据、结论B.立论、驳论、正论C.论点、论据、论证D.引论、结论、论据6、______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李白《蜀道难》C.王昌龄《出塞》(其一)D.杜甫《北征》7、先秦散文中采用寓言形式、极富浪漫色彩的是______。
A.《论语》B.《孟子》C.《荀子》D.《庄子》8、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______拉开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序幕。
A.诗歌B.戏曲C.唐传奇D.词9、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______泪,恨别鸟惊心。
”A.流B.洒C.溅D.掉10、《囚绿记》写于1938年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蒙受耻辱的年代,作品围绕“绿”展开,“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叙写对常春藤的爱恋与怀念,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本文是用______手法写成的一篇抒情散文。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各体兼长,尤以五古七律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白居易正确答案:C2.苏轼《前赤壁赋》中所指的“赤壁”位于今天湖北的( )A.汉口B.武昌C.黄州D.蒲圻正确答案:C3.李清照的号是( )A.香山居士B.六一居士C.淮海居士D.易安居士正确答案:D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 )A.刘禹锡《西塞山怀古》B.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C.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D.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正确答案:C5.提出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一读书方法的文章是( )A.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B.巴金《怀念曹禺》C.曾国藩《字谕纪泽儿》D.粱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正确答案:C6.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的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庄子》正确答案:D解析:庄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生动的故事,《庄子》一书有“寓言十九”之称。
7.《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形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精线勾勒、画龙点睛B.欲扬先抑、层层深入C.浓墨重彩、细腻刻画D.细节传神、平中见奇正确答案:B8.成语“厉兵秣马”出自( )A.《左传.秦晋?之战》B.《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C.《史记.李将军列传》D.《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出处。
考生平时应注意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9.诗风飘逸自然、词彩瑰玮绚丽的诗人是( )A.高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正确答案:C解析:高适是边塞诗人,诗歌充满边关气息;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著称;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李白诗风飘逸开放,词彩瑰丽。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10.“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出自( )A.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B.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正确答案:A11.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以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的话来评价李广,其主要用意是( )A.感叹李广才能出众B.批评李广缺乏才能C.掩饰文帝用人偏见D.暗示李广一生不幸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2. 《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A.武姜B.郑武公C.郑庄公D.共叔段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A.李斯《《谏逐客疏》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4.《郑伯克段于那》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A.武姜B.郑武公C.郑庄公D.共叔段5.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A.A.《尝试集》B.《女神》C.《星空》D.《恢复》6. 公曰:“无庸,将自及。
”一句中的“庸”字的意义是()A.平庸B.用C.庸俗D.无能7. 《麦琪的礼物》的主要构思特点是()A.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留下悬念B.运用倒叙手法开始就制造悬念C.比兴寄托,充满象征暗示意味D.结局在预料之中,一切圆满8.“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9.下列文章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来抒情说理的是()A.A.《《爱尔克的灯光》B.《《故都的秋》C.《《往事》(之十四)D.《《香市》10.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A.A.五帝时代B.“三代之英”的时代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战国时代二、多选题(10题)11.下面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义的有()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B.登斯楼也,则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D.星队木鸣,国人皆恐E.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2. 《我与地坛》的抒情方式有()A.在叙事中抒情B.在议论中抒情C.在写景中抒情D.在记人中抒情E.在回忆中抒情13.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呼告句有()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E.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4.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韩愈、孟郊B.柳宗元、刘禹锡C.欧阳修、范仲淹D.苏辙、曾巩E.苏洵、王安石15.下列作品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有()A.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白居易《长恨歌》C.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E.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6.以下作品属于法国作家创作的有()A.《《米龙老爹》B.《《红与黑》C.《《苦恼》D.《《论学问》E.《《麦琪的礼物》17. 《陌上桑》的故事主要融合了哪几个民间主题()A.夸女婿B.赞美女C.桑林戏D.劝农桑E.抢民女18.下面哪些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番.茨威格的作品()A.A.《《樱桃园》B.《《蝴蝶梦》C.《《昨日的世界》D.《《世间最美的坟墓》E.《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 下列小说由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洁创作的是()A.《《沉重的翅膀》B.《《方舟》C.《《月牙儿》D.《《红豆》E.《《爱,是不能忘记的》20. 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三窟”分别是()A.以“市义”来赢得民心B.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来抬高孟尝君C.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D.修建城池来提高防御能力E.招募军队来完善军备三、填空题(10题)21. 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__________家。
2020年广东专插本全真模拟大联考-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全真模拟大联考·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属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A.《透明的胡萝卜》B.《爆炸》C.《妈妈的宝刀》D.《蛙》2.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是()。
A.艾青B.郭沫若C.闻一多D.戴望舒3.1918 年用笔名“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B.《孔乙己》C.《药》D.《狂人日记》4.成语“缘木求鱼”出自()。
A.《孟子》B.《论语》C.《荀子》D.《庄子》5.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著名诗人是()。
A.普希金B.莱蒙托夫C.阿赫马托娃D.高尔基6.《前赤壁赋》感情变化的线索是()。
A.乐--喜--悲B.乐—悲—喜C.悲--乐--喜D.喜---悲--乐7.散曲“如凤管秋声”的著名作家是()。
A.马致远B.关汉卿C.睢景臣D.王实甫8.号为“于湖居士”的南宋著名词人是()。
A.辛弃疾B.张孝祥C.陆游D.朱淑贞9.人称“词中之龙”的著名词人是()。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秦观10.秦观的词集是()。
A.《淮海集》B.《乐章集》C.《清真集》D.《漱玉词》11.《文山先生全集》中的“文山先生”指的是()。
A.文与可B.文天祥C.岳飞D.陆秀夫12.陆游诗“曾是惊鸿照影来”中的“惊鸿”出自()。
A.曹植《洛神赋》B.曹丕《典论》C.曹操《短歌行》D.司马相如《长门赋》13.《长恨歌》中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作为全篇纲领的诗句是()。
A.在天愿作比翼鸟B.天长地久有时尽C.此恨绵绵无绝期D.汉皇重色思倾国14.杜甫诗集《杜少陵集》的命名方式是()。
A.以官职命名B.以居住地命名C.以字号命名D.以郡望命名15.李白诗句“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所指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B.玄武门之变C.马嵬驿事件D.睢阳保卫战二、古文翻译与断句(本大题有10小题。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在《李将军列传》中,以“中石没镞”“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所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言语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正确答案:D2.在《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感人逸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正确答案:A3.《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 )A.严正庄重B.幽默诙谐C.讽刺嘲笑D.婉约优雅正确答案:B4.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正确答案:B5.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正确答案:C6.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杜甫正确答案:A7.《陌上桑》所描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耕者B.罗敷C.使君D.女婿正确答案:B8.李白山水诗抒情的最大特征是(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融情于景D.借物抒情正确答案:C9.《世说新语》是一部( )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正确答案:C10.《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的展现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制造一种急剧动荡的气氛B.设置一个让人表演的舞台C.展现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D.反衬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心态正确答案:D11.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A.浑然天成B.融情入景C.因景生情D.托景言情正确答案:B12.中唐时期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正确答案:D解析: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元白诗派”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其中白居易的成就最高。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正确答案:D解析:《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
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2.(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正确答案:B解析:《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
3.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 )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正确答案:C解析:《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4.《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正确答案:C5.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陆贾正确答案:A6.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正确答案:A7.“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正确答案:B解析:“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
荀赋咏物寓意,篇幅较短,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
8.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A.歌行B.乐府C.绝句D.律诗正确答案:C解析: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洒脱,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近体诗中,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
9.陶靖节的原名为( )A.陶元亮B.陶彭泽C.陶渊明D.陶潜正确答案:D解析: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或云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10.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正确答案:C解析:杜甫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
2022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批评的人物是()A.於陵子仲B.婴儿子C.叶阳子D.钟离子2.下列作品作家体裁关系不正确的是()A.《鹊桥仙》——秦观——词B.《秋兴八首》——杜甫——律诗C.《高祖还乡》——睢景臣——散曲D.《五代史涓官传序》——欧阳修——传奇3.词风格雄奇豪壮、苍凉沉郁,著有《稼轩长短句》的南宋豪放词人是()A.陆游B.辛弃疾C.陈亮D.张孝祥4.被日本小说《源氏物语》部分章节化用的长篇叙事诗是()A.《哀郢》——屈原B.《息争》——刘大星C.《长恨歌》——白居易D.《春江花月夜》——张若虚5.下列作品属于小说的是()A.《婴宁》B.《颜氏家训》C.《原君》D.《梅花岭记》6.以六言为主和四言,偶句为主,穿插三言、七言奇句写作的六朝抒情小赋是()A.《过秦论》B.《赤壁赋》C.《两都赋》D.《归去来兮辞》7.卢生梦游的故事,告诉世人追逐利禄只是“黄粱一梦”的作品是()A.《枕中记》B.《谏逐客书》C.《书鲁亮侪事》D.《段太尉逸事状》8.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写作《张中丞传后叙》的文学家是()A.李商隐B.韩愈C.韦应D.李白9.在丰富的联想中,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抒发游子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与思念的是()A.《捡麦穗》B.《囚绿记》C.《听听那冷雨》D.《永远的蝴蝶》10.下列作品评析不恰当的是()A.史铁生《我与地坛》落笔地坛,重记“我”残疾后经历人生的苦B.柯灵《乡土情节》,以故国之思为线索,将乡土之情升华爱国之情C.施盐存《纪念傅雷》,突出描写傅雷的“怒”,赞扬他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性格D.宗璞《哭小弟》,紧扣哭字表达对小弟早逝的悲痛和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11.艾青《北方》中最醒目、最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是()A.风沙B.土地C.大漠D.太阳12.“那小马驹子一般撒欢的足音,已录进你大山的山褶,融进了你宽敞的胸膛,镶嵌进了你不老的魂魄。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 )大类。
(分数:1.50)A.十B.十一C.十二√D.十三解析:《乐府诗集》现存100卷,将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拟作,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艺术成就突出,对我国文学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2.《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分数:1.50)A.《世说新语》√B.《左传》C.《聊斋志异》D.《国语》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通过写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揭露了晋代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3.苏轼在( )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分数:1.50)A.《行路难》(其一)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关山月》D.《前赤壁赋》√解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4.相传《诗经》的删定者是( )(分数:1.50)A.刘向B.左丘明C.孔子√D.郭茂倩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删定。
5.下列作品属于欧阳修的是( )(分数:1.50)A.《李将军列传》B.《马伶传》C.《段太尉逸事状》D.《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重要史学观点;《李将军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柳宗元。
6.下列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分数:1.50)A.王维B.陶渊明√C.孟浩然D.谢灵运解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认为是田园诗派创始人,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分数:1.50)A.柳宗元、王安石B.韩愈、曾巩C.韩愈、柳宗元√D.柳宗元、苏辙解析:“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一、单项选择题1 《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2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3 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 )(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4 《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5 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 (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陆贾6 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7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8 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A)歌行(B)乐府(C)绝句(D)律诗9 陶靖节的原名为( )(A)陶元亮(B)陶彭泽(C)陶渊明(D)陶潜10 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11 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 (A)《聊斋志异》(B)《孽海花》(C)《儒林外史》(D)《金瓶梅》12 《闲情记趣》的作者是( )(A)吴伟业(B)顾炎武(C)沈复(D)袁枚13 张洁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 (A)《方舟》(B)《祖母绿》(C)《沉重的翅膀》(D)《爱,是不能忘记》14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是( )(A)汪曾祺(B)朱光潜(C)启功(D)余秋雨15 《二月兰》的作者是( )(A)张洁(B)季羡林(C)陈启佑(D)从维熙16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演说的题目是( )(A)《我有一个梦想》(B)《我们将战斗到底》(C)《自由或死亡》(D)《葛底斯堡演说》二、古文翻译题17 <u>来</u>丕豹、公孙支于晋。
18 昔者仲尼<u>与</u>于蜡宾。
19 是以事行而不<u>悖</u>。
20 近臣尽规,<u>亲</u><u>戚</u>补察。
21 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2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3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24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三、名句默写题25 盛衰之理,________,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26 今王弃高明昭显,________。
(《国语·史伯对桓公问》)27 ________,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长恨歌》)28 城上斜阳画角哀,________。
(陆游《沈园二首》)29 ________,上则为日星。
(文天祥《正气歌》)30 我最怜君中宵舞,________。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31 ________,击空明兮溯流光。
(苏轼《前赤壁赋》)32 扣舷独笑,________。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四、阅读理解3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林清玄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
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乡下的一片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面是一片麻竹林。
音乐显然是来自于麻竹林。
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的。
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竹林。
因为树林在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它,唯有树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有些树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在其间就迷途了。
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树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
过了一会我看看天气尚早,离竹林大约两公里路。
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
<u>整个人被天风海雨的音乐震撼了</u>,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
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过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了尖利如笛子的声音。
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
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
孟夏的时候,它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就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盒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
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
冷漠的房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比如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拂的声音。
有一回我放着一盒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淙淙之间,突然一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虽然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在树林里感受得如此深刻。
原来在自然里所以的声音都是独奏,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
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
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的那么好。
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u>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u>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
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33 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有什么作用?34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①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
②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35 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还插入了很多描写蛙声、鸟声、蝉声、溪水声等的笔墨,有什么用意?36 “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作者得到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括。
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7 作者的择师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这一标准体现了韩愈怎样的从师思想?38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指出主要有哪几组对比。
38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39 诗歌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作简要分析。
40 诗歌的第三句以“鸿雁”做意象,有何作用?答案见麦多课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