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主要游览景点

三坊七巷主要游览景点《逛逛三坊七巷那些地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说说三坊七巷的主要游览景点,那可真是有得逛哟!一走进这三坊七巷,就感觉像是踏入了一个充满故事和韵味的奇妙世界。
先来说说那衣锦坊,据说以前住这里的人都是当官还乡后荣耀显摆的,走在这儿,我都忍不住想,嘿,是不是我也能沾点官气呢,哈哈!不过咱就是一平民老百姓,图个乐呵。
然后就是文儒坊啦,这名字一听就感觉特别有文化。
想来以前这里肯定出过不少大文人吧!咱也在这儿沾染点文化气息,虽然没啥墨水,但好歹能熏陶熏陶不是?走在这里,仿佛能听到过去的书生们摇头晃脑读书的声音呢。
还有那小黄楼,哇哦,那可真是一处精致的地方。
别看它外表不咋起眼,走进去那才叫一个别有洞天。
精致的木雕、华丽的门窗,我都怀疑当年住这儿的人得有多讲究呀。
在那院子里转转,感觉自己都变得高雅起来了,虽然高雅不了几分钟又会恢复原形啦,但那一刻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南后街更是热闹非凡,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有卖当地特色小吃的,那香味直勾得人走不动道儿。
什么鱼丸啦、肉燕啦,尝上一口,哎呀妈呀,那叫一个鲜。
边吃着美食边看着人来人往,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
还有那卖小玩意儿的店,每次都能吸引我进去瞎转悠半天,总想买点啥带回去留个纪念。
要说最有意思的,还是那坊巷里的古老建筑。
那些白墙黑瓦,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有时候我都在想,这些墙壁要是会说话,肯定能给咱讲出一箩筐的故事来。
走着走着,说不定还能偶遇一只慵懒的猫咪趴在墙头晒太阳,那小模样真是太可爱啦。
逛三坊七巷,就像是一场穿越之旅。
一会儿感觉自己回到了古代,一会儿又被拉回现实。
这里有古老的文化,有热闹的市井气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朋友们要是有机会来,可得好好地游览一番,相信你们也会被这里的魅力深深吸引!总之,三坊七巷这地儿,值得你花时间去慢慢品味,慢慢感受。
走在那些石板路上,说不定还能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哈哈!。
三坊七巷旅游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旅游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区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体,迄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中国以坊巷为脉络构建起的最大传统
民居建筑群。
街区内有50多条古街巷,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南起南后街,北到杨桥路,东临教场中路,西至金鱼巷。
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古城街区之一。
三坊七巷内原有10条坊、7条巷,现保存较好的有3条,
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和塔巷。
杨桥巷因宋朝时有一座“杨桥”而得名。
郎官巷原是明朝户部尚书郎中王恕的宅邸。
王恕曾在福州任过知府。
宅子被毁后,人们在原址建了一座郎官亭以示纪念。
塔巷原是清朝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故居,在清朝被改为塔巷。
清朝时,塔前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宝塔(即七塔寺),因此得名“塔前塔”。
—— 1 —1 —。
三坊七巷景色描写

三坊七巷景色描写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是老福州的根。
它全长近三华里,有三坊七巷之称,是福州市旧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
三坊七巷原名叫“三都澳”,传说是宋朝建都的地方。
坊和
巷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以木为主的结构,所以也叫“木坊”、“木街”和“木府”。
三坊七巷,它是由三条平行的轴线构成。
分别是北到杨桥巷,南到南后街,西到珠宝巷,东到水西门大街。
在这三条轴线上有许多明清建筑,其中有林则徐的故居、林觉民家的“三坊七巷”牌坊、严复故居、郑成功纪念馆和朱紫坊等。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后街,走进南后街就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牌坊。
牌坊上有两条龙盘旋着。
一条是张锦芳的家——严复故居,另一条是林则徐的家——林觉民家——严复故居。
两条龙在这座牌坊上盘旋着,寓意
南后街像一条龙一样守护着这里。
走出南后街,就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的广场,广场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
—— 1 —1 —。
三坊七巷博览苑介绍词

三坊七巷博览苑介绍词三坊七巷是福州古城中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一座具有浓厚老街风情的特色街区。
博览苑则是指在这里展示、传承和弘扬福州文化的场所。
在三坊七巷博览苑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福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风华。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它位于福州市区的中心位置,东临青衣江,南靠鼓楼,北临后峰山。
三坊七巷的名称源于这里的街巷数量,三坊即西坊、中坊、东坊,七巷即大南巷、小南巷、大北巷、小北巷、十五巷、十七巷、十九巷。
这里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传统福州建筑为主,独特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艺术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在三坊七巷博览苑中,我们可以参观到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可以进入博物馆,了解福州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和实物,包括古代器物、书画、文献、民俗等,让人们对福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们还可以参观各种展览和展示,了解福州的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
这些展览和展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福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除了参观,三坊七巷博览苑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参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工坊,亲手体验福州的传统工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
我们还可以参加传统文化表演,欣赏福州的传统音乐、舞蹈等,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三坊七巷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庙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加。
三坊七巷博览苑不仅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体验活动,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设施。
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品味福州的传统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此外,博览苑还设有休息区、导览服务、停车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参观体验。
三坊七巷博览苑作为福州的文化名片,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成为福州市民自豪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到福州的历史和文化,体验到福州的传统工艺和美食。
同时,通过这个博览苑的建设和发展,也能够促进福州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福州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3. 福州文庙:福州文庙是福州市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三坊七巷的重要景点之一。 文庙建于宋代,是供奉孔子和儒家经典的场所。文庙内有大量的古建筑和碑刻,展示了福州 的历史和文化。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以上是三坊七巷的几个著名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福州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 风貌。
三坊七巷著名景点介绍
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独特的街 巷布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以下是三坊七巷的几个著名景点介绍:
1. 三坊:三坊是指南坊、中坊和北坊,是三坊七巷的核心区域。这些坊区保存着大量的明 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包括府邸、宅院、庙宇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闽南式建筑风格的“林家大 宅”,它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精致的传统宅院,展示了福州的传统建筑风貌。
4. 福州古城墙:福州古城墙是三坊七巷的另一个重要景点,它是明代福州城的遗址。古城 墙是福州历史的见证,保留了一些城墙、城门和炮台等建筑,展示了古代城市防御的风貌。
5. 福州国际马拉松博物馆:福州国际马拉松博物馆是三坊七巷的新景点之一,它是中国第 一个以马拉松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马拉松的历史、发展和福州马拉松的举办情况 ,同时还展示了福州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三坊七巷周边旅游景点

三坊七巷周边旅游景点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福州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代表。
周边景点丰富多样,以下为您介绍几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1. 鼓山
鼓山是福州市区内的一座山峰,位于鼓楼区南端。
从山上可以俯瞰整个福州市区,景色非常壮观。
山上有福州市著名的三坊七巷,还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福州古城墙、宝龙寺等。
2.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是福州市的一个绿地公园,位于鼓楼区南部。
公园以湖泊为主,湖内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和动物,如水鸟、鲤鱼等,是休闲、娱乐、观赏的好地方。
3. 台江国际会展中心
台江国际会展中心是福州市的一个大型展览中心,位于鼓楼区东南部。
这里经常会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包括文化、科技、商业等领域。
如果您碰巧来到福州有大型展览,不妨来这里看看。
4.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艺术区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艺术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在三坊七巷的基础上,扩大了范围,将周边的古建筑和街区也纳入了文化艺术区的范畴。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
手工艺馆、茶馆、画廊等,可以了解到福州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5. 闽江公园
闽江公园是福州市的一个大型公园,位于鼓楼区东南部。
公园以闽江为主,江上有各种游船和娱乐设施,沿岸有各种观赏设施和休闲场所,可以一边欣赏江景,一边休闲娱乐。
以上为您推荐了几个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果您计划来福州旅游,不妨来这些地方逛逛,体验福州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讲解介绍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是福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也是福建省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
它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该景区包括三坊、七巷和十三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水榭戏台。
水榭戏台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名“五老庙”,后改名为“水榭戏台”,是一座集戏台、水榭、庭院于一体的建筑群。
水榭戏台的建筑风格独特,以福建传统园林建筑和南方水乡风格为主,水波粼粼、桥流曲折、亭榭连绵,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水上乐园。
水榭戏台不仅是演出戏曲的场所,也是游客观赏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好去处。
在水榭戏台内,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传统戏曲表演,还可以品尝福州特色小吃、观赏古典舞蹈、参加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
此外,水榭戏台还设有图书馆、展览室等文化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总之,水榭戏台是一座集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它不仅是福州市的文化名片,也是福建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前来游览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传统建筑和文化,还可以感受到福州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 1 -。
三坊七巷的景点介绍作文

三坊七巷的景点介绍作文
朋友!今天我要带你逛逛福州超级有名的三坊七巷,这地方可太有意思啦!
一走进三坊七巷,那古色古香的氛围就把你给包围了。
先来说说这“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
衣锦坊啊,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派头,据说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外出当官或者经商发达了,回来就穿着锦衣显摆,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儿。
文儒坊呢,那可是充满了文化气息,说不定你随便碰到的一块石头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故事。
光禄坊,曾经有好多达官贵人在这儿住过,那派头,想象一下都觉得不一般。
再看看“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杨桥巷那可是有不少名人故居,走进去就感觉自己穿越回了过去。
郎官巷里,说不定还能感受到当年那些官员们的生活气息。
塔巷,名字里有个“塔”,但塔早就没啦,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的魅力。
黄巷,据说以前黄巢军在这里开过路,厉害吧!安民巷,听名字就知道是为了让百姓安心的地方。
宫巷,有着好多精美的古建筑,让你大饱眼福。
吉庇巷,以前叫“急避巷”,是不是很有趣?
在三坊七巷里,你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店。
有卖福州传统小吃的,什么鱼丸、肉燕,那味道,绝了!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还有卖手工艺品的,那些精美的木雕、纸伞,让人爱不释手。
走在石板路上,看着两旁的古建筑,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仿佛时间都变慢了。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朋友,三坊七巷就是这么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不来逛逛可就太可惜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佛说“今生的五百次回眸,才回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说的就是我们啊!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那就是有缘,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旅游。
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曾青香。
曾是曾巩的曾,在我的记忆里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千百年前是不是一家,我就不知道了。
名字很平凡,大家可以叫我小曾。
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本次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
祝大家旅途愉快!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
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
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
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
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
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
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三坊七巷呢,就是从这条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
三坊七巷的“三坊”呢指的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
“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古庇巷。
但是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被改建为马路,因此:我们今天讲三坊七巷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三坊七巷”历经许多年,格局依旧,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200多座。
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
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造,坊巷格局就初步形成了。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
在七巷中,郎官巷的长度最短,只剩一百余米了。
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微弯曲,当年它的长度据说列七巷之首。
在郎官巷原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讲的是,宋代在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
当然了,这个刘涛呢,肯定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女演员刘涛了。
因为这个刘涛,他是一位官员。
也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巷子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我们往前走呢,经过杨桥路,就能看到衣锦坊了。
这个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以前叫做通潮巷。
根据古书记载,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
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
州,两人回乡时命此坊为“棣锦坊”。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王益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
在这个坊中可以观看戏剧演出,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大家现在来到的就是主座的厅堂部分,是一座明代的建筑,建筑风格简洁、规整。
这是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的做法,使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我们前往主座的第二进。
大家请抬头看,我们头顶廊道的形状就像一个倒扣得乌龟的壳子!叫“覆龟亭”。
在三坊七巷的宅院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逢到了下雨的天气,通过“覆龟亭”的廊道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可以不用打伞的。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
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
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到此结束了。
不是有句话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期待我们的下次从逢。
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在这过程中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我衷心的祝福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