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端午节

合集下载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精选15篇)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精选15篇)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精选15篇)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精选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篇1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四、活动时间:5月26日——5月30日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5月26日,大队部负责)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5月30日前,大队部负责)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5月30日)。

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6篇)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节活动方案篇1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

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20xx年6月x日至6月x日三、活动内容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

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织香袋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村居清洁、节日慰问、助残爱幼等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贫困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慰问金、粽子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

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

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加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

四、活动要求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活动与“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活动项目,加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文明新风;全部活动过程确保安全、有序开展。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我们计划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制作传统食物、观看传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端午节的乐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一、活动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传统习俗;2. 学习制作传统端午节食物;3. 观看传统舞蹈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4. 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端午节前的一周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操场、多功能厅等场所三、活动内容1. 探索端午节的历史与传说通过PPT、视频或老师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传统习俗。

包括屈原的故事、包粽子的习俗等。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2. 手作传统食品——粽子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粽子。

老师会提前准备好粽子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加入糯米、肉、豆沙等馅料,并包扎好粽叶。

最后,学生们可以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传统美食。

3. 观看传统表演——舞龙舞狮请专业的舞蹈团队来学校进行舞龙舞狮表演。

让学生近距离观看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感受舞龙舞狮的威武壮观和阳刚之美。

4. 制作五彩艾草香袋学生们可以用五彩织布和香草等材料,自行制作艾草香袋。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会介绍艾草的功能和在端午节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中医养生文化。

5. 进行传统游戏——踩高跷比赛学生们分组进行踩高跷比赛。

高跷是一个端午节的传统玩具,通过比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平衡力和协调性。

6. 写端午节体验日记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端午节体验日记,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加深对端午节的理解,并分享给同学们。

四、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反馈调查,评估本次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对端午节的理解程度。

同时,老师也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文化,增加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式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并通过实践与互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1. 知识讲解与学习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向学生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可以通过PPT或图片等形式观看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短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意义和习俗。

2. 手工制作粽子学生将分组进行粽子的制作活动。

教师提前准备好粽叶、糯米和各种馅料,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制作步骤进行操作,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制作粽子的特色。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感受制作过程的乐趣,并且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

3. 制作五彩绳子传统端午节时,孩子们会系五彩丝线于手腕上,据信可以避邪驱瘟、祈求平安。

学生将使用彩绳或者彩纸等材料制作五彩绳子。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五彩绳的由来,并分享五彩绳所代表的不同寓意。

4. 传统游戏体验学生将参与一系列传统的端午节游戏,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荡秋千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还能锻炼他们团队协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5. 传统文化展览学生将在校园内搭建端午节主题展览区。

他们可以借助图片、手工制作品等形式展示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解说或互动游戏等方式与观众分享所学知识。

6. 品尝传统美食在活动的最后,学生们将一起品尝各类传统端午节特色美食。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类美食的制作原料和传统吃法,并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品尝。

三、活动安排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和多功能教室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与知识讲解(15分钟)2. 手工制作粽子(40分钟)3. 制作五彩绳子(30分钟)4. 传统游戏体验(30分钟)5. 传统文化展览(20分钟)6. 品尝传统美食(15分钟)四、活动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参与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学生制作的粽子和五彩绳子将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估的一部分,评委将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成果和合作程度进行评分。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推荐3篇)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推荐3篇)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推荐3篇)1.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方案第1篇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活动目标可归纳为: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

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四、活动安排略端午节活动主题一: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来增加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活动一:旱龙舟比赛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端午节一、活动背景与目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本学校拟定了一系列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1. 知识普及类活动:a) 开展端午节常识知识竞赛。

邀请学生参与有关端午节的知识竞赛,通过问答、抢答等形式,增加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

b) 线下展览。

学校在校园内设立端午节展览区域,展示关于端午节的图片、文物等,供师生观赏、学习。

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解说,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

2. 手工制作类活动:a) 包粽子活动。

学校提供制作粽子所需的食材和器具,让学生亲手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物。

b) 制作麦乌活动。

引导学生用五彩纸带和丝线制作出传统的麦乌,增加学生对端午节的情感认同。

3. 传统游戏类活动:a) 冲击龙舟比赛。

学生分组,参与龙舟比赛,感受传统的龙舟文化,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勇敢拼搏的精神。

b) 绕柱比赛。

学生以绳子为主要道具,进行绕柱比赛,体验传统的民间游戏,感受端午节的欢乐氛围。

4. 传统文化体验类活动:a) 舞狮表演。

请专业舞狮团体到学校进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观摩传统的舞狮艺术,增加对民俗文化的感受。

b) 传统美食品尝。

准备端午节传统美食,如粽子、雄黄酒等,让学生亲自品尝传统节日的美味,增加对节日的向往。

三、活动计划时间安排:活动将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的这五天内进行,结合课余时间和特定的活动时间段,确保学生的参与度。

预备工作: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场地、物资和人力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安排: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确定每天的具体活动项目,并安排相关的教师和志愿者协助指导和组织。

四、预期效果通过这一系列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期望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知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端午(3篇)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端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校特组织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2022年6月3日四、活动地点1. 学校操场2. 当地社区3. 端午节文化展览馆五、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利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让学生对端午节有初步的了解。

2. 制作香囊组织学生制作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包粽子比赛邀请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参与,与学生一起包粽子,传承端午节习俗。

4. 端午节知识竞赛开展端午节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对端午节的认识。

5. 端午节文化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端午节文化展览馆,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6. 端午节主题作文鼓励学生以“端午节”为主题,撰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感受。

六、活动流程1. 上午(1)主题班会:各班班主任讲解端午节相关知识。

(2)制作香囊:组织学生制作香囊,学习香囊的制作技巧。

2. 下午(1)包粽子比赛:邀请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参与,与学生一起包粽子。

(2)端午节知识竞赛:开展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

(3)参观端午节文化展览馆:组织学生参观展览馆,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4)端午节主题作文:鼓励学生写作,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感受。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在制作香囊、包粽子等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

3. 通过参观端午节文化展览馆和撰写作文,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深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活动对象:全体学生活动过程:(一)活动序幕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

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端午节
活动对象:星光小学五(1)班全体学生
一、选题背景
1、历史背景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原因是为纪念二千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

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庆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节日。

2、学生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意识较薄弱,由于端午节的历史悠久,学生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外,其它一概不知。

于是我们进行以“走进中国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传统的习俗等。

2、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
料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5、通过“弘扬端午节文化”综合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能根据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查阅、整理及调杳查从图书馆、网上及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6、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牛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

7、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搜集并整理信息、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8、通过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内容:
(一)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
(二)学生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提出探究小主题,结合疑问写出探究的计划。

1、端午节的来源:历史人物、节日食俗、节日活动。

2、搜集屈原诗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设计端午节的海报:
4、与大家分享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5、观看赛龙舟视频,了解龙舟制作及划龙舟技巧,自己设计“陆
上龙舟游戏”,制作手抄报。

6、比较过去与现在过端午节的区别。

(通过问长辈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活动方式:资料搜集、合作交流、小组共议,访问长辈
四、活动过程:
1、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分组。

(1)课前让学生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填写资料收集卡,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情况;
(2)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采用图文结合、录像等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端午节的由来和故事、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诗词等内容,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让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资料,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4)课题确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任务分工和探究主题的计划。

2、分组讨论,制定具体的人员分工和活动实施活动方案。

3、分享交流并作出评价
指出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活动实践资料。

(1)各小组成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利用ppt、小报、图片及影视资料在班级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并接受其他小
组的互动提问。

(2)老师指出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

五、活动评价:
自开展“走进中国端午节”活动以来,一切能按原计划进行,同学们很喜欢这个专题的综合实践。

从开题活动到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涨,他们自由分组,定好组长,然后再共同定好活动计划表,再由组长组织进行实践活动。

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的学生能参与到其中,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不愿参加到活动中;还有在活动过程中碰到困难就退缩等等。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搜集资料能力、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