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发生器报告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音乐播放器[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音乐播放器[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ce389c58fafab068dc02c7.png)
单片机音乐播放器设计报告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内容摘要: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
根据要求设计一款音乐播放器,能实现音乐播放的简单功能,同时为了美化,添加了韵律闪烁彩灯,设计时采用Keil软件编程,用protues软件仿真,核心器件采用灵活性高且价格低廉的AT89C51芯片。
设计完成后系统可播放自编歌曲,同时发光二极管随着歌曲韵律闪烁。
关键词:单片机 AT89C51 音乐播放英文标题Abstract: SCM has small, strong function, low cost,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core is the microcontroll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 music player, design of music broadcast can realize simple function, and to beautify, added rhythm flashing lights, design is used when Keil C software programming, with protues software simulation, the core device adopts high flexibility and the price is cheap AT89C51 chip. The design is completed system can play Wrote songs, and leds with songs rhythm flicker.Keywords:SCM Temperature AT89C51 Music broadcast前言: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求有实际的动手能力,其中很多的原量、规则、现象等仅仅靠学习教科书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比较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电子音乐盒的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电子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流程,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音乐处理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1. 了解电子音乐盒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子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方法;3. 熟悉相关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电子实验室实训设备:电子元件(如:单片机、扬声器、电阻、电容、按键等)、编程软件(如:Keil、C语言编程软件等)、音乐制作软件(如:Audacity等)。
三、实训原理电子音乐盒是一种将音乐信号转换为声波,通过扬声器播放的音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片机控制音乐芯片,将音乐数据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1. 音乐芯片:存储音乐数据,如MIDI文件;2. 单片机:读取音乐芯片中的音乐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指令给扬声器;3. 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播放音乐。
四、实训过程1. 音乐制作:使用Audacity软件制作MIDI文件,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单片机播放的音乐数据。
2. 元件选型:根据音乐盒的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单片机、扬声器、电阻、电容、按键等。
3. 电路设计:根据元件性能和功能,设计电路图,包括单片机、音乐芯片、扬声器等部分。
4.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5. 编程:使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实现音乐盒的功能。
6. 调试与测试:对音乐盒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实训结果1. 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具有基本功能的电子音乐盒;2. 掌握了电子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方法;3. 熟悉了相关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4. 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子音乐盒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并进行了电路设计;3. 编程过程中,我掌握了C语言编程,提高了编程能力;4. 在调试与测试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5. 本次实训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

一、实验目的1. 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
3. 学习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应用。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器件,常用于产生按键音、报警音等提示信号。
根据驱动方式,蜂鸣器可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1. 有源蜂鸣器:内部自带振荡源,将正负极接上直流电压即可持续发声,频率固定。
2. 无源蜂鸣器:内部不带振荡源,需要控制器提供振荡脉冲才能发声,调整提供振荡脉冲的频率,可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无源蜂鸣器。
51单片机通过控制P1.5端口的电平,产生周期性的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声。
三、实验器材1. 51单片机实验板2. 蜂鸣器3. 连接线4. 电路焊接工具5. 编程软件(如Keil)四、实验步骤1. 电路连接:- 将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51单片机的P1.5端口。
- 将蜂鸣器的负极接地。
2. 程序编写:- 使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 初始化P1.5端口为输出模式。
2. 通过循环,不断改变P1.5端口的电平,产生方波信号。
3. 调整方波信号的频率,控制蜂鸣器的音调。
3. 程序下载:- 将程序下载到51单片机中。
4. 实验观察:- 启动程序后,观察蜂鸣器是否发声,以及音调是否与程序设置一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成功驱动蜂鸣器发声,音调与程序设置一致。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以及蜂鸣器的驱动原理。
- 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方波信号的生成方法,以及如何调整方波信号的频率。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实现了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功能,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提高了以下能力:1. 对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
3. 学习了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应用。
单片机电子琴的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小班学号:同组姓名:电子邮件:实验课题:基于AVR单片机电子琴的制作实验日期:2013.09.02—2013.09.15目录:一、实验简介1.1实验目的 (4)1.2实验关键词 (4)1.3基础知识 (4)二、实验器材2.1核心部件:ATmega16单片机 (5)2.2电路元件 (6)2.3管脚说明 (6)三、实验原理3.1实验原理图 (7)3.2实验流程图 (8)3.3实物效果图 (8)四、操作过程与运行结果4.1操作过程示意图 (9)4.2电子琴系统主要部分 (11)4.3具体操作过程 (11)4.4运行结果 (12)五、实验中的排错、体会与建议5.1调试与排错过程 (12)5.2体会与建议 (14)5.3小组分工 (15)5.4参考文献 (15)六、附录6.1流水灯实验 (16)6.2蜂鸣器实验 (17)6.3秒表实验 (18)6.4简易交通灯实验 (25)6.5电子琴源代码 (30)一、实验简介1.1实验目的通过设计一个模拟电子琴系统熟悉ATmega16单片机的使用及其基本功能。
使其能够通过键盘控制实现播放预存音乐,弹奏、储存弹奏音乐,变速播放,暂停及继续播放,停止播放功能。
1.2实验关键词按键检测预存播放弹奏储存变速暂停停止1.3基础知识声波是振动产生的。
频率即表示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采用CTC方式时avr 单片机通过特定的端口(PD4及PD5)输出一定频率的方波,TCCR1A设为比较匹配时OC1A/OC1B电平取反,TCCR1B的计数上限为OC1A,根据公式OCnA=f/2N(1+OCRnA)计算出7个频率音阶所需的OCR1A,则只需将喇叭接在PD4或PD5,通过程序控制端口输出特定频率的方波波形(发声使用正弦波最好,方波效果稍次但影响不大),喇叭就会发出七种不同的声音,依照人听觉分辨7个音阶分为三组,分别为高,中,低音阶频率,经计算可得,当OCR1A=(8000000/musicmem[i]-1)时,{131,147,165,175,196,220,247}存放低音阶频率,{262,294,330,349,392,440,494}存放中音阶频率,{524,588,660,698,784,880,988}则存放高音阶频率,所以需要定义三个数组存放各音阶的频率值。
基于51单片机实现的电子琴设计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1绪论 (4)1.1背景 (4)1.2目的 (4)1.3 意义 (4)1.4基本理论依据和主要工作内容 (4)2 设计方案简述 (6)2.1键盘模块 (6)2.2发声模块 (6)2.3 8X8点阵显示模块 (6)2.4系统技术指标和预期功能 (7)3 详细设计 (8)3.1主要IC芯片介绍 (8)3.2硬件设计 (11)4 设计结果及分析 (19)4.1 测试 (19)5总结 (20)参考文献 (21)附录主要程序代码 (22)摘要单片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贴近生活,用单片机来实现一些电子设计也变得容易起来。
本设计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基于51 单片机的电子琴的设计,其核心芯片AT89S52 单片机,内部电路包括4X4行列式键盘模块、音频放大模块和8X8LED点阵显示模块,本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较为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对于那些需要显示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分辨率不是很高,又需要制造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场合,使用大、小屏幕LED点阵显示器是比较经济适用的,他可以显示字符、数字和简单图形,显示亮度较高,并且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低。
电子乐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音源是由晶体管产生的电振动,并通过音色回路而产生各种音色;同时由周波数调制产生颤音效果,由振幅调制产生各种乐器的音效。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音频放大模块;8X8点阵AbstractIts applica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to life, with a single chip to achieve a number of electronic design is becoming simpler.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design described is based on 51 single-chip, the flower design, the core chip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Internal circuit including the 4X4 determinant keyboard module, audio amplifier module and 8X8LED dot matrix display module, the system is stable, function better, control system reliability, higher cost and so on, has some practical value. For those who need to display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is small, resolution is not high, they need to make the occasion a relatively low cost, using large and small screen, LED dot matrix display is more economical, and he can display characters, numbers and simple graphics, display brightness higher and lower demand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The structure of more complex electronic instruments, the source is generated by the transistor electrical vibration, and sound loops generated by a variety of tone; also modulated by the frequency to produce vibrato effects, generated by the amplitude modulated sounds of various instruments.Keywords:AT89S52 Microcontroller;Audio Amplifier Module;8X8 matrix1绪论1.1背景单片机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极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了芯片级的计算机,因此单片机早期的含义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microcomputer).它拥有优异的性价比、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低电压、低功耗的显著优点.主要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于单片机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实验原理图

图2-1 C51F350单片机播放器系统结构图图2-2SPCE061A 16位单片机音乐播放器硬件结构框图2-3 C52音乐播放器组成框图图3-1 AT89C52引脚排列图图3-2 晶振电路图3-3 微分型复位电路432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ST 9 3.0/RXD 10 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5/T115P3.6/WR 16P3.7/RD 17XTAL118XTAL219Vss 20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 29ALE 30EA 31P0.732P0.633P0.534P0.435P0.336P0.237P0.138P0.039VC C 40AT89C52Y112M HZC630PF C730PFX 1X 2VC CR1VC CVC C图3-4 单片机最小系统图a) 八段共阴LED显示管原理图图b) 八段共阳LED显示管原理图图3-5 八段LED显示管原理图[7]图3-7 音乐播放器LED显示电路设计图3-8 LM2575集成稳压器的两种引脚图[11]图3-9 LM2575内部框图图3-10 电源电路的设计电路图[13]图3-11 内部结构图表3-2 音频功率放大器R1 R23.3V 1.0K 1.7K5V 1.0K 3.1K 12V 1.0K 8.84K 15V 1.0K 11.3K 输出电压可调Open 0图3-12 全数字功放与普通功放过载失真度比较图3-13 LM386引脚图图3-14 LM386方块图表3-3 LM386电子特性表图3-15 音频功率放大器[18]图4-1 主程序流程图[20]图4-2 显示子程序的流程图[21]图4-3 INT0中断模块流程[24]图4-4 T1中断模块程序流程图附录A:电气原理图321DC B AC310u FC130pC230pC5100nF+C2100uFY1D1IN5819123456781234567812345678A1LM386R1330uhR1R110KS1S2+C2330VS3OUTFbVinGNDONU2LM2575GND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ST93.0/RXD10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5/T115P3.6/WR16PSEN29XTAL118XTAL219Vss20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3.717ALE30EA31P0.732P0.633P0.534P0.435P0.336P0.237P0.138P0.039VCC40U1AT89C52VCC123。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22. 电子琴1 •实验任务(1 •由4X4组成16个按钮矩阵,设计成16个音 (2.可随意弹奏想要表达的音乐。
2. 电路原理图图 4.22.13. 系统板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 域中的SPK IN 端口上;5-IK Is s£ 52 嶺E 曾s B 9一10VLS 自rnrr空a §s ss §s 5S <區£§■& ■ss:官益CKHFC d §2R STTL CflFz i ■Air氏疽氐氐M w &氏u>'sS.WOiw-rsswo(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 P3.0 — P3.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 4X4行列式键盘”区域中的C1— C4 R1— R4端口上; 4.相关程序内容1 . 4X4 行列式键盘识别; 2. 音乐产生的方法;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 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 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 当然对于单片 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 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弄正确即可。
现在以单片机12MHZ 晶振为例,例出高中低音符与单片机计数 T0相关的计数值 如下表所示低音 0—19之间,中音在 20—39之间,高音在 40—59之间TABLE: DW 0,63628,63835,64021,64103,64260,64400,64524,0,0音符 频率(HQ 简谱码(T 值)音符 频率( HZ ) 简谱码(T 值) 低 1 DO 26263628 # 4 FA# 740 64860 #1 DO# 277 63731 中 5 SO 784 64898 低 2 RE 294 63835 # 5 SO# 831 64934 #2 RE# 311 63928 中 6 LA 880 64968 低 3 M 330 64021 # 6 932 64994 低 4 FA 349 64103 中 7 SI 988 65030 # 4 FA# 370 64185 高 1 DO 1046 65058 低 5 SO 392 64260 # 1 DO# 1109 65085 # 5 SO# 415 64331 高 2 RE 1175 65110 低 6 LA 440 64400 # 2 RE# 1245 65134 # 6 466 64463 高 3 M 1318 65157 低 7 SI 494 64524 高 4 FA 1397 65178 中 1 DO 523 64580 # 4 FA# 1480 65198 # 1 DO# 554 64633 高 5 SO 1568 65217 中 2 RE 587 64684 # 5 SO# 1661 65235 # 2 RE# 622 64732 高 6 LA 1760 65252 中 3 M 659 64777 # 6 1865 65268 中 4 FA69864820高 7 SI196765283下面我们要为这个音符建立一个表格, 的数据有助于单片机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相应DW 0,63731,63928,0,64185,64331,64463,0,0,0DW 0,64633,64732,0,64860,64934,64994,0,0,0DW 0,65058,65110,65157,65178,65217,65252,65283,0,0DW 0,65085,65134,0,65198,65235,65268,0,0,0DW 02、音乐的音拍,一个节拍为单位(C调)曲调值DELAY 曲调值DELAY调4/4 125ms 调4/4 62ms调3/4 187ms 调3/4 94ms调2/4 250ms 调2/4 125ms对于不同的曲调我们也可以用单片机的另外一个定时/计数器来完成。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2. 熟悉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3. 掌握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4. 学会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实现音乐播放功能。
二、实验原理1. 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集成电路,它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
2. 蜂鸣器:蜂鸣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等电子产品中。
蜂鸣器主要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两种类型。
有源蜂鸣器内置振荡源,可直接发声;无源蜂鸣器无内置振荡源,需要控制器提供振荡脉冲才能发声。
3. 51单片机与蜂鸣器连接:51单片机通过P1.0端口控制蜂鸣器,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时,蜂鸣器发声;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停止发声。
三、实验器材1. 51单片机实验板;2. 蜂鸣器;3. 连接线;4. 信号源;5. 示波器;6. 计算机及仿真软件(如Proteus)。
四、实验步骤1. 将蜂鸣器连接到51单片机实验板的P1.0端口;2.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51单片机系统;(2)通过P1.0端口控制蜂鸣器发声;(3)实现音乐播放功能;3. 将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实验板;4. 使用示波器观察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波形;5. 使用信号源模拟按键输入,验证蜂鸣器控制功能;6. 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验证程序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验证了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和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2. 实现了音乐播放功能,验证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3. 通过示波器观察,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波形符合预期,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4. 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验证了程序在虚拟环境中的正确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熟悉了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2. 理解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学会了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3.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2013年小学期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题目:电子音乐发生器班级:班内序号:实验组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期中检查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电子音乐发生器――2011211****班实验摘要此次本组制作的基于pic单片机的电子音乐发生器是具有液晶显示屏提示的音乐简单演奏、播放等功能的演示作品。
在目前很多简单音乐播放器件(如贺卡、礼品中的简单音乐单元)中,这样的简单电路和rom编程原理都是可以通用的,而且电路搭接、布局简单,十分适合电路原理学习、汇编语言编程零基础训练以及简单礼品核心部分制作参考。
整个系统中,微控制器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软件设计中涉及PORTB\PORTC\PORTD\PORTE用作普通数字I/O脚功能。
本实验用单片机PORTB\D接收来自键盘输入的指令信息,由此确定lcd液晶屏幕显示以及喇叭播放内容,再通过PORTC\D\E输出声音或字幕信息。
A b s t r a c tIn this experiment,our group made this pic microcontroller based electronic music generator is a simple LCD prompts music playing, playback and other functions to the presentation. In the current lot of simple music playback devices (such as greeting cards, gift of simple musical elements), such a simple circuit and rom programming principles can all be generic, and the circuit lap, the layout is simple, very suitable circuit schematic learn assembly language zero-based training program and a simple gift cor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reference. Throughout the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uses Microchip's PIC16F877, software design involves PORTB \ PORTC \ PORTD \ PORTE used as a normal digital I / O pin functions.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microcontroller PORTB \ D receives commands from the keyboard input information, thereby determining the LCD screen display and speakers to play the content, and then through PORTC \ D \ E output sound or subtitle information.关键字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芯片——CMOS chiplcd液晶显示屏——LCD screen输入输出端口——I / O pin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论证与比较电子音乐发生器采用以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芯片为核心的简单控制系统,外部电路连接有喇叭、键盘、lcd液晶显示屏以及其他必要系统调节元件。
在将所要实现的功能用汇编语言加以实现并烧入rom中,作为实验进行过程中的硬件部分实现人员,我在本次实验中的主要工作是相关资料搜集、软件的入手使用、相关乐谱搜集及乐理知识简单介绍、实验记录与图形绘制和最终的硬件设计与焊接实现。
其中,困难的部分在于,理论上认为电子音乐发生器模拟真正乐器的仿真实现方法,与现实电路实现起来有着一定的差别,在长音、乐谱存储播放上,编程的同组搭档也费了不少脑筋和时间。
二.系统总体设计⒈系统模块总体框图⒉程序流程图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三.硬件连接⒈单片机与输出元件连接音乐发生器的声音输出单元十分简单,即pic16f877单片机的RC0端口与喇叭单元信号输入端以导线连接即可。
而单片机与lcd液晶显示则需要相应管脚与单片机RE0\1和RD0-7管脚(10个)以导线连接。
⒉单片机与输入元件连接输入元件中,键盘输入需单片机RD7-4和RB3-0端口(8个)相连。
硬件连接为我的最主要分工部分,其中,各部分的外围支持电路(如4M有源晶振、重置电路、喇叭的放大电路、电源供应电路等的详细情况请见下图,具体硬件原理图)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具体硬件原理图(设计、手绘,12组硬件部分负责学生:刘冰宇)四.调试过程⒈软件程序部分虽然软件部分是由本组队友完成的,但是基本原理上在平时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容易些的原理,而且在理解了程序控制和输出原理的基础上完成硬件设计和实现也就更加有利了。
首先,曲目存储形式,在参考资料“两只老虎”简谱的简单乐理解释之后,存储过程中由于1/4音符(该曲为“4/4拍”歌曲,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该曲中有设置1/4拍的必要,详细见附件“简谱1”)的原因导致程序曾多次需要重新编写。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⒉硬件部分硬件部分设计实现由我负责,硬件部分的完成分为:电路图的设计、面包板上的电路实现、万能板上的电路实现三部分。
绘制基本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搭接面包板上的电路,但是由于面包板搭接存在不稳定性,电路时常会有输出失常的情况发生,在最后一次电路终于正常工作、各项参数均正常之后,听取实验室老师的建议,直接进行焊接,在考虑了手中现有万能板的条件之后,重新绘制适合于该万能板布局的电路图,并着手焊接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1、市面上学生自行购买的万能板与教师下发的教学用万能板有着很大区别,其用法也有不同,教学用万能板有内置相连的焊点,这样的结构十分适合初次焊接整个电路的学生使用。
2、焊接很多管脚与输出元件的部分时,强烈建议焊接之后立即使用万用表测量焊点是否真正焊上,否则在电路出现问题时再查找将有可能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3、要在各种学习中贯彻“微积分”的思想,化整为零,分步击破,再将它们重新组合以求得整体效果的实现,同时,焊一部分就验一部分,焊接完成的部分及时检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电路整体的正常工作。
(详细请参考本实验报告第七部分附录中的各部分分解硬件原理图)4、边分析边检查,猜想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各种原因,逐个检验。
5、仔细读图,避免管脚接错这样的低级错误。
五.参考文献: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李学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使用说明:的确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教材,本书列举了很多实用的具有实战意义的例子,单片机入门就是通过把这本书里的好例子一字一行敲进电脑去来实现的。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提高篇李学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使用说明:继承了前面基础篇的风格,例子也具有实战意义,主要讲RA、TMR2的使用和CCP模块的PWM脉宽调制功能。
六.实验心得体会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在本次小学期实验过程中,我们组(12组,A网)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但同时却并非实验本身学习问题,时间存在着客观限制,由于实验时间在期末考试之后,实验结束即意味着组员订票返乡,由于暑假铁路客运订票高峰一票难求的原因,我们组不得不非常无奈而遗憾地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题目(本组软件负责的队友同学其实本来是非常中意于“单片机智能车”这个题目的,但是未能如愿为之尝试、努力和钻研,实在是一大遗憾)并以相对紧凑的实验节奏完成了实验,实验完成功能:LCD显示的电子音乐发生器,用时:30个教学单元(第11天完成验收)。
首先,总结实验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本次实验中参考正规科研实验的模式编写并保存了“实验日记”和出于个人兴趣录制的实验中期检验的录像,虽然记录并不完整,但是还是有利于回忆经验教训的(此部分参见附录和报告附带文件夹)。
在硬件设计,尤其是万能板焊接前的具体电路设计阶段,由于不得不考虑手中现有材料的限制,曾经出现严重的元件错接在高电平上的事故,好在接通电源前及时发现并更正,否则该元件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由于焊接工作台与测试区分离,在焊接过程中时常有忘记携带图纸、镊子等状况,不仅让实验习惯不好的我吃到了苦头,更是让我理解了实践过程中对人各方面能力综合考验的道理。
其次,总结实验中个人心得体会,实验中曾经遇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下实验日记:2013.6.29第一次理论课,实验介绍及题目引导2013.7.1进入实验室,试验箱介绍,尝试霹雳灯(下载成功未成功运行),尝试d盘中程序计数器(led灯显示计数数值)(下载、运行均成功)2013.7.2第二次理论课(讲解硬件),继续实验,实验设计报告编写、实验报告试写、题目权衡确定、其他组成果观摩与教师交流硬件支持问题、总结实验箱使用经验教训(尤其关于下载和实验箱电源接触不良与程序下载运行之间的关系,总结理论与实际差距问题)2013.7.3实验进入胶着状态,虽然仍然在不懈研究代码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但一无所获……(上午),下午,电子音乐发生器程序输出端口暂定rc0。
2013.7.4由于突发不可抗力原因,实验节奏被迫打乱,开始系统学习汇编语言且进度不可控,上午理论学习,下午理论学习同时查阅资料,同组同学发现编程中对于二进制常数填写中00000000B不可用,需改用B’00000000’的形式,实现按键控制led发光二极管依照指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令发光。
晚上对程序进行重新修改后,基本实现按键控制指定led发光,同时控制喇叭发出c 大调七个音阶的声音,实验取得阶段性胜利。
面包板出现问题且查找原因整整2天无果,正是由于电子音乐发生器是一个并不困难的题目,才更加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现在回想起实验当时的困扰和不解,有如只身一人前往一处人烟稀少的“一线天”景点,但是不幸在通过石缝时整个人被卡在正中间,一转头都会擦到鼻子的狭窄和精神上的窒息感,此时唯有解决当前的问题才能艰难蹭出石缝……但是当终于从压迫身心的“石缝”中脱险时,才能发现天空是如此蔚蓝高远、回想起来心中感慨万千。
焊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烫伤了手指,还目睹了旁边实验台烙铁使用不当导致的爆炸,这些都时刻提醒着我们实验过程中“规范使用、安全第一”,(旁边实验台爆炸时,一个火球从烙铁导线出喷出来,发出爆鸣声,随后发现烙铁导线完全炸断、插排断电保护)否则伤及自身、他人,造成安全隐患、财产损失、甚至伤亡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