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3-数学-5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202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2、在○里填上“=”○○○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3、练一练: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2、小组讨论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5.0192○5.01297.281○8.001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3).学生交流。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5 1-5的认识——第几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5 1-5的认识——第几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5 1-5的认识——第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5的认识2. 1-5的书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5的认识和书写。

2. 教学难点:数字1和4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数字贴纸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认识1-5(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

(2)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1-5,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交流数字1-5的认识。

3. 书写1-5(1)教师示范书写数字1-5,并讲解书写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5。

(3)学生独立书写数字1-5,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字。

(2)教师说出数字,学生用手指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字书写练习。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字1-5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六、课后作业1. 练习本上的数字书写练习。

2. 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中练习书写数字1-5。

七、板书设计1. 1-5的认识1 2 3 4 52. 1-5的书写1 2 3 4 5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磁性黑板等教具,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1-5的认识和书写。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书写1-5”部分。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书写数字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第5课时,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问小明比小华多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探究与交流(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教师拿出3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有1个苹果,那么3个苹果就是1个苹果的3倍,如何用乘法表示?引导学生得出1×3=3。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选取一些学生代表性的解法,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

3. 练习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倍数的概念一个数× 倍数 = 几倍七、作业设计1. 请用乘法计算下列各题,并填写答案。

(1)2×3=(2)4×5=(3)6×7=答案:(1)2×3=6(2)4×5=20(3)6×7=422. 请用倍数的概念,解决下列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3篇)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仅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精选篇1)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 15 150 1500 15000因数 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沧海红颜为大伙儿找到的5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300-120+25×4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计算300-(120+25×4)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

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3.问题解决:利用交互式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让学生发现、圈出、说出、画图、拼写、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4.情感态度:通过情境图、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四合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四边形。

教学难点:四合院的分类,了解不同四合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1、师:播放学校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地方?在学校平面图中你能找出几种平面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圈画一边汇报。

)2、师: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图形,可见平面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种图形──四边形。

(板书课题:四边形)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老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点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请学生上台展示。

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教师板书。

老师:请完整地说出四边形的特征,并和全班一起朗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知。

师: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老师:从信封里拿出一个图形(露出一角),猜是不是四边形。

(两个特例)为什么是四边形?为什么不呢?你能把它变成四边形吗?(学生报告)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

(学生汇报)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设计背景:我园小班幼儿多居于乡下,个别幼儿不会数数、不会按顺序读数、有些幼儿喜欢读数可是老把数字的顺序搞混淆。

孩子们的年龄偏小,农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时间,针对乡下的种种局限因素,为了使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科学领域的数学部分,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幼儿体会与同伴游戏时候的欢乐,喜欢做游戏。

2、认知目标:会认读数字宝宝1—5。

3、能力目标:能大声地读出数字1—5中的某一个简单的知道数字宝宝的笔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幼儿能认读出数字1—5。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大胆的读出数字1—5之间的任何一个。

活动准备:数字宝宝卡片1—5各一张、数字宝宝的纸手套若干、数字挂图、动物卡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数量。

二、基础部分我们有两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头。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导幼引儿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数完手指以后,出示数字卡片。

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这是数字几。

鸭妈妈生了5个鸭蛋,最近要孵出鸭宝宝了。

请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几只。

按照这样的程序从一到五鸭妈妈孵出了五只鸭宝宝。

把相应的数字1—5贴在鸭宝宝的下面。

教师把数字挂图以及相应的有数量的出示在黑板上,带领幼儿说儿歌,识记数字1—5。

儿歌:1像粉笔会写字2像小鸭水里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能买菜(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可以很上口,便于记忆)三、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请幼儿将纸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数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儿歌。

然后带领幼儿说儿歌。

整理教具下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上第14~1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1《1-5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1《1-5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1《1-5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活动,认识1-5这几个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掌握数的顺序,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问题。

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有趣且易于理解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1-5这几个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掌握数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5这几个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掌握数的顺序。

2.难点:理解数字间的相对关系,能够正确排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字的含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玩具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和数字游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公园里的花、桌子上的苹果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说一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1-5。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如“一、二、三、四、五”。

同时,教师用手势表示数字的顺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如“数字接力”、“数字排序”等。

游戏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情境,如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用数字进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1对3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小数的运算与方程教学内容1.熟练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能正确解出简单的方程。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1. 口算(抢答的形式,可以对于回答正确多的同学给与积分奖励)0.2+2.6 3.2-2.2 0.7×20.6÷2 4.6-3 2.1×325+15×2 64÷8×8 (10-2)÷(20-12)答案:2.8;1;1.4;0.3;1.6;6.3;45;64;12. 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可以按顺序轮流回答,最后总结一下什么方程)a+24=73 4x=36+17 23÷a>43x +84 3x +4y=8 48÷a=93. 找朋友,把左边的方程和右边方程的解连在一起8+ x =16 x =3x -6=17 x=9.6x+2.1=5.1 x =8x -3.2=6.4 x=23(此部分计算可采用比赛的形式积分)例1. 直接写出得数0.9÷0.9-0.9= 4.96÷(2×0.5)= 6.6×(4.5+5.5)= 6÷(4×1.5)= 4.8÷3+0.6= 7.8×(1.6+2.4)=答案:0.1; 4.96;66;1; 2.2;31.2试一试:直接写出得数(1.72-0.72)×1.8= 3×2.4-2.4= 8×4.5-4.6= (5.26-3.26)×3= 8.4÷(2.1-1.1)= 99÷(33÷1.1)=答案:1.8; 4.8;31.4;6;8.4; 3.3例2. 比较大小8.26 17.28-9.02 3.3÷1.1 3.35.4÷0.6 54÷6 4.2×1.1 4.2÷1.1答案:=;<;=;>试一试:比较大小5.6÷10 5.6×10 7.8 8.7-0.92.5×0.9 2.5÷0.9 7.5-3.8 1.9×2答案:<;=;<;<例3. 递等式计算(1) 4.20.17 2.3÷-⨯⨯+(2) 9 1.50.50.3(3)28.3312.6x -÷= (4)0.8(7.2)7.92x ⨯+=答案:3; 21; 47.1; 2.7(学生统一完成,互相批改,教师针对重难点详细讲解)1. 竖式计算780÷60 7.2÷0.18381÷54 135×45答案: 13, 40; 7.05; 60752. 递等式计算(1)0.175÷0.25×4(2)0.175÷0.25÷0.4(3)200÷[(172-72)÷25] (4) 630×[840÷(240-212)](3)50减去6.5与1.8的积,差是多少?(4)4.68除以0.9的商比8.5乘以1.4的积少多少?答案:2.41;442;38.3; 6.7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简易方程【巩固练习】1. 递等式计算(1)3.83×4.56+3.83×5.44 (2)9.7×99+9.7(3)3.14×0.68+31.4×0.032 (4)27.5×3.7-7.5×3.7(5)8.54÷2.5÷0.4 (6)3.2×0.25×12.5答案:38.3;970; 3.14;74;8.54;10;2. 解方程教育1对3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简便计算教学内容1.复习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加强计算能力。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1. 在上面递等式计算中,你有没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是怎样用的?通过学生用的简便方法,总结出以下简便方法。

加减法凑整:注意观察算式中数之间的关系。

加法:末位凑十,前面凑九;减法:末尾一串都相同。

乘除法凑整:乘法:25、425、8125;熟悉5、25、125的倍数除法:熟悉简单的倍数关系。

四则运算简算:添/脱括号:注意是否可以添/脱,注意变号。

乘法分配律与提取公因数:注意观察算式中相同或有倍数关系的部分。

(本节课计算类题目可采用竞赛形式,进行积分激励)例1. 简便计算:(1) 23.4-0.8-13.4-7.2 (2)12.78-(4.97+2.78)(3)12.5×0.4×2.5×8 (4)63.4÷2.5÷0.4(5)35÷(0.35×2)(6)9+99+999+9999+99999答案:1; 5.03;100;63.4;50;111105试一试:14+98+997+9996+99995如何计算最方便?提示:把14拆成2+3+4+5分配到后面4个数中,正好凑整,100+1000+10000+100000=111100例2. 简便计算:(1) 4.6×0.35+4.6×0.65 (2)(2.5+0.25)×4(3) 2.95×101-2.95 (4) 3.14×1.9+31.4×0.81(5) 99×4.3 (6) 0.92×1.01答案:4.6;11;296;31.4;425.7;0.9292(学生统一完成,互相批改,教师针对重难点详细讲解)1.巧算:(1) 34.7-5.8-14.2-4.7=________;(2)27.58-(13.87+7.58)=________;(3) 32.8÷8÷1.25=________;(4)4.8×2.7+7.3×4.8=________;答案:10; 6.13; 3.28;48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13.78-6.99 (2)88×25(3)0.99×59;(4)8.4÷4×25。

(5)1.87÷(2.8×1.87+1.87×6.2+1.87) (6)21.6÷[64.8+(48.6-2.7×2)](7)32.5-2.4-3.2-5.4 (8)(5.5×0.48+0.48×84.5)÷9.6答案: 6.79;2200;58.41;52.5;0.1;0.2;21.5; 4.5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巧算的技巧和方法1.巧算:(1) 6.8÷(68÷2)=________ (2) 9+99+999+9999=________(3) 3.5×3.5+3.5×6.5=________ (4) 7.7×9.9+0.77=________答案:34;11106;35;772.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能简算的要简算):(1) 9.9×101 (2) 1.25×3+5(3) 1.25×808 (4) 72.3×5.8+7.23×42答案:980.1;8.75;1010;723【预习思考】小练习:1. 在账本上,收入10元记作+10元,则支出20元记作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海平面以上100米记作+100米,则-135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顺时针旋转35°记作+35°,那么-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1对3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1.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初步建立数轴的概念及正负数的大小观念。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小练习:1. 在账本上,收入10元记作+10元,则支出20元记作________________。

-202. 如果海平面以上100米记作+100米,则-135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平面以下135米3. 如果顺时针旋转35°记作+35°,那么-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时针旋转45°通过预习作业的练习,总结出下面的概念1.常用“负数”来表示与正数相反的意义,如温度、海拔中均有负数出现。

2.正数表示比0大的数,而负数表示比0小的数,负得越多数越小。

3.类似于温度计,可以将正负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这种直线叫做数轴。

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例1. 下面的数轴画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注意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例2.(1) 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以下数的点: 0,3,-1.5,-2x–1–2–3123(2) 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4,2.5,-3,2,0,-0.7,-0.3,+1.5答案:﹣0.7<﹣0.3<0<+1.5<2<2.5<4可以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找出这些点,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就可以了试一试: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以下数的点: 4, 2.5, 0, 1.5,-3,-1.5,-22134-112-11-11 2 012-2-1 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401234–3–2–1例3. 填空(1) 8℃比3℃______(高/低)______℃;-9℃比-3℃______(高/低)______℃;2℃比-3℃______(高/低)______℃;(2) 下午1时的气温是6℃,傍晚6时的气温比下午1时下降了4℃,凌晨5时的气温比下午1时低9℃。

傍晚6时的气温是________,凌晨5时的气温是________。

(3) 如果李华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李华向西走43米,记作______米;如果李华先走了-3米,又走了8米,实际上他向东走了______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