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尿干化学分析后进行镜检的临床意义

尿干化学分析后进行镜检的临床意义

尿干化学分析后进行镜检的临床意义
钟可文;陈瑞华
【期刊名称】《衡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26)002
【摘要】尿液分析仪白细胞检测只测定尿中粒细胞,与显微镜下计数原理截然不同,不能准确反映尿中有形成份的真实情况,本组实验表明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的非常显著性差异,尿液自动分析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

【总页数】2页(P228-229)
【作者】钟可文;陈瑞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2
【相关文献】
1.对42例进行了不完全结肠镜检后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的方法 [J], 何海洋
2.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三种方法相结合检测尿液分析的必要性 [J], 赵必和; 张润清
3.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三种方法相结合检测尿液分析的必要性 [J], 赵必和; 张润清
4.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联合应用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意义 [J], 康星星;刘娟
5.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人工镜检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赵军;杨朝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与镜检关系综述

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与镜检关系综述

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与镜检关系综述1.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出率的影响:尿液酸碱度即尿液pH值,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功能。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的条件下尿液pH值为 4.6~8.0(平均为6.0)[1],尿自身理化性质的变化,如pH或渗透压使有形成分变形、变质[2]。

并且红细胞对尿液酸碱度的耐受性不同,红细胞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尿液中较为稳定,不宜被破坏,而在酸性(pH≤5)的尿液中最易被破坏溶解。

在临床尿液常规的检验中,经常遇到尿液自動分析仪检测有问题的标本,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却无异常改变,尤其是隐血“+”、“++”甚至有时“+++”,镜检时却看不到红细胞或只见到少量红细胞的情况,此报告会使临床医生产生疑问。

2.标本对结果的影响: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如放置时间过长,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红细胞、白细胞破坏溶解,也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人为实验误差。

干化学法即可测定完整的细胞成分,又能测定因细胞破坏胞浆内容物来辨别细胞的有无(通过特异性或非特异性酯检测白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样反应检测红细胞),某些肾病患者的终尿,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裂解,可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差异。

3.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红细胞的关系:干化学法测定细胞既可测定完整的红细胞又可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同时有过氧化酶作用的其他物质。

对于在肾脏或泌尿道中破坏的红细胞或由于尿比重过低,因pH值偏高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出现在尿液中,而镜下又看不见血红蛋白,分析仪则可检测到血红蛋白,因此造成所谓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查“假阳性”现象。

所以当尿液分析仪报告阴性和微量的标本时,一般可以省略镜检。

如尿液分析仪报告阳性结果时,必须镜检复查。

并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找出引起尿液红细胞阳性的原因。

4.关于白细胞:干化学分析仪法只能测中粒细胞的酯酶,不与淋巴细胞反应,但在肾移植病人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其他病引起的淋巴细胞尿时,会产生阴性结果,此类病人尿液应以镜检为准。

尿液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分析探讨

尿液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分析探讨

尿液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分析探讨保证尿液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正确掌握尿白细胞镜检与干化学的关系,降低临床漏检率,但由于两者的方法及原理不同,两者的结果比较没有固定的换算公式,笔者通过显微镜检查结果与干化学分析结果比较,纠正干化学分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标签:尿液分析仪;干化学;镜检;白细胞;影响因素干化学筛选简单易行、检验成本低、便于推广,可评估健康、疾病状态,尤其对判断泌尿系统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干化学分析法的检测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红细胞及白细胞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必须结合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现将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 干化学法检查尿液白细胞的原理粒细胞胞质内含有酯酶,这种酶能水解一种3-羟基吡咯酯类底物,释放出酚,从而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成正比。

此法只能测定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反应。

2 尿液白细胞显微镜检查标准化操作:取尿液10 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1 500 r/min,离心5 min。

弃除上层尿液,保留0.2 ml尿沉渣,轻轻混匀,取1滴置载玻片上,用18 mm×18 mm或22 mm×22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10个高倍视野(HP),报告方式:××个细胞/HP。

尿液白细胞显微镜分析报告方式中视野平均值与定性结果的对应关系:0~4个为(-),10~20个为(+),21~50个为(++),>50个为(+++),满布视野为(++++)[1]。

3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影响因素3.1 温度尿液干化学检测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尿液白细胞检测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2]。

因为干化学法的原理是用试条上的试剂与尿液中相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又必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显微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显微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显微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尿液常规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作为临床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尿液分析以其操作简便,实验快捷,取材简单,对临床诊断高帮助性深得临床认可。

尿液分析及其形态学可用以临床诊断和鉴别多种疾病(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随着医学科技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液沉渣分析仪相继出现,更新发展快速,极大提高了尿液分析的准确率,缩短了检测时间,具有快速化和自动化的优势,为临床快速诊断疾病提供了条件。

显微镜检法费时费力,被逐渐取代,在一些医院镜检率相当低,甚至无人工镜检意识。

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524例尿液标本分析,对尿液分析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人工镜检法3种方法检测结果進行分析,探讨影响干化学法和沉渣分析仪法相关因素,以及传统的人工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我院2011年2月~11月,门诊和病房患儿尿液标本524例,男性275例,女性249例,年龄14~55岁。

1.2仪器长春迪瑞H-800型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离心机。

1.3方法用一次性洁净塑料尿杯杯收集中段尿5 mL,充分混匀后,进行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之后进行人工显微镜检,实验均在取样后 2 h 内完成。

干化学法和沉渣分析仪法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尿沉渣显微镜检法按照《尿液沉渣检查的标准化建议》[2]。

2结果2.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524份尿液标本进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检测,RBC阳性198例,阳性率为37.9%;WBC阳性210例,阳性率为40.1%;尿沉渣分析仪RBC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8.2%;WBC阳性240例,阳性率为45.8%;尿沉渣光学显微镜镜检法RBC阳性138例,阳性率为26.3%;WBC 阳性223例,阳性率为42.6%,见表1。

2.2红细胞检测结果中,干化学分析阳性而沉渣分析阴性标本50例,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而人工镜检阴性标本10例;白细胞检测结果中,人工镜检阳性而干化学分析阴性标本13例,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而人工镜检阴性标本17例。

尿液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分析探讨

尿液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分析探讨
37其 他 因 素 .
1干化 学 法检查 尿 液 白细胞 的原 理 粒细 胞 胞 质 内含 有 酯 酶 . 种 酶 能 水 解 一 种 3 羟 基 吡 这 一 咯酯 类底 物 , 放 出酚 , 而 与重 氮 试 剂 反应 生成 紫 红 色 化 释 从 合物 , 其颜 色 深浅 与细 胞 的多 少 成正 比。此 法 只能 测定 粒 细 胞 . 与淋 巴细胞 和单 核 细胞 反应 。 不
标 准 化 操 作 : 尿 液 1 l离 心 , 用 水 平 式 离 心 机 。 取 0 rl I 采 15 0 d i , 0 m n 离心 5mi。 除上 层 尿液 , 留 02r 尿沉 渣 , n弃 保 . l n 轻轻 混 匀 , 1滴 置 载玻 片上 , 1 mx 811或 2 取 用 8m 1 1 13 1 2mmx 2 2mm盖 玻 片覆 盖 后镜 检 。先 用低 倍 镜 ( 0 l ) 察 全 片 , 1x 0 观 高倍 镜 (o4 ) 1x o仔细观察 l 0个高倍视野 ( P , H )报告方式 :x " x 4- 细 胞/ P } 。尿液 白细胞 显微 镜 分 析报 告 方 式 中视 野 平均 值 与 定 I 性结 果 的对 应关 系 : 个 为 ( ,0 2 为 ( )2 — 0个 为 0 一)1 ~ 0个 + ,1 5 ( + ,5 + )> 0个 为 ( + ) 满 布 视 野 为 ( + + 【 ++, + + )。 ”
法 及原 理 不 同 , 两者 的结果 比较 没有 固定 的换算 公 式 , 者 通 过显 微镜 检 查结 果 与干 化 学分 析 结果 比较 , 正干 化 笔 纠 学 分析 的假 阴性 和 假 阳性结 果 。
【 关键 词】 液分 析仪 ; 尿 干化 学 ; 镜检 ; 白细胞 ; 响 因素 影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尿液基本理化性质
1.尿液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分析意义
3.尿液的酸碱性分析与临床意义
4.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的分析意义
5.尿液PH值及pH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二、尿液成分分析
1.尿液的有形成分分析及其意义
2.尿液的有机物分析及其意义
3.尿液的无机盐分析及其意义
4.尿液的酶分析及其意义
5.尿液中其它成分的分析及其意义
三、尿液离子分析
1.尿液中钠、钾、钙、镁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氯、磷、硫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铁、铜、锌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铝、铅、汞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离子的分析及其意义
四、尿液代谢物分析
1.尿液中蛋白质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糖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脂质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核酸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代谢物的分析及其意义
五、尿液微量元素分析
1.尿液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2.尿液中铜、锌、镉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3.尿液中镉、铅、砷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4.尿液中锶、钡、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5.尿液中其它微量元素的分析及其意义
总结:
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尿液成分、离子、代谢物以及微量元素,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判断疾病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因此,尿液干化学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临床检测手段,对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常规是指对尿液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分析,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检验尿常规的方式。

本文将探究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原理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主要能够自动测量尿液的流速、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潜血、胆红素、尿胆原等各项指标,并且能够自动生成结果报告。

其优点是快速、准确、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尿常规检验的效率。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缺点是设备价格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显微镜手工法是一种传统的尿常规检验方式,在医院等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晶体等微观结构,分析尿液的颜色、浑浊度、比重、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指标。

显微镜手工法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等细节信息,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判断。

显微镜手工法的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耗时较长,结果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对于日常常规检查或需要快速结果的的情况,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首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一些需要观察细胞形态等细节信息的情况,或者对结果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显微镜手工法是必不可少的。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可以结合使用,相互补充,提高尿常规检验的综合效能。

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4期133投稿邮箱:sjzxyx88@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刘宏侠(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盐城)摘要:目的 研究尿液镜检法的实施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从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尿常规检查的受检者中随机抽取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尿常规检查中采用两种检验方法,即干化学法和尿液镜检法,比较采用干化学法和尿液镜检法的效果。

结果 在尿液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上,经比较,干化学法和尿液镜检法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在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阳性率上,经比较,干化学法和尿液镜检法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干化学法在红细胞检出中略有优势,不过漏检率较高。

尿液镜检法特异性比干化学法高,漏检率很低。

结论 尿液镜检法的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漏检率偏低,适宜应用于尿常规检验。

关键词: 尿液检验;尿液镜检;干化学法;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4.087本文引用格式:刘宏侠.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133-134.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r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in Urine TestLIU Hong-xia(Yan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r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in urine test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220cases of subjects receiving routine urine tes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n the urine routine test, two methods were used, namely dry chemistry and urine microscopy examination. The effects of dry chemistry and urine microscopy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dry chemistry and urine microscopy examination on the positive rate of urine leucocyte detection(P>0.05),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ry chemistry and urine microscopy examination on the positive rate of urine red blood cell test results (P<0.01).Dry chemistry had an advantage in the dete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but the rate of missing detection was high. The specificity of urine microscopy exa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ry chemistry, and the rate of missing detection was very low.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ur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have high specificity and low missed detection rate, so it is suitable for routine urine test.KEY WORDS : Urine test; Ur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Dry chemistry method; Significance0 引言尿常规检查是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检验受检者的尿液颜色、透明度以及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通过此项检查可以了解受检者的一些身体情况,可以为一些疾病的发现提供参考依据[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 刘孙琴,程静,董明国,等.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后检验指标的改变和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271-273.[2] 孙红岩,艾辉. 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38-139.肝硬化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肝脏血供,致使肝脏硬化与变形。

合理的生化检验能够反映出患者肝硬化情况,在肝硬化诊断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所对于疑似肝硬化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法进行检验,成效理想,现将检验项目与方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所2014年1月~2014年8月的46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组成观察组,本组患者均经CT 诊断、B 超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病史询问确诊,在性别上,男31例,女15例,年龄为29~77岁,平均年龄为(53.9±4.7)岁。

另选择我所同期的4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年龄为(49.8±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检验方式于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置于真空试管,进行生化检验,其中,直接胆红素(DBIL )、白蛋白(ALB )、总胆红素(TBL )、总蛋白(TP )使用两点终点法进行确定,总胆汁酸(TBA )应用循环酶法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胆碱酯酶(CHE )使用速率法测定[1]。

1.3 相关数据判别标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化检验结果,总胆红素越高,病程越长,患者肝损害情况越严重;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越低,表示患者肝脏合成能力越差; γ-谷氨酰转肽酶越高,显示患者胆汁淤积越严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患者肝损害程度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DBIL (34.4±28.3)μmlo/L ;ALB (25.6±5.1)g/L ;TBIL (86.7±43.1)μmlo/L ;TP (61.2±7.7)μmlo/L ;TBA (65.3±34.9)μmlo/L ;AST (99.6±65.5)U/L ;ALP (171.1±91.4)U/L ;A/G (0.8±0.3)U/L ;CHE (2382.0±766.3)。

对照组46例患者,DBIL (3.3±1.5)μmlo/L ;ALB (70.9±7.4)g/L ;TBL (11.6± 5.2)μmlo/L ;TP (70.9±6.8)μmlo/L ;TBA (3.6±2.8)μmlo/L ;AST (15.6±8.7)U/L ;ALP (74.3±30.2)U/L ;A/G (1.7±0.2)U/L ;CHE (7243.0±1082.2)。

通过上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本研究对于观察组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进行生化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这就显示,观察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与肝组织受损严重,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问题,且患者肝细胞蛋白合成能力、代谢能力偏低,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采用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肝硬化的诊断,生化检验项目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帮助医师掌握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tested with liver function examination and biochemical metho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biochemistry test results. Results Direct bilirubin, total bilirubin, alkaline phosphatase, total bile aci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protein, albumin, cholinesterase, albumin and globulin ratio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0.05). Conclus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biochemical test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hich could help physicians to master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but also can use targeted therapy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body condi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 Biochemical tests,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diseases, Value作者单位:164300 黑龙江省黑河市妇幼保健院【摘要】目的 进一步对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份尿液标本,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检查,记录两种检验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经尿液分析仪检验后,100例尿液标本全部为阴性,经显微镜检查后,有20例出现异常,包括白细胞阳性4例,红细胞阳性10例,霉菌阳性2例,滴虫阳性4例,漏诊率为20%,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使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结果,应使用显微镜检查。

探析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李文燕参考文献[1] 汪倩.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价值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571-1572.[2] 于勇,王舒靖.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6):360-361.[3] 王延群,公衍文. UF-1000i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对尿液分析的比较[J]. 检验医学,2011,26(12):858-860.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对诊断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化学分析仪以其迅速、客观地半定量方式报告尿液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利用试带垫中含有的特定试剂,同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查的方法。

干化学法尿液分析可以在一分钟内对尿中化学成分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及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进行半定量分析,可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1]。

所以,很多医院放弃了以往的显微镜检查,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份尿液标本,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提高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份尿液标本,每份标本约10 ml ,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56例,女性44例,每份尿液标本均在10 min 内送检。

1.2 方法1.2.1 尿液分析仪检验 首先启动尿液分析仪,待仪器正常运行后,将尿液标本充分搅匀,用滴管将其滴在干化学试纸条上,然后再放在自动进样槽上进行各类指标的测定。

1.2.2 显微镜检查 将尿液充分搅匀,将其倒入试管当中,以1500 r/min 的转速离心5 min 。

留下0.2 ml 沉渣尿,使其充分混匀后,取0.02 ml 尿液沉渣,滴到载玻片上镜检[2]。

1.3 观察指标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指标包括酮体、比重、酸碱度、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潜血、白细胞、亚硝酸盐等;显微镜检查判断标准如下:血红细胞在3个以上表示异常;白细胞≤3个表示正常;若检查出滴虫或霉菌等均表示异常,记录两种检验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率,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的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用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尿液分析仪检验后,100例尿液标本全部为阴性,经显微镜检查后,有20例出现异常,漏诊率为20%,包括白细胞阳性4例(占4%),红细胞阳性10例(占10%),霉菌阳性2例(占2%),滴虫阳性4例(占4%),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χ2=1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通过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所需要的样本量较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对于临床上各类疾病的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3]。

但是,干化学尿液分析方法需要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检查,否则其结果很容易受到影响,继而出现差错。

另外,干化学尿液分析方法在检验过程中,很多指标不能检查出来,如果糖、乳糖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大了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很多情况需要结合显微镜检查才能有效判断。

显微镜检查方法通过高倍显微镜,对尿液沉渣进行检查,能够对判断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霉菌、滴虫等进行有效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