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复习总结资料
高中美术鉴赏高三总复习总结资料知识点整理

高中美术鉴赏高三总复习总结中国代绘画特点人物画----传神写照山水画----意境花鸟画----接物抒情托物言志发展历程早期绘画——战国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标志我国绘画形态的基本确立b5E2RGbCAP 隋唐时代------人物画成熟代表张萱的捣练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花鸟画独立代表周肪的簪花仕女图山水画独立代表韩滉的五牛图(是我国最早的纸本绘画)展子虔的游春图(最早的山水画)宋代绘画------山水画成熟代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马远的寒江独钓工笔花鸟高峰期代表赵佶芙蓉锦鸡图元代绘画------文人画成熟代表王冕的墨梅图倪瓒六君子图明清绘画------继承发展代表四王“清六家”中王时敏、王鉴、王翚。
王原祁四人的合称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渐江原济(又名石涛,)其画奇肆超逸。
其入清后出家为僧,康熙时以画名扬四海。
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
长于山水、兰竹。
出家后改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早期山水受梅清影响,后来,在他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后,形成了自己苍郁恣肆的风格。
其山水多取之自然,能生动表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随境界、意趣不同而变化。
艺术特色主要有:善用墨,干湿浓淡并用,尤喜用湿笔;运笔灵活,粗细兼有,方圆混用,亦皴亦点;构图新奇,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讲求气势,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以豪放之势取胜。
石涛存世作品很多,山水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山林乐事图》轴、《看梅园图》等,皆苍浑奇古,骇人心目,充分显现其个性。
其兰竹、花卉题材亦有精品传世,如故宫博物院藏《梅竹图》卷、《蕉菊图》轴、《墨荷图》轴及上海博物馆藏《梅竹兰图》册等。
著有《画语录》行世,对绘画理论发展贡献颇大。
p1EanqFDPw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 年)其画简略精练。
朱耷为僧名,八大山人的号是他还俗后所取。
美术鉴赏复习总结资料

经典构图形式: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2.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3.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4.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5.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7.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8.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9.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作品细读题肖像画: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称】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媒材】油画【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规格】77×53cm【属地】卢浮宫画面物象: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美术鉴赏复习总结资料

美术鉴赏导论:观看的意义;训练观看;展览肖像画:动静处理;时空维度;美术风格风景画:印象派风景画创作;工具变革;创作现场;意义效果形式训练:肖像画(绘画五种感知力)与风景画(随手拍与视觉传统)风俗画:民间观照;道德训练;风格提炼历史画: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传承:传统与现代具象——纯形式;装饰性风格的转化与应用;经典构图形式的再阐释空间:现代探索——达利专题内部空间;外部空间;3D绘画前驱导论梵高肖像画伦勃朗塞尚达芬奇毕加索安迪·沃霍尔风景画莫奈雷阿诺马奈德加形式训练:肖像画与风景画蒙德里安梵高风俗画维米尔彼得勃鲁盖尔梵高扬·斯丁塞尚伦勃朗毕加索雷阿诺历史画大卫毕加索贝叶挂毯传承:传统与现代阿尔钦博托海达塞尚凯尔斯福音书戈雅马奈毕加索空间:达利专题达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鲁本斯塞尚形式训练:静物的生命力卡拉瓦乔色彩:马蒂斯专题1.导论个人随手拍上十字架蝴蝶——晕染·栏杆影子——汉代画像地心引力的某一画面:大人与孩子的解读同学绘制的生活空间——宿舍同学所误读的梵高向日葵电影:黑泽明《梦》展览:大师印记:丛丢勒到毕加索毕加索:沃拉尔系列办画展2.肖像画个人随手拍小国寡民《艺术的力量》伦勃朗自画像《云图》中的人物造型自画像:头像、肢体动作、环境、过去、风格3.风景画展览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道法自然:纽约大都会馆藏展纪录片:印象派;绘画与革命第二集:莫奈、雷阿诺、马奈、德加4.形式训练:肖像画与风景画个人随手拍连绵山峦与孩童影像肖像:七个模特的肖像画风景、风俗:一位手机摄影爱好者的随手拍5.风俗画个人随手拍7-11的透视与颜色音乐:songs of innocence电影:《革命之路》、《朗读者》报告:逆光集6.历史画《艺术的力量》剪辑:大卫关于《马拉之死》的绘制展览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艺术的力量》剪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动画短片:《贝叶挂毯》《1066:中土之战》剪辑:哈罗德与维京人的战役:黑斯廷遭遇战7.传承个人随手拍房间的影子与贾科梅蒂的《上帝之手》松田翔太的牛头广告,房地产广告中的《千里江山图》随手摆:奔跑的小人;宇航员与大象图片:一件普通条纹开衫的动感随手拍:茶盘与茶杯;灯与灯笼图片:手链、手镯与背景图片:相近色与提炼色电影:《凯尔斯福音书》:字母装饰图案8.空间纪录片:《现代艺术大师》——达利超现实主义原型寻找:涉足电影、广告领域原子物理学作为绘画主题9.形式训练:静物的生命力静物摄影观摩展览:罗马与巴洛克艺术10.色彩图片:蕾丝的运用形式;染缸与扎花《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蕾丝与染坊的启蒙图片:日常服饰中的色块与补色孩子绘画:色彩搭配的想象力《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剪纸的形式探索造型想象题3D绘画:这种绘画自16世纪起就已经出现,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家创作了令人惊叹的壁画来展示豪华别墅的内墙。
美术鉴赏复习要点

美术鉴赏复习要点美术鉴赏复习要点主题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美术鉴赏的意义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鉴,甄别、归类、分析、判断;赏,欣赏2、美术鉴赏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
(2)教育功能,美术作品题材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
(3)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3、美术作品分类(1)绘画艺术(2)雕塑艺术(3)建筑艺术(4)设计艺术(5)书法艺术(6)摄影艺术4、六法论(谢赫)“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形象,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5、文房四宝:书法绘画常用四种工具:笔(浙江湖州“湖笔”),墨(安徽歙县“徽墨”),纸(安徽泾县“宣纸”),砚(广东端溪“端砚”)6、书法的分类和发展顺序甲骨文——金文——篆字(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7、篆刻的分类篆刻可分为阴刻和阳刻。
主题二中国古代工艺主题三中国民间美术1、玉石的概念玉石的分类:(1)软玉(2)硬玉(翡翠)玉石的制作工艺:琢磨2、玉石的内涵(1)如何理解“君子比德于玉”。
比附于仁(玉石的温润)比附于智(玉石的密致坚刚)比附于乐(玉石的撞击声)比附于忠(玉石的透明度)比附于礼(玉石的重量)(2)玉石审美追求华丽之美朴素之美3、五大名玉蓝田玉南阳玉和田玉酒泉玉岫岩玉4、陶器与瓷器的区别(1)原料不同(陶器是陶土,瓷器用瓷土)(2)烧铸温度不同(陶器低于1000度,瓷器在1200度以上)(3)施釉方式不同(陶器无釉或先烧铸后施釉,瓷器为先施釉再烧铸)(4)质地不同(陶器质地疏松易渗水,瓷器质地坚密不易渗水)5、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6、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美术鉴赏重点(完整版)

美术鉴赏重点(完整版)一.文艺复兴:艺术流派,卓越贡献,哪些艺术家,作品及风格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西欧和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艺的复兴,其变化的思想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主要艺术流派,艺术家,作品:开端:13-14世纪,有佛罗伦萨画派和锡耶纳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伟大先驱之一,确立了绘画的现实主义原则的乔托《哀悼基督》,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杜乔。
锡耶纳画派注重抒情,人物形像秀丽多姿,用色精细,奠定了锡耶纳画派的特色。
代表作是锡耶纳大教堂主祭坛画,由70幅屏画组成,表现基督生平,叙事抒情皆佳,是由中世纪绘画传统过渡到文艺复兴新美术的成功之作。
继起者是S.马丁尼,代表作《受胎告知》刻画圣母和天使的形像很有特色;天使前趋报讯,圣母惊骇后仰,动势强烈,线条优美,犹未脱中世纪传统,金色背景和华丽的衣衫色调交相辉映,但在迈向现实主义方面则不如同时的佛罗伦萨画派激进。
早期:15世纪,画派有佛罗伦萨和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佛罗伦萨代表有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鼎盛期是15世纪至16世纪30年代;16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败,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成就最大的画派。
及画家们对前辈大师盲目崇拜等原因,逐渐走向强调个人癖好,生硬模仿前人技法的风格主义。
最终,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佛罗伦萨画派主要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画家们遵循人文主义原则,用世俗化手法描绘至高无上的抽象的神,将神画成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并加以理想化,开一代人物画新风。
作品表现的是神话故事和宗教人物,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
佛罗伦萨画派以油画和湿壁画成就较大,后者主要服务于教会、宫廷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欧洲中世纪绘画。
建筑师布鲁内莱撕基《天堂之门》,雕塑家多纳太罗,画家马萨乔〈出乐园〉, 波提切利是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维纳斯的诞生〉、《春》翁布里亚画派代表 :佛朗切斯卡《基督受洗》帕都亚画派代表 :曼坦尼亚《哀悼基督》盛期:15-16世纪上半叶就是众所周知的文艺复兴三杰:达〃分奇代表作:《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米开朗其罗代表作:《创世纪》《创造亚当》《先知耶利米》.晚期:15-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为文艺复兴演奏一段豪华的终曲,创始人乔万尼.贝利尼,代表作《湖中圣母》,其学生乔尔乔内代表作《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提香在色彩方面就很大,代表《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天上与人间的爱》,此外还有柯罗乔《丽达与天鹅》,委罗内塞《利未家宴》,丁托列托《圣马可的奇迹》二.18世纪法国的主要艺术流派及代表人物18世纪法国主要存在两种艺术形式:体现封建贵族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和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和中产平民理想的市民艺术。
人教版美术鉴赏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美术鉴赏知识点总结一、色彩1.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视觉效果,是人们在感觉世界时对物体和光线的视觉体验。
2.色彩的基本特征色彩具有明度、色相和色调等属性。
3.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分为主色调、色彩比例、对比色、冷暖色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4.色彩与情感不同的颜色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喜庆,蓝色代表冷静、清新等。
5.色彩的运用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十分重要,艺术家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6.色彩的渲染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渲染是表现光影效果和增强画面质感的重要手段。
二、构图1.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是在二维平面上合理地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2.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性、平衡性、比例、节奏和重心等。
3.构图的运用构图在绘画和摄影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传达情感。
4.构图与意境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表现效果。
5.构图与空间感构图可以通过透视、遮挡、大小关系等手段来营造出三维空间感。
6.构图的艺术手法构图的艺术手法包括对比、边际处理、前景、背景等,这些手法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三、线条1.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平面上由点连成的路径,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线条的类型线条可以分为垂直线、水平线、对角线、曲线等各种类型。
3.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可以通过粗细、曲直、流畅等形式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4.线条的运用线条在绘画中可以用来勾勒轮廓、表现形态和纹理、传达情感,是绘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5.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表现力很强,可以用来表达动静、轻重、明暗等概念。
6.线条的艺术处理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处理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家可以通过破碎、渐变、聚焦等手法来运用线条。
四、光影1.光线的基本特征光线是一种能够照亮物体并产生影子的自然现象,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光线的处理来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2.光影的产生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产生明暗关系,呈现出明暗对照的效果,这就是光影的产生。
美术鉴赏复习总结资料

经典构图形式: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2.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3.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4.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5.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7.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8.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9.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作品细读题肖像画: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称】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媒材】油画【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规格】77×53cm【属地】卢浮宫画面物象: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美术鉴赏复习资料提纲(范围)

美术鉴赏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题史前时期美术1、黑陶中的蛋壳陶品种艺术成就最高。
2、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蛋壳黑陶因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3、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杰出代表。
4、半坡类型彩陶中,最具有特色的装饰图案是鱼纹。
5、比较明确的原始文字出现在龙山文化时期。
6、红山文化发现的泥塑女神像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拜或寄托对大地母神、农业丰收、万物生育的虔诚祝福。
7、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8、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图像简洁醒目,反映了氏族兼并的重大历史事件。
夏商周时期美术1、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夔龙纹为典型纹饰。
2、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绘画之一。
3、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末期都城“殷墟”是我国都城规划、宫廷建筑的最初形式。
4、甲骨文的内容是商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卜辞”。
5、青铜器一般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类型。
6、西周时期的青铜随葬品的组合种类主要是鼎、簋。
7、从春秋时期开始,砖已经运用于建筑。
秦汉美术1、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2、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3、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4、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民间画工。
5、墓室壁画是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
6、山东嘉祥的武氏祠是东汉时期祠堂画像的代表。
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
8、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堪称东汉陶塑之杰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
2、南齐谢赫的《画品》以六法论为理论核心。
3、陆探微为南朝刘宋时人物肖像画家,根据草书体势创“一笔画”;创作出“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
4、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壁画的典型代表是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构图形式: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2.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3•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4•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5.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7.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8.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9.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作品细读题肖像画: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称】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媒材】油画【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规格】77 X 53cm【属地】卢浮宫画面物象: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画面形式:色彩:这幅画的颜色主要以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的搭配给人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线条: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
构图: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明暗: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创作意图:《蒙娜丽莎》创作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斗争。
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兴起,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使人们的思想的从腐朽的封建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人们更加注重人性,更加看重人的作用。
达芬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部传世佳作《蒙娜丽莎》作品内涵:《蒙娜丽莎》是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蒙娜丽莎安详而又自信的神态,代表了人的一种生存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身后的田园风光则昭示着人间的无限美好恬静。
仅此两方面的具象表达,则足以体现了画家想表现的抽象意识一一人类,万物的灵长。
风景画:西方美术流派印象主义一一莫奈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日出印象》材质:画布油画规格:48X 64厘米收藏地:法国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藏画面物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画面形式:《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
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
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
创作背景: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从自然的光色变化中抒发瞬间感受,不注重对象的明晰的立体形状。
巴黎已经受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两次暴力的洗礼,第三共和国刚刚在王朝的废墟上建立。
画坛上只有马奈享有很高的声誉。
莫奈决定离开巴黎,投入乡间大自然的田野、天空与江河的描绘之中。
作品内涵:《日出印象》该画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 迅速成为一个风靡全球,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画派. 它强调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
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
突破传统画作的束缚、历史画:大卫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油画名称:《马拉之死》作者:雅克路易大卫规格:136cmriX 157cm材料:画布、油彩现藏: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画面物象: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表情。
构图中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
上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念碑似的立体感。
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也没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画面形式: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
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构图: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即莫大的悲痛之感。
构图压得很低,上方的黑色占去了大片面积,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息。
色彩明暗:在虚空而沉重的黑色背景映衬下,一束光线照到遇难者身上,马拉的头倒向一边,胳膊无力地垂着,那样子很像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一件雕塑《哀悼基督》,尽管已经失去生命的知觉,可他的形体仍具有一种高贵的美。
作品内涵:用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这深入、具体、真实再现细节的刻画,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之情。
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古典主义的盛行以及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
画家有意将马拉的死表现得如同基督教的圣人一样,从而使他的死富于不同寻常的含义,他的牺牲是为了善,是为了普通人的福利。
它超越了人物和事件本身,成为一次祭奠、一种理想。
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创作意图:大卫用尽一切艺术手段把一次政治上的牺牲描写成一次真正的谋杀。
但看不出马拉患有影响他形象的严重皮肤病,他的原本丑陋的脸也显得清秀可亲。
大卫在画中力求用他的笔唤起观众对他心目中的这个革命家产生崇高的敬意,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作品具有圣像画的风格。
西方美术流派野兽派一一马蒂斯:野兽派: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风俗画:《玩纸牌者》890年一1892年,油画,45X 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画了五个人物)。
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
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
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在这里,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
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
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
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 V”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
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
全画充分显示了塞尚善以简单的几何形来描绘形象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
画面的色调柔和而稳重。
一种暖红色从深暗的色调中渗透出来。
左边人物的衣服是紫监色;右边人物的是黄绿色。
所有远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组成。
不同的色块在画中形成和谐的对比。
塞尚其实是以所谓的“变调”来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节奏的变换来加强形象的塑造。
正象他自己所言:“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
”静物画:【名称】水果盘、杯子和苹果【年代】作于1879—1882年【作者】塞尚【规格】46 X 55厘米【属地】巴黎,勒内•勒孔特收藏在这幅画中,物体成了画家借以分析形体和组建结构的媒介。
塞尚将它们高度地简化,并以深色线条勾出轮廓,使其看起来显得明晰而坚实。
为实现画面有秩序的布局,他有意地歪曲画中的透视关系,将水平的桌面画得仿佛前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显示。
他也不在意物象的远近不同而产生的视觉上的虚实差别,而将画中物象在清晰度上,处理在同一个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