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语录

伊丽莎白一世语录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王,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她在位期间,英国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她的坚毅和勇气,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
以下是一些伊丽莎白一世的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位伟大女王的智慧和魅力。
“勇敢者无所畏惧。
”这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的信条。
在她年轻的时候,她就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
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处死,她被废黜,被囚禁,一度甚至生命垂危。
但是她从未放弃,她坚信自己有能力成为一位伟大的女王。
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走上了统治英国的道路。
在她的统治期间,她面对着来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的威胁,她坚定地领导英国人民抵抗外敌的侵略。
她说,“我知道我有一只弱女子的身体,但我有一个国王的心。
”她鼓舞着英国人民,最终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保卫了英国的独立和尊严。
伊丽莎白一世还坚持了英国国教的独立,她说,“我不愿将我的灵魂卖给任何人。
”她勇敢地抵抗了罗马教廷的压力,坚持英国国教的独立,确立了英国国教的地位。
她还大力支持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是英国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
伊丽莎白一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她的勇敢和智慧,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她的语录中流露出的坚定和勇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坚定地面对,永远不要放弃。
勇敢者无所畏惧,正是因为有了勇气,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历史的女性权力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历史的女性权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历史上备受瞩目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她统治的时代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这个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对女性权力的推动和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本身就是对女性权力的重大突破。
在当时,女性统治者并不常见,而且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担任国家领袖的角色。
然而,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向整个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女性也能够出色地担任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
其次,伊丽莎白一世高度重视女性在政治和决策层面的参与。
她聘请了许多有才华和能力的女性担任重要职位,包括首相顾问、大臣和宫廷成员等。
她相信女性在政治上的能力,并给予她们平等的机会。
这种推崇和鼓励女性工作的态度为当时的女性树立了榜样,激励了她们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此外,伊丽莎白一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女性权益。
她通过立法措施废除了一些对女性不公平的法律条文,比如婚姻和财产权方面的歧视。
她鼓励女性接受教育,并支持女性参与各个领域的工作。
她的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女性的地位和权力,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伊丽莎白一世的领导风格也对女性权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她以睿智和坚毅著称,独立果断,善于决策。
她的领导方式展示了女性在权力领域可以与男性平等竞争和胜任的能力,为当时的女性建立了强而有力的榜样。
总的来说,伊丽莎白一世的历史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她对女性权力的推动和塑造有关。
她的登基本身就具有历史性意义,她重视女性参与政治和决策,保护女性权益,并展示出杰出的领导能力。
她的影响激励和激励了后来的女性,为女性权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历史地位将被永远铭记,并成为女性争取权力平等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盛世与海上霸权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盛世与海上霸权英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女王之一,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同时也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崛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政策以及她在海上霸权方面的突出成就。
一、政治与外交1. 北爱尔兰动乱: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是英国历史上发生北爱尔兰动乱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紧张,爱尔兰叛乱分子不断发动袭击。
伊丽莎白一世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维护了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地位,保持了国内的稳定。
2. 英荷战争: 统治时期,伊丽莎白一世积极推动英国与荷兰的争端解决。
荷兰是当时的一个重要贸易对手,双方在殖民地、贸易以及宗教方面存在冲突。
经过长时间的冲突和谈判,伊丽莎白一世最终与荷兰达成停战协议,确立了英国在欧洲贸易中的地位。
3. 环球航行: 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探险和航海活动。
寻找新的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成为伊丽莎白时代的重要任务。
著名的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船队环航地球,成功探索了新的领土,并将英国的势力扩展到全球范围。
这些探险创造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二、文化与艺术1. 文艺复兴: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学、戏剧和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
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等文学巨匠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至今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2. 圣公会: 伊丽莎白一世信奉镇宗派的基督教,建立了英国国教会,即圣公会。
这种新的宗教秩序对英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圣公会的建立为英国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统一,同时还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三、海上霸权1. 西班牙无敌舰队: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与西班牙在海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1588年,西班牙派遣了无敌舰队试图入侵英国,企图终结英国的霸权地位。
然而,英国海军以其灵活的战术和先进的船队技术,成功击退了无敌舰队的进攻,巩固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女王的辉煌统治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的辉煌统治伊丽莎白一世,也被称为伊丽莎白女王或者“伊莉莎白黄金时代”的统治者,是英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君主。
她的统治期从1558年到1603年,持续了长达45年之久。
伊丽莎白一世以其辉煌统治和丰富的政治、外交成就而闻名于世。
一、即位与政治制度改革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即位,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为了稳定国家局势,她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措施。
首先,她排除了玛丽一世时期对新教徒的迫害,恢复了宗教平等的原则。
同时,她大力支持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为英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伊丽莎白一世还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并且恪守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她设立了专门负责监督国内事务的委员会,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政治稳定,并且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借鉴。
二、海上霸权与国家财富的积累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成为了海上霸权国家。
她大胆地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鼓励探险家进行海上探险,从而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和殖民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的航海探险。
他成功绕过南美洲航行,并且在1577年至1580年间完成了对西班牙舰队的袭击,给西班牙帝国的海上霸权造成了严重打击。
同时,伊丽莎白一世也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建立起庞大而强大的商业帝国。
英国的航海家们带回了丰富的财宝和商品,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特别是西班牙的金银运输船队成为了英国舰队的主要目标,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
三、外交政策与王权的巩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旨在保护英国利益和巩固自身的王权。
她采取了机智灵活的外交手段,在欧洲各国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局势。
她成功地与威尼斯、荷兰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与法国、西班牙等列强保持着紧张的对抗。
特别是与西班牙的对立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英国与西班牙的决战——西班牙无敌舰队。
这场战争中,伊丽莎白一世展示了卓越的决策能力和统帅才华,英国舰队击退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巩固了英国的王权地位。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与文艺复兴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与文艺复兴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英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王,她的统治时期也被誉为“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国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时期。
本文将探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
一、政治统治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后,英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国内外众多势力对英国进行了威胁。
伊丽莎白一世以坚定的意志和智慧的统治策略,成功地巩固了王权,并保护了国家的利益。
首先,伊丽莎白一世采取了外交手段来确保国家的安全。
她与各大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与荷兰、法国等国家签订了重要的贸易协议。
同时,她也通过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胜利,提升了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其次,伊丽莎白一世遵循中庸之道,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她采取了温和的宗教立场,推行了《1559年国教法令》,确立了英格兰国教的地位,既保持了国家统一,又兼顾了不同宗教信仰者的利益。
最后,伊丽莎白一世特别关注国家经济的发展。
她鼓励海外贸易,加强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的经济繁荣。
此外,她还大力支持航海和探险活动,为英国的殖民地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文艺复兴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文艺复兴在英国开始兴起。
文艺复兴是一个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文化运动,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个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伊丽莎白一世本人对文艺复兴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座右铭“Semper Eadem”(永远保持一致)也体现了她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在她的庇护下,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在文艺方面,伊丽莎白时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至今仍广为人知。
此外,培根、斯宾塞等人的作品也在伊丽莎白时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艺术方面,伊丽莎白时代的绘画和音乐也得到了繁荣发展。
国内绘画家尤其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支持,他们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和表达力的作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与海盗的时代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与海盗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之一,她的统治期间被誉为“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这一时代也是海盗活动频繁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以及与之同时的海盗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王,她统治期间达到了长达45年之久。
她的统治时期被视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是经济方面,伊丽莎白一世积极推行了海外贸易政策,大力支持探险和殖民活动。
这使得英国的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同时催生了航海业和造船业的繁荣。
英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洋贸易国家,海关税收的增加也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在文化方面,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见证了英国文艺复兴的兴起。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培根和斯宾塞,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丽莎白本人也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她资助了许多艺术家和学者,致力于推动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英国艺术和文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被後世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文艺复兴。
在军事方面,伊丽莎白一世成功地保卫了英国免于外敌入侵。
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对抗来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维护了英国的独立和安全。
这一胜利大大提升了英国在全球的地位,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还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了英国的中立地位,使英国成为重要的国际角色。
然而,与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相对应的,是海盗活动频繁的海盗时代。
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国海盗们成为了大西洋上的霸主。
这些海盗以捕获和掠夺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财富为目标,他们悬挂英国旗帜,袭击和劫掠敌对船只。
这些海盗中最著名的是弗朗西斯·德雷克,他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盗之一,以袭击西班牙殖民地和掠夺西班牙船只而闻名。
伊丽莎白一世简介

伊丽莎白一世
●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年9月7日—1603 年3月24日),原名伊丽莎白 ·都铎(Elizabeth Tu d o r ) , 英 国 都 铎 王 朝 的 最 后 一 位 英 格 兰 及 爱 尔 兰 女 王 ( 1 5 5 8 年 11 月 1 7 日 — 1 6 0 3 年 3 月 2 4 日 在 位 ) , 也 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 ·博林的女儿。
● 伊丽莎白早年接受良好的宫廷教育,但在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一世在位时期遭到打压。1558年,玛丽一世去 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次年1月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在即位之初,即位后依靠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量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和殖民事业。 1585年支援“尼德兰革命”。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英国的海上霸权。1600年批准成 立“东印度公司”。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培根等文化巨人。 [40]因此,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但在她统治末期,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 形势恶化、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 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难民,给这个辉煌的时代染上黯淡色彩。
● 1603年,伊丽莎白在指定由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詹姆斯一世)继位后崩逝,享年69岁。她终身未嫁, 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有“荣光女王”“英明女王”之称。
伊丽莎白一世语录

伊丽莎白一世语录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王,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
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她以其坚定的自信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英国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以下是一些伊丽莎白一世的语录,让我们从中感受这位伟大女王的智慧和魅力。
1. “我知道我有身体柔弱的女性,但我有狮子的心。
”。
这句话展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的坚定自信和果断决断。
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成功
地统治了英国,展现了女性的无限潜力。
她不因自己的性别而退缩,而是以狮子般的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挑战,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我不想开放我的窗户,以便别人可以窥视我的灵魂。
”。
这句话表达了伊丽莎白一世对自己内心的珍视和保护。
她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强
大的,但也知道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她不愿意让别人轻易了解她的内心世界,而是选择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来展现自己的价值。
3. “我对我的人民的爱是无尽的。
”。
这句话展现了伊丽莎白一世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她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保护国家的繁荣和安宁,她不惜一切。
她的领导方式和政策使得英国在她的统治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也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伊丽莎白一世的语录展现了她的坚定自信、智慧和领导力,她以自己的行动和
成就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要坚定自信,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愿我们都能像伊丽莎白一世一样,展现出坚定自信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伟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和宽容是现代政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封建君王,伊丽莎白自然不能避免其局限,但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那个时代,她也为现代政治文明作出了最初的榜样。
——杨正润“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名言出自西方最伟大的戏剧家之口,它引起后人许多争论;不过人们未必想到,当哈姆莱特在舞台上讲出这话的时候,旁边就坐着一位属于“脆弱”的人物,但她实际上却掌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而且意志坚定、智慧超群,建立了不世之功。
这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1533——1603)。
今年是这位女王逝世400周年和诞辰470周年,在英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人纪念她,她有许多崇拜者。
第二个千禧年来临前夕,不同领域的专家推选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这位女王就在其中,人们公认,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如果没有她,英国和西方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从混乱进入辉煌莎士比亚对女性的态度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也写过《威尼斯商人》这样热情歌颂女性的作品),这里不作详论。
不过伊丽莎白女王似乎并没有为那句蔑视女人的话而感到不快,因为这是时代风气。
举例说,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同王后凯萨琳离婚,后来又把她杀掉,主要原因就是她生了女儿没有生儿子。
第二个王后安娜生下了伊丽莎白,不到3年这位王后又被国王所废并投入阴森可怖的伦敦塔囚禁至死,起因还是她没有生儿子。
伊丽莎白登基以后,国会两次派出代表团请愿,请求女王早日成婚和生下男孩,女王在答词中也并没有因为他们对妇女的轻视而予以训斥。
“这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莱特的这句话用于女王之前的英格兰也很适合,甚至可以说,这之前几百年,英国就没有平静过,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宫廷内外充满阴谋诡计和血腥杀戮。
亨利八世1509年登基以后,国外征战不休,国内圈地运动如同“羊吃人”,农民破产、贫富对立、盗贼蠡起,最大的麻烦则是他的婚姻问题引起的宗教纷争。
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为了有个儿子继承王位,要同凯萨琳王后离婚,但天主教不允许离婚,王后又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姑妈,罗马教庭也不愿意得罪这个声势显赫的家族,所以亨利八世的要求没有得到教皇批准。
这位国王实在要子心切,一怒之下同教庭决裂,宣布英国教会独立,并自封为首领。
他不但同罗马教庭闹翻了,也引得宫廷内部一片混乱,一批重臣不赞成他这样做,他毫不手软,予以镇压,比如大法官莫尔(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的作者)被吊上绞刑架,红衣主教沃尔赛被囚死于伦敦塔。
亨利八世立过6位王后,第三位终于给他生了儿子,至于前面的女儿,他好像就忘掉了,照管伊丽莎白的宫女看到这位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衣服越来越不合身,不得不给国王写信,要求给她做一些新衣服。
从这里可以想象,伊丽莎白童年时代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
1547年亨利八世死了,他惟一的儿子、也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继位,这个小国王只有10岁,身体孱弱,过了6年就病死。
继任王位的是玛丽,她是被亨利八世杀掉的第一位王后的女儿,她是天主教徒,她认为母亲的死和她遭受过的苦难同新教有关,她又嫁给了西班牙王子、笃信天主教的菲力(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大权在手,她对新教徒进行残酷镇压,短短3年间,伦敦等地就被她烧死300多人,史称“血腥玛丽”。
新教徒不堪压迫,他们拥护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这自然引起“血腥玛丽”的嫉恨,她把妹妹投进了伦敦塔。
伊丽莎白的母亲就是死在那里的,在一个阴冷的雨夜,她一路哭泣着走进这所令人闻风丧胆的监狱。
“血腥玛丽”也没有孩子,1558年她还不到40岁就死了。
这时本来被认为是私生女、谁也不看好的伊丽莎白成了王位惟一的继承人。
就是在这个瞧不起女人的时代,一位孤女成了国王,统治英国45年之久。
而且在她的统治下,腥风血雨的英格兰大体稳定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从偏安一隅的岛国成为欧洲先进,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
也是在这时,英格兰进入文艺复兴盛期,即以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一批巨人为代表的辉煌时代。
“婚姻游戏”中的智慧后代的历史学家常常感到费解:这位女王是依靠什么来统治、并带领动荡不安的英格兰走向兴盛的?人们有种种解释,但是恐怕无法否认,女王的能力和才华是重要的因素。
从图像看,女王前额很高,那时普遍的看法是,前额高是聪明的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化妆的结果。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已无法考证,但确实可以说,女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智慧的人物,她依靠智慧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取得稳定和平衡。
女王的智慧表现在她明白自己作为女人的弱点,并且非常聪明地把这种弱点变成了优势。
她登基以后,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国民都认为,她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
她已经25岁,已过了结婚年龄,而且毫无治国经验,有个丈夫就可以帮她治理国家,而且可以生下孩子,作为王位合法的继承人,国家才能稳定。
伊丽莎白一岁时就有了第一位求婚者,到登上王位,她就成了欧洲未婚女人中最有价值的一位。
英格兰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着,现在却在一个年轻姑娘的手中,这就更刺激着他们的野心,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是同女王结婚,自己成为实际的统治者。
因此女王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到女王52岁,重要的求婚活动有近30次,其中包括英格兰最强大的两个敌手:法国国王查尔斯九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菲力在同血腥玛丽结婚之前,就以王子身份向伊丽莎白求过婚,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他为自己的儿子来求婚,他的王后死了,他又亲自出马,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向英格兰女王求婚。
这3次求婚中的任何一次成功了,就不会有无敌舰队的覆没和西班牙王国的衰落,欧洲的历史就会改写。
但是伊丽莎白被称之为“童贞女王”,她始终没有结婚、没有子女。
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对于王室来说,婚姻是头等大事,涉及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女王为什么不结婚呢?这是历史学家和公众都十分感到兴趣的问题。
一种解释是:不幸的童年和在伦敦塔中的幽禁在女王心灵里留下巨大创伤,她也目睹了父王虐杀妻子的种种惨剧,并看到姐姐“血腥玛丽”嫁人后的乖戾,所以对婚姻有一种本能的厌恶。
还有一种解释是:女王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但无法同他结婚,那就是英俊潇洒的莱塞斯特伯爵,传说伯爵同女王同年、同月、同日生(事实上可能比女王早生一年),他们从小相识,而且是患难之交,都曾被血腥玛丽关进伦敦塔。
不过女王登基时,莱塞斯特已结婚8年,后来他妻子神秘死亡,谣言甚多,他的品德遭到非议。
伯爵曾两次向女王正式求婚,女王也想嫁给他,但是民情不允许这么做。
女王真心喜欢他,称他是她的“眼睛”,把许多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给他许多封号和赏赐,包括骑兵总监这个显赫的官衔,让他经常在宫廷作伴。
不苟言笑的女王有次居然打扮成女仆模样去见他,有意让他吓一跳,还有次女王换上便装,偷偷出宫同他一道吃饭。
在同西班牙“无敌舰队”决战时,女王把陆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但就在那一年,伯爵死于胃癌。
得到他的死讯,女王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最后三朝元老、女王信任的大臣塞西尔爵士只有破门而入。
传说女王弥留时,还呼喊着莱塞斯特的名字,这无法得到证明,不过女王死后,人们确实在她床边的珍宝箱里发现了伯爵临终前给她的信,上面有女王亲笔写的几个字:“他的最后一封信”。
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可能都是造成女王未婚的因素,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女王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血腥玛丽”的婚姻是英国的一场灾难,女王从中吸取了教训,她反过来把自己的婚姻作为一种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
登基后的20多年中,她始终吸引着一个个求婚者,她把婚姻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从中获取政治的利益和丰厚的礼品。
那些求婚者在梦想,女王却在把这个“婚姻游戏”变成英国极具价值的资产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英国需要某个国家的支持或缓和关系时,就会建议对方向女王求婚,那些王公贵族谁也无法抵御这个巨大的诱惑;但是他们忙活了好久,耗费了许多钱财,最后发现又是一场空喜欢。
女王却取得了力量的平衡,赢得了时间,她在积蓄着力量,一步一步地巩固着自己的统治和英格兰的地位。
当然,这位“童贞女王”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至少到了晚年,她是孤独和寂寞的。
一个未婚而有地位的女人常常会引起各种流言,虽贵为女王也不能免,英格兰和欧洲各地的敌手就是用各种谣言对她进行攻击和污蔑。
比如说她实际上有许多情人,甚至生过许多孩子,她喜欢的那些青年贵族都是她的私生子;又说她是一个怪物,有6个手指头,还是个秃头,30岁头发就掉完了,头上戴的是假发,她的牙齿乌黑,所以她从来不笑,说话也口齿不清,因为越老越丑,她就下令把所有的镜子都从宫中拿走;更离奇的是说她实际上是个男人,或是个半男半女的阴阳人。
这些谣言找不到任何证据。
历史却证明,那些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多少才华和作为;同女王相比,他们黯淡无光。
很难想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成了女王的丈夫,英国还能出现那个伟大的时代。
宽容:女王的治国之道在国内,女王同样依靠智慧来化解矛盾、治理国家,她面临的有那些老奸巨滑、野心勃勃的权臣,时时牵制、难以驾驭的国会,闹独立的爱尔兰,无家可归的穷人和兴风作浪的黑社会,最棘手的则是天主教问题。
女王登基不久就正式宣布新教为国教,罗马教庭恨透了她,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宣布把她逐出教会,废除她的王位。
1580年教皇格列哥里八世宣布暗杀她不算犯罪。
但是女王知道“血腥玛丽”那样的残酷镇压是没有效果的,她没有报复天主教徒,她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她的名言是:“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惟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她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但不允许去天主教堂,不过如果去了,也只是罚款而已,而不是火刑架。
这种政策的结果,在女王统治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本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仇恨得到缓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
这同德国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德国,宗教冲突导致了“三十年战争”,这个民族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劫难中丧生,此后又是长期的分裂。
对于政治敌手,女王也不愿斩尽杀绝,这集中表现在她对叛乱事件的处理上。
女王的婚姻游戏也有其消极后果,特别是到她50岁以后,按照当时的标准,她已进入老年,求婚者也不再抱希望,女王既无丈夫也无孩子,这就意味着她死后英国王位会出现空缺,野心家们又蠢蠢欲动了,在他们的策应下,女王统治的后期出现了几起重大叛乱案件。
第一件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案,这是威胁最大的一次。
玛丽·斯图亚特出生6天就继承苏格兰王位,她美艳多才,算起来还是伊丽莎白的表亲,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子女,她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
玛丽先嫁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但这位国王在位一年就去世。
玛丽女王回到苏格兰,再嫁英国贵族唐莱,但又同贵族波斯威尔相好。
1567年2月,苏格兰宫廷突然发生爆炸,唐莱被炸死,4月波斯威尔同妻子离婚,5月玛丽女王同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