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木兰诗》学案 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木兰诗》学案 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木兰诗》学案 有答案

第二单元

10 木兰诗(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要通过学习本诗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体感悟】

作品介绍: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属于叙事诗,又叫《木兰辞,》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乐府: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写作背景:

《木兰诗》这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赞颂之辞。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的北魏统治期间(386——557)。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歌,《木兰诗》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

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内容结构:

一.段落划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奔赴前线,十年征战,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讴歌英雄。

二.文章结构脉络。

木兰诗

(一)(二)(三)(四)

①停机叹息②代父从军④战场十载⑤辞官还乡

(沉吟)(苍凉)(从容)

③出征准备⑥合家欢聚

(忙碌)(欢乐)

征途跋涉⑦比喻赞美

(缠绵)

(详)(略)(详)

木兰:勤劳勇敢;热爱国家;不慕权贵荣华;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写作特点:

1.叙述情节详略得当,突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诗歌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语言生动质朴,运用顶真、问答、排比、复沓、对偶等句式,具有民歌风格。

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有个别书面语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来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服务,事奇诗亦奇,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

2.局部突破

(一)人物形象(木兰)分析

本诗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英勇善战,不图荣华富贵,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忠孝两全,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是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

(二)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麽好处?

从军缘由、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等详写。出征前的准备、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等略写。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做到了(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三)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四)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五)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六)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A.次B.回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4.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

..十二转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6.填空。

《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8.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9.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0.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11.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A C B A2.A3B. 4A.5.D

6.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时期,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7.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8.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

9.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10.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11.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素材大观园

拓展阅读: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最新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教学教材

《木兰诗》导学案 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注音:机杼()可汗() _ 鞍鞯( _) 辔头()鸣溅溅()_ 金柝(_ ) 燕山()旧时裳() 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 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 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4、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找出文中语句分析。 5、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6、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木兰诗导学案答案版

2 《木兰诗》导学案 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知识检查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 鞍鞯(jiān)可汗(kèhán)朔(shuò)气胡骑(jì)戎(róng)机 机zhù( 杼) pèi(辔)头金tuò(柝)赏cì(赐)云bìn(鬓) 3、重点字的意思 惟闻女叹息(只)愿为市鞍马(买) 关山度若飞( 好像)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可汗问所欲(想;想要) 著我旧时裳(穿)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学习文言文需要理解难句。 (翻译关: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三、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齐读课文)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情节概述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叹息)——决心(出征)——从军(准备)——奔赴(沙场)——十年(征战)——拒赏(辞官)——亲人(团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8《木兰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1)同学们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市民的采访,了解到“创建”活动过多过滥,人民群众是很有意见的。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准备给县领导汇报的几条危害。请你将“助长形式主义”这一条恰当地插在下面的三条危害之间。 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三、中考实战 11.名著阅读(2011·四川乐山)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10.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 (2)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 (3)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 下联: 12.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2011·湖南郴州) ①《故乡》《孔乙己》都出自(作者)的小说集《呐喊》。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 (用短语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四、作文训练 12.请同学们改写《木兰诗》第六段,表现出木兰回家团聚时的热烈欢乐气氛。要用生动的语言,切忌简单的翻译原文。 例文:大团圆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木兰诗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作者浓墨重彩去表现的恰恰不在她的“奇”和“英雄”,而是要表现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对家乡的热爱,对父亲的眷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此应该说,作者是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来表现北朝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才是本文要体现的最重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互文的修辞手法。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品赏插图,当堂写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揣摩分析课本插图的细节,用富有文采的语句描摹插图。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课前的《朗读者》活动,由莫沁梓同学主持,大家掌声欢迎! 感谢莫沁梓同学为我们倾情朗诵《老天要我休息一下》,这篇文章讲述了国家射击队运动员杜丽凭借沉稳的心态,迎来了运动生涯的一次又一次辉煌。今有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和世界杯总决赛大满贯射击运动员杜丽,古有替父从军、骁勇善战的花木兰,她们都是让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巾帼英雄,今天我们就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一起走进木兰的世界。 (二)学生利用智慧课堂上网搜索“乐府诗”及“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三)预习检测 1. 正字音 ①机抒(zhù)②可汗(kèhán)③鞍鞯ānjiān ④辔头(pèi ) ⑤戎机(róng)⑥朔气(shuò)⑦金柝(tuò)⑧著我旧时裳(zhuó) 2. 飞花令之“我心中的木兰” 花木兰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填名词,表示称谓,字数不限),因为。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有学生化用刚刚学过的课文《邓稼先》中的“奇丈夫”一词,认为花木兰是一个“奇女子”,这种活学活用的学习方法就非常值得赞赏。还有学生谈到“花木兰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女汉子”,如此接地气的俗语,也让课堂平添了几分生气。只有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呈现最原生态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螺旋上升式的。 (四)诗歌诵读 1.一学生范读,其余学生点评。 2.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五)疏通文意 1.重点理解加点字解释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 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 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1、 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 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 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 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 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 一、积累下列 知识: 1、生字词: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 啾( ) 胡骑( ) 戎机( )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 》的有关介绍: 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9

1、划分下列句子 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 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 (1)第 2 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 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 4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 操? (3)第 5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 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三)详略分析:
2/9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木兰诗》教学设计(共2课时)

第10课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四、整体感知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一)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型默写。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9.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1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1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1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7.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秦观《行香子》) 18.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19.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木兰诗教学设计(优秀)

《木兰诗》公开课教学设计 杨玉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6’)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20’) 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木兰诗》教学设计说明

18●《木兰诗》教学设计 莱芜市实验中学王沁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民歌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 2、通过探究讨论,了解人物的形象,领悟民歌的精髓。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第十八课《木兰诗》。主人公——“花木兰”,这是一个凝聚了千年传说的情感丰富的名字,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几乎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一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喜爱她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一起到《木兰诗》这个流传千古的代父从军的故事中去感受一个奇女子的传奇人生。 二、查一查,积累一点民歌素材。 1、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关于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三、读一读,找回一点民歌的“味道”。 ( 一)读准字音 机杼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 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二)读出感情 (1)学生分步朗诵,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感情,互评得失优劣,并讨论归纳朗诵技巧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语调轻语速缓,体现忧心忡忡。问者急切,答者沉稳。语速语调逐渐加快加高,由沉思到下定决心,由轻缓到重快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由沉思到下定决心,由轻缓到

新版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生字

1沁园春·雪 tāotāoyāoráozhéyāofēngsāotiānjiāofēngliú 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风流 2我爱这土地 嘶哑汹 sīyǎxiōngyǒnglímíngfǔlàn 涌黎明腐烂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qīnglíngpīngtíngxiānyánguānmiǎnnínán 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 5我看 fēngrùnchénzuìyōuqībófāpiāoyìmànyóuliúpànyáoyè 丰润沉醉忧戚勃发飘逸漫游流盼摇曳 6敬业与乐业 zhùshèchánshījīngwēipángwùmìjuéxiànmùxièdúlàngdàngwàngxiǎng蛀赦禅师精微旁骛秘诀羡慕亵渎浪荡妄想dùjuétiáohéduànzhāngqǔyìbùèrfǎményánbùjíyì 杜绝调和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zànyùhuǎngruòchóuduànliúlíjīnghàipiējiànjiǎnyǐngjiélüèzāngwùzhìcáidàngránwúcúnfùlìtánghuángfēnggōngwěijì 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 8论教养

màorán 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 suíxīnsuǒyùyíyìgūxíngzìchuīzìléijiǎoróuzàozuòhányǎngkèshǒuzìchíjíqǔzūnxúnzhēnyán bīnbīnyǒulǐdàfāléitíng 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 fùyōngfēngyǎniǔniēzuòtàisuíjīyìngbiàn guǎngmàojīzǎnkuānyòuyóuyì zìcánxínghuìjiānbùróngfà 广袤积攒宽宥游弋困厄濡养麾下嘟囔灰烬 jīngētiěmǎxíngxiāogǔlìchōusībāojiǎnkùnèrúyǎnghuīxiàdūnānghuījìn自惭形秽间不容发金戈铁马形销骨立抽丝剥茧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 jiūzhànquècháolǐdàitáojiāngxiāngdéyìzhāngkěwàngérbùkějí14故乡 yīnhuìxiāosuǒjìsìlínglìèránbǐyíchīxiàoyìngchoushìmiànwǎngrángémózìsuī 阴晦萧索祭祀伶俐愕然鄙夷嗤笑应酬世面惘然隔膜恣睢 15我的叔叔于勒 jiéjūzhànqiáozāotàbiéshùlánlǚnǚxùduānxiánggōngwéikuòchuò拮据栈桥糟蹋别墅褴褛女婿端 shínájiǔwěnzhèngzhòngqíshì详恭维阔绰shàbáiyǔrìjùzēng 煞白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 16孤独之旅 chákōujiādǐmìshíxīnàokōngkuàngliáodòuchuīyānguāiqiǎochānzá茬抠家底觅食嬉闹空旷撩逗炊烟乖巧掺杂qūchúliándāo 驱除镰刀温顺重叠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wēnshùnchóngdiézhìzhībùlǐxiēsīdǐlǐ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可汗 ..(jiān ) ..(kèhán )鞍鞯 辔.头( pèi )燕.山( yān )鸣溅溅.(jiān ) 鸣啾啾.(jiū)胡骑( ..jì)戎.机(róng ) 金柝.( tuò)著.( zhuó ) 傍.地走( bàng ) 军贴()朔气()红妆()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______ 3、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集市 ) 胡骑.( 战马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 ..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2020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 木兰诗 学案及答案

8 木兰诗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 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名师点拨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木兰诗》,北朝(体裁),选自 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 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 《》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 璧”。 2、给加点字注音。 可汗 ..()鞍鞯 ..()燕.山()辔.头()戎.机()胡骑.()金柝.()朔.气()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2)愿为.市鞍马: (3)从此替爷征.:(4)旦辞.爷娘去: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6)万里赴戎机.:(7)关山度.若飞:(8)赏赐百千强.: (9)愿.驰千里足:(10)著我旧时裳.: (11)雄兔脚扑朔 ..:(12)雌兔眼迷离 ..: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通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6.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7.家人是怎样欢迎木兰归来的? 8.文中是如何写木兰回家后的兴奋与欣喜的? 9.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第二空有点难,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它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其中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便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句。 注意“可”与“汗”搭配为特殊读音,“燕、骑”是多音字。 第一句抓住关键词“赴”、“度”,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戎机”的意思就不难翻译。第二句注意用了互文的修辞。 四个框,首先要准确地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分别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最后把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压缩成四字词语。 6、7、8可以用书中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两者结合。 成语的含义是指成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我求助:

木兰诗教案设计

《木兰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

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写文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最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九年级下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suì洞蜗wō行淤滩yū tān驳bó船簇cù新 笑涡wō喷薄bó伤痕累累 lěi lěi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2、阎罗捷jié报血xuè雨腥风取义成仁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3、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装饰shì舵duò手埋没mái mò 4、海燕 苍茫高傲海鸥飞窜cuàn 蠢笨翡翠fěi cuì熄灭 5.孔乙己 荤hūn菜侍候shì hòu 绰号伤疤bā笔砚yàn 惋wǎn惜 夹袄jiá ǎo乱蓬蓬luàn péng péng 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不屑置辩bù xiè zhì biàn 羼chàn水间jiàn或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6、变色龙 贱jiàn 拧nǐng起眉头筛shāi子坎肩kǎn jiān 旗帜zhì 荒唐táng 洋溢yì温情惦diàn记恐吓hè径jìng自 无精打采无缘无故异想天开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7、溜索 腮坠zhuì呕ǒu跺duò盘桓pán huán 涓涓juān juān

探视俯身扭绞顷qǐng 刻寻思xún si 拳打脚踢千钧jūn之力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 锱铢zī zhū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 千钧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8、蒲柳人家 鞍抡烙烟囱cōng 招架驾驭jià yù 熏陶xūn táo 隐匿nì憋闷biē men 掂量diān liang 礼聘lǐ pìn 一气呵hē成不知好歹妙手回春 两肋lèi插刀如坐针毡天伦之乐望眼欲穿腌臜ā za 捯dáo 气到了liǎo儿荣膺yīng 檎qín 捎shào马子 一气呵成:比喻做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不知好歹: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两肋插刀: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13、短文两篇 怡yí情练达枝节统筹藻饰zǎo shì狡黠jiǎo xiá 劫难jié nàn 涉猎聪颖yǐng 滞碍zhìài 要诀jué 劝诫jiè高谈阔论味同嚼jiáo 蜡诸如此类吹毛求疵 cī狂妄自大开卷juàn有益寻章摘句 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课时文本感知 诊断性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 金柝.()策勋.()赏赐.() pèi头()扑shuò()雄cí()阿zǐ()理云bìn()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戎() 折()戍() 柝()戊() 析()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4.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B.出郭.相扶将(外城) 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 ..十二转(记功) D.军书十二 ..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有余)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用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7.文学常识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2)《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通假字: 1.策勋十二转:“策”通“册” 2.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古今异义: 闻古义:听到去古义:离开 今义:用鼻子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走古义:跑强古义:有余 今义:行走今义:强大 一词多义:4.将:①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②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5.愿:①愿为市鞍马(动词:愿意) ②愿驰千里足(动词:希望)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愿为市鞍马(买)②策勋十二转(登记)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应为:所思何)省略句愿为市鞍马应为:愿意为(此)市鞍马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调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创作于1979年4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的激情化作对祖国新生的讴歌。 教学提示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感。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诗歌中的意象。 诵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全诗,查阅有关舒婷的资料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79年的春天,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年春天,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的青年诗人舒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她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可汗 ..(jiān ) ..(kahán )鞍鞯 辔.头( pai )燕.山( yān )鸣溅溅.(jiān ) 鸣啾啾.(jiū)胡骑( ..jì)戎.机(róng ) 金柝.( tuò)著.( zhuó ) 傍.地走( bàng ) 军贴()朔气()红妆()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______ 3、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集市 ) 胡骑.( 战马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 ..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四、深入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完整版《木兰诗》教案教学内容

《木兰诗》教案 文学院1507班钟杨苹学号:1530400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韵律,背诵全文。 2、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早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就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千古,流传海外。(播放视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花木兰,去听一听她那动人的故事。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

首乐府民歌,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能够正确流利阅读课文(先指名读,再齐读)。 2、欣赏范读,注意朗诵节奏,整体感知全文。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四)感情再诵读,走近人物心灵 1、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以读带译,在朗诵的感情中体会木兰的形象,体会木兰的心理感情。 ①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 ②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见军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军情紧急;末两句“愿为市鞍马”转为坚定,以突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及下定决心。 ③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奔赴战场要节奏变慢,用抒情的语句读;末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要表现出木兰的战斗豪情。 ④四段每两句一气读,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十年艰苦作战,处处刀光剑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五段胜利归来,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辞官还家要读得亲切、朴实,放慢节奏,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 ⑥六段亲人团聚、恢复女儿妆时,节奏要快,基调是欢快而热烈的,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门看火伴”句仍快,表现木兰换装后,急于让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态;“火伴皆惊忙”这后三句要着力表现战友们的惊奇感,应突然放慢。 ⑦七段是歌者的赞辞,也可理解为木兰对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设喻回答,语速渐慢,语带自豪。 3、个性朗读,结合点评。节选自己喜欢的某个段落读或背,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表情丰富,且进行自我点评或者相互点评。从语速、语气及所把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