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作者:樊云文熊国莲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并不是无用的废物和垃圾,只要运用一些技术,稍加变化,就能变废为宝,将其化为能源和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我国全国范围内都展开了对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探索,本文也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过去,人们将农作物秸秆视作垃圾,通过焚烧等方式来焚毁,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这样一种廉价的资源。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体现绿色生产、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秸秆的价值也渐渐显现。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1.转化为饲料。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各类牲畜的生长需求,可以加工制作成饲料。
但是,由于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很难被消化,因此简单的粗加工制作出来的饲料不利于牲畜生长,会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农民和养殖户很难直接将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自然也就认为秸秆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了微生物发酵以及化学处理等技术,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专业化处理,能够制作出营养价值高,满足牲畜、家禽生长需要的优质饲料,且这类饲料相比于其他饲料,成本较低,在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经济成本的降低。
2.转化为肥料。
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农作物产量。
使用这类绿色有机肥料,就能够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这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目前,我国常用的秸秆还田方式包括3种:直接还田:利用专业的农机设备直接在田间将秸秆粉碎并撒向田间,然后进行翻耕掩埋,加快秸秆的腐蚀降解,直接还田是当前各地农作物秸秆还田最常用的方式,主要是由于这种方式效率高、能耗低,而且方便快捷;間接还田:兴仁地区冬季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秸秆的降解速度,如果次年春耕时田间的秸秆未充分降解,不仅会对正常耕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且还可能会诱发病虫害。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案(三)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秸秆产量逐年增加,而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或者露天堆放,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秸秆能源化利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原理: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案主要包括秸秆收集、加工、转化和利用四个环节。
首先,通过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将农村地区的秸秆集中收集起来。
然后,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能源产品,如生物质燃料或生物质发电等。
最后,将转化后的能源产品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中。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在农村地区建立秸秆收集站点,引导农民将秸秆集中投放。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秸秆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意识。
2. 加工秸秆:将收集到的秸秆送往加工厂进行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或生物质发电所需的原料。
3. 能源利用:将转化后的生物质燃料或生物质发电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中,如供暖、烹饪、发电等。
4. 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对秸秆能源化利用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农作物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较高,且存在秸秆处理难题。
五、创新要点:1. 建立秸秆收集体系:通过建立秸秆收集站点,将农民的秸秆集中收集起来,解决了传统的分散处理方式带来的问题。
2. 秸秆加工转化: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秸秆转化为能源产品,提高了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
3. 能源利用:将转化后的能源产品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中,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
六、预期效果:1. 资源利用: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 环境保护:减少了秸秆焚烧或露天堆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3. 经济效益:通过秸秆能源化利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摘要:该文从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了全面的估算,分析了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
通过对全国的秸秆资源产量及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种类的秸秆产量及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②全国各种主要作物秸秆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稻谷秸秆最高,其次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
③全国秸秆产量超过2500万t的省份有山东、河南等8个。
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大部分被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当作牲畜饲料或在田间焚烧或被弃置乱堆,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秸秆资源;分布状况;利用现状;利用对策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每年生产6.4亿多t的秸秆,且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秸秆产量也将随之增加。
在传统农业阶段,秸秆资源主要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饲料。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饲料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方面,科技进步为秸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H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1、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1、1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概况秸秆,通常指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植株,是农村最主要的农作物副产品。
由于秸秆产量未列入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范围,其产量通常依据农作物的产量计算而得。
表2 2999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单位:106 t作物种类产量秸秆:粮食秸秆数量占秸秆总量比例谷物水稻198.48 0.97191.73 29.93小麦113.87 1.03117.29 18.3玉米128.09 1.37175.48 27.3高粱 3.24 1.44 4.67 0.73谷子 2.3 1.51 3.50 0.55其他朵粮7.02 1.60 11.23 1.75大豆18.94 1.7132.39 5.06薯类36.410.6122.21 3.47油料花生12.64 1.52 19.21 3.00油菜10.14 3.0030.41 4.75芝麻0.740.640.480.07向日葵 1.77 0.60 1.06 0.17棉花 3.83 3.0011.49 1.79麻类0.47 1.700.800.12甘蔗74.700.2518.68 2.92总计640.63 100从表2和表2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4亿t,其中稻草1.9亿t,玉米秸1.7亿t,麦秸1.2亿t。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1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秸秆资源是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村地区是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区域,秸秆的数量庞大,远远超过城市地区。
然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未得到充分利用。
本文将从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我国秸秆资源分布秸秆是农作物垄断的茎、叶、壳等部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
我国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其中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
据统计,我国年均秸秆产量达到15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
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较高,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主要由于该地区种植大量粮食作物和玉米。
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相对较低,主要由于该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水稻的秸秆品质较差。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发展滞后,秸秆产量也相对较低。
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我国的秸秆资源主要用于畜牧业饲料、农业废物处理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其中,畜牧业饲料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占用了秸秆资源的大部分。
农业废物处理主要是指秸秆的堆肥利用,堆肥除了能够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和土壤结构。
另外,秸秆能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如秸秆能够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纸浆和木质板材等,还可以作为蘑菇、食用菌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状况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我们在利用秸秆时存在某些技术难题,如秸秆的使用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分离难度大等。
另一方面,农民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意识不足、没有秸秆资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给秸秆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来阻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秸秆资源的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利用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07.08•【字号】•【施行日期】2022.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县(市、区)畜牧业管理(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吉政办发〔2021〕15号),按照省畜牧业管理局、省财政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吉牧联发〔2021〕6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制定《吉林省2022年玉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2022年7月8日吉林省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加快实现秸秆饲料收贮方式和利用方式变革,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吉政办发〔2021〕15号)和省畜牧业管理局、省财政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吉牧联发〔2021〕6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制定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202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采取先建(贮)后补方式,对新建(改扩建)黄(青)贮窖,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秸秆干饲料等进行补助,全株玉米青贮不列入本方案项目补助范围。
(一)申报主体。
省内规模养殖场(户)、合作社,秸秆饲料收贮加工企业和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经营的村集体等。
(二)申报条件及补助标准。
鼓励申报主体在散养密集区组织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
1、原则上对500立方米及以上容积的新建、改扩建(2022年1月1日以后)的砖石、混凝土结构的单体黄(青)贮窖进行补助,每立方米贮窖补助不高于30元。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途径论文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与途径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的概况和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措施,以为今后吉林省秸秆资源化利用乃至生态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玉米秸秆;资源概况;利用现状;利用途径;吉林省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28-011 吉林省秸秆资源概况吉林省为我国农业大省,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主产区,也是秸秆资源特别丰富的省份。
秸秆资源以玉米秸秆为主。
据统计,目前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5%,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6%;玉米播种面积已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12%左右,产量已达到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出口占全国50%以上。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多的省份,多年平均总产量保持在1 500万t左右,其次是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玉米产量都在1 000万t左右。
总之,东三省以及内蒙古是中国最主要的玉米供应地和出口基地,其出口量占全国的90%以上。
2011年吉林省玉米大丰收,出产玉米2 650万t。
据资料显示,玉米秸秆和籽粒比为1.6∶1,出产秸秆4 240万t。
按照80%可收集资源计算,可收集秸秆资源量约为3 392万t,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松原、四平和白城等中西部地区。
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7.97 t/hm2,其中松原10.43 t/hm2、四平9.15t/hm2、白城8.47 t/hm2、长春8.16 t/hm2。
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吉林省水稻、玉米、大豆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主要用于燃料和废弃燃烧,分别占秸秆全部可收集资源量的58.60%和5.98%;少部分用于秸秆还田和圈养畜牧饲料,分别占4.04%和10.67%;用于工业用途的造纸、压制密度板、食用菌基料比重很小,合计不足1%。
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目前,随着煤碳、液化气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处理玉米秸秆方式转变为田间放荒为主,辅以农村家庭土灶燃烧,这不仅造成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环境也构成了严重污染,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
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

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一、背景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减少农作物秸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农业部决定开展全国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
这项工作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各地农作物秸杆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概况以及利用现状,为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一资源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调查与评价内容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农作物主产区,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秸杆资源。
2.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地农作物秸杆资源的产量、品种、质量、利用方式等情况,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农作物秸杆资源的种类及产地分布;–不同农作物秸杆资源的年产量统计;–秸杆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益评价;–秸秆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等。
三、调查方法1.样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各地农户和农场的农作物秸杆资源数据,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2.实地调研:组织调查人员深入农田实地,对农作物秸杆资源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了解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利用方式。
3.数据统计分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综合评价报告。
四、评价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农业部将结合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对各地农作物秸杆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重点包括:1.资源利用现状评价:对各地农作物秸杆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根据资源情况和环境可持续性要求,提出秸杆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3.政策支持建议:针对农作物秸杆资源利用相关政策,提出完善化建议,为资源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五、总结本次全国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旨在推动我国农作物秸杆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农业部将密切关注调查结果,积极引导各地落实利用秸杆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助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的实现。
吉林省农业基本情况

吉林省农业基本情况吉林省是全国商品粮大省。
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
多年来,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和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全省粮食总产已经达到550亿斤阶段性水平,最高年份达到568亿斤,是全国唯一人均占有吨粮省份。
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中,吉林省有11个县入选,其中排名在前10位的有6个县。
依次为榆树市,公主岭市,农安县,梨树县,扶余县,德惠市,长岭县,前郭尔罗斯县,九台市,伊通县,舒兰市,吉林省仅2012年秸秆产出量就约4000万吨,可收集资源量约3600万吨以上,玉米秸秆占84%。
而且资源密度高、分布集中,在中部单位耕地面积产出量达10.87吨/公顷,排名全国第一。
按照秸秆可能源化利用量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3计算,全省每年可能源化利用秸秆总量约1200万吨,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
但目前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0%左右,其余均被用作烧柴和在田间地头焚烧。
随着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全省粮食产量和农作物秸秆将稳步增长,省能源局和有关科研单位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全省可收集秸秆资源量约达到3900万吨和4400万吨。
吉林省一次性能源短缺,尤其是煤炭。
数据显示,2012年,吉林省煤炭储量26.24亿吨,仅占全国总量的0.3%,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超70%,自给率不足43%。
预计到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2283万吨标准煤,自给率仅为48.5%,一次性能源短缺和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共有近百家成型燃料加工企业,但年加工转化秸秆仅有50万吨。
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对于调整吉林省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绿色低碳和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82 0.898
82.76
秸秆总量
3 667.61 148.13 391.48
2149.29 1.38 24.63
952.71 0.85
3 101.99
万t 折标准煤
1 622.58
60
吉林农业科学
35 卷
1.2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
量较大,分别达到 900.03 万 t、552.18 万 t、393.91
根据吉林省 2008 年调查统计主要农作物产
年份 2006
2007
2008
农作物 水稻 玉米 大豆 农作物总量 水稻 玉米 大豆 农作物总量 水稻 玉米 大豆 总量
表1
总产量 503.57 2 155.31 92.31 2 751.19 491.41 2 086.29 74.31 2 652.01 565.97 2 601.77 89.47 3 257.21
秆占 84.23%,水稻秸秆占 13.11%,大豆秸秆仅占 源总量平均值可以看出,在未来 5~15 年吉林省
2.67%;吉林省秸秆资源以玉米为主,水稻与大豆 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米差距悬殊。同时由于国家实施严 2 700 万 t 左右(3 年平均)。
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肥料(直接还田) 饲料 燃料 食用菌基料 造纸原料 废弃及焚烧 可利用系数 秸秆可利用资源量
表 3 吉林省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和可利用系数
水稻
498.50 20.45 53.95 269.29
0.22 17.32 137.27 0.815 406.56
玉米
3 077.03 127.12 328.77
1 844.06 1.16 7.31
768.62 0.85
2612.68
大豆
92.08 0.56 8.76
3.48
27.54
39.03
0
0
50.85
58.60
0.04
0.67
25.98
量计算,吉林省 2008 年秸秆实物资源量、可用于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将
能源的秸秆量以及折合成标准煤的量列于表 3;由 会得到保证,农作物秸秆量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表 1 和表 3 可知,2008 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实 即未来吉林省每年可用于能源的秸秆的收集量将
5期
刘 鹏等: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59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密度进行了调查 测算和量化评价,分析了秸秆能源转化技术发展 现状,旨在为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和相关产业 发展提供参考。
1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 分布
1.1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秸秆实物资源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每年所产
播种面积(万 hm2) 2 897 644 351 3 892
肥料(直接还田)(%) 4.13 4.1 0.6 4.04
饲料(%) 10.68 10.82 9.52 10.67
家庭燃用(%) 食用菌基料(%) 造纸等工业用途(%) 废弃及焚烧(%)
59.93
0.04
0.24
24.98
54.02
0.04
103.44 4 038.89
收集系数
0.89 0.91 0.89 0.90 0.89 0.91 0.89 0.90 0.89 0.91 0.89 0.90
可收集资源量
443.70 2 588.96
94.48 3 127.14
432.98 2 506.05
76.06 3 015.09
498.50 3 077.03
Abstract: Starting from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in Jilin Province, and according to problems in utilization of straw for energy,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ource of straw was 40388900 t in 2008 in Jilin Province, in which 31.0199 million tons can be used for energy and this equal to 16225800 t of coal. Capacity of straw which can be used for energy was 7.97 t/hm2 on average, of which Songyuan was 10.43 t/hm2, Siping 9.15 t/hm2, Baicheng 8.47 t/hm2, Changchun 8.16 t/hm2. Straw utilization for energy in these areas had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On this basi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energy utilization of straw in Jilin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物资源量为 4 038.89 万 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 不会低于 3 200 万 t(3 年平均)。根据吉林省各个
秆量达 3 101.99 万 t,折合标准煤 1 622.58 万 t;从 地市州的农业发展规划、发展趋势以及农作物秸
农作物秸秆的组成来看,可能源化利用的玉米秸 秆的利用状况,以及 2006~2008 年全省秸秆资
农作物秸秆的总量,可根据各类农作物的产量和相 应农作物的谷草比系数 (Residue to Product Ratio, RPR)计算获得如表 1。因作物种类、品种和产地不 同,谷草比有所差异,本文所取数值来源于 2009 年 吉林省秸秆调查评估报告。通过表 1 得出 2008 年
吉林省秸秆理论收集资源量为 4 038.89 万 t,其中 水稻为 559.82 万 t、玉 米 为 3 375.63 万 t、 大豆 103.44 万 t。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 3 667.61 万 t,其中 水稻为 498.50 万 t、玉米为 3 077.03 万 t,大豆为 92.08 万 t。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家庭秸秆利用情况 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 源的利用现状如表 2。吉林省水稻、玉米、大豆秸 秆 可 收 集 资 源 总 量 主 要 用 于 燃 料 和 废 弃 燃 烧 ,分 别 占 秸 秆 全 部 可 收 集 资 源 量 的 58.60% 和 25.98%;少部分用于肥料还田和饲料,分别占 4.04% 和 10.67% ;用 于 工 业 用 途 的 造 纸 、食 用 菌 基料比重很小,合计不足 1%,其中用于能源化利 用的仅为 0.5%左右(约 30 万 t)。
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 3 101.99 万 t,折合标准煤 1 622.58 万 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
量为 7.97 t/hm2,其中:松原 10.43 t/hm2、四平 9.15 t/hm2、白城 8.47 t/hm2、长春 8.16 t/hm2;这些地区具有秸秆
能源化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议。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长春 130033;2. 磐石县农业推广中心,吉林 磐石 132300; 3. 长春市农业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站,长春 130000)
摘 要: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生产与利用现状入手,针对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对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8 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 4 038.89 万 t,
关键词: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X71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Evaluat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of Main Crop Stalk Resource in Jilin Province
LIU Peng1, NA Wei1, WANG Xiu- ling2, WANG Xiao- mei3, ZHANG Wei- dong1, WANG Xiu- fei1 (1.Rur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Keywords: Straw resources; Energy utilization;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其节能减排的压力仍将 逐渐增大。因此,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 和消费中的比重,有计划地利用农作物秸秆等清 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对吉林省优化能源生产与消 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能源供给的多 样性和安全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10- 03- 16;修回日期:2010- 04- 16 作者简介:刘 鹏(1963- ),男,研究员,从事秸秆等生物质能综合
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发达的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历程表明,在工业化 初、中期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源消费量 的大规模增加,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寻找和利 用可再生能源,走能源与环境和经济发展良性循 环的路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我省 每年产农作物秸秆 4 000 多万 t,农作物秸秆是一 种 重 要 的 生 物 质 资 源 ,具 有 资 源 量 大 、可 再 生 、含 硫量低和作为能源利用时 CO2 零排放等优点。作 为 规 模 化 能 源 利 用 原 料 ,要 考 虑 对 其 加 工 、收 集 、 储运成本和能源转化效率等问题。本文对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