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6可见光技术简报-中文版(下部)
天文技术(可见光和红外)专业学科进展报告

天文技术(可见光和红外)专业学科进展报告⏹国际上8-10米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有14架8~10m级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相继建成并用于天文观测,这些望远镜分别是:由美国Lick天文台、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和美国宇航局(NASA)共同研制的2架10m拼镜面望远镜KeckⅠ和KeckⅡ,这两架望远镜分别在1994年2月和1996年10月安装在夏威夷的Mauna Kea。
由美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和巴西6个国家共同投资兴建的2架单镜面8.2m望远镜Gemini,其中1架(Gemini North)已于1999 年初安装在夏威夷的Mauna Kea,另1架(Gemini South)将在2001年3月底安装在智利的Cerro Pachon。
由美国McDonald天文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德国慕尼黑Ludwig-Maximilians大学、戈丁根Georg-August大学联合研制的1架9.2m望远镜HET,1997年10月安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Fort Davis山,1999年10月开始试观测。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4架8米望远镜VLT,1998-2000年间安装在智利的La Paranal观测站。
日本国立天文台联合夏威夷大学研制的1架8.2m望远镜Subaru,1998年12月安装在夏威夷的Mauna Kea。
此外,还有3个计划共4架8~10m级望远镜在2000-2005年间投入运行,它们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意大利Acetri天文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研制1架8.4m 大双筒望远镜LBT,西班牙1架仿Keck 10m望远镜GTC(Gran Telescopio Canarias)和南非1架仿HET 10m望远镜SALT(Southern African Large Telescope)。
光电信息简报

编号:2008-21 总第78期本期导读高能量飞秒光纤激光器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美国桑迪亚光纤激光器项目概况亚毫赫兹线宽、平均功率超过10W的光学频率梳超快技术移向圆片规模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波音公司等联合组成激光器制造研发中心首个飞秒脉冲光学起搏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辑:上海光机所图书馆2008-07-28高能量飞秒光纤激光器[SPIE报道]美国康乃尔大学应用物理系的研究人员在SPIE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光纤激光器中几种脉冲形成和传输的新型模式。
在过去几年里,新型模式脉冲的发展为增加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奠定了基础。
短脉冲光纤激光器不仅设备性能接近于标准锁模固体激光器,而且还提供了良好的波导媒质,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输出。
本文的目的就是概括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这些发展,光纤激光器的两种新颖的双脉冲整形机制是:自相似演变和啁啾脉冲的光谱滤波。
在这两种情况中,激光腔内部的高啁啾脉冲为获得高脉冲能量打下基础。
通过增强光谱滤波,可以建立没有内腔散射控制的飞秒脉冲激光器,这样可以适当的简化腔的设计,本文将描述这种“全标准散射”激光器的行为和性能。
使用相位调制器可以控制孤波光纤激光器和克尔棱镜锁模固体激光器中的稳态脉冲整形。
相比较而言,除相位调制以外,增益和损失过程对激光器内基于自相似传输或光谱滤波的脉冲整形也起主要作用。
本文回顾了光纤激光器中脉冲形成和传输的几种新型模式,这些模式存在较大的正常腔散射,而自相似演变稳定了光纤激光器的高能量脉冲,并增强其性能,光纤激光器输出能量为10nJ、脉冲持续时间为100fs的短脉冲。
没有腔内散射控制的激光器输出的一个相位调制脉冲经光谱滤波整形之后也具有类似性能。
这类基于新型脉冲整形机制的设备具备了与固体激光器相媲美的性能,同时又具备光纤激光器独特的优势。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可见光影像处理流程讲解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可见光影像处理流程讲解遥感可见光影像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源,通过对遥感可见光影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地表物体的空间分布信息。
本文将从遥感影像获取到处理流程进行讲解,为读者介绍遥感可见光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遥感可见光影像获取遥感可见光影像获取是遥感技术的第一步,它利用遥感卫星或其他传感器获取地表物体的图像信息。
在遥感可见光影像中,不同地物会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的可见光波段能量,通过接收和记录这些能量,得到遥感影像。
二、遥感可见光影像预处理在进行进一步的遥感可见光影像处理之前,需要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工作。
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环节。
1. 辐射校正:辐射校正是将遥感影像的原始数据转换为辐射亮度数据的过程。
由于接收器特性不同,遥感影像在记录过程中会受到仪器响应和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辐射校正来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2. 大气校正:大气校正是根据大气传输模型消除大气散射对遥感影像的影响。
大气散射会导致影像中出现雾化现象或者颜色变暗等问题,通过大气校正可以获得更真实的地表物体光谱信息。
3. 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是指将遥感影像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数据。
遥感影像记录时可能会存在扭曲或者偏差,在几何校正过程中,需要通过内参数和外参数的计算来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使其能够与地理坐标系对应。
三、遥感可见光影像分类与分析遥感可见光影像分类和分析是遥感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对影像中不同地物进行精确的识别和分类。
1. 影像分类:影像分类是将影像中的像元按照其所属地物类型划分的过程。
遥感可见光影像中的像元通常由坐标、亮度和光谱等信息描述,通过像元的亮度和光谱信息可以对地物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阈值、基于统计学和基于机器学习等方法。
2.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各个地物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或对象的过程,其目的是得到更精细的地物边界和形状信息。
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基于阈值、基于区域和基于轮廓等方法。
用灯光也能上网

无需Wi-Fi信号,只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灯就能无线上网,这件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的事却已经成为现实。
什么是可见光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利用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具有传输数据率高、保密性强、无电磁干扰、无需频谱认证等优点,是理想的室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方案之一。
LED发出的光是一闪一闪的,因为闪动频率极高,达到每秒数百万次,我们的肉眼分辨不出来,光敏接收器却能探测到。
这种闪动其实就是一种“开”“关”过程,开就代表“1”,关就代表“0”,开开关关,0与1的各种组合就可以通过灯光来传递了,这就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白炽灯因为在亮灭的变化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损坏,且亮灭变化动作太慢,因而不具备这种通信功能。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可见光通信技术拥有很多优势。
首先,可见光通信技术传输速率更快。
与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Wi-Fi、蓝牙等传统无线技术相比,被昵称为“LiFi”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可达每秒数十MB至数百MB,未来传输速率还可能超过光纤通信。
当前在实验室里,可见光通信技术实时传输速率已在米级距离上达到了每秒500MB,离线传输速率已达到每秒几GB。
也就是说用可见光通信技术下载一部1GB的电影,只需不到1秒的时间。
其次,该技术还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
用窗帘遮住光线,信息就不会外泄至室外。
另外,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电灯资源。
人们只需在LED灯泡中加入一个芯片,便可使其具有“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Wi-Fi接入点”,甚至“GPS卫星”的功能,从而无需再建任何新的基础设施。
大规模实施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可以降低总体安装成本,同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降低电费、维护费用等操作成本。
最后,可见光通信技术辐射小,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对电磁信号敏感的环境中也能自由使用,比如飞机舱内和手术室内。
核心期刊

刊物名称核心排序类别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5安全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2/.5安全科学消防科学与技术3/.5安全科学工业安全与环保4/.5安全科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5/.5安全科学税务研究1/.13财政中国财政10/.13财政财经科学11/.13财政中国税务12/.13财政财政监督13/.13财政财政研究2/.13财政涉外税务3/.13财政税务与经济4/.13财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13财政财经论丛6/.13财政当代财经7/.13财政财经研究8/.13财政财经问题研究9/.13财政测绘学报1/.8测绘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8测绘学测绘通报3/.8测绘学测绘科学4/.8测绘学地球信息科学5/.8测绘学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6/.8测绘学遥感学报7/.8测绘学测绘科学技术学报8/.8测绘学编辑学报1/.11出版事业中国图书评论10/.11出版事业读书11/.11出版事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11出版事业编辑之友3/.11出版事业出版发行研究4/.11出版事业中国出版5/.11出版事业科技与出版6/.11出版事业编辑学刊7/.11出版事业出版广角8/.11出版事业中国编辑9/.11出版事业课程.教材.教法1/.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人民教育2/.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教学与管理3/.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上海教育科研4/.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教育科学研究5/.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教育研究与实验6/.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教学月刊(中学版)7/.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外国中小学教育8/.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中小学管理9/.9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化学)化学教育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化学)历史教学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地理)生物学教学1/.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生物)数学教育学报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数学通报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中小学外语教学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物理教学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物理)中学物理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物理)中学语文教学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思想政治课教学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大气科学1/.10大气科学(气象学)气象科技10/.10大气科学(气象学)气象学报2/.10大气科学(气象学)高原气象3/.10大气科学(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报4/.10大气科学(气象学)气象5/.10大气科学(气象学)气候与环境研究6/.10大气科学(气象学)热带气象学报7/.10大气科学(气象学)南京气象学院学报8/.10大气科学(气象学)气象科学9/.10大气科学(气象学)档案学通讯1/.10档案学兰台世界10/.10档案学档案学研究2/.10档案学中国档案3/.10档案学档案与建设4/.10档案学浙江档案5/.10档案学山西档案6/.10档案学北京档案7/.10档案学档案管理8/.10档案学档案9/.10档案学地理学报1/.19地理学地球科学进展10/.19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1/.19地理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2/.19地理学冰川冻土13/.19地理学极地研究14/.19地理学山地学报15/.19地理学热带地理16/.19地理学湖泊科学17/.19地理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8/.19地理学世界地理研究19/.19地理学地理研究2/.19地理学地理科学3/.19地理学人文地理4/.19地理学干旱区地理5/.19地理学中国沙漠6/.19地理学经济地理7/.19地理学地理科学进展8/.19地理学干旱区研究9/.19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报1/.11地球物理学西北地震学报10/.11地球物理学水文11/.11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报2/.11地球物理学中国地震3/.11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4/.11地球物理学地震5/.11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学报6/.11地球物理学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7/.11地球物理学地震研究8/.11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进展9/.11地球物理学岩石学报1/.30地质学地质科学10/.30地质学中国地质11/.30地质学地球学报12/.30地质学现代地质13/.30地质学高校地质学报14/.30地质学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5/.30地质学第四纪研究16/.30地质学地质通报17/.30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杂志18/.30地质学地质与勘探19/.30地质学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30地质学矿物学报20/.30地质学地层学杂志21/.30地质学地质科技情报22/.30地质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3/.30地质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4/.30地质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5/.30地质学矿物岩石26/.30地质学物探与化探27/.30地质学古地理学报28/.30地质学新疆地质29/.30地质学地质论评3/.30地质学地球与环境30/.30地质学地学前缘4/.30地质学地质学报5/.30地质学地球化学6/.30地质学地球科学7/.30地质学矿床地质8/.30地质学沉积学报9/.30地质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32电工技术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0/.32电工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11/.32电工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2/.32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13/.32电工技术高压电器14/.32电工技术微特电机15/.32电工技术电化学16/.32电工技术电机与控制学报17/.32电工技术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8/.32电工技术变压器19/.32电工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2/.32电工技术微电机20/.32电工技术电气传动21/.32电工技术磁性材料及器件22/.32电工技术电机与控制应用23/.32电工技术华东电力24/.32电工技术绝缘材料25/.32电工技术低压电器26/.32电工技术电瓷避雷器27/.32电工技术蓄电池28/.32电工技术电气应用29/.32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学报3/.32电工技术大电机技术30/.32电工技术电测与仪表31/.32电工技术照明工程学报32/.32电工技术电网技术4/.32电工技术电池5/.32电工技术电源技术6/.32电工技术高电压技术7/.32电工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8/.32电工技术中国电力9/.32电工技术电影艺术1/.9电影、电视艺术当代电影2/.9电影、电视艺术世界电影3/.9电影、电视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4/.9电影、电视艺术电影新作5/.9电影、电视艺术中国电视6/.9电影、电视艺术中国电影市场7/.9电影、电视艺术电影文学8/.9电影、电视艺术当代电视9/.9电影、电视艺术动物学报1/.10动物学/人类学四川动物10/.10动物学/人类学昆虫学报2/.10动物学/人类学动物学研究3/.10动物学/人类学动物分类学报4/.10动物学/人类学兽类学报5/.10动物学/人类学动物学杂志6/.10动物学/人类学昆虫知识7/.10动物学/人类学昆虫分类学报8/.10动物学/人类学人类学学报9/.10动物学/人类学中华儿科杂志1/.6儿科学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6儿科学临床儿科杂志3/.6儿科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4/.6儿科学中华小儿外科杂志5/.6儿科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6/.6儿科学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4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4耳鼻咽喉科学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4耳鼻咽喉科学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4耳鼻咽喉科学法学研究1/.27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10/.27法律法学家11/.27法律比较法研究12/.27法律环球法律评论13/.27法律当代法学14/.27法律法学论坛15/.27法律政治与法律16/.27法律河北法学17/.27法律法学杂志18/.27法律法律适用19/.27法律中国法学2/.27法律行政法学研究20/.27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21/.27法律人民司法22/.27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3/.27法律人民检察24/.27法律知识产权25/.27法律中国法医学杂志26/.27法律中国司法鉴定27/.27法律法学3/.27法律法商研究4/.27法律政法论坛5/.27法律现代法学6/.27法律中外法学7/.27法律法学评论8/.27法律法律科学9/.27法律纺织学报1/.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产业用纺织品10/.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印染2/.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棉纺织技术3/.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丝绸4/.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印染助剂5/.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毛纺科技6/.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天津工业大学学报7/.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上海纺织科技8/.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纺织导报9/.10纺织工业、染整工业中华妇产科杂志1/.4妇产科学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4妇产科学实用妇产科杂志3/.4妇产科学现代妇产科进展4/.4妇产科学高等教育研究1/.14高等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10/.14高等教育复旦教育论坛11/.14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12/.14高等教育辽宁教育研究13/.14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4/.14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14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3/.14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14高等教育江苏高教5/.14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6/.14高等教育现代大学教育7/.14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8/.14高等教育高教探索9/.14高等教育中国特殊教育1/.9各类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9各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3/.9各类教育中国成人教育4/.9各类教育教育与职业5/.9各类教育职教论坛6/.9各类教育成人教育7/.9各类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9各类教育继续教育研究9/.9各类教育复合材料学报1/.7工程材料学无机材料学报2/.7工程材料学功能材料3/.7工程材料学材料导报4/.7工程材料学材料研究学报5/.7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6/.7工程材料学材料工程7/.7工程材料学振动工程学报1/.3工程基础科学工程图学学报2/.3工程基础科学工程力学3/.3工程基础科学中国工业经济1/.13工业经济工业工程10/.13工业经济企业管理11/.13工业经济管理现代化12/.13工业经济经济与管理研究13/.13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2/.13工业经济经济管理3/.13工业经济管理科学4/.13工业经济工业工程与管理5/.13工业经济管理评论6/.13工业经济企业经济7/.13工业经济预测8/.13工业经济软科学9/.13工业经济中国粉体技术1/.2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包装工程2/.2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中国公路学报1/.10公路运输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0/.10公路运输汽车工程2/.10公路运输公路交通科技3/.10公路运输公路4/.10公路运输桥梁建设5/.10公路运输汽车技术6/.10公路运输中外公路7/.10公路运输现代隧道技术8/.10公路运输世界桥梁9/.10公路运输管理科学学报1/.4管理学中国管理科学2/.4管理学管理工程学报3/.4管理学领导科学4/.4管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2广播、电视事业电视研究2/.2广播、电视事业世界经济与政治1/.20国际政治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0/.20国际政治国外理论动态11/.20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研究12/.20国际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3/.20国际政治世界知识14/.20国际政治外交评论15/.20国际政治当代世界16/.20国际政治日本学刊17/.20国际政治西亚非洲18/.20国际政治太平洋学报19/.20国际政治现代国际关系2/.20国际政治俄罗斯研究20/.20国际政治欧洲研究3/.20国际政治国际问题研究4/.20国际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5/.20国际政治美国研究6/.20国际政治国际论坛7/.20国际政治当代亚太8/.20国际政治国际观察9/.20国际政治海洋学报1/.13海洋学台湾海峡10/.13海洋学海洋技术11/.13海洋学海洋地质动态12/.13海洋学海洋湖沼通报13/.13海洋学海洋与湖沼2/.13海洋学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13海洋学热带海洋学报4/.13海洋学海洋科学进展5/.13海洋学海洋通报6/.13海洋学海洋科学7/.13海洋学海洋工程8/.13海洋学海洋环境科学9/.13海洋学推进技术1/.18航空、航天飞行力学10/.18航空、航天宇航材料工艺11/.18航空、航天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2/.18航空、航天航天控制13/.18航空、航天实验流体力学14/.18航空、航天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5/.18航空、航天电光与控制16/.18航空、航天航空材料学报17/.18航空、航天中国航天18/.18航空、航天航空学报2/.18航空、航天宇航学报3/.18航空、航天航空动力学报4/.18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学报5/.18航空、航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6/.18航空、航天固体火箭技术7/.18航空、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8/.18航空、航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9/.18航空、航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26化学分析测试学报10/.26化学化学通报11/.26化学分子科学学报12/.26化学分析科学学报13/.26化学中国科学B辑:化学14/.26化学化学进展15/.26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6/.26化学分子催化17/.26化学化学研究与应用18/.26化学化学试剂19/.26化学分析化学2/.26化学功能高分子学报20/.26化学光谱实验室21/.26化学合成化学22/.26化学人工晶体学报23/.26化学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4/.26化学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5/.26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6/.26化学化学学报3/.26化学催化学报4/.26化学无机化学学报5/.26化学物理化学学报6/.26化学有机化学7/.26化学分析试验室8/.26化学色谱9/.26化学环境科学1/.19环境科学环境保护10/.19环境科学环境污染与防治11/.19环境科学工业水处理12/.19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13/.19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学报14/.19环境科学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5/.19环境科学水处理技术16/.19环境科学化工环保17/.19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8/.19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监测19/.19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2/.19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3/.19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报4/.19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5/.19环境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6/.19环境科学环境化学7/.19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8/.19环境科学环境工程9/.19环境科学会计研究1/.13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0/.13会计财会研究11/.13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12/.13会计事业财会13/.13会计审计研究2/.13会计审计与经济研究3/.13会计财务与会计4/.13会计财会通讯(综合版)5/.13会计会计之友6/.13会计财会月刊.会计7/.13会计中国审计8/.13会计商业会计9/.13会计新美术1/.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中国书法10/.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装饰2/.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美术研究3/.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美术观察4/.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美术5/.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6/.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世界美术7/.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美苑8/.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书法9/.10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金融研究1/.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与经济10/.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财经理论与实践11/.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财经12/.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投资研究13/.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新金融14/.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5/.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浙江金融16/.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7/.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经济导刊18/.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南方金融19/.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国际金融研究2/.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论坛3/.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理论与实践4/.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保险研究5/.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导报6/.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中国金融7/.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武汉金融8/.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上海金融9/.19货币/金融、银行/保险中国机械工程1/.27机械、仪表工业机床与液压10/.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传动11/.27机械、仪表工业液压与气动12/.27机械、仪表工业流体机械13/.27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与仪表14/.27机械、仪表工业现代制造工程15/.27机械、仪表工业工程设计学报16/.27机械、仪表工业振动、测试与诊断17/.27机械、仪表工业光学技术18/.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设计与制造19/.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工程学报2/.27机械、仪表工业制造业自动化20/.27机械、仪表工业水泵技术21/.27机械、仪表工业制造技术与机床22/.27机械、仪表工业轴承23/.27机械、仪表工业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4/.27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25/.27机械、仪表工业压力容器26/.27机械、仪表工业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7/.27机械、仪表工业摩擦学学报3/.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科学与技术4/.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设计5/.27机械、仪表工业光学精密工程6/.27机械、仪表工业机械设计与研究7/.27机械、仪表工业润滑与密封8/.27机械、仪表工业仪器仪表学报9/.27机械、仪表工业硅酸盐学报1/.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陶瓷学报10/.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硅酸盐通报2/.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电镀与环保3/.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水泥4/.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电镀与精饰5/.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无机盐工业6/.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电镀与涂饰7/.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耐火材料8/.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中国陶瓷9/.10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中国塑料1/.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合成树脂及塑料10/.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合成纤维工业11/.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聚氨酯工业12/.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弹性体13/.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塑料工业2/.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工程塑料应用3/.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塑料4/.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塑料科技5/.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橡胶工业6/.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热固性树脂7/.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现代塑料加工应用8/.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林产化学与工业9/.1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25基础医学解剖学杂志10/.25基础医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1/.25基础医学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2/.25基础医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3/.25基础医学生理科学进展14/.25基础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15/.25基础医学神经解剖学杂志16/.25基础医学现代免疫学17/.25基础医学病毒学报18/.25基础医学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25基础医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25基础医学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25基础医学国际免疫学杂志21/.25基础医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2/.25基础医学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3/.25基础医学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4/.25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25/.25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3/.25基础医学解剖学报4/.25基础医学中国免疫学杂志5/.25基础医学免疫学杂志6/.25基础医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7/.25基础医学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8/.25基础医学生理学报9/.25基础医学计量学报1/.1计量学岩土工程学报1/.33建筑科学中国给水排水10/.33建筑科学混凝土11/.33建筑科学空间结构12/.33建筑科学建筑学报13/.33建筑科学给水排水14/.33建筑科学建筑材料学报15/.33建筑科学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33建筑科学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7/.33建筑科学工程地质学报18/.33建筑科学世界地震工程19/.33建筑科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3建筑科学暖通空调20/.33建筑科学建筑技术21/.33建筑科学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2/.33建筑科学工程勘察23/.33建筑科学建筑科学24/.33建筑科学中国园林25/.33建筑科学国际城市规划26/.33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33建筑科学施工技术28/.33建筑科学规划师29/.33建筑科学建筑结构学报3/.33建筑科学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30/.33建筑科学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1/.33建筑科学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32/.33建筑科学新型建筑材料33/.33建筑科学岩土力学4/.33建筑科学土木工程学报5/.33建筑科学建筑结构6/.33建筑科学工业建筑7/.33建筑科学城市规划8/.33建筑科学城市规划学刊9/.33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1/.3交通运输综合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交通运输综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交通运输综合教育研究1/.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与经济10/.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中国教育学刊11/.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科学12/.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当代教育科学13/.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中国电化教育14/.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学报15/.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电化教育研究16/.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探索17/.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中国远程教育18/.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评论19/.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比较教育研究2/.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开放教育研究21/.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导刊22/.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学术月刊24/.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全球教育展望3/.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4/.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育理论与实践5/.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教师教育研究6/.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外国教育研究7/.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8/.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2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金属学报1/.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0/.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热加工工艺11/.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塑性工程学报12/.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13/.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中国表面工程14/.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工程材料15/.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铸造技术16/.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锻压技术17/.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材料科学与工艺18/.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表面技术19/.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轻合金加工技术20/.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焊接21/.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腐蚀与防护22/.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焊接技术23/.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电焊机24/.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轧钢25/.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6/.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3/.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4/.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金属热处理5/.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铸造6/.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焊接学报7/.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8/.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材料保护9/.26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科学学研究1/.10科学、科学研究科技导报10/.10科学、科学研究科研管理2/.10科学、科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10科学、科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4/.10科学、科学研究中国软科学5/.10科学、科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6/.10科学、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7/.10科学、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研究8/.10科学、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9/.10科学、科学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5口腔科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5口腔科学实用口腔医学杂志3/.5口腔科学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4/.5口腔科学口腔医学研究5/.5口腔科学岩矿测试1/.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矿业安全与环保10/.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工程爆破11/.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矿山机械12/.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化工矿物与加工13/.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4/.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爆破3/.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金属矿山4/.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5/.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中国矿业6/.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矿冶工程7/.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非金属矿8/.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矿业研究与开发9/.14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力学学报1/.13力学力学季刊10/.13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1/.13力学机械强度12/.13力学振动与冲击13/.13力学力学进展2/.13力学应用数学和力学3/.13力学固体力学学报4/.13力学爆炸与冲击5/.13力学计算力学学报6/.13力学力学与实践7/.13力学实验力学8/.13力学应用力学学报9/.13力学历史研究1/.25历史(除文物考古)史林10/.25历史(除文物考古)安徽史学11/.25历史(除文物考古)抗日战争研究12/.25历史(除文物考古)史学史研究13/.25历史(除文物考古)民国档案14/.25历史(除文物考古)中华文化论坛15/.25历史(除文物考古)文献16/.25历史(除文物考古)。
可见光辐射

辐射的传输
根据对华北地区2年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实际天气条件下紫外辐射(UV)和可见光辐射(VIS)的经验模式,研究 了UV、VIS在大气中的传输,得到了大气中物质成分与不同波段太阳辐射相互作用的不同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 于UV传输,水汽因子的重要性远大于散射因子;对于VIS传输,散射因子的重要性大于水汽因子.受水汽和散射因子 衰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UV、VIS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华北地区到达地面的UV、VIS均以散射因子的贡献为主, 在紫外、可见光波段,散射因子的贡献分别为62.55%、95.76%.经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大于VIS,经散射因 子衰减到达地面的VIS远远大于UV.整体上,华北地区SD/SQ(散射辐射/总辐射)年均值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地面UV、 VIS由南到北逐渐增加。仅受水汽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19.30、16.54W·m-2; 仅受散射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35.31、311.07W·m-2.华北地区UV和VIS的能量 损失季节变化明显,并表现出由南到北减小的趋势.UV、VIS在大气中传输时,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物质成分在化 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吸收和利用,这一能量影响到大气中的各种基本过程,在未来研究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利用能量 方法并结合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大气中物质与辐射能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在大气中的利用、分配、时空 变化等是一种有效、客观的方法.UV对水汽的敏感性远大于VIS对水汽的敏感性,UV和VIS对SD/SQ的敏感性大于对 水汽的敏感性。
基本介绍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只是一部分。刺激人眼能引起视觉的光辐射成为可见光辐射,简称可 见光。 可见光辐射(VIS)是太阳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顶和地面总辐射的比例分别为39%、50%左右。 同时,VIS是光化辐射的组成之一,也是作物生长及其光合过程、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 因此,VIS是农业、林业、大气物理、大气化学与光化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
特种文献

标准文献检索
• 国内外都有免费的文摘库。网络全文不能免 国内外都有免费的文摘库。 费获取,但可以通过原文传递、 费获取,但可以通过原文传递、付费下载或 定购的方式获得。 定购的方式获得。 • 网络检索提供的检索途径很多,有标准号、 网络检索提供的检索途径很多, 标准号、 中文标题(关键词)、英文标题(关键词)、 )、英文标题 中文标题(关键词)、英文标题(关键词)、 发布日期、发布单位、实施日期、采用关系、 发布日期、发布单位、实施日期、采用关系、 被替代标准等 被替代标准等。
会库
到颁布机构网站查询
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或各类行业标准可以到颁布机构网站 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或各类行业标准可以到颁布机构网站 查询。 例如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颁布的标准,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颁布的标准 查询。 例如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颁布的标准, 可以到/xpl/standards.jsp 这个网站进 可以到 行检索查询,如果购买了使用权限,还可以下载原文。 行检索查询,如果购买了使用权限,还可以下载原文。 其他网站如: 其他网站如: 美国国家标准(ANSI)主页 有美国各行业组织链接 : 主页(有美国各行业组织链接 美国国家标准 主页 有美国各行业组织链接): ; ISO标准检索 标准检索 /iso/en/Standards_Search.StandardsQueryFo rm; ; IEC标准搜索引擎 标准搜索引擎 http://domino.iec.ch/webstore/webstore.nsf/$$search?openform 他们都提供标准的检索查询, 他们都提供标准的检索查询,有的还可以付费在线下载或订购
光纤
特种文献类型
• • • • •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会议文献 科技报告 学位论文
科技 动态

科技动态
国内科技动态
1.自然语言理解研究获进展
2.四川盆地再添超千亿方页岩气田
綦江页岩气田丁页7井大型压裂施工现场。
中国石化供图
3.研究发现干旱可放大高温热浪的强度
4.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5.中国“贡嘎”大气碳反演系统首进全球碳计划
6.中国科大在笼目超导体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
7.我国已构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骨干网——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
8.新化合物有望克服现有抗抑郁药缺陷——可快速发挥作用,起效时间只需2小时
国际科技动态
1.古代牙菌斑揭示饮食变化
2.新型超导双量子比特处理器问世
3.成对电子间自旋相关性首次获证
4.“韦布”首次发现系外行星化学反应
5.新化合物有望克服现有抗抑郁药缺陷
6.科学家展开细菌感染第一次全球评估
7.韦伯望远镜首次在系外行星上发现活性化学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0 Xu chang
2.光通量(Lm): 1cd(1新烛光)之球心光源,所发出之光到达半径为1m球面上 时,以光束的单位表示通过该球面上之1㎡圆形平面之光量时 即为1Lm。1Lm/steradian即相当于1cd。 3.照明度 (illnminance): 来自光源之光投射于某一平面上时,其明亮的程度 ,即称 之照明度,其单位称之为勒克司(Lux),当1Lm的光束垂直 照射于之面1cm2体积上时,其照明度即为1Lux 。 4.单位亮度(brightness): 表示某一平面之明亮程度,其相当于单位面积发光强度。其 单位以cd/cm2(新烛光/平方米)或1m/sr.m2(流明/球面度平 方米)表示。 5.发光效率(Lm/w): 表示光源每单位功率对应之光通量以Lm/w表示。
子 將電 上 .可 頂 電流 廈屋 向 順 P型大 利用 送至 運
屋頂導電帶 3F
下 聲落 結合 一 通" 電洞 "噗 即與 後 屋頂導電帶
3F 扑通
VD !!!
2F 1F
禁 帶
2F禁帶 1F 價電子帶 N型大廈 圖3-8 以二極體之發光原由為例予以說明
價電子 帶
P型大廈
© 2000 Xu chang
耗乏範圍 P N P N
P 型範圍 P
N型範圍 N Ra N
P
反向
(a) PN接合時于p部位施加Θ壓﹐n部位施加⊕壓時 ﹐則pn接合部位處無電流導通。
順向
(b) 于pn接合之p部位施加⊕壓﹐n部位施加Θ壓﹐ 即有電流導通。
圖3-6 施加有外電場時之Pn接合
© 2000 Xu chang
二.半导体的发光理由
• 给LED加上反向电流IR,LED显示反向VF值,称为VR单位uA,
• 6.反向电流(Reverse Current):IR
• IR:漏电流.VR5V@IR<10uA • LED加上反向压降後其显示电流值,反向电流越小越好.
© 2000 Xu chang
• 7.崩潰电压(VZ):
LED之反向崩溃电压
Fig.1 RELATIVE INTENSITY VS. WAVELENGTH
1.0
RELATIVE RADIANT INTENSITY
0.5
0
475 510 525 540 575
WAVELENGTH (nm)
© 2000 Xu chang
四.立体角(solid angle)&球面度(steradian)
导电带
導通帶 禁帶 EF
自由電子
导电带
電洞 EF 價電子帶
价电子带 N型半導體
a.P型內並無自由電子而係形成電洞
P型半導體
© 2000 Xu chang
扩散电压
VD(Diffusion Voltage)
• 图b,即PN接合部位的能量图。接合部位处之能量是成弯曲状态。 • 就PN结合部位而言,最靠近P型部位处之N型部位内的电子,因以 一定程度向P型部位内进行扩散,故N型部位是与已扩散之电子 能量相当,而使“-”电荷相对减少,成为带“+”电荷的状态。 • 相同地,P型部位亦有一定程度之电洞,向N型部位内扩散,成为与 其扩散值相当之带有“-”电荷的状态。 • 如此,P型与N型两部位间因扩散之影响而变为带电,以及与其带 电之电位相当的反向电位差(P部位为“-” ﹑N部位为“+”) 。此电位差, 称之为扩散电压(VD)。
接合形成 VD EF EF 價電子帶 b.未加外部施加電壓的平衡狀態
© 2000 Xu chang
禁帶
• 图C所示,当顺向电压时,VD是使电子自N型向P型范围进行跃迁,但 确宛如有欲超逾妨碍之能量的壁垒存在,因此施加反向电压将使 此项壁垒成为愈益增高的状态.电流无法导通.图D所示.
順向
順向
-
+ EF
+
VD -V
+
- VD -V
EF
+
EF VD +V
c.p型施壓加 + 壓 N型施 c.p型施壓加 加 - 壓時 加 - 壓時
+ 壓 N型施
d.p型施壓加 - 壓 N型施 d.p型施壓加 加 + 壓時 加 + 壓時
- 壓
• 因受施加顺向电压之影响,致使电子由N型向P型范围内跃迁,且 圖 3-7 半導體之能帶的模式 圖 3-7 半導體之能帶的模式 其电子具有与P型内之电洞对应,以及与禁带宽约略相等之能差 。当进入P型范围之电子与电洞结合时,其电能即以光或热的形 态释出,其所释出之能是随该物质之禁带宽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
© 2000 Xu chang
•
•
•
LED发光原理比喻如图中N型大厦,其屋顶上有可自由移动的球体(电子);而P 型大厦之屋顶上,并无球体(电子)不足之处。因P型大厦的位臵高于N型大厦 (其高度恰与VD之值相当)。 当施加顺向电压时,可使N型大厦之球体,支送到P型大厦的屋顶上,于是球体 进入P型大厦1F内之空区之位臵,球体落下时可产生噗通的坠落声响。声响 的音色,因高度不同,而有变化,音响(声音大小)就类比于LED所发的光,而与 音色(音频高低)相当之光的颜色,即为其波长.球体的数目可使声响之大小 改变一般,利用电流导通的多寡亦可使光之强度随之改变。 此注入原并未具有的载体来运送的电流的P型范围内之电子,则称之为少数 载体的注入(自N型大厦将球体运送至P型大厦,就相当于少数载体之注入。 二极管之顺向电流的导通,即为少数载体的注入).
Kenny Mao
2005/5/20
© 2000 Xu chang
第叁章.电子原理篇 第肆章.光学&电氣特性术语解說 第伍章.使用注意事項
© 2000 Xu chang
第叁章
电子原理篇
© 2000 Xu chang
一.LED单向导电性
• 图3-5所示﹐为PN接合处尚未施加电压时的模式.P型范围及N型 范围内﹐分别有电洞及电子存在﹐而其界面处是成互未结合的 分离状态。
0
0.1
1 F(频率)=1/T(时间)
T(ms)
© 2000 Xu chang
• 4.順向电压 Forward Voltage :VF
• VF:LED工作之正向压降,设定IF=20mA条件下,测试LED正向VF值 ,单位V,相同IF条件下不同LEDVF有不同,故须因应因客户需要 进行分VF等级
• 5.逆向电压(Reverse Voltage):VR
耗乏範圍 P N P
P 型範圍 P
N型範圍 N
P
N
反向
(a) PN接合時于p部位施加Θ壓﹐n部位施加⊕壓時 ﹐則pn接合部位處無電流導通。
順向
(b) 于pn接合之p部位施加⊕ 即有電流導通。
圖3-6 施加有外電場時之Pn接合 chang © 2000 Xu
• 图b.PN节施加正向电压时:电子被“+”压所吸引而向P型范围内 移动,电洞则相反,因“-”吸引而向N型范围移动。 • 当电压高于一定程度时,则无论电子或电洞都均将超越此PN接合 接面,而形成电流导通状态。电流仅能由P型部位向N型部位导通, 不能反向导通,此为单向导通的原因.
1.0 A B C D 2 3 8 4 2 6 5 9 10
0.5
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
© 2000 Xu chang
三.△λ光谱半频宽(Spectral
Line Half-width)
• 在LED谱线的峰值两侧±△λ处,存在两个光强等于峰值(最大 光强度)一半的点,此两点分别对应λp-△λ,λp+△λ之间宽 度叫谱线宽度,也称半功率宽度。
二. 光學特性之解說
• • • • 1.λp:(峰值波长Peak Wavelength) 与LED峰值光强或能量,相对应的波长,叫峰值波长,用λp表示。 2.λd:(主波长Dominant Wavelength): 以人眼所见的可见光区(400-700), 决定发光体或物体的光线主要 落在什么波长. • 3.λp和λd有何不同? • λp发光体或物体(经由反射或穿透)在分光仪上量得的能量 (IV&Power )其峰值对应的波长. • λd是以人眼所见的可见光区(400-700nm),以决定发光体或物体的 光线主要落在什么波长,此为人眼所看到的实际波长。
© 2000 Xu chang
一.最大額定(Absolute Maximum Ratings)…(Ta=25℃)
• • • • • • • • • • • 1.最大消耗功率(Power Dissipation)>>>Pd: Pd: 80~150mW P(功率)=I(电流)xV(电压) 2.顺向电流(Forward Current) >>>IF: IF:LED正向导通之电流 最大电流IF=30mA 电性测试电流IF=20mA 安全使用电流IF<18mA 3.峰值电流(Peak Forward Current>>>IFP: IFP:100~150mA (Condition for IFP is pulse of 1/10 duty and 0.1msec width) I(mA) 150
• 自点光源所发出之光,通常逐渐扩散为球面状。半径为1球面上的圆 形面积为1时,由其中心至该圆形平面所成角度,称为立体角(solid angle),而与半径为1之球面上之单位面积圆对应的立体角,即称为 球面度(steradian)。
半径为1之球面 (b) 立體角的大小 此球面上之面積S係表示立體 角的大小(其單位為球面度) P O Sr= A r2 P
(a) 立體角 O 此圖形內所圍成之空間 即稱為立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