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学目标: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节的概念,学会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和读法。

3、会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简便表示。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大家好像已经掌握一定的规律了。

谁来说说看第7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用一个词语“依次”你们同意吗?(板书“依次”)“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三个卡通人物出现了,又出现了,这叫什么?(板书“重复”)还能往下说吗?一直说下去,说的完吗?可以一直不停的说下去,在数学中叫做“不断的”。

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省略符号。

读作“以此类推”。

按照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样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我们简要的说成以此类推。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⑴教师举例:同学们过马路,要看什么?它是怎么变化的?绿黄红、绿黄红。

还有吗?依次不断重复下去。

这里的以此类推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按照绿黄红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原来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平时我们一定要观察仔细。

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也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举例。

比如说:白天黑夜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往下说说看。

说的完吗?我们可以用省略符号表示,怎么读啊?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无论是卡通人物、红绿灯、四季变换…他们都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那么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二、在竖式中认识循环小数1、分组计算: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请第一第二组的同学做A组,请第三第四第五组的同学做B组,在学习单上列竖式算一算,开始:2.4÷2=1.2 2.4÷5=0.48 1÷3=0.333… 13.7÷11=1.24545…2、交流结果:A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B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为什么每组第1题算的这么快?后两题怎么算的这么慢?小结:在除法中,我们可以根据商的位数,分成两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 7 课时 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 7 课时 循环小数(教案)

第7课时循环小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节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教材P33例7)王鹏跑400m用时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师:怎样列式计算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为400÷75。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发现了问题:这道题怎么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一直商3。

(二)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计算400÷75,发现这道题的商怎么也除不尽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对这种小数的好奇心,为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发现除不尽时余数和商都重复出现的特点1. 发现除不尽时余数和商都重复出现的特点。

课件出示竖式:师:仔细观察竖式,同学们在计算400÷75时,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生:余数总是25。

师:猜猜看,如果一直除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生1:商的小数部分一直都商3,余数一直都是25。

生2:余数“25”和商“3”都重复出现。

师:像计算400÷75这样的除法算式时,商是小数,而且余数和商都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典中点》“基础导学练”的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竖式中商和余数的特点,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征。

探究点2 认识循环小数1. 认识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教材P33例8)师: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商有什么特点。

28÷18= 78.6÷1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无限循环小数的意义和循环节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1.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以玩扑克牌的游戏说明摆放顺序重复出现。

2、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循环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3、展示目标: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环节二目标展示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环节三学习新知1.出示例7(1)板书: 400÷75让学生独立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交流讨论:第一题可以除尽,2、3题的商除不尽,总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5)归纳总结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老师指着400÷75的竖式提问: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总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建立“循环节”的概念,指导循环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无限循环小数,教师板书:5、老师指导书写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环节四训练操作。

做一做第一题矫正:强调循环小数的写法。

小组合作各小组以小组长为中心,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2.掌握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释循环小数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

2.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需要准备铅笔、橡皮、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循环的现象,也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与循环的联系。

第二步:讲解循环小数1.在黑板上绘制循环小数的表示形式,并讲解如何辨别循环节。

2.通过多个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步:转化为分数1.介绍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讲解步骤并示范。

2.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转化为分数的方法。

第四步:应用实践1.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强化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并进行计算、分析。

第五步:课堂练习1.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相互讨论。

2.收集学生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循环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2.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作业布置留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个小短文,描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并分析其中循环的规律。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对循环小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转化为分数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实际运用,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循环小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循环小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4. 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规律,发现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判断一些数是否为循环小数,并说明理由。

(2)让学生找出一些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性质,并明确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别。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性质。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小数现象,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遵循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其定义、特点,并能够准确地表示出来。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涉及到数学符号的使用和对数字规律的观察,是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知识的关键。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详解1. 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是指在小数部分有一段数字无限重复出现的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入,比如今天是星期几,谁会说?接着说能说完吗?为什么?引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称为“循环”(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数学信息,独立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追问:像这样除下去,能除完吗?(不能)板书: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援1、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这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说商的特点。

78.6÷11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停一停,看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商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1.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并能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2.通过自学交流、计算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一、揭示课题,获取学情师:今天学习“循环小数”(板书:循环小数)。

你知道循环小数长什么样吗?谁上来能写1个循环小数。

三位学生分别板书:5.666...、6.272727...、0.314314...【评析】学生生对于循环小数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信息时代孩子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还未学习的知识的。

于是,于老师直接揭题,让孩子来写一写,暴露孩子的认知,把握最真实的学情,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展开教学。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01自学验证,获取新知(1)自学验证,初步感知。

师:它们是循环小数吗?自学书本33-34页,找找答案,了解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

学生3分钟自学。

师:这三个数是循环小数吗?生齐:是的。

师:为什么是?生1:因为它们后面有无数个相同的数字。

生2:因为后面数字是重复的。

(2)认识循环节,并会简写循环小数。

师:重复的数字,有一个名称叫?生齐:循环节。

师:这三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分别是:生1:6、7、134师:这些循环小数,还可以怎么表示呢?生2: 5.6,6上面点一个点。

师:5.666...这么多个6,你说的圆点,点在哪个 6上?生2:点在第一个6上。

教师板书,读作,五点六,六循环。

师:6.2727...和0.134134...又是怎么表示呢?生齐:循环点,点在第一个2和7的上面,后面是点在第一个1和4上面。

师:是的。

只要点在第一个循环节的首尾数字上即可。

教师分别板书简写。

小结:像这样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循环小数。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三单元的第7课时,主要内容是循环小数的认识。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小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以及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循环小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组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循环小数。

2.引导学生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循环小数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如“小明的爸爸开车行驶了100公里,车的速度是80公里/小时,请问爸爸开车行驶了几个小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无限小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循环小数的形式。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如“0.333…可以简写为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如0.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如0. 2142857是无限小数。(板书)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作业:1.熟记概念。
2.练习八4、5、6、7、9第题。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 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
有限小数0.9375无限小数0.2142857
批注
教学(后记)反思: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45。(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案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