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灯第2课

合集下载

会说话的灯 教案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灯 教案教学设计

一、《会说话的灯》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灯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灯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灯的种类:LED灯、白炽灯、荧光灯等。

2. 灯的特点:节能、环保、亮度等。

3. 灯的口语表达:如何正确地描述灯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灯的种类和特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各种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的种类和特点。

2. 讲解灯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灯的优缺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各种灯的看法。

4. 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用口语描述灯的特点和用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口语表达练习中的表现,判断他们能否准确、流畅地描述灯的特点和用途。

3.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灯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灯的种类和特点。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灯的图片和视频。

3. 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八、教学难点:1. 灯的种类和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不同种类的灯的特点和区别不够清楚。

2.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自信,不敢开口描述灯的特点和用途。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灯的图片和实物,提前布置教室。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前相关教学资源。

3. 准备课后作业,提前发给学生。

十、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程度如何?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学生对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5. 学生在口语表达练习中的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对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运用灯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原文你知道吗?灯除了照明,还会说话呢!马路上车来人往。

红绿灯不停地工作着,告诉人们红灯停,绿灯行。

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那是在对人们说:“小心!我要拐弯啦!”大海上,灯塔一动不动地坚守着岗位。

来往的航船从灯光中知道了哪里是航道,哪里不能走。

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会说话的灯。

如果你感兴趣,也能听懂它们的话。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读起课文来不吃力了,好的学生甚至能够做到准确流利有语气的朗读了。

随着识字方法的持续积累,学生的。

识字经验更加丰富了,对于学习热情高的学生,既愿意动脑又大胆说,并说得好的学生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目标:1、学习“灯、往、工、作、告、诉、向、动”8个生字。

2、理解部首“双人旁”,能按准确的笔顺描和写“往、工、作、向”4个字。

3、准确地朗读课文,学习轻声字的读法。

4、了解几种灯的功能和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

描写“往、工、作、向”4个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些是什么灯?日光灯、台灯、吊灯、红绿灯、汽车头(尾)灯、航标灯随机学习生字“灯”。

2、你们听,这些灯会说话呢。

出示课题:42会说话的灯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灯会说什么呢?觉得奇怪吗?认真听一听,这是怎么回事。

(2)集体交流。

2、自由轻声读课文,独立学习生字。

(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

全班交流。

随机指导:①往:理解部首“双人旁”。

②告:可编一个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

③提醒:“诉”最后一点不要漏。

3、听录音,学习课文。

(1)边听边记:什么灯说了什么话?(2)交流,随机出示句子,指导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9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用“灯的语言”所介绍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汽车的指示灯、船上的航行灯等的作用,以及跟人们生活的关系。

4、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各种灯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各种灯的作用,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所说的各种灯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1、揭题质疑1)板书“灯”,说说你知道哪些灯?2)补充课题,看了课题,你觉得奇怪吗?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引入:各种各样的灯,他们在说些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会说话的灯?他们在说些什么?将他们一一划出来。

4)你最喜欢哪种灯,准备读给大家听。

5)读准生字新词3、交流1)按学生的交流板书各种灯的名称及作用。

2)朗读交流。

随机正音,理解“交叉”、“船舶”等词语的意思。

4、练习形近字组词:扮叉舶免桅份义船兔危5、板书会说话的灯什么灯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红绿灯汽车的指示灯船上的航行灯灯塔飞机的飞行灯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灯会说话,说些什么话;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二、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1)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灯,各有什么作用?2)用“不仅……还……”概括说说灯的作用。

3)训练:用“不仅……还……”说一句话,穿插完成《作业本》5。

2、学习单元提示1)过渡;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各种灯的作用,细读课文,你还能发现什么?2)学生感情朗读后交流。

3)抓住几句话或一段话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生动。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篇二)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篇二)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之四杭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王平第一课时一、预设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介绍的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3、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难点: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推荐阅读文章(电脑、投影)盒子一只头灯一个(头灯:野营用具,可用松紧带绑在头部照明,设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另一道为闪烁开关,用于呼救或警示)四、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将头灯藏入盒子,请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

——猜不出教师将灯打开,使光透出,请学生猜。

——猜出是灯教师出示头灯,戴在头部,演示其用法,并讲解:这可不是一般的灯!这是头灯。

将它戴在头上可以腾出双手来做其他事,适用于野外夜间行走。

头灯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打开另一道开关,灯就会闪烁。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教师不公布答案,暂时保密!这个答案你们自己也找得到。

打开课本学习第13课,自然会找到答案。

2、揭题——《会说话的灯》——齐读课题提问(灯怎么说话?什么灯会说话?……)这节课就请大家当当小科普员,一起研究研究会说话的灯。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师范读。

反馈:听了一遍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指名随意说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会说话的灯?(用双横线划出)指名反馈,板书4、再读课文,归类(分段)指导:A两类:马路上会说话的灯(红绿灯、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B三类:红绿灯/ 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5、研读课文2——9自然段:(1)分组自学出示小科普员自学建议:A、第2——9自然段:感情朗读,用波浪线划出灯说了些什么。

B、最感兴趣的灯:美美地读,与小伙伴交流、研究,准备接受同学的咨询,解答同学的疑问。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三)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三)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之三佚名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效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3.能正确、沈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的阅读方法,懂得课文用”灯的语言”所介绍的各种灯的作用以及跟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的阅读方法;读懂各种灯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各种灯的作用,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交叉”“船舶”“打扮”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段,理解内容。

3.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

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明确任务。

揭题:会说话的灯看到课题,你觉得奇怪吗?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学习这篇就是要懂得课文所介绍的这些灯是怎样跟人们说话的?它们告诉人们些什么?2.整体人手,感知大意。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会说话的灯?将它们一一划出来。

这些灯分别是哪三个不同地方的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按自然段归并法分为几段?3.自学生字词,检查效果。

明确自学要求。

①根据音、形、义的不同要求自学生字词。

②通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③质疑问难。

自学检查。

①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船舶桅杆②形近字组词:扮叉舶免桅份义船兔危③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交叉”“船舶”“打扮”等词语的意思。

④指名学生轮读课文,正音。

⑤质疑释疑。

4.学习第1段。

指名读第1段,用”--”划出描写灯作用的句子。

比较读一读,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灯能照明,美化环境,跟人们说话。

灯不仅能照明,美化环境,还会跟人们说话。

仿写句子。

①启发、拓展思路:老师教会我们什么?能用”不仅……还……”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说吗?句子中要更强调哪一层意思呢?那么能用”树木”的作用来说一句话吗?用上”不仅……还……”②完成《作业本》第5题。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会说话的灯》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会说话的灯》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会说话的灯》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 能在阅读过程中,较熟练地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11个:“灯、吗、还、呢、车、往、工、作、告、诉、定”;积累“车来人往、诉说”等词语以及课后练习中的2句句子。

2 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能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灯除了照明还有各种用途,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 认识部首“ㄔ”(双人旁)。

能在老提示的指导下描摹“往、车、工”.学习重点和难点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灯、车、作、诉、定”的字音。

2 能用一、二句话把灯的作用说清楚,而且做到大方、声音响亮。

学习过程一出示投影,揭示课题1 出示投影片:日光灯、台灯、吊灯、红绿灯、汽车头(尾)灯、航标灯说一说这些是什么灯?(注意语言完整)如:这是一盏……;这是马路上……;等句式。

随机学习生字“灯”,注意后鼻音。

2 出示文中第一节。

提示:“你知道吗?灯除了照明,还会说话呢!”学习生字“吗、还、呢”①“吗、呢”左边都带有“口”,提示:它是语气词,读时读出语感。

老提示指导读,再抽读,读出语气,齐读。

②“还”怎么记住它呢?3 出示课题:55 会说话的灯说明:展示的投影片内容包括:一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灯;二是有一定特殊用途,但不常见的灯。

在这里,生字学习分步进行,又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二听课文录音,学习课文内容1 一听录音,初步感知内容。

提示:灯会说什么呢?认真听一听课文录音。

说明: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趣,以儿童化的语言来揭示课题,带着一份神秘进入课文,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 二听录音,学习生字词语。

(1)边听边看课文,圈出生字和含有生字的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再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读音。

(3)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灯光、吗、还有、呢、车来人往、工作、告诉、一定(生字带拼音)同桌互读。

(4)智力冲浪,巧记生字。

(5)全班交流,随机指导。

一年级语文上册《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 沪教版

会说话的灯
[教学内容]
会说话的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拼音读准“灯、往、工、作、告、诉、向、动”8个生字的字音;学习双人旁,复习笔画“横折折折钩”,能按正确的笔顺描写“往、工、作、向”两个汉字;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了解各种灯的功能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分层教学目标]
A层:能在阅读过程中,较熟练地借助拼音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车来人往、诉说”等词语以及课后练习中的2句句子。

B层:学习双人旁,复习笔画“横折折折钩”,能按正确的笔顺描写“往、工、作、向”两个汉字;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并能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

C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灯除了照明还有各种用途,能用一、二句话把灯的作用说清楚;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借助拼音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学习双人旁,复习笔画“横折折折钩”,能按正确的笔顺描写“往、工”两个汉字。

2、能用一、二句话把灯的作用说清楚,而且做到大方、声音响亮。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反思:。

《会说话的灯》

《会说话的灯》

《会说话的灯》《会说话的灯》教学理念:1、体现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同生活结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能力的训练。

(搜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4、注重学习方法。

科普文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学生需要理解的是这篇课文是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如何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1、课前布置搜集生活中常见有哪些灯、它们的作用相关资料。

在课前时间进行交流和探讨。

2、总结引出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灯,不仅为我们照明、美化环境,它还会说话。

你能听懂它的话吗?3、请大家默读课文,选择一个地方的灯进行研究,自己填填看。

4、交流探讨、完成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

了解科普文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6、说话练习。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灯,你怎么跟人说话?(评价时看其趣味性和知识性)。

7、经过这节课你听懂了哪些灯的话?你还知道哪些灯的话?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用不仅还进行说话训练)生活中哪些地方还需要有信号灯?8、课堂作业:为一种或几种会说话的灯设计几句宣传话,让别人一看这就明白这灯的作用。

(例:交通灯红灯停、绿灯行。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三)《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之三佚名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效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3.能正确、沈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懂得课文用"灯的语言"所介绍的各种灯的作用以及跟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各种灯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各种灯的作用,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交叉""船舶""打扮"等词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说话的灯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效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3.能正确、沈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懂得课文用"灯的语言"所介绍的各种灯的作用以及跟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各种灯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各种灯的作用,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灯塔、闪射、测定"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2-4段,知道书上介绍的各种灯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听写:交叉船舶桅杆
打扮免得相撞(校对,订正)
(1)齐读第1段。

(2)明确学习任务:"灯不仅能照明,美化环境,还会跟人们说话。

"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习第2段。

(1)自由读第2段,思考:"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用什么说话?
(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
(2)完成《作业本》第4题"马路上"这部分的填空。

(3)用"在什么地方--什么灯--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来说说"指挥交通红绿灯"的作用。

(4)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3-4段。

(1)自学点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段的方法自学课文第3 -4段。

(2)自学。

①默读第3-4段,完成<作业本)第4题"江面上"、"夜空"这两部分的填空。

②用"在什么地方--什么灯--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连起来分别说说各种灯的作
用。

③研读第3-4段,体会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段。

(3)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课文理解"灯塔、闪射、测定"等词语的意思。

(4)讨论:这些灯所说的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
4.作业。

收集信息:生活中还有哪些灯会说话?它们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