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简介
虞世南简介_虞世南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虞世南简介_虞世南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虞世南,唐代诗人(558年-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汉族,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言绝句(“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言绝句。
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
虞世南代表作品:《咏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赋得临池竹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凌晨早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初晴应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春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翻译】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a/yuhinanhtm。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咏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咏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拟饮马长城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余姚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简介

余姚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简介《余姚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是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实事工程。
一、政策简介(一)参保对象。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除外),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低标准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标准:目前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800元、1100元、1400元、1700元、2000元八个档次,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民主程序确定。
3.政府补贴:参保人员按规定缴费,政府给予每人每年50元的缴费补贴。
对重度残疾人、低保户对象政府再给予其所选档次(最高不超过平均缴费额)缴费标准的30%的补贴。
(三)个人账户建立。
市农保处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
(四)养老金待遇组成。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支付终身。
1.基础养老金标准。
现每人每月7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
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给付系数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
3.缴费年限养老金计发。
按缴费年限分段计发:缴费5年(含5年),按1元/年计发;缴费第6年至第10年,按2元/年计发;缴费11年及以上,从第11年起按3元/年计发。
举例说明:例:甲,今年52周岁,从2009年12月开始每年缴费1700元,到59周岁时又补缴7年,累计缴费15年,缴费总额为25500元、政府缴费补贴750元(未考虑利息、基础养老金调整等因素),甲到60周岁时每月可领取养老金289元。
余姚生活信息

余姚生活信息
余姚,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腹地。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
优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舒适。
余姚的生活信息丰富多彩,无论是美食、文化还是旅游,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首先说说余姚的美食,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如余姚鸡、鲈鱼、鲍鱼、萝卜糕等,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余姚还有许多有名的餐馆和饭店,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美食,满足不同口味的人们。
除了美食,余姚还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龙舟赛、庙会、古戏台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余姚还有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让人们在闲暇时光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此外,余姚还有许多优美的风景名胜,如梁弄古村、梁弄古镇、天乐山等,这
些地方都是游客们喜欢去的地方,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总的来说,余姚是一个充满生活信息的城市,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和
旅游资源,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无论是居住还是旅游,余姚都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余姚简介_余姚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余姚信客课文研讨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
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
“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
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
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
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
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
“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
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
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
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
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
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
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撑持不了。
但是,社会总体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
信客终于不再坚持下去了,人们想起他的好处,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并请他接受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
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工作出色,还当了小学校长。
他死时,人们纷纷赶来吊唁。
2.特殊的职业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信客任劳任怨。
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
事情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
信客诚信无私。
他铭记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余姚市振一武术馆简介

余姚市振一武术馆简介武术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城乡人民强身健体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为了更好地在余姚范围内开展武术运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余姚市武术协会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余姚市振一武术馆于2004年初在富巷小区的阳明西路186号正式开馆,创办人陈百军国家一级涉外教练员,国家一级裁判员,有“铁头将军”之称号。
曾在余姚日报、民间晚报、和浙江省体坛报正面报道过。
振一武术馆起初就从富巷小区这几十平米的简陋训练馆,从几个学生慢慢开始,由于陈百军馆长认真对待每一个学员,耐心的纠正训练中出现的每个动作,他爱岗敬业认真教学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武术馆因此日益壮大起来。
为了弘扬余姚的武术,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我管于2007年9月,在距有七千年文化历史古镇河姆渡镇车厩小学内成立了第一个武术队。
创办该武术队,除了解决外来子女就学,主要是把那些由于父母无时间管理和教育的孩子收管起来,进行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让这些孩子具有优良的道德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武术队已有一百三十多人,是目前规模最大,成立时间最早的武术队。
后因发展需要陈百军馆长陆续开办了肖东第一小学武术队、城南小学武术队和老方桥小学武术队。
由于老武馆场地已经限制武馆的发展,2009年6月陈百军馆长在阳明西路599号开办了第一分馆。
多少年的风风雨雨,陈百军满怀壮志,始终贯彻振一武馆的宗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构建和谐余姚的决心。
于2011年4月在余姚阳明西路643号四楼成立了第二分馆,如今新的振一武术馆训练场地宽敞,设施齐全,配有一流专用地垫、护具、等安全设施。
还设有健身区,休息区,娱乐区,是以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专业性武术馆,是宁波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环境最好武术拳馆。
目前振一武术馆是我市唯一一家专业教授武术、散打、拳击、跆拳道、硬气功等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基地,自2004年开办以来,始终坚持德技双修,传少林真功,育全新人才为根本宗旨,真心教学、爱心教学、以严为本,崇尚武德。
余姚西站长途汽车站的简介

余姚西站长途汽车站的简介余姚西站长途汽车站位于余姚市阳明西站567号,车站占地面积万平方米,车站等级二级客运站,日发班次110余班,日均发送旅客530人次,营运线路省外班线18条,省内班线30条,具体线路名称见下表:省外线路名称省内线路名称余姚西-常州余姚西-安吉余姚西-衢州余姚西-崇阳余姚西-长乐余姚西-绍兴余姚西-高邮余姚西-店口余姚西-沈家门余姚西-广州余姚西-东阳余姚西-石浦余姚西-民权余姚西-奉化余姚西-天台余姚西-南京余姚西-富阳余姚西-温州余姚西-南通余姚西-杭州九堡余姚西-萧山余姚西-青岛余姚西-杭州南余姚西-新昌余姚西-苏州余姚西-嘉善余姚西-义乌余姚西-无锡余姚西-金华余姚西-永康余姚西-芜湖余姚西-柯桥余姚西-镇海余姚西-徐州余姚西-丽水余姚西-诸暨余姚西-盐城余姚西-临海余姚西-务川余姚西-路桥余姚西-厦门余姚西-宁海余姚西-襄樊余姚西-平湖余姚西-驻马店余姚西-瓶窑余姚西-淄博余姚西-浦江汽车西站长途汽车站与公交车的衔接情况:长途汽车站工作时间5:00—16:30 电话:62828863市区公交线路:103路201路203路余姚公交(电话62829067)城乡公交线路:508路501路517路510路531路502路余姚城乡公交(电话62533100)103路市区线路冬令双向6:20-18:00|夏令双向5:50-18:30 全程单一票价:1元。
去程:汽车西站- 二高路(阳明西路) - 长新新村- 农贸市场- 家私城(西石山北路以东) - 丰山前(西环北路) - 下畈- 舜水北路(子陵路) - 体育馆- 新建北路(新建北路) - 子陵新村- 模具城- 公交公司- 碾子头- 仙桥(新建北路) - 中国塑料城- 汽车北站(17站)回程:汽车北站- 中国塑料城- 仙桥(新建北路) - 碾子头- 公交公司- 模具城- 子陵新村- 新建北路(新建北路) - 体育馆-舜水北路(子陵路) - 下畈- 丰山前(西环北路) - 家私城(西石山北路以东) - 农贸市场- 长新新村- 二高路(阳明西路) - 汽车西站(17站)103路备注信息:间隔10-15分。
余姚人文特征简介

余姚人文特征简介余姚是浙江省宁波市辖区之一,位于杭州湾之南,东临奉化,西连鄞县,南接富阳,北界慈溪,是浙江省最早的县之一。
余姚地处沪宁温经济带腹地,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人文特征。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简要介绍余姚的人文特征。
一、历史文化余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春秋时期,余姚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迄今为止,余姚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余姚孕育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余姚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
此外,余姚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范蠡、赵构、蔡元培等文化名人纷纷涌现。
二、民俗习惯余姚的民俗习惯独具特色,富有活力。
例如,每年农历五月十九,余姚都会举办盛大的“牛车会”,这是余姚地区一项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节日。
届时,人们将装饰一辆华丽的牛车,并饰以花灯、彩旗等,驾车巡游全城。
这一传统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展现了余姚人民对农耕文化的深厚传承。
三、建筑风格余姚的建筑风格也是其人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姚传统民居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空间布局和园林造景。
古老的民居保存完整,独特的庭院和建筑风格展现了余姚古代建筑文明的独特魅力。
此外,余姚还有许多古建筑、寺庙等具有独特韵味的建筑物,如姜夔故居、兴隆寺等,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四、文学艺术余姚人文特征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艺术。
余姚是一片文风浓厚的土地,素有“状元之乡”之称。
自古以来,余姚便崇尚文化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例如,余姚是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乡,也是马致远的红色故里。
这些文学艺术巨匠的精神和作品都为余姚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综上所述,余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独特的人文特征。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习惯、迷人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学艺术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余姚以其独具特色的人文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也为它在长三角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事迹简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事迹简介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家、宇航专家和国防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在浙江余姚,是家中的第九个儿子。
早年曾在上海市立中学和浙江大学学习,在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43年,他和同事合作,研制出著名的“固体火箭推进剂”,从而为后来的“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5年,钱学森回国,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了当时全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两弹一星”计划总体负责人之一。
钱学森领导下的科研团队,先后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创建了中国现代控制科学的新方向,并对我国地球物理、工程力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一生坚持科学研究,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成为中国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军人物。
钱学森在其一生中,共发表了118篇学术论文,被文献引用次数逾万次。
并荣获了多项国内外学术荣誉称号,包括全国优秀人民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黄钟公奖等等。
钱学森还是中国工程院创始院士之一,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者和人民公仆。
钱学森在世时,他的一生充满了干劲和奉献,他为中国的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中国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
他一生中精益求精、自我奉献,为国家、为人民不断战斗,他的人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并不断超越自己,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人生的实践和精神的传承成为伟大人民的楷模和榜样,使他的功勋永载史册,他是中国的国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国宾师:朱舜水 朱舜水先生:朱之瑜 (1600-1682) 字鲁屿,日本 尊称为舜水先生,明县城城郊人。初从李契玄学,后 寄籍松江,受业于朱永祜、张肯堂、吴钟峦等,精研 六经,特通毛诗。弱冠后见国是非,绝意仕进。崇祯 末两举征辟,均不就;清顺治元年(1644),南明福 王朱由崧两次诏征授职,亦不受。清兵占领浙江后, 王翊于四明山结寨抗清,奔走各地,联络义军援翊。 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四次东渡日本借 兵,以图恢复明室,均未成。途中辗转安南、交趾 (均今越南)等地,历尽艰险。期间,南明唐王朱聿 键、鲁王朱以海多次诏征授职,俱力辞不受。顺治八 年八月十四日,王翊不屈而死,之瑜闻知后于八月十 五日设祭,终身废中秋赏月。
余姚风景
余姚特产
四明湖
余姚四先贤
王阳明
严子陵
朱舜水
黄梨洲
三真不朽:王阳明 王阳明先生: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 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明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 日生于县城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父王华,成化十七年 (1481)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守仁少受儒家教育,暇好 骑射兵事,善射。15岁随父游居庸关、山海关等要塞。弘治元 年(1488)于南昌完姻,结褵之夜,入铁柱宫与道士谈养生术, 次日晨还。次年归姚途中于广信(今江西上饶)拜见娄谅,听他 讲授朱熹"格物致知"论。五年中举人,寓京师父亲官署,遍读朱 熹遣书。为决疑虑,"格"竹七天,无所得且罹疾。六年、九年会 试均落第,遂归姚以诗书棋自娱。寻闻边关告急,精究兵家秘书。 十二年中进士,值西北告急,疏陈"蓄村备急、舍短用长、简师 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敷恩激怒、捐小全大、严守乘弊" 八事。十四年至安徽审查案件,事成游九华山,与道士谈仙。次 年因病南归,先后隐居,养病于绍兴阳明洞、钱塘净慈、虎跑诸 寺。
•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东与宁 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 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 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 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古文化 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 定居,繁衍生息。余姚市辖6个街 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 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 郎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 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 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 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 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市 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Biblioteka 余姚介绍片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外 形有河姆渡文化“干栏 式”建筑特色,馆内展 示着世界上最高的栽培 水稻、干栏式建筑、舟 楫、古哨等“世界之 最”,再现了河姆渡的 原始生态环境和先民们 的生产生活场景。现为 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 示范基地。
瑞云楼
瑞云楼,始建于明代,为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 地。因王阳明诞生时其祖 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遂 将此楼称为瑞云楼。王阳 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 时光。王阳明,名守仁, 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瑞云楼现为宁波市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
山高水长:严子陵 严子陵先生: 严光 (生卒年不祥) 本姓庄,后人避 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东汉初余姚 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元始二年(2),王 莽聃为官,避居故里屿山(今龙泉山)。始建国元年 (9),王莽新朝立,复聃为官,抗命不从。建武元 年(25),刘秀即位,光改名隐居,刘秀思其贤,令 绘形貌各地寻访。齐地上书:"有一男子,披羊裘垂钓 泽中"。刘秀疑是光,遣使备车三次往请,始至京都洛 阳。时故人侯霸任司徒,遣使问侯,光口授使者:"怀 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刘秀亲往住所看望, 光卧不起,刘秀问话,眠不应,良久张目熟视说:"昔 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刘秀 引光入宫,整日论道旧故。刘秀问:"朕何如昔时?" 答日:"陛下差增于往。"传说夜间两人同榻而卧,光 以足臵刘秀腹上。翌日,史官奏称,昨夜"客星犯御座 甚急。"刘秀笑答,与老同学子陵同榻共眠之故。
名邦献遗:黄梨洲 黄梨洲先生:黄宗羲 (1610-1695) 乳名 麟,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 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 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八月初生于通德 乡黄竹浦村(今属明伟乡)。黄尊素子。天 启三年(1623)补仁和(今属杭州市)博 士弟子员,课余好读野史、小说。六年闰六 月初一,父被魏忠贤害,祖父书"尔忘句践 杀尔父乎"8字于墙,励其为父报仇。
龙虎草堂
龙虎草堂,清初时期 伟大的思想家、史学 家黄宗羲曾隐居于此, 从事著述。在草堂中, 黄宗羲撰写千古名篇 《明夷访谈录》、《 易学象数论》,编辑 了卷帙浩繁的《明文 海》。
通济桥
通济桥 舜江楼,古城余姚的 标志性建筑。通济桥凌空横 跨姚江连接南北两城,元代 至顺年(1332)竣工,被 誉为“浙东第一桥”。桥的 北面有舜江楼,即余姚古县 城城楼,俗称鼓楼,初建于 元代至元元年(1335), 飞檐翘角,古朴庄重。一桥 一楼,体现出“长虹卧空, 飞阁镇流”的恢宏气势。
余姚
----- 黄旭日
余姚地理
•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西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09′、北纬30°30′。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 口82.58万人。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 1号。 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547毫米。 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 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 占28.33%, 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 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 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 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 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 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 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 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