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介绍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运用双向细目表,可即刻反映出内容及分值和分布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问题的。
(3)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所以,考前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总结性的教学,不主张为了及格率而按考试卷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如果按“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则是可取的,也是很有效果的。
“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4)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审核。
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总之,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拟卷,是规范出卷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出卷中的盲目性,对规范教学、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命题的责任心、提高考核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任何测验,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的。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是测验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标或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这个比例,就是说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测验题不仅要对学科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所确定的学习水平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六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双向细目表(丁振东)

√
实际应用
8
参与设计
简答
2
0.90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
√
作出评价
9
表达评价
简答
3
0.80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
作出评价
10
谈谈思考
简答
3
0.85
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
合计
30
0.86
√
实际应用
4
写宣传语
写话
3
0.90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选择
2
0.90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
整体感知
6
内容把握
简答
3
0.85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
提取信息
7
感知情节
填空
4
0.8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模块
考查点
题号
题目
题型
分值
难度值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
识
记
√
理解
√
运用
√
综合√
评价
√
说明
阅读运用
形成解释
1
理解词语
选择
2
0.85
能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
提取信息
2
找共同点
填空
2
0.80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
实际应用
3
解决问题
新课标下的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注意:
连续四年(必考)
三年(几率较大)
隔年(10年已经考查过的内容11年不考)
近两年(暂时不考)
四年一次都没有考过的(考10分)
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2.不单独考查电能表测量。
3.汽车挡风玻璃防水雾装置原理,汽车简单机械。
4.各版本(人教、沪粤、科教)叙述不一致的内容不考,如安全电压。
5.判断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或总结规律。
6.电磁波只需知道概念,不考公式计算。
7.刻度尺不考估计值。
8.平面镜成像作图注意平面镜示意图画法。
9.量筒、烧杯示意图画法。
10.g若无说明取9.8N/Kg。
11.起重机、厨具所包含物理知识原理。
12.风力发电风速与功率关系,电学综合。
13.防核辐射、能源分类。
14.多项选择题有3个正确选项。
15.物理学史。
16.黑箱作图。
17.亚运会、十二五规划、新能源、环境、新兴材料。
18.以考试答题必备工具设计、进行实验探究。
19.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
小学六年级科学素养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年11月)

掌握
数感
理解 理解
运算能力 应用意识 推理意识 几何直观
应用意识符 号意识数感
理解
模型意识 推理意识
图形的认识 与测量
认识长方体
2
较容易 0.7
运用
运用
空间观念 运用意识
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模型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2
较容易 0.8
应用
应用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生态系统、生物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
小学六年级科学素养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模块
知识点
二级主题
三级主题
满分 难度 分值 归类
预测 行为 难度 动词
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数与运算
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 数
2
数与运算 图形的 认识与测量
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
2
数量关系
用字母式含有字母的式 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2
数量关系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容易 0.9 掌握 较容易 0.75 理解
3 较难 0.7 掌握 掌握 计算思维
图形的认识 与测量
数的运算
理解圆柱圆锥的体积公 式并正确计算
3
能结合数量关系 正确计
算 经过时间会按结定比 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
9
距离的换算
简单数据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8
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容易 0.9 较容易 0.8
容易 0.9 较难 0.6
理解
理解
掌握
掌握
运算能力 数感
0.9 掌握 掌握 运算能力
0.9 掌握 掌握 运算能力
0.9
双向细目表介绍

双向细目表介绍双向细目表是一种命题蓝图设计,用于测量认识目标达成度的工具之一。
同时,它也是分析测量结果的重要工具。
该表格包括纵向列出的要考查的内容和横向列出的要考查的能力。
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个层次是从研究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适用于任何学科。
这六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每个层次都是前一个层次的基础。
没有识记就没有理解,没有识记和理解就难以应用。
双向细目表的制定需要考虑考查内容、时间和能力权重要求,以保证命题题目在内容上全面、准确,在能力目标分配上得当。
选拔性考试、国家考试是组织教育统计、测量专家和学科专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编制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测量目标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表格的纵向列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要考查的能力。
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可以是多维的,但一般使用双向细目表。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中,测验内容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创新等五个方面,而测验目标则分为一级和二级目标。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方面的分数分配情况,以及每个目标的覆盖程度。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更加详细的表格形式。
除了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外,还包括题型的分类,如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等。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每种题型所覆盖的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以及它们的难度程度。
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则是一种更加细致的表格形式。
除了题型和测验目标外,还包括题目的难易度和认知度等方面。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每种题型所覆盖的难易度和认知度,以及它们与测验目标之间的关系。
反映题型与难度、检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表格形式。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近日,同事们忙着应对省教科院要求的"双向细目表",我虽没有学科命题任务,但还是对此有些好奇。
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双向细目表"。
1•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学习水平"这一维,目前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也有以三维目标形式呈现的如"知识与技能(积累了解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欣赏评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为什么要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明确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等这些步骤。
双向细目表对测试内容的命制具有很好的计划作用,它既可以使测题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凭经验主观命题,又可以使测题对一门学科的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从而保证测验的有效性。
有了"双向细目表",随意和盲目的命题过程就被科学的有计划的命题过程所代替。
通过查阅"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前面检测了什么内容。
根据计划,也可明确今后还将检测些什么。
3.组织编制"教材多项细目"的意图?(1)促进教考和谐借鉴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教材多项细目",引导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实现"教""考"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三判断、4题1.5分
物质变化
√
√
三判断、5题1.5分
物质变化
√
√
√
三判断、6题1.5分
宇宙
√
√
三判断、7题1.5分
宇宙
√
√
三判断8题1.5分
宇宙
√
√
三判断、9题1.5分
环境
√
√
√
三判断、10题1.5分
环境
√
√
√
四问答、1题5分
微小世界
√3
√
√
√
四问答、2题5分
环境
√
√
√
√
√
二选择、4题1.5分
物质变化
√
√
√
二选择、5题1.5分
物质变化
√
√
√
二选择、6题1.5分
宇宙
√
√
二选择、7题1.5分
宇宙
√
√
二选择、8题1.5分
宇宙
√
√
二选择、9题1.5分
环境
√
√
二选择、10题1.5分
环境
√
√
√
三判断、1题1.5分
微小世界
√
√
三判断、2题1.5分
微小世界
√
√
√
三判断、3题1.5分
六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题型及分值
考核内容
试题难度
能力要求
易
中
难
识记
理解
应用
一填空、1题2分
微小世界
√
√
√
一填空、2题3分
物质变化
√
√
一填空、3题2分
宇宙
√
√
√
一填空、4题1分
宇宙
√
√
一填空、5题2分
环境
√
√
二选择、1题1.5分
微小世界
√
√
√
二选择、2题1.5分
微小世界
√
√
二选择、3题1.5分
物质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