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2012-2013下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讲稿)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 一、试卷的编制程序 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

2018年杭州市中考科学学科模抵卷命题双向细目表.docx

2018年杭州市中考科学学科模抵卷命題双向细目表测试时间:120分钟预设难度:0.75 命题老师:

2018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題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试題卷(8页)和答題卷(4页)两部分,#37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旳间为120分鉀。 2、答題厨,必须在答題卷的规定区域内境写学校、姓名和准考址号等f人信息。 3、所有答案制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舸位置上,务吩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東后,需上交试题苍和苔题卷,目本卷0取10N/Kg o 5、本卷可能用到舸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S-32 Fe-56 Ba-137 CI-35.5 Ca-40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概念辨析是探究初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关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创】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两种原子的质量Z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2.我国科学家在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经过上万次实验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的“木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此类反应种的一种典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原创】 o 一氢原子 弦一氮原子o —碳原子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 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3.2017年夏季我省渔民从东海中捕获一体型庞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鯉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学的分类上,它应该属于(▲)【原创】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4?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所示的各项屮,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是(▲)【改 编】 A. B. C. D. 5?估计和估算能力是当代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原创】 A.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70°C C.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6.小阳同学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归纳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下列叙述小正确的是(垒)【改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双向细目表

~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试卷命制评比 四年级语文 (90分钟完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8分) wān yán xīshēng āyíjiàn kāng ( ) ( ) ( ) ()yúchǔn shàn kuǎn lǐcǎi jìng pèi 。 ( ) ( ) ( ) ( )二、我会用“\”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或读音。(4分) 画卷(juàn juǎn )悄(qiāo qiǎo)然 模(mómú)样肝脏(zàng zāng) (饶绕)恕(萤荧)光屏 (拨拔)电话响(彻切)云霄 三、我会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成,并分类写下来(分类用序号代替)。(8分) ①恩()仇()②波()壮() ? ③()神()注④()先()后 ⑤()()眼开⑥鹏程()() ⑦()()如镜⑧手不()() 描写自然景物:出自成语故事: 描写人物神态:含有反义词: 四、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5分) 违背违抗聪明高明精明

1.我们说话做事,都不能()自己的良心。 ~ 2.大敌当前,谁敢()命令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只有……才…… 3. 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为了自己,()为了地球上的人类。 4.()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世界并不太平。 五、我会把下面的词语、句子补充完整。(4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2. ,长河落日圆。 @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 ,勿施于人。 六、我会根据要求或提示写句子。(3分) 1.在横线上加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我家失去了菜园。 2.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改成“被”字句)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变成陈述句) 七、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寓言故事。() 2.“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是比喻句。() 3.《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二部分:课内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10分)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试卷命制评比 四年级语文 (90分钟完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8分) wān yán xī shēng ā yíjiàn kāng ( ) ( ) ( ) ()yú chǔn shàn kuǎn lǐ cǎi jìng pai ( ) ( ) ( ) ( ) 二、我会用“\”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或读音。(4分) 画卷(juàn juǎn )悄(qiāo qiǎo)然 模(mómú)样肝脏(zàng zāng) (饶绕)恕(萤荧)光屏 (拨拔)电话响(彻切)云霄 三、我会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成,并分类写下来(分类用序号代替)。(8分) ①恩()仇()②波()壮() ③()神()注④()先()后 ⑤()()眼开⑥鹏程()() ⑦()()如镜⑧手不()() 描写自然景物:出自成语故事: 描写人物神态:含有反义词: 四、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5分) 违背违抗聪明高明精明 1.我们说话做事,都不能()自己的良心。 2.大敌当前,谁敢()命令?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只有……才…… 3. 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为了自己,()为了地球上的人类。 4.()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世界并不太平。 五、我会把下面的词语、句子补充完整。(4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2. ,长河落日圆。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 ,勿施于人。 六、我会根据要求或提示写句子。(3分) 1.在横线上加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我家失去了菜园。 2.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改成“被”字句)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变成陈述句) 七、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寓言故事。() 2.“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是比喻句。() 3.《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二部分:课内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10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龙岗区初中科学第一册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来命题负分题难度测验类本次考题知识点中考要求课标要求节分值章源责人值号预测目标型12:中考对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没有说明长度、体积的单位及测量工具30.83改编练玉霞A直接要求,而是包含在速度、密度等的正确使用方法。考点中。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1.50.84练玉霞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改编A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第察的技能。10.5一1.50.85质量的单位或特性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定物体的质量练玉霞改编B章1.50.76时间的估算对时间的测量包含在速度等考点中练玉霞改编B1.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测量30.7改编C练玉霞2.测量工具的选择结合其它章节考查提出问题、猜想、7设计实验方案、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 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1.50.81改编唐艳华A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特征2.学会使用放大镜。1.观察常见生物,描述其形态和生1、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活习性。1.代表性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和脊椎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物的列举30.82改编,原创唐艳华A2、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并练习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2.代表性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编制简单的检索表,说出分类的方法 3.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并练习物的主要特点。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说出分类的方法。1.知道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1.了解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 1.常见植物分类的判断 2.种子植物的要求包含在绿色植物考30.83改编,原创唐艳华A点2.生物的分类等级中。2.列举生物分类单位。3.说出生物的分类等级二章 1.学会显微镜的使用和制作简单的1.50.7改编唐艳华B临时装片的制作装片。1.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会用低倍显 2.绘制简单的生物图。微镜进行观察 3.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 2.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运用细胞结水平),应用细胞的结构解释某些生第1.50.7细胞的基本结构改编唐艳华B4构的知识分析某些生命现象命现象。18分二3.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4.识别动物和植物细胞。章4.知道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及其 5.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意义 6.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1.50.8改编唐艳华A细胞分裂、分化及其意义 7.说出什么是细胞的生长与分化。1.常见细菌、真菌的区别和判30.85了解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原创唐艳华A断知道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 2.动植物的组织判断选 1.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择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并用知道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题1.50.86改编唐艳华A组织、器官、系统的关系来解释某些生命现象。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共 2.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三高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作用。十1.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八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

科学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2013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卷 双向细目表 命题单位:定塘中学 题型类别 分值 题 号 题目 考点 难 度 赋 分 备 注 一选择题60分 每题 3分 1 综合郭易 2 2 化学吕易 2 3 物理岑易 2 4 生物吕易 2 5 化学吕易 2 6 物理岑易 2 7 生物林易 2 8 物理岑易 2 9 化学林易 2 10物理坤易 2 11 生物林易 2 12化学邵易 2 13 生物邵易 2 14 物理坤易 2 15 化学邵中 2 16 化学邵中 2 17 地理坤中 2 18 物理郭难 2 19 化学邵难 2 20 物理郭难 2

型分值号号考点度分注 二简答题40分 每空 2分 21 1 生物吕 2 2 生物吕 2 22 1 化学吕 2 2 化学吕 3 化学吕 2 23 1 物理岑 2 2 物理岑 2 24 1 化学林 2 2 化学林 2 25 1 物理岑 2 2 物理岑 2 26 1 物理坤 2 2 物理坤 2 27 1 化学林 2 2 化学林 2 28 1 物理郭 2 2 物理郭 3 物理郭 2 29 1 生物邵 2 2 生物邵 2

型分值号号考点度分注 三 实 验探究题20分 每空 2分 30 1 生物探究实验吕 2 2 生物探究实验吕 2 3 生物探究实验吕 2 31 1 物理探究实验(力学) 坤 2 2 物理探究实验(力学) 坤 2 32 1 化学探究实验邵 2 2 化学探究实验邵 2 3 化学探究实验邵 2 33 1 物理探究实验(电学) 郭 2 2 物理探究实验(电学) 郭 2 题型类别 分值 题 号 序 号 题目 考点 难 度 赋 分 备 注 四分 析计算题30分 34 1 化学计算邵 2 2 化学计算邵 2 35 1 生物吕 2 2 生物吕 2 35 1 化学计算林 2 2 化学方程式计算林 2 3 化学方程式计算林 2 4 化学方程式计算林 2

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时您知道如何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吗? 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我参加过中考命题培训及实践,对制作双向细目表深有体会,通过一张试卷要体现内容太多太多,毕业、选拔、教学导向,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教师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人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说“近”的原因之一是:用细目表的规划下命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研究中考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一位首次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说:“以后我可知道怎么教学啦”。考题就是教学导向,可是能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太少,那么研究出题细目表,领会命题人意图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双(多)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在新课程命题,会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命题者应该明确检测的目的,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期望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什么? 如何监测这些教学效果?怎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学习成果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 中考命题要执

小学科学毕业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2012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2分) 1.水银有的性质,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测量出体温的高低。 2. 、、等动物一般通过卵的孵化繁殖后代。 3.关于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的观点是。 4.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2010年10月1日,中国的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5.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是。 6. 小学科学最后一篇课文中提到的当今世界存在的三个环境问题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2.()人摇动发电机可以发电使电灯发光。说明能量是可以转换的。 3.()为了保护丽水生物的多样性,最好能引进全国各地的动植物。 4.()要区分我和同学指纹的差异,最好把手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5.()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6.()柴火燃烧会发光发热,这些都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人类消耗煤和石油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8.()夜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恒星,这些恒星永远存在不会消亡。 9.()工业废水只要经过沉淀就可以成为无害水回归自然环境了。 10.()家里过期药品最好送到附近的药店统一回收处理。 三.选择题(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共计18分) 1.每个晴天的夜晚都可见星座移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浙江省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星座绕地球公转 2.不能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是() A 铁芯摆放的方向B电流的方向 C 线圈缠绕的方向 3.班里的同学根据发际、眼皮、耳垂这三个性状的差异可以分成() A 3类 B 6类 C 8类 4. 在载物台放好载玻片后,从目镜里看却是黑乎乎的,这是因为() A 显微镜没摆放平坦 B 没有调节准焦螺旋 C 没有调节反光镜 5.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米饭烧焦变黑 B 米饭被嚼碎 C 米饭咀嚼多次有甜味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小学科学下册三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小学科学下册三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小学科学三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下,,新课程, 单元知识水平分值及新课程内容标准课题内容能力题号知道认识 理解分值 50分第一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第1课植物性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各单元的生长都要经历“种生命的开始不相同。 植物子萌发”“幼苗生长”2、种子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的生“营养生长”“开花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长变结果”这样的生命周第2课种植我学习掌握播种的技能。化期。同时伴随着生长们的植物 过程~指导学生研究第3课我们先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 二、1 1 植物主要器官---看到了根课 2、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茎、叶的功能~凤仙花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初步认识植物都有在土壤。 其维持生存的结构、第4课种子变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 ? 一、1 4 8分结构与功能是紧密成了幼苗三、1 1 联系在一起的。 2、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阳 光。 第5课茎越长1、植物的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 越高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 用。 第6课开花1、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

了~结果了程~花调谢后结果。 2、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 子。 第7课我们的1、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大丰收 2、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长出根、茎、叶花、 ? 一、3 2 果实、种子等器官。 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 和温度。 第二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第1课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单元的过程~了解蚕的一蚕卵里孵出2、蚕卵里孕育生命~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条件下~动物生经历出生、生长发的新生命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的生育、繁殖、死亡的生第2蚕的生长1、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命的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变化课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周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2、蚕的生长环境与条件密切相关。的动物的生命过程 第3课蚕变了1、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中~以及从人体特点 新模样 2、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的观察~认识动物和 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人的生命周期。 第4课蛹变成1、蚕蛹经过10-15天可以变成蚕蛾。 了什么 6分 2、蚕蛾是蚕的成虫~分为雌蛾和雄蛾。 第5课蚕的生1、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 ? 一、2 4 命周期形态的变化。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学校姓名得分 一、填空(24分,每空1分) 1、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上适当的分数。 20分=()小时500毫升=()升 2、2 9 里面有()个 1 9 ,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3、在2 9 、 3 7 、 21 12 、 15 10 中,真分数有(),假分数有()。 4、4÷5=8 () = () 40 = () 64 5、把3米长的的绳子,平均截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6、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7、中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70次发射,其中只有7次发射失败,发射成功的占总数的()。 8、在○里填上“﹥”、“﹤”或“=”。 5 3○ 5 4 1 2 ○ 4 7 9、用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都是5cm,高3cm,至少需要铁丝()cm,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cm3

10、用()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在一起排成一排,全长()米。 11、在1.2,1.3,1.4,1.4,1.5,1.6,1.6,1.6,1.7这几个数据中,众数是(),中位数是()。 二、判断(5分) 1、因为甲数÷乙数=5,所以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甲数()。 2、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下4 7 米,第二段剪下全长的 4 7 ,那么两段 剪下的一样长。()。 3、5 1 8 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如果一个长方体,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5、棱长是6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三、选择(5分) 1、一个长是4cm,宽是3cm,棱长总和是36cm的长方体,它的高是()cm。 A.29 B.8 C.2 D.4 2、下面的平面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 3、下面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5 8 B. 8 15 C. 7 20 D. 1 8 4、张师傅4小时做5个玩具,李师傅10小时做11个玩具,做得快是()。 A.张师傅 B.李师傅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B.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C.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D.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 四、计算(30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双向细目表(五)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四年级考试说明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

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 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 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 (2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双向细目表.do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双向细目表 校名: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__木质茎,称为木本植物,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_ 草质__茎,称为草本植物。 2.我们能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来观察一棵大树,为了知道大树的粗细,我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植物可以用种子、根、茎、叶繁殖后代。 4.水葫芦和金鱼藻都生在水里,它们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5.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_、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__的生命过程。 6.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他们能一代一代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都有繁殖能力。7.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_信息素_,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8.金鱼是用_ 鳍_游泳,用_ _鳃_来呼吸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树木、小草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2.我们观察大树时可以爬树,观察树叶时可以随意摘树叶。(×) 3.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上膨大有气囊。(√)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上长三对足。(×) 5.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6.蜗牛的眼睛长在长的一对触角顶上。(√) 7.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冬天枯黄死去,完成了植物的一生。(×) 8.金鱼藻生活在水里,所以它的生长不需要空气。(×) 9.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也有许多相同点。(√) 10.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A )。 A.腹足 B.软足 C.脚 2.我们在墙角、树下、草丛、菜叶上,常常能够找到蜗牛,还发现蜗牛喜欢吃(B )A..蛋糕B.菜叶C.桔子 3.我们可以用(C)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A.看一看 B.摸一摸 C.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C)等几个生长阶段。 A.发芽、开花、结果 B.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C.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5.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应该(A)。 A.把小动物放回家 B.把小动物踩死 C.最好把小动物养起来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我们可以在池塘、小河里找到(A )。 A.螃蟹 B.蜗牛 C.螃蟹、蜗牛都能找到。 7.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B) A.蝗虫B.螺蛳C.金鱼 8.蚯蚓和蜗牛都适宜生活在(B) A.水中B.潮湿环境C.干燥环境 9.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B)

四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_2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学科:________年级:________制表人:________制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 题 号检测知识要点 目标层次 分值 题型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综 合 合计 分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 填空2 0 0 0 2 亿以内数的写法 2 0 0 0 2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0 0 0 2 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选择 2 0 0 0 2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判断 1 0 0 0 1 口算乘法 填空 1 0 0 0 1 速度的表示法和写法 1 0 0 0 1 乘法估算选择 1 0 0 0 1 笔算乘法竖式计算 8 5 2 0 15 积的变化规律判断 1 0 0 0 1 解决问题列式解答 6 3 1 0 10 口算除法 填空 2 0 0 0 2 商的变化规律 2 2 1 0 5 除法估算判断 1 0 0 0 1 笔算除法竖式计算 8 5 2 0 15 解决问题列式解答 8 5 2 0 15 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 填空 1 0 0 0 1 角的度量 2 0 0 0 2

角的分类 判断1 0 0 0 1 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概念及特 征 1 0 0 0 1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选择 1 1 0 0 2 画垂线 画一画1 0 0 1 画平行线 1 0 0 1 画角 3 2 0 0 5 画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高 2 1 0 0 3 统计(复式条行统计图) 画统计图0 2 0 0 2 解决问题0 1 0 0 1 数学广角(统筹安排时间)填空 1 0 0 0 1 选择 1 0 0 0 1 合计分数60 30 100 目标层次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学科《课 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 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 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考试命题原则及双向细目表

试卷作业命题原则及双向细目表 一、衡量试题(卷)质量的标准。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考试能够确实测量到的所欲测量内容的程度。 2、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即学生答题情况能反映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程度。 3、难度。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或得分率来表示。一般来说,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 4、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测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 二、教师组编试卷的前提是研究。 教师组编试卷有对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和学生基础的针对性,与套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和高三复习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试题组编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组编试题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认真研究: 1、研究课标或考纲。 任何测试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测试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课标或大纲。 2、研究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众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新课程强调对课本的使用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研究教材清楚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合理分配题量、分值比重。 3、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才能了解学生,进而清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命题时考察点的选择和试卷难度控制提供指导。 对于高三年级的模拟试卷,命题时还要研究社会热点、历年高考试题,预测命题方向。 三、试卷组编程序。 1、命题教师在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作试题双向细目表。 2、以试题双向细目表为命题框架,进行试题的筛选、组编。 3、命题人进行试卷试答,并对试题作适当调整或修改。 4、完成卷头设计,包括科目、测试名称、答题时间、满分、命题人和审题人。 5、制作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