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 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3.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表现的焦虑。
4.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欺瞒)5.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6. 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7.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情感上亲疏)和(地位上尊卑)8. 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9.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1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民族心理)。
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是一种(工具性)侵犯行为11. 群体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12. 社会感情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13.群体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支持)14.完形学派的未完成事件是指(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表达出来的感受)15. 在人际交往中,所谓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16. 要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可以通过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以艺术作为发泄媒介)、(回到过去)17. 利他行为是(不带个人私利地关注他人幸福的行为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18. 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19. 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度,分别为(评价维度)、(活动水平维度)、(力量维度)20. 社会感情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21.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22. 爱屋及乌是感情的(迁移)功能23. 情商这一概念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一般包括(了解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能力。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行为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权威服从理论D. 阿什实验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佳B. 个体在独处时表现更佳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合理D. 社会压力导致个体行为改变答案:A4.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了哪个现象?A. 个体如何融入群体B. 群体间的冲突和偏见C. 个体的自我认知D. 社会影响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答案:B5. 镜像自我是指个体如何形成的自我概念?A. 通过自我反思B.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C. 通过社会比较D. 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答案:B6. 下列哪个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顺从B. 内化C. 模仿D. 反馈答案:D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什么过程影响个体行为的?A. 直接奖励和惩罚B. 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C. 个体的内在动机D.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答案:B8.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哪种关系?A.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B.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C.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D. 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A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偏差是指什么?A. 个体对行为原因的错误解释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错误判断C.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错误理解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错误分析答案:A10.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个体的压力B. 减少个体的幸福感C. 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D. 降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
答案:顺从2. 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保持其信念和态度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影响下的个体心理过程D. 社会结构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他人行为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A. 个体单独完成任务时B. 个体在群体中完成任务时C. 群体成员相互竞争时D. 群体成员相互合作时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A. 自我认知B. 自我评价C. 自我意识D. 所有以上选项6.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社会群体成员身份D. 社会地位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8.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情感支持C. 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所有以上选项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A. 观察学习B. 直接经验C. 推理学习D. 模仿学习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A. 研究方法的选择B. 研究结果的解释C. 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D.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答案:1. C2. D3. A4. B5. D6. C7. D8. D9. A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认知,使之一致,或者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释原有的矛盾,以达到认知的平衡。
社会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B.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C.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同D.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竞争答案:A4. 社会影响的来源可以是:A. 个体B. 群体C. 社会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A. 个体在面对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C.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同D.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竞争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 行为归因B. 情感归因C. 认知归因D. 社会归因答案:C7.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指:A. 个体的期望影响他人的行为B. 个体的期望影响自己的行为C. 个体的行为影响他人的期望D. 个体的行为影响自己的期望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是指:A.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B. 群体成员之间的一致性C.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D. 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类型?A. 种族偏见B. 性别偏见C. 年龄偏见D. 个人偏见答案:D10.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被动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积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人际关系B. 群体动力学C. 社会影响D. 社会结构答案:ABC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方式包括:A. 说服B. 顺从C. 服从D. 抵抗答案:ABC3.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涉及的内容包括:A. 行为的原因B. 行为的结果C. 行为的意图D. 行为的情境答案:ACD4.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A. 歧视行为B. 社会排斥C. 群体冲突D. 个体的自我认同答案:ABC5.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A. 群体思维B. 责任分散C. 社会惰性D. 群体极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2.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单独时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哪个选项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
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事件和他人行为?A. 通过直觉B. 通过社会学习C. 通过情感反应D. 通过本能反应答案:B。
4. 请列举至少三种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类型。
答案: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
5.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什么内容?答案: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7. 社会心理学中,如何定义“自我服务偏差”?答案: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8.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如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什么?答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1. 请描述“权威服从”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
答案:权威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即使命令与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相冲突,也会执行命令的现象。
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答案: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倾向于变得更极端。
13. 请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成员身份,这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P119A、CB、第一印象C、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阐发与经历描绘D、实证阐发、经历描绘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P123A、控制点B、不乱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P170A、迷爱情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流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解析

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B.外归因C.稳定归因D.非稳定归因【答案】B【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
2.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
A.角色B.印象C.自我概念D.图式【答案】D【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3.罗特控制点理论是关于个体()的理论观点。
A.需要倾向B.归因倾向C.控制倾向D.思维倾向【答案】B【解析】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4.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图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从上到下的信息加工B.从下到上的信息加工C.以材料为基础的信息加工D.网络化的信息加工【答案】A【解析】人的信息加工模式有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两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
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指由外部信息引起和推动的加工。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属于自上而下的加工。
5.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
A.图式形成B.印象形成C.归因D.记忆的搜索【答案】C6.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运气归因D.任务难度【答案】B【解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对,于取得的成功,学生会认为是努力造成的,并为追求新的成功,继续付出努力。
对于遭遇的失败,学生会认为是努力不够造成的,只要自己多付出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从而更积极的接受新的挑战。
7.创立三维归因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
这属于()C•A、民族社会化•B、个体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角色扮演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D•A、社会组织结构•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教育理念•D、社会文化环境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A、组织•B、社会•C、群体•D、他人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A、应用社会心理学•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D、社会心理认知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A、吴江霖•B、乔治米德•C、潘菽•D、迪尔凯姆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A、生理•B、角色•C、心理•D、身体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C•A、怎样去认识自然•B、怎样去认识社会•C、怎样去认识自己•D、怎样去认识动物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利他与侵犯行为•D、角色扮演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B、学习社会心理学•C、政治社会心理学•D、群体社会心理学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A、态度的构成成分•B、心理状态•C、态度改变的过程•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B•A、认知环境的因素•B、认知条件•C、认知方式•D、认知内容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8.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9.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认识人际关系规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
D•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变量2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揭示因果B•A、一定•B、不一定•C、有•D、没有3我们搞心理测量,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的人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
说明()C•A、信度高•B、效度高•C、信度不够•D、效度不够4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A•A、产生原因•B、表现形式•C、造成后果5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
B•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6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7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8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已完成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带有很强的自然科学色彩的学科•A、心理物理学的创立•B、心理实验室的创立•C、自然科学的发展•D、化学的发展我的答案:B2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心理学从()的母体中独立出来•A、文学•B、生物学•C、哲学•D、医学我的答案:C3不管是现场试验还是实验室实验,他们最本质的都是()•A、采用实验的方法•B、为某种目的控制一定的条件•C、人的参与•D、有实验目的我的答案:B4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
•A、情景实验•B、外部环境试验•C、现场实验•D、仪器实验我的答案:C5心理物理学是由谁创立的()•B、荣格•C、威廉·冯特•D、费希纳我的答案:D6用物理的术语描述心理的变化属于()•A、物理学•B、心理物理学•C、心理学•D、生理学我的答案:B7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的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我的答案:×8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我的答案:√9无论是实验室实验还是现场实验,都需要为着研究的目的控制一些条件。
我的答案:√10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1研究社会心理什么研究方法更好•A、观察法•B、档案研究法•C、调查法•D、多元化研究我的答案:D2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A、实验法•B、访谈•C、档案研究法•D、参与观察法我的答案:C3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法、访谈法和()。
•A、档案研究法•B、资料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文献法我的答案:A4米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为什么会遭到社会的批判?•A、抄袭剽窃•B、不尊重被试•C、违背伦理•D、触犯法律我的答案:B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A、参与式观察•B、情景式观察•C、一般观察•D、有目的式观察我的答案:C6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我的答案:×7在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我的答案:×8被研究的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称为研究者倾向。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1霍布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狼和狼之间的关系。
要想更好的活下去,就应该()•A、订立契约•B、建立国家•C、杀戮•D、感化我的答案:A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阶段包括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A、成熟时期•B、完善时期•C、确立时期•D、独立时期我的答案:C3与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相对应的是()阶段•A、社会经验论阶段•B、社会分析学阶段•C、社会哲学阶段•D、社会实证阶段我的答案:C4《爱弥儿》的作者是()。
•A、裴斯泰洛奇•B、洛克•C、杜威•D、卢梭我的答案:D5按照古希腊先哲的观点,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改变人,最核心的是改变人的()•A、特点•B、脾气秉性•C、心理状态•D、所处的环境我的答案:D6()的观点不认为人的生物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卢梭•D、柏拉图我的答案:A7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我的答案:×8中国的荀子和西方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我的答案:√9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呈现一定结构,是分层的。
最高一层是武士我的答案:×10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
•A、斯金纳•B、文森特•C、莫尔•D、拉察鲁斯我的答案:D2把社会心理学研究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伦理解释当中的一个副标题的是美国人()•A、莫尔•B、舍弗勒•C、鲍德温•D、文森特我的答案:C3在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之前,人们更多地是用一种()方式来对社会心理现象做研究•A、实证分析•B、哲学思辨•C、经验性描述•D、实验我的答案:C4工业心理学的代表的科学家是以下哪位()。
•A、斯金纳•B、桑代克•C、泰勒•D、明斯特伯格我的答案:D5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企图用()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
•A、模仿•B、从众•C、同化•D、顺应我的答案:A6迪尔凯姆的主要代表作是()。
•A、《爱弥儿》•B、《论乌合之众》•C、《自杀论》•D、《社会心理学概论》我的答案:C7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又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哲学阶段。
我的答案:×8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我的答案:√9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我的答案:√10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我的答案:×1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1标志社会心理学产生的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是的作者分别是麦克杜格尔和()•A、弗洛伊德•B、迪尔凯姆•C、阿德勒•D、罗斯我的答案:D2心理学的范式是研究个体,主流研究方法是()•A、实验•B、观察•C、调查•D、档案分析我的答案A3《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的思想•A、精神分析•B、社会抑制•C、符号互动论•D、角色扮演我的答案:C4有人在场比独处的时候个人工作效率高,奥尔波特将这种现象称为()。
•A、群体效应•B、社会促进•C、监督效应•D、他人促进我的答案:B5.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一本具有标志性著作的书是()•A、社会学•B、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我的答案:C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我的答案:×7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我的答案:√8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我的答案:×近80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社会心理学它早期的工作应当是归功()的心理学家•A、中国•B、美国•C、欧洲•D、亚洲我的答案:C2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A、马克思主义•B、纳粹主义•C、实验•D、计划我的答案:A3社会表征,社会认同和()被称为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驾马车•A、精神分析•B、符号互动•C、话语分析•D、工业心理我的答案:C4结合着二战来研究说服和态度的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家是()•A、乔治米德•C、罗斯•D、霍夫兰德我的答案:D5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和在一些领域尝试做一些研究这两方面。
•A、引入西方的研究•B、引入苏联的研究•C、学习中国传统•D、自己实验我的答案:A6莫斯科维奇主要成就是在社会认同方面的研究我的答案:×7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我的答案:√8.2001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出版了欧洲的社会心理学手册标志着欧洲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的答案:√9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我的答案:√10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一)1精神分析的理论当中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被称为()•A、行为精神分析•B、后现代分析•C、新近人分析•D、经典精神分析我的答案:D2心理学是()创立的•A、明斯特伯格•B、冯特•C、弗洛伊德•D、乔治米德我的答案:B3经典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