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试题A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B.1岁半~2、3岁C.2、3~4、5岁D.4、5~6、7岁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学前心理学-多选题复习题库

学前心理学-多选题复习题库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正确答案)B.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正确答案)C.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正确答案)D.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正确答案)2. 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正确答案)B. 情感过程(正确答案)C. 意志过程(正确答案)D. 注意过程3. 以下关于心理的实质是说法正确的是()。
*A.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正确答案)B. 心理是脑的机能(正确答案)C.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D. 心理的反应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4. 关于观察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观察对象(正确答案)B. 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正确答案)C.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正确答案)D. 观察记录的内容尽量主观5. 关于实验室实验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情境不受人为控制(正确答案)B. 要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C. 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D. 实验结果不可以反复验证(正确答案)6. 以下哪些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A. 遗传素质B. 自然环境(正确答案)C. 家庭教育(正确答案)D. 学校教育(正确答案)7.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B. 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正确答案)C. 教学要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正确答案)D. 教学走在发展后面8. 以下关于陈鹤琴的儿童发展观正确的是()。
*A.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正确答案)B. 活教育的课程应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正确答案)C. 教育要“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正确答案)D. 活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人(正确答案)9. 以下哪些是前运算阶段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表现?()。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A. 儿童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B. 儿童对所有刺激都敏感的时期C. 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期D. 儿童心理发展停滞的时期3.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通常遵循以下哪个规律?A. 从复杂到简单B. 从简单到复杂C. 从具体到抽象D. 从抽象到具体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以下哪个阶段不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思维阶段6.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哪个阶段?A. 自我中心阶段B. 他人中心阶段C. 社会中心阶段D. 环境中心阶段7.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A. 情绪表达逐渐复杂化B. 情绪表达逐渐单一化C. 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减弱D. 情绪调节能力始终不变8.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学校教育D. 遗传因素9.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10. 儿童游戏的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以下哪个游戏类型不是儿童游戏的类型?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竞技游戏D. 抽象游戏答案:1. B2. A3. D4. B5. D6. A7. A8. D9. C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 描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心理学试题库100道题带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库100道题带答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幼儿园之前阶段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学科。
学前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几道学前心理学试题,供您参考:1、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某一时期内,儿童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最佳时期。
B. 某一时期内,儿童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C. 某一时期内,儿童性格形成的时期。
D. 某一时期内,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
答案:A。
2、以下哪种学习方式最适合学前儿童?A. 倾听讲解型。
B. 视频教学型。
C. 游戏活动型。
D. 讲解练习型。
答案:C。
3、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A. 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B. 自主选择玩具和活动。
C. 被家长、老师过度干涉和控制。
D. 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技能。
答案:C。
4、以下哪种游戏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最为有益?A. 单人游戏。
B. 大型活动游戏。
C. 玩具拼图游戏。
D. 电子游戏。
答案:B。
5、在幼儿园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适合?A. 答题评价。
B. 评语评价。
C. 打分评价。
D. 直观展示评价。
答案:D。
6、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注重:A. 传授知识技能。
B. 照顾幼儿的身体和生活需求。
C.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探究精神。
D. 控制幼儿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答案:C。
7、在幼儿园教学中,以下哪种教育方式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A. 直接讲解。
B. 听写复制。
C. 视觉展示。
D. 反复操练。
答案:C。
8、以下哪种行为最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A. 强制幼儿按照家长或老师的期望行事。
B. 赞赏幼儿的努力和成果。
C. 不做任何干涉,让幼儿自由选择。
D. 批评幼儿的错误和不良行为。
答案:B。
9、下列哪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认识和掌握日常生活技能?A. 观察学习。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儿童的第一个反抗期通常出现在: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4. 下列哪个不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A. 词汇量迅速增长B. 语法结构逐渐复杂C. 完全掌握所有语言规则D. 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5.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能够使用“我”和“你”B.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C. 能够进行自我评价D.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来源?A. 遗传因素B. 个人探索C. 社会互动D. 物理环境7.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 无目的的游戏B. 模仿游戏C. 规则游戏D. 抽象游戏8.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C. 遵守社会规范D. 形成道德判断9. 儿童情绪发展的顺序通常是:A. 快乐-悲伤-愤怒B. 快乐-愤怒-悲伤C. 愤怒-悲伤-快乐D. 悲伤-愤怒-快乐10.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以下哪种方法是不推荐的?A. 鼓励探索和发现B. 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C. 强调记忆和重复练习D. 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冲突是________与________。
3. 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中,________是他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4. 学前儿童的社交行为发展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5. 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学前心理学》试题A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试卷学前心理学课程(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
A.直观B.能动C.主观D.客观2.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的特点是( )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B.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3.()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4.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D.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记忆6.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7.关于儿童情绪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初生情绪已经分化B.婴儿初生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C.2岁后情绪逐渐分化D.5岁左右出现各种基本情绪8.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 )A.反射动作阶段B.最初运动阶段C.基础运动阶段D.专门化动作阶段9.“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了”,可以比喻()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A.冷却法B.转移法C.消退法D.反思法10.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心理现象,属于()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控制D.自我体验11.既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的是儿童心理()A.1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13.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言语的()A.14.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性格的孩子最容易在哪种亲子关系类型的家庭出现()A.15.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A.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学前心理学内容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于()。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青春期答案:B3.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划分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埃里克森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答案:A4.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A. 直观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创造性思维答案:B5.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6.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A. 言语攻击B. 肢体攻击C. 心理攻击D. 以上都是答案:D7.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A. 同伴关系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B. 同伴关系满足了儿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C. 同伴关系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8.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生物因素B. 家庭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9. 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A. 认知发展水平B. 个性特征C. 教育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稳定B. 社会适应良好C. 认知发展正常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某个特定年龄阶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容易________。
答案:学习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
答案:自我调节3.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________。
答案:自律道德阶段4.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经历了发音、词汇、语法和________四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试卷
学前心理学课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
A.直观
B.能动
C.主观
D.客观
2.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的特点是( )
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B.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
3.()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4.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A.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
D.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记忆
6.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
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
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
7.关于儿童情绪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初生情绪已经分化
B.婴儿初生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
岁后情绪逐渐分化岁左右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8.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 )
A.反射动作阶段
B.最初运动阶段
C.基础运动阶段
D.专门化动作阶段
9.“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了”,可以比喻()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A.冷却法
B.转移法
C.消退法
D.反思法
10.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心理现象,属于()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11.既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的是儿童心理()
A.发展的整体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变化迅速
D.发展的连续性
1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高尔顿
13.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言语的()
A.调节功能 C.游戏功能
D.交际功能 D.问题功能
14.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性格的孩子最容易在哪种亲子关系类型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15.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6.学前儿童心理学
17.美感
18.自我意识
19.社会性发展
20.性别角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22.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23.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4.试述婴儿依恋的类型。
25.你是如何看待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6.冬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幼儿,尤其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游戏,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许多本领。
可是冬冬的妈妈非常疼爱、关心他,特别害怕冬冬在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时受欺负,或者担心冬冬被别的小朋友的某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影响而形成一些坏毛病。
因此,她很少让冬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冬冬的老师也担心幼儿之间的频繁交往容易导致活动室过于吵闹,不利于维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不利于幼儿自制力的培养。
于是,“少说话”、“闭上你的小嘴”、“保持安静”等要求常挂在老师的嘴上。
在这种要求下,小朋友们平时甚至连走路、喝水、上卫生间都必须是静悄悄的,生怕发出一点“噪声”而遭致老师的批评……
(1)请问:冬冬妈妈和老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谈谈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