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降水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雨季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雨季施工方案地铁工程在雨季施工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应对雨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施工准备、防水设施建设、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雨季施工的方案。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的勘察和预测工作。
根据历年的降雨数据以及气象预报,预测该地区雨季可能出现的降雨量和降雨频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同时,结合地质勘察结果,确保施工区域的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加强防水设施的建设。
在施工区域内建立雨水收集池和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雨水。
特别是在洞口、盲川和通风井等地方,要加强防水措施,以防止雨水渗入施工区域。
并在施工现场加强材料质量检查,确保防水材料的合格性。
再次,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应配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并及时清理并疏通排水系统。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在雨季施工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并配备防水工具和设备,如雨衣、防水鞋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来应对雨季施工。
比如,在地铁隧道内采用喷涂混凝土,提高施工的防水性能;加大施工设备的使用,如水泵等,提高施工现场的排水能力;对施工区域进行临时加固,避免由于雨水引起的地质灾害等。
此外,要加强与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准确了解施工现场的天气情况和降雨预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与此同时,要保持施工现场的疏导通畅,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最后,对于已经发生的降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排水。
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出现积水现象,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如利用水泵将水抽排出去,避免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雨季施工方案需要从施工准备、防水设施建设、现场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加强防水设施的建设,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来应对雨季施工,并加强与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雨季施工中确保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01.1编制依据 01.2编制原则 01。
3编制范围 02、工程概况 02。
1概述 0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2.2。
1工程地质条件 (1)2.2。
2水文地质条件 (2)2.3降水目的及方法 (2)3、施工部署 (3)3。
1施工目标 (3)3.2施工组织机构 (3)3.3施工准备 (3)3。
3.1技术准备 (3)3.3.2现场准备 (3)3。
4施工顺序安排 (3)4、降水施工技术方案 (4)4。
1施工降水方案概况 (4)4。
2基坑涌水量计算 (4)4.2。
1参数选择 (5)4.2。
2基坑涌水量计算 (5)4。
2。
3受降水漏斗影响高差计算 (5)4。
3降水井计算 (6)4。
3.1单井理论出水量计算 (6)4。
3.2 水泵选择 (6)4.3.3降水井数量计算 (7)4.4观测井布置 (7)4。
5地面沉降 (8)4。
6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 (8)4。
7技术要求 (8)4。
8主要施工方法 (8)4.8。
1工艺流程 (8)4。
8。
2施工方法 (9)4.8.3成孔过程中泥浆处理措施 (10)5、施工进度计划 (11)6、资源配置计划 (11)6.1劳动力配置计划 (11)6.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2)7、质量管理 (12)7.1质量管理措施和管理体系 (12)7。
1。
1质量管理措施 (12)7.1。
2质量管理体系 (12)7.2降水井质量保证措施 (13)7。
3防止降水对周围建筑影响的保证措施 (14)8、安全管理 (14)8.1防火安全措施 (15)8.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5)8。
3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5)9、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6)9.1管理目标 (16)9。
2保证措施 (16)10、附图 (17)降水井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
1 编制依据1、围护结构施工图2、《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初步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院2011.11)3、中国二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管线资料的电子文件4、中国二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形资料的电子文件5、主要采用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成都地区基坑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1。
真空降水施工方案

真空降水施工方案摘要:本方案适用于城市地铁地下工程砂砾及乱石地层,基坑开挖等地下水较发育地段。
该类型泵目前广泛用于大面积降水施工中,对渗透系数大的土质有其适用性,特别是对降深要求不高,含水量要求不高的施工项目,该泵均能适用。
在粉砂质土及砂性土,使用该泵降水一般降水深度能达到1.5m~2.0m。
关键词:工作原理、采取措施、施工方法Abstract: the scheme suitable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city subway gravel and rocks stratum, excavation, groundwater developed sections. This type of pump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area construction, its applicability to larg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of soil, especially for the drawdown is not hig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water demand is not high, the pump can be applied. In the silty soil and sandy soil, using the pump precipitation general rainfall depth can reach 1.5m ~ 2.0m.Keywords: working principle, take measures, construction method一、工作原理:水箱6灌满水后,开动离心泵1,离心泵驱动工作水运转,当水流流过水力喷射器2(右图),到喷嘴11时,由于喷腔狭窄,流速突然增大,当水力继续经过12时,形成真空腔,在井点5周围产生真空,把地下水吸出,同时回入水箱。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11.2我公司承担的成府路站降水工程,由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设计。
本次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了车站主体及出入口降水施工设计,由我公司对车站主体及出入口的降水井进行施工。
根据场地条件及结构设计,成府路站采用管井结合引渗井的降水方法,降水管井直径φ600mm,井管管径为ф400mm,采用无砂水泥管,引渗井直径φ400mm,管径直径ф50mm,采用pvc管,降水井参数见下表。
表1.2-1地铁四号线成府路站降水施工设计参数表注:①管径为:外径/壁厚;②管井井深度以井底标高21.00m控制,引渗井井深以进入⑦层≮2.00m控制;③管井内安置10m3/h水泵。
④因地铁线路位于市区,其设计、施工受周边环境的制约,结构设计方案可能反复调整,为避免降水井影响结构施工,因此降水井施工前必须将降水井平面布置图与结构施工单位所获得的最新正式施工图进行对照,当有出入时及时通知降水设计单位进行调整。
降水井布置详见图BJ4-220-SS-01-JS-002(A),管井结构详见图BJ4-220-SS-01-JS-003(A)。
1.3 施工依据①北京地铁四号线线施工设计降水工程成府路站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②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89)③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④轨道交通降水降水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行)二、工程地质条件2.1场区地层情况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40.0m,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粉土填土①层:褐色~黄褐色,稍湿~湿,稍密,含砖渣、灰渣、卵石、植物根等,局部夹黑灰色粉质粘土填土;房渣土①1层:杂色,稍密,稍湿~湿,含砖块、卵石、灰渣等杂物;人工填土层总厚为0.7~4.6m,层底标高为42.91~48.88m。
新近沉积层:粉土②层:黄褐色,中~密实,稍湿~湿,Es=6.3~10.9MPa,属中高~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姜石、有机质、具虫孔,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粉细砂②3层:褐黄色~黄褐色,稍密,湿,颗粒较均匀,含云母、氧化铁、少量砾石,局部夹粉土及粉质粘土薄层;该层仅分布于19S09和19S10钻孔附近;圆砾、砾砂②5层:杂,中密~中上密,湿~饱和,一般粒径10mm左右,最大粒径50mm,亚圆形,砾石含量约60%,中砂充填,该层仅见于19S19钻孔。
南京某地铁站降压井设计方案

目录一、前言 (2)二、降水设计有关参数 (3)三、地质条件叙述 (6)四、降水目的及要求 (6)五、基坑底板稳定性验算 (7)六、降压井的布置依据 (10)七、降压井工作量的初步布设 (16)八、布井合理性验证 (17)九、降压井构造与设计要求 (19)十、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20)十一、降水运行 (22)十二、施工技术措施 (24)十三、主要机械设备选用 (25)十四、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 (25)十五、附图表 (26)一、前言在建车站基坑内降水井于2003年2月11日开始施工, 成井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深度及要求进行, 成井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 确保了成井施工的质量, 并按要求打完一口井就及时下泵加真空抽水。
抽水工作于2003年2月16日开始正式抽水, 抽水初期采用真空加潜水泵交替抽水, 基坑开挖后即采用潜水泵抽水, 真空泵停止运行。
基坑开挖施工于3月22日开始进行, 挖土工作先由1#活塞风井部位开始进行, 上部疏干降水效果良好, 出土很干。
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资料有所出入: 根据勘察提供的地质情况(1#活塞风井部位): 0~0.50m为软~可塑状素填土, 0.50~1.80m为软~可塑状粉质粘土, 1.80~16.40m为流塑状饱和淤泥质粉质粘土, 16.40m以下为砂层, 该层为承压含水层, 为影响地铁施工的主要含水层;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 0~1.50m为素填土层, 1.50m以下为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互层, 在基坑内观测孔施工过程中, 深度为15.50m时已经进入了承压含水层。
当1#活塞风井部位在挖至9m深左右时基坑底部多处发生管涌现象, 无法制止。
经计算、并经多方讨论分析, 一致认为是由于下部承压含水层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致使基坑底部失稳造成的。
因此, 为了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在基坑开挖时必须降低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位, 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的要求。
深圳地铁某车站防洪排水施工方案

深圳地铁×号线×标防洪排水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地形地貌与气象概况 (3)4、施工现场安全特点 (4)5、雨季施工总体安排 (4)6、雨季施工方案及专项措施 (6)6.1临建设施 (7)6.2深基坑排水施工措施 (7)6.3钢筋工程 (9)6.4钢结构制作及吊装工程 (9)7、雨季汛期防洪措施及应急预案 (10)8、暴雨状态的应急措施 (13)9、台风季节的应急措施 (14)10、雨季、台风季节施工注意事项 (14)1、编制依据1.1深圳地铁×号线土建×标段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1.2深圳市所处地理环境和气象情况;1.3深圳市地铁×号线×标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车站起点里程为CK3+986.240,终点里程为CK4+196.040,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4+078.000。
车站总长为209.8m。
本工程施工包括有钢筋、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用电设备等等。
由于本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工程复杂且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再加之深圳市地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
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
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年平均降雨量为1933.3 mm,雨季为3~9月,年平均雷暴日数73.9日/年。
3、地形地貌与气象概况深圳地铁×号线工程×站位于×西侧,所在地区为海积平原,地形略有起伏。
地面高程3.00~3.50m。
深圳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
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
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
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
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如春有干旱和低温阴雨,夏秋有台风,秋季有寒露风,冬季有低温霜冻。
谈福州地铁1号线葫芦阵站深基坑降排水方案

④粉质粘 土 , 渗透系数较小 , 为微透水 、 不透水 层 , 成 组 工成败 的一个 重要 因素。基坑 降水 的方法很 多 。选择 降水 方法 的③淤泥 、 中砂层承压含 水层 的 隔水顶 板 ; 含水 层下 部 的⑤一 淤泥 质 。 层 要 求技术 上可行 , 经济上合理。本文结合福 州市地铁 1号线 葫芦 ④.
2 2 降水 类型 选定 .
鉴于本基 坑连续墙 趾大部分 落于⑧. 淤泥质 土层 , 水的流 动
淤泥 ; 。 ③ 细砂夹淤泥 ; ④粉质粘土 ; 中砂 ; ④ ⑤. 淤泥质土 ; 。 ⑤ 细 砂含淤泥 ; 。 ⑤ 淤泥质土夹细砂 ; ⑦粉质粘土 ; . ⑦ 中砂 ; ⑧. 淤泥质
井深度为 1 .6m~1 .4m左右 , 76 76 支撑形式为第一道钢筋混凝土 支撑 , 其余为 6 0 6 9钢管支撑。
车站开挖影响范 围内地基土划分为 9个 工程地质层 ,8个工 1 程地质亚层 。地质情况 自上而下为 : ①. 杂填 土 ; 粉质粘土 ; ② ③.
⑧. 层淤泥质土 、 ⑩粉质粘土组成该含水层 的隔水底板 , 承压水测 压水位埋深 3 5 高程 32 为强 透水层 。 .0m, .5m,
定水位埋深为 15 . 0m一 .0m, 3 1 高程为 36 55 潜水位年动 干砖砌筑 , .3m~ .4m, 内侧采 用 1 5mm厚 的 MI O砂浆抹面 。地表集水井较地 态变 幅一般在 10m左右 , . 松散岩类孔 隙水 承压水 主要 赋存于 场 表截水沟低 0 5m。 . 地 内的④ . 中砂 , 层细砂 , , ⑤。 ⑦. 中砂 , . ⑩ 中砂 , 局部 富水 性较好 , 2 3 坑 内降水 井布 设 .
护形式采用地下连续墙 , 基坑开挖 深度标 准段约 为 1 . 端头 5 9m,
地铁车站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现场排水方案一、施工现场排水概况地铁车站施工现场排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车站周边的地面积水、雨水以及污水进行排放和处理的一种技术措施。
车站施工现场排水方案的制定旨在有效防止地下施工中的地面积水,确保车站周边地面平整、安全,避免施工车辆和人员的滑倒事故,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二、排水方案的选择和设计1.车站周边积水处理方案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雨天气和地下施工引起的地面积水,需要设置排水沟和水泵来有效排除周围的积水。
排水沟的设计应符合车站周边排水量和排水速度的需求,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排水沟的数量和位置。
2.雨水排放方案施工现场的雨水主要来自于车站内部及周边的屋面和道路。
根据设计要求,应设置合适的雨水下水管道和雨水口,将雨水通过管道排放到合适的地点,防止车站内外水浸等问题。
同时,应定期清理雨水下水管道,以确保排水畅通。
3.污水排放和处理方案车站施工现场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主要来自混凝土浇筑、洗车、洗地等作业。
应设置暂时性的污水收集装置,如污水箱,以便集中收集施工过程中的污水。
污水箱需设置检测装置,当污水箱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清空并将污水排放到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中。
三、排水设施建设和维护1.排水设施建设根据地铁车站的排水需求,选用适用的排水管道和排水沟。
排水设施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耐腐蚀、耐压等特性,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2.排水设施维护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除堵塞物、砂石等杂物,保持排水设施的通畅。
对于排水沟和雨水口等设施,定期清理和消毒,以确保排水设施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四、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性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过滤池等,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初步处理。
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喷洒、灌溉等作业,或者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2.环境保护与监测在施工现场设置固定的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震动、粉尘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自流井降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第二分册“结构与防水”《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降水试验报告及其它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本工程全长,为地下三层箱式框架结构,结构顶板覆土埋深在,基坑开挖最大深度达。
地下一、二层约10m深度范围为一级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
地下三层地铁区间基坑开挖深度约10m,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支护,连续墙深约30m。
井点降水采用自流井,选用循环钻机成孔,钻孔直径700mm,井管采用ф300mmPVC管。
间距12~15m,一级基坑外降水井,除围护结构外的一排降水井的孔深为19m,其余深度为16m,二级基坑内孔深28m。
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位于***江约3公里,场地为郊区农家种菜耕地和堆土层,东侧紧靠地铁***站施工现场,区间内东端上方有一水渠。
地面标高~6m。
根据勘察揭示,本区域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貌单元,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及工程地质特征见下表:工程地质参数值一览表序号岩土名称层厚(m)渗透系数土体侧向基床比例系剪切试验承载力特征值固结快剪(峰值)垂直水平数凝聚力内摩擦角Kv KH m c φfakcm/s cm/s KN/m4kPa 。
kPa ①填土~1200 5 15③2 砂质粉土~3000 4 26 110 ③3 砂质粉土~4000 3 150 ③5 砂质粉土~3500 4 26 120③6 砂质粉土夹粉砂~4200 4 29 170③7 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8 E-06 1800 13 80⑥1淤泥质粉质粘土~1500 10 10 70⑥2淤泥质粉质粘土~1600 12 75⑥3淤泥质粉质粘土~3000 145⑧1 淤泥质粘土~1800 15 10 80⑧2 粘土~4E-07 2700 21 95 ⑧3 中砂~4500 21 150 ⑩1 粉质粘土~2900 20 14 100 地铁区间底板位于③7层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地下二层地下室底板位于③5层砂质粉土层。
连续墙墙趾在⑧2层粘土层中。
两级基坑底均位于砂质粉土上,根据杭州地区降水特点,砂质粉土渗水性好,降水效果明显,满足基坑开挖需要。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孔隙承压水,深部为基岩裂隙水。
场地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③2~③7层粉土、粉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静止地下水位~,多年最高地下水位约埋深~1m。
工程区承压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入12-3层砂砾、12-2层圆砾层中,水量较丰富。
隔水层为上部的淤泥质土和粘土层,承压含水层顶板高程为~-47.36m,承压水头的高程:-3.67m,承压水对钻孔桩桩基及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较小。
场地东侧靠近地铁九堡东站有一宽约8米的水沟,水深米,区间施工时应临时改迁。
三、降水的目的本基坑坑内坑外采用自流式深井降水的方法,即在基坑内和坑外按一定的间距梅花形布设降水井,深度在基底底面以下5-6m,滤水层为全滤式,利用土体的水位压力差将基坑内土体中的潜水疏干至深井内,再利用潜水泵将降水井中的集水抽排疏干。
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中的地下水,使其基坑边坡土体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体的水平抵抗力,对坑内潜水进行疏干,便于场施工。
在基坑开挖时及时同步降低坑外水位,减轻坑外土体对基坑围护的压力,减少基坑围护位移,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四、降水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降水方法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方法。
管井构造图附后。
基坑内抽水量的计算4.1.1 地下水容积储存量的计算:计算式: W = u V 或 W = u A H式中: W- 容积储存量(m3)V-含水层体积(m3),V = 基坑面积A ×降水深度h(即潜水静止水位至基坑底板以下;u-含水层的给水度(粘土及粉质粘土给水度经验值为(供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本次根据上部土层是以粉性土层为主的特性取:u = 。
a. 基坑面积(A)计算基坑面积A = a1+a2=21515 m2式中: a1-二级基坑外降水井面积为12204 m2a2-二级基坑内降水井面积为9311 m2b. 降水深度(h)计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章节)H ≥ H1+h+iL+lh 1 = 7.5 m ++1/10*15+ 2m(沉淀管)=12mh 2 = m ++1/10*15 + 2m(沉淀管)=由上述参数计算地下水容积储存量如下:W1 = u·a1·h1 = ×12204×12 =7322m3W2 = u·a2·h2 = ×9311× =10940m3式中: h1,h2-井点管埋置深度(m);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m),一般为~,人工开挖取下限,机械开挖取上限;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m);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根据扬水试验和工程实测经验确定。
对环状或双排井点可取1/10~1/15;l-滤水管长度(m);4.1.2 基坑抽水量的确定原则本基坑的出水量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储存量,降雨量及地下水的补给,由于对降雨量目前无资料估测,且根据上部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较好的特性,本次对基坑的抽水量确定、井数设计与抽水泵的选择只考虑地下水的储存量,地下水的补给对于降水的排出,采用明排水的施工措施来解决。
坑内井数的确定n = A/a式中: n —井数(口);A —基坑降水面积(m2)a —单口井有效抽水面积(m2);根据降水试验及钱江两岸以粉砂为主的潜水含水层的特性,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 一般为200m2即:一级基坑n = a1 / a ≈ 61口二级基坑n = a2 / a ≈ 47口通过计算和布置,由于地面与基坑高差影响较大,考虑开挖后边坡的稳定,需在基坑外2m设一排加密降水井,间距为14m布置,二级基坑坑内自流式深井设置44口、一级基坑坑外设置89口自流式深井。
单井有效抽水面积按200m2,降水井布置间距不大于15m,降水井距钻孔桩距离不小于3.5m。
(详见井点降水布置平面图)4.1.3 明沟排水量计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章)1.明沟设计尺寸为50*60cm(宽*长,纵向坡度为2%)按杭州最大降雨量计算180mm/h.按汇水面积算最大降雨量边坡宽18m,长220m.明沟排水量为:Q=A*VA=*=V=C(Ri)1/2R=*2+=按内查法得 C= 得 V=sQ流=A*V=*=s则 Q降雨h=sQ降雨<Q流满足设计要求2.降水井流量计算按133口井同时工作,每测平均为67口井降水算为,每口井每米延长度进水量计算q=2∏rl(k)1/2/15=2***1**10-3)1/2/15=*10-3m2/s深井进水过滤管总长度为:L=67*4=268 (每侧) 总降水量:Q 降=q*l=*10-3*268=sQ 降<Q 流3. Q 降+Q 水= m 3/s >Q 流同时,在暴雨来时,需要对降水井停止抽水,满足排水要求。
4.1.4、基坑底板稳定性分析 ⑴计算公式为保证基坑开挖时底部土体的稳定,故对基坑底板进行稳定性分析,以防止产生高压水头承压水从最不利点突涌的不良现象。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F--- 安全系数r s ---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的平均容重(KN/m 3)h s --- 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 r w --- 水的容重(KN/m 3)h w ---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水头高度(m ) ⑵底板稳定性分析根据勘测报告,第12-2层圆砾层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最浅处为,承压含水层水头埋深约距地面,区间开挖深度为20m 。
KN/m 3 h s ---27.36 m r w ---10KN/m 3 h w ---43.69 m 所以 > 即:底板土体稳定 降水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成孔施工机械选用湿钻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采用正循10.1≥=w w ss h r h r F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滤料、粘性土封孔等成井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下:4.3.1 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
4.3.2 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填实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3m。
4.3.3 安装钻机:钻机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垂线。
4.3.4 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孔径为ф700mm,一径到底,钻机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0.5m。
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当提升钻具停工时,孔内必需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4.3.5 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在进入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
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钻,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调至,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以不含泥砂为止。
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3.6 下井管:井管采用ф300PVC管,井管进场,应检查过滤器的滤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需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进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4.3.7 填滤料:井管滤料选用级配砾石,填滤料前应用测绳测量井管内外的深度,两者的差值不应超过沉淀管的长度。
填砾料过程中应随填随测砾料的高度。
填砾料工序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终止,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最终投入滤料量不应少于计算量的95%。
4.3.8 井口封闭:在采用粘性土封孔时,为防止回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回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
回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管周围按少放慢放的原则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