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17春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17春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17春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他有⼀个⼥⼉在西安上⼤学。

”这个句⼦是A. 连动句B. 兼语句C. 存现句D. 动词句正确答案:2. “年轻”、“雪崩”、“胆怯”、“⾃愿”这些合成词的合成⽅式都是A. 联合式B. 偏正式C. 补充式D. 主谓式正确答案:3. 关于语⾔能⼒,下列表述正确的⼀项是( )A. 语⾔能⼒指语⾔表达能⼒B. 语⾔能⼒指利⽤语⾔进⾏思考的能⼒C. 语⾔能⼒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的能⼒D. 语⾔能⼒指⼈类的⼤脑为⼈类提供了掌握语⾔的先天基础正确答案:4. 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B. 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D. 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独⽴正确答案:5. “去打电话”是A. 主谓短语B. 连动短语C. 兼语短语D. 同位短语正确答案:B. 都是并列式C. 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D. 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正确答案:7. “总之,⽆论看待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

”⾥的“总之”是()插⼊语。

A. 表⽰提醒和强调的B. 表法推测和估计的C. 表⽰依据和来源的D. 表⽰总括和归纳的正确答案:8. “她太不注意⾝体了,没法不⽣病”这句话____。

A. 是否定句,语⽓⽐较肯定B. 是否定句,语⽓⽐较委婉C. 是肯定句,语⽓⽐较肯定D. 是肯定句,语⽓⽐较委婉正确答案:9. “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 )A. 初始性B. 同源性C. 拟声性D. 复合性正确答案:10. “北京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句话⾥的多⾳节语素是____。

A. 北京B. 申办C. 奥林匹克D. 运动会正确答案:11. 元⾳和辅⾳本质区别是( )A. 元⾳的发⾳可以延长,辅⾳不可以B. 元⾳发⾳响亮,辅⾳不响亮C. 元⾳发⾳时⽓流不受阻,辅⾳⼀定受阻D. 发元⾳时,发⾳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则不然A. 他们详细讨论了⾏动的细节,⼈员的配备,战⽃的布置,⼀直谈到深夜B. 北京队打败了上海队,获得了冠军C. 做,要靠想来指导D. 想,要靠做来证明E. 恩格斯说:“运动本⾝就是⽭盾。

华师网院期末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华师网院期末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1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注意区分:影响课程的因素。

课程实施。

2在范例教学论中,克拉夫基认为教师对教学内容要作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答案:(1)基本原理分析;(2)智力作用分析;(3)未来意义分析;(4)内容结构分析;(5)内容特点分析。

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答案:(1)确定教育宗旨;(2)组建开发行动队伍;(3)确立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4简述表意目标表述方法的内涵。

注意区分:目标分类、表意目标的功能、表意目标的表述答案:(1)其理论根源包括四种不同的过程,即训练、教学、启蒙、导引;(2)表意目标的特性,不是指学习活动后获得的行为改变,而是描写学生教育上的经历——其工作情景、要处理的问题、要从事的工作;(3)其表述在于确立学生所经历的情景(尤其是工作的项目或问题);(4)注重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的结合(教育真正的目标不是具体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包括理解、欣赏、热爱、尊重等,这是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的;(5)将目标表述系统化(如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教学对象特点、教学条件等。

5你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你认为有效教学具有哪些特点?)答案:从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方法变化得当且影响力强、学生专心学习并且集体学习成效好、课堂生态环境良好、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和气氛活跃、信息传递清晰无误且生动有趣、等几方面谈都可以,能涉及到其中五个方面得5分。

……(P516-517)6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中,赞科夫主张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是什么?(1)“工具理性还原”的人性主张;(2)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基础;(3)整体心灵的培育;(4)课程与教学开放性的建构;(5)整合课程形态的孕育。

7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为什么?(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学材料;(3)理解教学材料;(4)巩固知识经验;(5)运用知识经验;(6)教学效果测评。

17秋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答案)

17秋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答案)

A. 效果评价
B. 内在评价
C. 目标本位评价
D. 外部人员评价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3. ()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儿பைடு நூலகம்课程
D. 合成课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教学方法受特定的()的制约
C. 教学对话
D. 课堂讨论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7.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 表现性目标
B. 教学性目标
C. 生成性目标
D. 行为性目标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取向。
A. 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 课程创生取向
D. 发展取向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 ()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
A. 教学特点和教学水平
B. 教学要素和教学组织
C. 教学时间和教学结构
D. 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内容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5.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A. 自主型教学方法
B. 提示性教学方法
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D. 课堂讨论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A 博比特B 查特斯C 泰勒D 泰罗答案:C2. 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A 活动分析法B 事件分析法C 职业分析法D 目标分析法答案:A3.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 《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 《学记》答案:B4. 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 技术兴趣B 解放兴趣C 实践兴趣D 价值兴趣答案:B5. 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基础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卢梭C 裴斯泰洛齐D 拉特克答案:C6. 被认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

A 《爱弥儿》B 《窗边的小豆豆》C 《夏洛的网》D 《教育漫话》答案:A7. 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 杜威B 裴斯泰洛齐C 赫尔巴特D 罗杰斯答案:C8.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民国答案:A9. 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所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 下位学习B 并列结合学习C 上位学习D 发现学习答案:B10. 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

A 内在驱力B 认知驱力C 附属驱力D 自我提高驱力答案:D11. 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将"教师"代之为()。

A "适应者'B "促进者"C "主导者"D "领导者"答案:B12. "参观动物园并讨论哪儿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秋在线作业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秋在线作业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秋在线作业————————————————————————————————作者:————————————————————————————————日期: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A. 先知者B. 管理者C. 促进者D. 指导者满分:3 分2.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 赞科夫B. 巴班斯基C. 维果茨基D. 列昂节夫满分:3 分3. 下列哪一句成语是比喻弟子恭敬接受师教?A. 程门立雪B. 老蚌出明珠C. 实繁有徒D. 甘棠有荫满分:3 分4. 下列( )中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A. 发现教学法B. 讲述教学法C. 练习教学法D. 个别化教学法满分:3 分5. 按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评价D. 个体内差异评价满分:3 分6. ()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A. 目标取向B. 过程取向C. 主体取向D. 实践取向满分:3 分7. 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斯腾豪斯B. 泰勒C. 塔巴D. 奥利沃满分:3 分8. “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 克伯屈B. 杰克逊C. 巴罗D. 杜威满分:3 分9. 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A. 精确性B. 普遍性C. 规范性D. 模糊性满分:3 分10. ()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层面。

A. 泰勒B. 查特斯C. 古德莱德D. 博比特满分:3 分11. 下列有关测验与评量的叙述何者正确?A. 纸笔测验是评量学生进步最有效的工具B. 测验和考试成绩应该导引课程与学校目标C. 学习的评量者是老师,学生和家长不宜参与评量工作D. 学习的评量不一定需要运用纸笔测验。

满分 华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最新包全完整汇总

满分 华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最新包全完整汇总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 夸美纽斯B. 拉特克C. 赫尔巴特D. 杜威满分:2 分2.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A. 自主型教学方法B. 提示性教学方法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课堂讨论满分:2 分3. 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必修课程满分:2 分4.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 表现性目标B. 教学性目标C. 生成性目标D. 行为性目标满分:2 分5. ()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提示型教学方法满分:2 分6. 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A. 工具理性B. 解放理性C. 实践理性D. 技术理性满分:2 分7. 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

A. 执行者B. 开发者C. 监督者D. 评价者满分:2 分8. 差别模式是由()于1969年提出的。

A. 斯太克B. 普罗沃斯C. 古巴D. 林肯满分:2 分9. 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A.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B.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C.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D.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满分:2 分10. 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作用。

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作用C. 学生的创造性D. 书本的作用满分:2 分11. 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 “智力测验研究”B. “校车运动”C. “学前补偿计划”D. “八年研究”满分:2 分12. 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A. 社会效率运动B. 八年研究C. 科学测验运动D. 学科结构运动满分:2 分13. ()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口述满分:2 分14. 在课程研究史上,是()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A. 斯腾豪斯B. 布鲁纳C. 瓦根舍D. 奥苏伯尔满分:2 分15. 建构主义的过程中,()是知识建构的主体,通过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华师《课程和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华师《课程和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 夸美纽斯B. 拉特克C. 赫尔巴特D. 杜威满分:2 分2.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A. 自主型教学方法B. 提示性教学方法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课堂讨论满分:2 分3. 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必修课程满分:2 分4.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 表现性目标B. 教学性目标C. 生成性目标D. 行为性目标满分:2 分5. ()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提示型教学方法满分:2 分6. 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A. 工具理性B. 解放理性C. 实践理性D. 技术理性满分:2 分7. 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

A. 执行者B. 开发者C. 监督者D. 评价者满分:2 分8. 差别模式是由()于1969年提出的。

A. 斯太克B. 普罗沃斯C. 古巴D. 林肯满分:2 分9. 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A.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B.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C.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D.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满分:2 分10. 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作用。

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作用C. 学生的创造性D. 书本的作用满分:2 分11. 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 “智力测验研究”B. “校车运动”C. “学前补偿计划”D. “八年研究”满分:2 分12. 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A. 社会效率运动B. 八年研究C. 科学测验运动D. 学科结构运动满分:2 分13. ()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口述满分:2 分14. 在课程研究史上,是()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A. 斯腾豪斯B. 布鲁纳C. 瓦根舍D. 奥苏伯尔满分:2 分15. 建构主义的过程中,()是知识建构的主体,通过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3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3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3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V 1. (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内在评价正确答案:A2. 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A.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C.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D. 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正确答案:B3. 分组教学制中学生的分组主要有()、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 能力分组、作业分组B. 年级分组、能力分组C. 作业分组、年级分组D. 能力分组、差异分组正确答案:A4. 螺旋式课程组织为那位心理学家所主张A. 布鲁纳B. 泰勒C. 艾斯纳D. 洛克正确答案:A5. 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

这是A. 第一代评价B. 第二代评价C. 第三代评价D. 第四代评价正确答案:D6. 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A. 学术中心课程B. 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 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 人格中心课程正确答案:A7. 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A. 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 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C. 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D.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正确答案:A8. ()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A. 目标取向B. 过程取向C. 主体取向D. 实践取向正确答案:C9. 表现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A. 普遍主义B. 唯科学主义C. 实践理性D. 解放理性正确答案:D10. 美国学者布卢姆将其按评价目的分三类:诊断性评价、( )与总结性评价。

A. 形成性评价B. 表现性评价C. 发展性评价D. 过程评价正确答案:A11. 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取向。

A. 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 课程创生取向
D. 发展取向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2. ()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

A. 效果评价
B. 内在评价
C. 目标本位评价
D. 外部人员评价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3. ()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儿童课程
D. 合成课程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4. 教学方法受特定的()的制约
A. 教学特点和教学水平
B. 教学要素和教学组织
C. 教学时间和教学结构
D. 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内容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