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化妆品配方的基本概念包括了各种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比例。

化妆品成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功效、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各种基础油、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香料和色素等。

根据化妆品配方的要求,可以选择相应的原料并根据需要进行调配。

化妆品配方的选择和调配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原料之间的相容性。

不同的原料可能会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乳化效果、增稠效果、保湿效果等。

因此,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评估,确保原料的相容性和配方的稳定性。

此外,化妆品的配方还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质和应用方式。

例如,面部乳液和护肤霜需要具有良好的乳化和保湿效果,口红需要具有良好的色彩效果和抗脱色效果。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原料和调配方案。

化妆品的工艺包括了原料的净化、混合、乳化和加工等过程。

原料的净化主要是为了去除杂质和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安全性。

常见的净化方法包括过滤、萃取和蒸馏等。

原料的净化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pH值和时间等。

原料的混合和乳化是化妆品工艺的关键环节。

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均匀混合,以确保配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乳化是将油性和水性原料混合并通过乳化剂等添加剂使其形成乳状乳液。

乳化过程需要注意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过程的条件控制,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化妆品的加工过程包括了原料的混合、搅拌、研磨和包装等环节。

混合和搅拌是将原料进行均匀混合和均匀搅拌,以确保配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研磨是将原料进行细分和充分混合,以获得细腻的质地和均匀的颗粒大小。

最后,化妆品需要进行包装和灭菌等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化妆品配方与工艺是化妆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产品的品质、功效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化妆品配方要考虑原料的选择和相容性,配方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性质。

化妆品工艺要考虑原料的净化、混合、乳化和加工等过程。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化妆品。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
32
产品案例-护肤
成分: 水、硅灵、地美司康、异构十二烷、丁二醇、双 -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甘油、丙三醇、
、聚硅氧烷-11、硅石、丙二醇二 癸酸酯、油醇聚醚-10 、月桂醇聚醚-23 、 月桂醇聚醚-4 、卡波姆、辛乙二醇、辛甘醇、 己二醇、氨丁三醇、柠檬酸、山梨酸、己二烯酸、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苯氧乙醇、苯氧基乙醇、山 梨酸钾、己二稀酸钾、FD&C 色料 黄色五号、 FD&C 色料 红色四号、FD&C 色料 黄色六号、黄 瓜提取物、向日葵籽饼、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丙 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
百分含量 To 100 0.05 0.20 6.00 0.03 2.0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 硬脂酸酯
0.5
乳木果油
1.0
C12-15 醇苯甲酸酯/三山嵛精/
2.0
神经酰胺 2/ PEG-10 油菜籽甾醇/棕榈酰寡肽
氢化聚异丁烯
4.0
霍霍巴(SIMMONDSIA CHINENSIS)籽油
2.0
保湿、抗皱、美白等
提供遮盖力、调色
多元醇保湿剂、甜菜碱氨 基酸
二氧化钛、氧化铁
改善肤感、柔焦、控油
微球体、硅弹性体
提供防晒指数,隔离紫外线
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分散液
抑菌,抵抗微生物、赋香剂
苯氧乙醇、双咪唑烷基脲
BB霜的生产程序
混合粉料
粉体粉碎机 /胶体磨
二二氧样化家钛 氧化铁黑
氧化铁红 氧化铁黄
快速剪切
33
精华液的配方类型
一、非乳化体系:外观透明、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 二、半乳化体系:外观半透明状的乳状液
透明状
乳液状
精华液(一)非乳化配方组成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化妆品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进行配方设计。

这包括选择原材料和确定它们的比例。

配方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果,同时还要满足法规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2. 原材料准备:生产化妆品需要使用各种原料,如基础油、乳化剂、稠化剂、活性成分、防腐剂等。

原材料需要经过检验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3. 混合与加热:根据配方设计,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混合容器中。

然后通过搅拌或者高速搅拌机将原材料均匀混合。

接下来,将混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消除细菌和微生物。

4. 乳化与稠化:对于一些液体型的化妆品,需要进行乳化处理,以确保油水分散均匀。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乳化剂来实现。

同时,为了增加产品的黏度和稠度,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稠化剂。

5. 检验与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对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 储存与包装:完成产品制作后,需要将其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将产品灌装到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瓶子、管子或盒子中。

在灌装过程中,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密封和贴标签。

7. 包装和运输:最后一步是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箱装和打包,以及进行运输。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产品的外观和完整性。

总之,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到配方设计、原材料准备、混合与加热、乳化与稠化、检验与调整、储存与包装以及包装和运输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在当今社会,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护肤到彩妆,从头发护理到身体保养,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然而,要确保这些化妆品的安全、有效和高品质,就离不开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一、化妆品的生产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化妆品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水、油脂、乳化剂、香料、色素、活性成分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功效性。

例如,用于护肤品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油脂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肤质,如干性皮肤适合使用滋润度高的油脂,而油性皮肤则需要清爽型的油脂。

原材料在进入生产环节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原材料需要粉碎、过筛,以保证其均匀分散;一些活性成分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包裹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渗透性。

2、配方设计配方是化妆品的灵魂。

一个好的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产品的功效、使用感、稳定性、安全性等。

配方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科学研究,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组合。

在配方设计中,乳化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

乳化剂能够将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

不同的乳化剂具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根据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添加适当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混合与搅拌将原材料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和搅拌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分层、结块等现象。

对于液体产品,通常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对于膏霜类产品,则可能需要使用均质机等设备,以达到更好的乳化效果。

搅拌的速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加热与冷却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

加热可以促进原材料的溶解和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冷却则有助于产品的定型和稳定。

加热和冷却的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以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1. 引言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包装,详细解析整个生产过程。

---2. 原料选择化妆品的原料选择是化妆品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通常,原料主要包括基础油、活性成分、防腐剂、稳定剂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纯度、稳定性以及对皮肤的影响等因素。

---3. 配方调配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功能,化妆品厂商需要合理配制化妆品的配方。

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配比、物相稳定性、防腐剂的使用量等。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还可以调整配方,提升产品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4. 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混合溶解、精细混合、热熔、乳化和灭菌等步骤。

4.1 混合溶解将特定比例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搅拌槽中,进行混合溶解。

通过搅拌和加热的方式,使得原料充分溶解,并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4.2 精细混合将混合溶解后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混合。

通过高剪切搅拌设备,将混合物分散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融合。

4.3 热熔对于一些固体原料,需要通过热熔的方式使其溶解。

通过加热设备,将固体原料加热至液态,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4.4 乳化乳化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乳化过程中,需要加入乳化剂,并通过高速搅拌将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乳化,使化妆品形成乳状或凝胶状。

4.5 灭菌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防腐效果,还需要进行灭菌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和辐射灭菌。

---5. 包装与质检化妆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与质检。

包装通常包括瓶子、管状、喷雾器等。

包装应符合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检,检测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6.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乳化体第一章乳化体理论1. 孚L化体(或叫乳剂):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体或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中,形成有相当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2. 乳剂的种类:水包油型乳化剂(O/W、油包水型乳化剂(W/0)、多重乳化剂(W/O/W 0/W/0)、微乳化体。

3. 液珠大小与乳化体外观的关系液珠大小外观大液珠可分辨两相存在大于1 jjm乳白色乳化1 ~ 0.1 ⑴体(约)蓝白色乳化0.1 —0.05 体m灰色半透明0.05 m以下液透明液4. 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5.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1)外相的黏度2)内相的黏度3) 内相的浓度4)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5) 液珠大小及其分布6) 电黏度效应6.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乳化体的增稠的办法: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内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熔点。

注意:不能通过加盐的办法来增加黏度。

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8.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构型、乳化剂的亲水性、乳化器材料性质9.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10. 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11. 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12.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1) 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 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 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 3) 混合乳化剂中各组分用量要主次有别,以保证乳化体的类型及其稳定性。

化妆品制备方法

化妆品制备方法

化妆品的工艺生产1.制造方法(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始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

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

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后,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入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左右灭菌时间,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

因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植物胶、纤维素),所以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后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

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

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

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

卸料时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从乳化锅内流出。

冷却方式是将冷却水通入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

(4) 陈化和灌装一般是贮存、陈化超过一天后再用灌装机灌装。

灌装前需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图1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2.添加剂化妆品中使用防腐剂、杀菌剂的目的是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繁殖,起到防止制品劣化变质的作用。

常见的防腐剂、杀菌剂如下:2.1防腐剂(1)苯氧基乙醇(不会影响化妆品的稳定性,但对粘度的影响极大。

常与对羧基苯甲酸脂类、脱氧乙酸和山梨酸复配使用)(2)苯乙醇(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活性高,对酵母菌和霉菌活性小,但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

常与季铵盐、洗必泰、对羧基苯甲酯酸类、三氯叔丁基和氯甲酚等复配使用)(3)六氯酚(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少的杀菌作用,可用作皮肤杀菌剂,一般用作皂类、油膏类化妆品)2.2杀菌剂(1)氯己定(俗称洗必泰,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无毒、无刺激性、无致敏性)(2)甘宝素(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及表面活性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有效且稳定。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巴西棕榈蜡
是从南美巴西产的棕榈叶中浸取而得。 熔点66~82℃,是天然蜡中熔点最高的一种 。 巴西棕榈蜡广泛用于唇膏的制造,以增加其 耐热性,并赋予光泽,还可用于睫毛膏等锭 状化妆品。
羊毛脂
淡黄色至暗棕黄色粘性半固体膏状物,有令人不愉 快的羊膻味。密度0.924g/cm3,熔点38~42 oC, 可由 毛纺工业中羊毛开毛工序中的羊毛屑精制提取制得, 或由羊毛洗涤中的废液经溶剂提纯、脱色、脱臭而 得。
水貂油
水貂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含有 约20%左右的棕榈油酸(十六 碳单烯酸),总不饱和脂肪酸超 过75%,水貂油对人体皮肤有 很好的亲和性、渗透性,易于被 皮肤吸收。
水貂油还有显著的吸收紫外线作 用,还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油脂的作用
油脂用作化妆品原料时,对皮肤作 用缓和,使皮肤细胞柔软, 增加其 吸收能力, 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 薄膜,能抑制表皮水分的蒸发, 防止皮肤干燥、粗糙,提供保护 作用。
油脂类
甘油脂肪酸酯是组成动植物油脂的主要部分。 在常温时呈液态的称为油;在常温时呈固态的称为 脂。 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 适于作化妆品的植物性油脂有椰子油、橄榄油、蓖 麻油、杏仁油、花生油、大豆油、棉子油、棕榈油 、芝麻油扁桃油、麦胚芽油、鳄梨油等。 动物油脂有牛脂、猪油、貂油、海龟油等。
溶剂类
主要有水、乙醇、丁醇、戊醇、异丙醇,还有多元醇 、小分子的酮、醚、酯类(多用作指甲油的溶剂)。 化妆品所用水,要求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且不含钙 、镁等金属离子,无杂质。广泛使用在化妆品中的是去 离子水和纯净水。 醇类是香料、油脂类的溶剂。乙醇主要是利用其溶解、 挥发、芳香、防冻、灭菌、收敛等特性,应用在制造香 水、花露水、发水等。 丁醇是制造指甲油的原料。 戊醇用作指甲油的偶联剂。 异丙醇有杀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装
静置
过秤
出料
护肤水类流程示意图
去离子水
保湿剂
其他成分 防腐剂 香精
复配混合搅拌罐
中间质量控制
其他成分
灌装
静置储存
视产品需要
着色
搅拌混合均匀
过滤 过秤
膏霜乳液类流程示意图
加热
水相原料 油相原料
混合搅拌 混合搅拌
加热
预乳化
添加剂 香精等
灌装
中间质量控制
静置储存
过秤
均质乳化 搅拌 冷却
搅拌均质 出料
3 QB/T 1684-1993 化妆品检验规则
4 QB/T 1685-1993 化妆品包装外观要求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分类: 发用类 护肤类 美容修饰类 香水类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产品生产许可证根据生产工艺按单元分小类:
一般液态单元:不需要经过乳化的液体类化妆品产品 护发清洁类 护肤水类 染烫发类 啫喱类
膏霜乳液单元:需要经过乳化的膏霜、脂、乳液类化妆品产品 护肤清洁类 发用类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乳化体系:包括选用的乳化剂、油溶性和 去离子水及水溶性等相关原料
表面活性剂体系:包括选用的主、辅表面 活性剂、增泡、稳泡调理作用的原料
稀释体系:去离子水 增稠体系:包括改善产品外观粘度,增加
稳定性的原料(汉生胶、丙稀酸聚合 物、羟乙基纤维素等)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防腐剂选择问题 ①防腐剂与配方中其他原料的配伍性,如:
尼泊金酯与氨基酸、胶原类配伍会降低活 性,遇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表现为失活 ②防腐剂对产品pH范围不适用(大多数防腐 剂在酸性环境的活性大于在碱性环境的活 性),一般选择复合型防腐剂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配方中成分的相互不和谐 如蓖麻油和矿物油互不相溶,酯类香料在 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阴离子、阳离子表 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产生络合反应导致产品 沉淀、分层

产品配方设计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产品配方设计
剂型
功能


基质
添加剂 试制工艺
试验筛选 n

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卫生理化指标
生产工艺 质量检测
功效评价
制作
制定工艺规程
成品 出厂检验
包装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配方体系的组成 化妆品配方设计是产品质量的重 要组成部分。 体现科学性,合理性。 根据化妆品功能、剂型及感官等 方面要求设计产品配方。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以上所列结构体系不是每种膏霜、乳 液或洗发香波都具有的构成体系,不 同类别产品有其基本组成,如膏霜的 基本成分是:乳化剂、油相和水相成 分、保湿剂、防腐剂等。可根据配方 设计产品特性的要求选用。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配方设计的原则 安全性 稳定性 功能性(有用性) 实用性
3、制作过程中,搅拌速度,操作方法(通冷 却水速度、时间、出料温度)等,都对产 品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功能型(有用性):化妆品特定的功能和有用性, 如:保湿、清洁、防晒、祛斑等。配方设计中 选择的功能原料要有使用的依据,以体现产品 的有用性,必要时进行效果测试,达到配方设 计的目的
混合
真空均质 脱泡
慢速搅拌
灌装
上光 插管 脱模
视产品需要而定
冷却
铸型
化妆品标准情况
现行标准的分类 综合标准 产品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 卫生规范 其他相关标准
化妆品标准情况
综合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 5296.3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 用标签
2 GB/T 18670-2002 化妆品分类
块状粉类流程示意图
颜料 粉料 防腐剂
胶合剂原料
混合 熔混
研磨 混合
过筛 喷加
混合搅拌
包装 压型
储存 过筛出料
中间质量控制
花露水类流程示意图
鳌合剂
香精
精制水
抗氧剂
混合
混合搅拌
冷冻陈化
乙醇
其他成分
灌装
调整色泽及意图
颜料混合 脂类原料 油料染料
油、蜡
碾磨
捏合碾磨
溶解分散 融化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 工艺
主要内容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化妆品的工艺规程 化妆品标准情况
现行标准的分类 有关标准的制修订信息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花色品种繁多,根据需要有多种分类方式, 目前较常用的有:
GB/T18670-2002《化妆品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 按产品功能、使用部位分类: 清洁类 护肤类 美容/修饰类
抗氧化体系:包括防止产品氧化引起酸败变味 的抗氧化稳定的原料(BHT,EDTA等)
防腐体系:使产品对微生物稳定的原料 感官及产品修饰体系:改善产品颜色、香气、
外观状态及调节产品pH值的原料(包括 着色剂、香精、珠光剂、柠檬酸缓冲剂等) 功能体系:赋予产品特定功能的原料(如美白 剂、保湿剂、防晒剂等)
化妆品的工艺规程
典型产品工艺流程示意图 洗发水类流程示意图 护肤水类流程示意图 膏霜乳液类流程示意图 块状粉类流程示意图 花露水类流程示意图 唇膏类流程示意图
洗发水类流程示意图
去离子水
洗涤剂、助剂等
固体原料
加热
复配搅拌罐
搅拌均匀
营养添加剂及香精
冷却
中间质量控制
搅拌均匀
使用性:满足产品设计使用要求,膏体细腻,柔软, 有光泽,良好的涂抹性和铺展性,香气怡人等
化妆品的工艺规程
制作工艺规程的内容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 确认生产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 限额领料 • 感观检查原料质量 • 双人配料 操作方法 • 工艺流程示意图 • 操作步骤 • 物料平衡 半成品质量指标
粉单元:经过混合、磨细、过筛的化妆品产品,及在此基础上 经过压制成型的化妆品产品 散粉类 块状粉类
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含有推进剂的气雾剂类化妆品和含有 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化妆品产品 气雾剂类 有机溶剂类
蜡基单元:以蜡为主基料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调研
社会需求 包装设计
科技信息 产品创意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安全性:化妆品的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配方设计选择原料符合《化妆品卫生 规范》要求
稳定性:产品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质量问题
• 造成产品稳定性出现问题的原因: 1、微生物污染的卫生安全问题 (1)产品污染(一次污染、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