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二)》教案与讲义第4讲

合集下载

《英汉互译(二)》教案与讲义第4讲

《英汉互译(二)》教案与讲义第4讲

广西师范学院《英汉互译(二)》课程教案编号: 14-4 开课单位:外语系授课教研室:翻译写作课程名称:《英汉互译(二)》授课教师:唐旭光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授课对象:05级英语专业1、2、3班英汉互译(二)第4讲第一步:上周练习讲评:第二步:本周课堂内容呈现第七章调整语序语序的调整英、汉相同点:“主语+谓语+宾语”(SVO)或“施事+行为+受事”为基本语序英、汉相异点:句内的语序的灵活性,以及定语、状语等次要成分位置的差异,汉译英需要调整语序句内主要成分位置的调整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A man was sitting on a couch.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杭州西湖之秀美。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was what impressed Marco Polo most during his trip to China. 一、调整定语位置1.单词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定语所修饰的词为some, any, no, every等构成的复合代词时,定语可后置;2)某些以-ible 或–able结尾的形容词作定语,尤其与every, the only, 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名词时,常常后置。

3)通常作表语用的形容词在作定语时,习惯后置;4)某些分词作定语时,常常后置;5)某些表示位置、方向的副词作定语时,往往后置;6)某些固定词组,其形容词休饰语放在名词之后;7)名词有几个形容词作前置定语,按照亲疏关系、单词长短予以排列;2.短语定语位置的调整3.定语从句位置的调整二、调整状语位置汉语状语的位置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呈“主语→状语→谓语→宾语”模式;英语状语一般出现在宾语后的句尾,呈“主语→谓语→宾语→状语”模式。

1.副词状语位置的调整;2.一系列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状语位置的调整;在汉语中通常排列为“时间→地点→方式→动词”的顺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排列为“动词→方式→地点→时间”的顺序。

《英汉互译2》教学大纲

《英汉互译2》教学大纲

英汉互译2、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英汉互译〃系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程,这是一门操作性、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两种语言和各方面的知识,是专业英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

针对已获得基础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帮助其学习和掌握英汉互译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针对各类文本体裁,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英汉双向笔译,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高质量的笔译人才。

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阅等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在源语听辨、口译记忆、交传笔记、数字口译、信息重组、口译产出、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口译职业化等放啊民的额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传口译技巧,如记忆、笔记、综述、信息的快速分析、数字转换、连贯表达等;掌握不同口译场合所需的口译策略;轻松完成基本的商务口译任务,如外贸谈判、投资洽谈、会展口译、礼仪口译、旅游口译、联络陪同口译等。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互相转换的规律,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并能胜任普通的笔译工作。

2、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能基本掌握英汉语言的显著差异,能够在达意、准确、连贯和忠实四个层面不断提高笔译水平;能够针对不同本文语境,流畅地进行汉英英汉双向,尤其是汉英笔译工作。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文章及文学作品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或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翻译速度为每小时450 个英文单词左右,译文忠实于原著,语义流畅。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五、教学内容第1 章Going Global and Translation (支撑课程目标2、3)重点内容:翻译助力“走出去”的意义、条件、方法难点内容: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如何行教学内容:1、走出去的困惑2、名家推荐3、翻译思维4、跨文化交际意识5、翻译职业意识第2章Lexical Selection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词义选择难点内容:语篇中的词义选择教学内容:1、词语的意义2、语境意义3、搭配意义4^原型意义5、翻译评析第 3 章Variety of Translation重点内容:一词多义的翻译难点内容:语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内容:1、汉语词语翻译的多样性2、汉语成语翻译的多样性3、汉语句子翻译的多样性4、翻译评析(TEM8)第 4 章Equivalence重点内容:对等译法难点内容:意义对等而非形式对等教学内容:1、警惕“假朋友”2、语境辨析与逻辑常识3、成语的对等译4、谚语的对等译6、翻译评析第 5 章Amplification, Reduction重点内容:增词与删减难点内容:增词与删减策略的语篇运用教学内容:1、出于语法需要的增词2、出于语义与修辞需要的增词3、范畴词删减4、语义重复的删减第 6 章Transproperty重点内容:词类转换难点内容:转性译法的运用教学内容:1、汉语动词转移2、汉语名词转移3、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移4、翻译评析第7 章Hypotaxis & Parotaxis重点内容:意合与形合难点内容: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3)(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3)1、汉语意合的特点2、意合的实现手段4、英语形合的特点5、形合的实现手段6、翻译评析第8 章Documentary Translation (支撑课程目标2、3)重点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再议文献翻译难点内容:逻辑、严谨、选词教学内容:1、当今时代的中国故事2、译文的严谨性3、译文的逻辑性4、斟酌选词留有余地5、头重脚轻与头轻脚重六、教学安排该课程每周2学时,16周,16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6学时为课内实践教学(模拟口译、小组演练、同行评议)时间。

汉英翻译(下)教案

汉英翻译(下)教案

汉英翻译(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加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翻译。

3. 培养学生对翻译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 汉英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3. 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 翻译实践:汉英翻译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汉英翻译的案例,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3. 实践法: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或其他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汉英翻译的案例文章或段落。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汉英翻译的案例,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4. 翻译实践: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布置汉英翻译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翻译实践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设置汉英翻译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翻译讲座:邀请专业的翻译人员或翻译学者进行讲座,分享翻译经验和技巧。

2. 开展翻译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翻译能力。

3. 推荐翻译相关书籍:向学生推荐一些汉英翻译的经典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建议。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汉英翻译案例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2. 翻译软件:介绍一些翻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3. 参考书籍:向学生推荐一些汉英翻译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第一章:英汉互译概述1.1 英汉互译的重要性1.2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3 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挑战1.4 英汉互译的技巧与策略第二章:词汇与短语的互译2.1 词汇的直译与意译2.2 词汇的借用与创新2.3 短语的固定搭配与转换2.4 专有名词与地名的一般译法第三章:句子的互译3.1 句型的转换3.2 语序的调整3.3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互译3.4 从句与并列句的互译第四章:时态与语态的互译4.1 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互译4.2 进行时与完成时的互译4.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互译4.4 虚拟语气与实际语气的互译第五章:文化与语境的理解5.1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5.2 语境的理解与运用5.3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的差异5.4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第六章:翻译标准与原则6.1 翻译标准的历史演变6.2 忠实原则与达意原则6.3 等效翻译与功能翻译6.4 翻译中的创译与意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上)7.1 词义选择与词性转换7.2 修辞格的翻译7.3 成语与谚语的翻译7.4 诗歌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第八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下)8.1 幽默与讽刺的翻译8.2 商务与法律文本的翻译8.3 科技与医学文本的翻译8.4 翻译中的校对与润色第九章:实践案例分析9.1 英汉互译案例分析9.2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3 翻译实践与反馈9.4 翻译作品的评价与赏析第十章:翻译软件与辅助工具10.1 翻译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2 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10.3 语料库与在线翻译资源10.4 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英汉互译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如语序、句型、时态和语态的使用,以及文化背景和语境的理解。

二、词汇与短语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句子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如主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及保持原意的调整语序。

广西师范学院《 英汉互译(二)》课程教案

广西师范学院《 英汉互译(二)》课程教案

广西师范学院《英汉互译(二)》课程教案编号: 14-14 开课单位:外语系授课教研室:翻译写作课程名称:《英汉互译(二)》授课教师:唐旭光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授课对象:05级英语专业1、2、3班英汉互译(二)第14讲第一步:上周练习讲评:第二步:本周课堂内容呈现第二十章文学翻译基础文学翻译应该致力于忠实于原作内容和风格,但不拘泥于原文句法结构,注重传达出原文的精神风貌,在“不逾矩”的原则下进行再创作。

一、小说翻译:要了解作家的身世、基本思想、接受的思想、时代背景、主题和题材、语言风格、评论界对其作品的基本评价等;小说翻译还要注意其他几个方面:1. 人物形象;2. 情节发展;3. 氛围营造;4. 语言特色;5. 风格再现;二、散文翻译:散文翻译要注意:1. 把握全篇的中心思想;2. 分清作品的结构层次;3. 传达作者的浓郁情感;4. 重构原作的审美意境;5. 注意语言的精美典雅;6. 再现作者的独特风格;三、诗歌翻译诗歌翻译要注意:1. 把握好诗歌的题材与类型;2. 把握诗人思想情感;3. 注意诗中的意象安排;4. 分析复杂的艺术技巧;5. 留心语言的变异现象;6. 研究诗行的节奏韵律;7. 再现原作的诗美意境;四、戏剧翻译:戏剧翻译要注意:1. 把握好戏剧的题材与类型;2. 把握全剧主题;3. 明确人物关系;4. 注意语言风格;5. 分清剧本结构;6. 维护全剧完整,保持戏剧规范;五、文学艺术作品标题翻译翻译文艺作品的标题,主要有三种方法: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2. 改译(deviated translation)3. 另译(creative translation)第三步:本周课堂翻译练习:一、将下列小说选段译成英语锁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离别三年的家乡。

三年前,他参与一个盗窃团伙,被判刑三年。

在劳改农场,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前一年释放。

为了逃避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四方后,他来到了邻县的一家小工厂做临时工。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理论课程属性必修课程名称英汉/汉英笔译2课程英文名称E-C/C-E Translation 2课程编码F11ZB15C适用专业英语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英汉/汉英翻译1总学时32学分2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二、课程简介《英汉/汉英笔译2》是本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后续毕业论文写作,以及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

《英汉/汉英笔译2》是笔译课程的汉译英部分,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英转换能力和技巧,包括词、句、篇章层面的汉英转换。

该课程是笔译的高级阶段,是对学生汉语原文理解及其英语再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升,课程教学关注汉英语言对比,强调汉英翻译是意义表达方式的改变,而非字面形式和意义的简单替换的翻译理念,并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语境、以及修辞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形成关于对语言交际和翻译本质的更为全面的认识,提高基于汉英语言对比分析能力的汉译英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目标1:学生对翻译的本质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即,翻译是源语意义在目标语中的再表达,是不同语言间的意义表达方式的转换,而非字面意义和结构的简单替换,不仅是语言意义的再表达,更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的再表达。

以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基础,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和句层面的语言对比的知识;基于语言对比的知识,充分认知英语词类及其语法功能,以句子为基本的翻译单位,掌握词和句子汉译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词、句的汉英比较和翻译为基础,了解汉英篇章的主要形式差异,掌握汉英篇章的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语料的掌握、翻译操作、语感、以及语言的敏感性为基础,充分了解语境、文化、文体修辞因素对汉英翻译的影响,汉英语言的知识与汉英翻译知识互为支撑和拓展。

能力目标目标2:掌握10000-12000个英文单词,涉及日常生活、政治、经济、中国国情等方面,以及这些单词组成的常用搭配;正确、熟练使用其中5000-6000个单词及其最常用的搭配,并能运用到汉英翻译中;以扎实的汉英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熟练掌握词、句层面的汉英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语译文语言规范,表达准确、达意;以词、句汉译英能力为基础,能借助词典等工具,将中文报刊的一般性描写、论说、应用文译成英语,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衔接和连贯手段,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语意连贯,每小时写译250到300单词。

英汉翻译技巧 lecture04转译法

英汉翻译技巧 lecture04转译法
2012-5-23 14
• An acquaintance of world histor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current affairs. • 读一点 读一点世界史,对学习时事是有帮 助的。
2012-5-23 15
• •
What kind of sailor are you? 你晕不晕船? (be a bad sailor 晕船; 晕船 be a good sailor 不晕船) Careful comparison of them will show you the difference. 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 只要仔细把它们比较 比较 不同之处。
2012-5-23 12
• The presence of the Indians here at the time of Columbus’ arrival was sufficient proof of it. • 在哥伦布来到 来到美洲的时候,此地已 来到 已 经有了印第安人,仅凭这个事实, 经有了 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2012-5-23 20
③ Adjectives into verbs 形容词转译成动词
• 英语中表示知觉、情欲、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 容词,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往往可转译成 动词。如:confident, certain, careful, cautious, angry, sure, ignorant, afraid, doubtful, aware, concerned, glad, dl, anxious等。

2012-5-23 18

South Africa has refused to heed the legitimate appe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r co-operation. 南非无视联合国要求 要求合作的正当呼吁。 要求 There are stories too of early African voyages to America. 另外,还有一些传说,谈到 谈到非洲人最初航海 谈到 到美洲来的情形.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英汉互译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于原文1.2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1.3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2. 英汉互译的技巧2.1 词汇翻译2.2 语法翻译2.3 结构翻译2.4 文化背景翻译3.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3.1 词汇差异3.2 语法差异3.3 表达习惯差异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汉互译实例,引发学生对英汉互译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对比分析: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讲解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整。

4. 练习:布置适量的英汉互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语言差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汉互译的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英汉互译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质量和数量。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英汉互译的认识和困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英汉互译教程》2. 辅助材料:英汉互译案例集、多媒体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英汉互译的在线资料和论坛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第二课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3. 第三课时:讲解英汉互译的实践操作4. 第四课时:布置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布置的英汉互译练习题3. 收集英汉互译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十、教学反思2. 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学院《英汉互译(二)》课程教案
编号: 14-4 开课单位:外语系授课教研室:翻译写作
课程名称:《英汉互译(二)》授课教师:唐旭光
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授课对象:05级英语专业1、2、3班
英汉互译(二)第4讲
第一步:上周练习讲评:
第二步:本周课堂内容呈现
第七章调整语序
语序的调整
英、汉相同点:“主语+谓语+宾语”(SVO)或“施事+行为+受事”为基本语序
英、汉相异点:句内的语序的灵活性,以及定语、状语等次要成分位置的差异,汉译英需要调整语序句内主要成分位置的调整
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A man was sitting on a couch.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杭州西湖之秀美。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was what impressed Marco Polo most during his trip to China. 一、调整定语位置
1.单词定语位置的调整
1)单词定语所修饰的词为some, any, no, every等构成的复合代词时,定语可后置;
2)某些以-ible 或–able结尾的形容词作定语,尤其与every, the only, 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名词时,常常后置。

3)通常作表语用的形容词在作定语时,习惯后置;
4)某些分词作定语时,常常后置;
5)某些表示位置、方向的副词作定语时,往往后置;
6)某些固定词组,其形容词休饰语放在名词之后;
7)名词有几个形容词作前置定语,按照亲疏关系、单词长短予以排列;
2.短语定语位置的调整
3.定语从句位置的调整
二、调整状语位置
汉语状语的位置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呈“主语→状语→谓语→宾语”模式;英语状语一般出现在宾语后的句尾,呈“主语→谓语→宾语→状语”模式。

1.副词状语位置的调整;
2.一系列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状语位置的调整;
在汉语中通常排列为“时间→地点→方式→动词”的顺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排列为“动词→方式→地点→时间”的顺序。

3.为了强调,状语前置;
三、调整并列成分位置
注意英语排序的逻辑特点;
四、调整句子成分位置以表示强调
五、调整句子重心
第八章句子翻译
一、汉英句式对比
1.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而英语语法呈外显性;
2.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二、主语翻译
1.汉英主语对比;
1),汉语主语功能弱化,可以省略;
2),汉语主语功能弱化,句中可以出现多个主语;
3),汉语主语可以由任何词类和短语充当;
英语主语:
1),英语句子一般都应有主语,主谓一至;
2)英语主语一般是名词性的;
2.主语的确定与转换;
3.主语的增补;
4.一些特殊句式主语的处理;
5.采用无灵主语;
三、谓语翻译
1.汉英谓语对比;
1)英语谓语的特点;
2)汉语谓语的特点;
2.汉语连动式谓语的翻译;
1)将表示先后关系的连动式谓语译成并列句;
2)将连动式谓语译成核心动词+非谓语动词;
(1)表示手段的动词译成核心动词,表示目的的动词译成非谓语动词或介词短语;
(2)表示动作的动词译成核心动词,表示方式的动词译成介词短语或分词;
3.汉语兼语式谓语的翻译;
1)兼语式的第一个动词译成核心动词,第二个动词译成宾语补足语;
2)译成英语中某些具有使役意义的及物动词;
3)将兼语式谓语译成译成名词性短语;
四、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
1.换序译法;
2.合句译法;
3.短语转句译法;
4.拆句译法;
5.转态译法;
6.正反译法
第三步:本周课堂翻译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一切皆在意料之内。

There is nothing unexpected about it.
2.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
3.看到你健康,快乐而富有,心里很高兴。

I am very pleased to see you happy, healthy and wealthy.
4.这三个县经历了那场中国七十年代第四次极为严重的遍及数省的自然灾害。

The three counties underwent the fourth most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that plagued several provinces in China in the 1970s.
5.我们必须清楚了解所有牵涉到的问题。

We must have a clear idea of all the problems involved.
6.我伯父于2000年10月3日凌晨1点20分去世。

My uncle passed away at 1:20a.m. on October 3, 2000.
7.那个怀抱婴儿的中年妇女正等着医生看病。

The middle-aged woman holding a baby in her arms is waiting to see the doctor.
8.我们偶尔看见他在河边散步。

We occasionally saw him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bank.
9.过马路时要先左右看清楚。

Look right and left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
10.发生这样的事不是你的错。

It is not your fault that this has happened.
11.门口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严峻冷漠。

Two stone lions, cold and aloof, stand besides in front of the gate.
12.这么慢吞吞地,咋们啥时能走到?
When shall we get there at such a pace?
13.游行的人们手舞鲜花和彩旗,走到天安门广场。

The paraders marched through Tian An Men Square with flowers and banners in their hands .
14.他们坐在那儿,脚搁在炉档上面,谈论着过去和将来的事。

They sat there with their feet over the fender, talking about things gone and things coming.
15.老人也好,年轻人也好,都应定期检查身体,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People, young and old, ought to take physical examination at regular intervals so as to know their own health.
16. 这项工程将在明年竣工。

This project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next year.
17. 延迟应由他负责,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It does not alter the fact that he is the man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18. 周末我们常去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看球赛。

On weekends we go to the concert, visit museum or watch ball games.
19. 他抱住儿子痛哭起来。

Hugging her son, she broke sown completely.
20. 她命令我明天一早六点钟准时出发。

She ordered me to set off at six o’clock early next morning.
21. 今天的训练让我们大家都筋疲力尽。

Today’s training exhausted all of us.
22. 他支持他妻子辞职,让他的朋友十分失望。

His support for his wife’s resign disappointed his friends.
23. 检票员领他到座位上。

The usher took him to his seat.
24. 她不在乎费用,仍要出国读书。

She was determined to study abroad despite expense.
25. 你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

You have made good progres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26.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To advance our cause into the 21st century in all-round way requires u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without fail, and blaze new trails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beaten track.
教材:“汉英翻译教程”朱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