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安全知识(通用版)
夏季五防安全常识

夏季五防安全常识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也是各种安全事故多发的季节。
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我们要根据夏季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下面是夏季防安全常识,供大家参考。
一、防暑降温1.饮食宜清淡: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旺盛,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
在饮食方面,要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2.避免中暑:夏季高温容易引发中暑,为了防止中暑发生,可以多喝水,尽量避免在午间(11:00-14:00)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
3.合理穿衣:夏季气温高,选择透气性好、吸汗性强的棉质衣物,避免紧身衣物,以便于散热和排汗。
另外,可以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减少阳光的直射。
4.散热降温: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
室外活动时,可以选择在相对凉爽的地方活动,或者使用遮阳伞等措施遮挡阳光,减少体温的升高。
5.保持心情愉快:夏季容易让人烦躁不安,影响情绪和健康。
因此,要保持心情愉快,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防溺水1.在水上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夏季是游泳的好时机,但是游泳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选择合适的场地和环境,不要在没有救生设施或者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会游泳的人要避免单独下水。
2.儿童要有监护人照看:儿童是溺水事故的高发人群,家长或者监护人要时刻照看孩子,切勿忽视安全问题。
在有水的地方玩耍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3.不要饮酒后下水:酒精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饮酒后下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因此,在游泳前切勿饮酒,避免因酒后下水而发生意外。
4.学会自救和互救:在水中发生意外时,要保持冷静,学会正确的自救方法,尽量保持呼吸畅通,不要慌乱挣扎。
如果周围有他人在场,可以呼救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进行互救。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内容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内容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内容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扰。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掌握一些高温防暑降温的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温天气的危害高温天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引起中暑、脱水、心血管疾病等病症。
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加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威胁。
二、高温防暑的措施1. 适时避免户外活动:在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在中午12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是高温天气最严重的时候。
2. 遮阳和防晒:在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遮阳防晒措施,戴上帽子、墨镜,涂抹防晒霜,保护自己的皮肤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3. 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会大量排汗,容易造成脱水。
因此要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最好每天饮用约2-3升的水。
4. 合理着装:穿着宽松、透气、色彩浅的衣物,可以帮助散热,避免过热。
5. 室内降温:在家中,使用电扇、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三、中暑应急处理方法1. 将中暑患者移到阴凉处,保持通风。
2. 给中暑患者服用防暑药物,或者用毛巾蘸凉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腿根等处,帮助散热。
3. 饮用足量的水和含有盐分的饮料,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4.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意识模糊、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高温安全常识 1. 不要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呆在车内,即使有遮阳挡也会存在危险,高温下的车内温度很高,容易引起中暑。
2. 如果需要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应做好防暑措施,定时休息,保持水分。
3. 如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携带足够的水和补给物资。
4. 高温天气下,要注意食物的安全,避免食物变质,以免引发食物中毒。
综上所述,要应对高温天气,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高温防暑降温的安全知识。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识精选7篇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识精选7篇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识1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工作依旧。
为了确保高温季节旅游安全,防止中暑,确保旅游安全无事故,我社特别组织本次防暑降温常识培训会议。
要解暑降温,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夏天中暑常常是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的,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作为导游人员,必须要懂得防暑降温小常识及基本的急救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确保自己和游客人身安全。
一、中暑的概念: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二、高温天气注意事项:1、露天作业谨防中暑艳阳高照,空气中蒸腾着一股股逼人的热气。
烈日、高温下,最易引发中暑,头晕目眩、恶心等让人说不出的难受。
因此,导游人员在夏天带团,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必须学会自我保护,避免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要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多喝盐开水,并要少量多次地喝;同时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出现了中暑现象,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和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保持安静与畅通呼吸,用冷水擦拭全身和额部,给病人多喝含盐的饮料。
2、空调开足谨防另类中暑导游人员白天顶着烈日,到了晚上团队安排妥当后,终于可以在空调庇护下的清凉世界里好好休息一番了。
往往会把空调温度调到最低,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两个小时、四个小时过去了,殊不知空调也会让人“中暑”,会出现气闷、盗汗、头晕等症状。
夏日里,由于长时间地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就会不断的消耗,造成人体缺氧;同时,空调的冷气带动人体表面的毛孔收缩,使得不能正常排汗,一旦周围环境温度发生突然的变化,也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调病。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及应急知识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及应急知识夏季防暑降温平安措施及应急学问今年夏天喧闹闹,关怀朋友忘不了:空调扇,别多扇,凉水澡多易感冒;冷饮食,勿多吃,饭菜一次毁灭掉。
多喝水,睡足觉,每一天不忘笑一笑!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夏季防暑降温平安措施及应急学问,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夏季防暑降温平安措施及应急学问1、夏天最好不要外出,等到晚上最阴凉的时候才出去走走,假如非得外出就要做好防护措施。
如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
太阳短波辐射最剧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行,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2、防暑降温的药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仁丹、凉爽油、风油精、避瘟散、暑症片等。
为预防突发大事的发生,请携带以上某些药品;另外在夏天的时候要多喝解暑降火的中药,以达到防暑的目的。
工厂夏季防暑降温稿子1.在高温天气也对于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做出调整,在室外气温超过了三十七度的时候,也严禁让工人们在户外进行工作,防止中暑的状况发生,相应根据温度来调整工作的时间。
2.留意补充水份,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3.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削减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适而更加困倦。
4.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消失微红或瘙痒等症状,简单引发接触性皮炎。
5.确保在工作的过程中作业环境的平安性和通风设备,员工宿舍要安装空调,并且供应防暑降温的福利,使得员工们更加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感受到单位的关怀,由此提高对防暑降温的意识。
6.加强对员工防暑降温学问的宣扬,提示员工们要备有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并且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发生中暑预兆的时候赐予请假和补贴。
7.合理的上班时间,对于需要到户外工作的人,要尽量的避开高温期。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提示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提示夏季是高温天气的季节,人们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而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提示。
一、室内降温措施1. 使用空调:在高温天气中,使用空调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降温方式之一。
确保空调设备正常运转,定期清洁过滤器以保持空气流通,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气直吹下。
2. 使用电扇:如果没有空调或者想要节约能源,可以使用电扇来帮助降温。
将电扇放置在房间中央以获得最佳效果,并注意定期清洁风扇叶片。
3. 遮挡阳光:利用窗帘、百叶窗或遮阳帽等遮挡阳光进入室内,减少热量的积聚。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隔热窗膜来降低室内温度。
4. 保持通风:确保房间内有良好的通风,打开窗户或门以促进空气流动。
尽量在早晨或晚上时段通风,避免中午时分炎热气温进入室内。
二、户外活动安全提示1. 避免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12点到15点之间。
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运动,以避免暴露在强烈阳光下。
2. 穿着透气服装: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或麻质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合成纤维材料。
同时戴上宽边帽子和太阳镜来保护头部和眼睛。
3. 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是防止皮肤被太阳灼伤的重要步骤。
使用SPF值高的防晒霜,并定期补涂。
还可以选择穿着长袖衣物来保护皮肤。
4. 补水及及时休息:在户外活动期间要注意补水,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和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三、饮食健康指南1. 合理膳食安排:夏季应多食用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草莓等水果和蔬菜。
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减轻消化负担。
2. 避免生冷食物:尽量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选择煮熟或者温热的食物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3. 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
要保持饮食器具的清洁卫生,并注意储存食物的条件,避免细菌感染引发肠胃问题。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三篇)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已经来到。
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受到热引起的不适和危险。
为了防范高温天气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防暑降温的安全知识。
一、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高温天气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是人体水分的流失增加。
当气温升高时,人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但是过多的出汗会导致身体大量流失水分,从而引起脱水。
其次,高温天气还会导致体温过高,进而引发中暑和热射病等疾病。
此外,高温还容易导致人体疲劳、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二、预防高温天气的措施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避免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运动或工作。
此外,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遮阳的地方,如树荫下、遮阳棚下或室内空调环境。
2.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
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喝过多含咖啡因和含糖饮料,并且尽量少喝酒。
平时应当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当感到口渴时,不要等到肚子饿了才喝水。
3.注意饮食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但是合理的饮食是对抗高温的重要支持。
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鸡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食用些许辛辣食物也有助于散热。
4.穿着合适的衣物在高温天气下,穿着合适的衣物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
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服装,尽量避免穿着暗色衣物或紧身衣物,这样可以减少人体体温的上升,增加汗液的蒸发和散热。
5.室内通风和空调应用在居住环境中,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开窗换气,尽量减少室外热空气对室内的影响。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空调进行降温。
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定时清洗过滤器和冷凝器,以保持空调的正常运行。
三、中暑和热射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1.认识中暑和热射病的症状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
热射病是中暑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症状包括高热、干燥皮肤、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等。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3篇)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3篇)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3篇)夏季“四防”:防暑、防台风、防汛、防雷。
冬季“四防”包括防冻、防滑、防火、防煤气中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夏季四防安全知识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篇1】夏季四防安全知识1.什么是夏四防、冬四防夏四防、冬四方如下:1、冬季四防:防冻,防火,防滑、防中毒2、夏季四防:防雷、防汛、防暑、防爆扩展资料:另外,有夏季三防:防洪、防暑、防雷电。
冬季四防:在化工生产中,冬季安全生产的重点应放在设备防冻,生产区防火,人员防滑、防中毒。
煤矿企业里是指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
在电力行业中,是指防火防爆、防寒防冻、防污闪、防小动物。
2.夏天要做到哪四防呢1防饮食过火:立夏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宜遵循增酸减苦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2防穿衣捂汗:立夏以后,气温普遍升高,导致人体大量出汗。
汗液本身是无味的,只是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和贴身内衣上,便会发酵变质而有臭味。
因此,出汗时要及时消汗,否则易患湿疹和汗斑。
另外,贴身内衣面料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排湿性和散热性的麻、丝、棉织品。
贴身内衣要勤洗、勤换,还要在阳光下晾晒。
3防居室病菌:立夏时节,人们要在室内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设法减少或避免一些热源和光照,窗户应该挂浅色窗帘,最好是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一层白纸或蜡纸,以求凉爽。
有条件的话,要调整好影响室内通风的家具,以保持室内有足够的自然风。
另外,入夏以后居室就要加强消毒。
由于夏季气温高,病菌繁殖很快,所以,居室要经常用适量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4防心情焦躁:此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以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及应急知识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及应急知识夏季是高温多发的季节,容易造成中暑、热射病等危害健康的情况。
为了确保夏季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防暑降温的安全措施,并了解一些夏季应急知识。
一、防暑降温安全措施:1.合理穿着:夏季选择材质轻薄透气的衣物,如棉质或麻质的服饰,避免穿着过于紧身、不透气的衣物。
同时,选择浅色衣物可以减少吸热量。
2.科学饮食:夏季应多摄入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3.适当运动:夏季宜选择清晨或晚间凉爽的时候进行运动。
运动时应做好热身准备,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劳累和中暑。
4.保持室内清凉: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扇风机降低室内温度。
室外长时间活动后及时进行室内休息,避免长时间暴晒。
5.防晒:在外出时使用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佩戴太阳镜和宽边帽,以减少对眼睛和头部的伤害。
6.补水:夏季出汗较多,应多喝水补水,每天饮水量要超过常规。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以免加重脱水症状。
7.避免长时间暴晒: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10:00-16:00)长时间户外活动,以免暴晒伤害皮肤。
二、应急知识:1.中暑应急处理: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处休息,并及时向患者补充水分。
可给患者喝淡盐水或少量白开水,但避免给患者喂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如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3.晒伤应急处理:当皮肤出现晒伤症状时,应立即将患部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暴晒。
用清水轻轻冲洗受伤部位,可以用冰块或冷敷布冷敷患处,缓解疼痛和红肿。
如果晒伤严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5.中毒应急处理:如果误食了有毒的食物或药物,应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
如果皮肤接触有毒物质,应用清水冲洗患部,并及时就医。
通过采取以上防暑降温安全措施,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夏季常见的中暑、热射病等疾病。
同时,了解应急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向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通用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0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通用版)
1、什么叫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的种类
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
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
②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
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③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
3、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
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
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日晒等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中暑的初期症状,首先是感到头晕、眼花、耳鸣、心慌、乏力,严重的体温会急速升高,出现突然晕倒或肌肉痉挛等现象。
中暑的发生与高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时间及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在闷热及高温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休息
条件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特别是年老体弱、新工人缺乏高温环境锻炼、适应能力差),都可能成为中暑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大、汗不易蒸发,使体内热量蓄积过多,或者气温超过34℃,同是存在强烈的热辐射、风速又小时,更容易使人中暑。
4、中暑病人的处理
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
必要时,可进行刮烦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
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眼中药霍香正气九;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5、怎样预防中暑?
1)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正确使用劳保防
护用品。
防护用品能遮挡或反射侵袭体表的辐射热,使衣服与体表之间空气层的温度低于外界气温,有利于体温的扩散;
3)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
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5)、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但不要暴饮;
6)、大量出汗后,不要在大风量风扇前久吹或马上用冷不冲洗;
7)、夏天出汗多,人容易疲劳,食欲较差及睡眠不足时更易发生中暑。
因此,要注意个人营养,吃好睡足,增强身体抵抗力;
8)、在密闭设备或狭小房间内作业时,要有人监护;
9)、如有人员中暑,应立即移到荫阴凉通风场所,解开衣扣腰带,喂服解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等,重者马上送医院治疗。
6、为什么在清凉饮料中要加盐?
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常常大量出汗。
出汗使人体
丧失了大量水份和盐份,主要是钠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钠0.1-0.35%。
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出汗4-8升,损失盐份约15-20克。
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补充水份,也要及时补充盐份,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
通常可按含食盐量0.1-0.2%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