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合集下载

00974统计学原理

00974统计学原理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 .只有一个指标B .可以有多个指标C .只有一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A .平均指标B .动态指标C .相对指标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fx B. f xf∑ C.∑∑⋅)(ffx D.x x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A .相等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C .置信度(t )越高,则n 越大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A. 单相关B. 复相关 C .偏相关 D. 正相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ˆ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 D .x 的平均增加量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 C .低度正相关 D .微弱正相关 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A .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 C. 环比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2010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A. 5.9%B. 7.5%C. 105.9%D. 107.5% 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 .平滑作用B .移动作用C .平均作用D .加总作用 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指标性质C .编制方法D .反映时间状况 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8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单选题1、已知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销售量指数为90%,则销售价格指数为(1 分)A.20%B.99%C.122%D.200%参考答案:C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1 分)A.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B.价格变动的相对数C.动态变化的相对数D.产量变动的相对数参考答案:A3、现象发展受到一些临时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波动,属于时间数列的(1 分)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参考答案:D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1 分)A.几何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加权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参考答案:A5、某地区的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15年比2014年增长8%,2016年比2015年增长9%,则2014-2016年该地区GDP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1 分)A.0.72%B.17%C.17.72%D.72%参考答案:C6、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1 分)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参考答案:C7、己知两个变量,σx =10,σy=8,σ²xy=6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x与y(1 分)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参考答案:B8、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现象之间(1 分)A.因果关系B.变动关系C.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数量规律参考答案:C9、在相关关系种类中,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1 分)A.相关的方向B.相关的形式C.影响因素的数量D.相关程度参考答案:A10、按照规定的间隔,从已经排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单位的组织形式是(1 分)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11、总体的变异程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1 分)A.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参考答案:A12、重置抽样的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误差相比,(1 分)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参考答案:B1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____原则。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D. 判断不出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
)来比较。
A. 标准差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A. 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
D. 均方差 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 可以单项式分组 , 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
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 5%,职工人数增加 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7.1%
C. 7%
D. 11%
10 、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14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8、平均数的种类有( ABCDE

2 / 11
A. 算术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调和平均数 E. 几何平均数
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
BCE
)。
A.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
B. 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D .定距尺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x D .∑-)(x x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A .前者大B .后者大C .二者没有区别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12 B .!8!4!12 C .12×4 D .124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 A 、数量对比法 B 、归纳推新法 C 、逻辑推理法 D 、全面观察法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 、格朗特 B 、配第 C 、康令 D 、阿亨瓦尔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 、等于100%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 A 、正态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 x D 、∑-)(x x 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D 、选出典型的单位9、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的因素的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 、抽样误差 B 、抽样平均误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10、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 )A 、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 、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 、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 、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1、在回归直线y=a+bx 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 C )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D 、x 的平均增加量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A 、几何平均法B 、最小平方法C 、加权平均法D 、算术平均法 13、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D )A 、Y=T+C+S+IB 、Y+T+(C ·S ·I ) C 、Y=T ·C ·S+ID 、Y=T ·C ·S ·I 14、“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B )A 、广义指数B 、狭义指数C 、通用指数D 、抽象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C ) A 、37.5% B 、25% C 、20% 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最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 .只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C .只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置信度( t )越低,则 n 越小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B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D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x xf A .B. C.f f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B.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7.是非标志的成数 P 和 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 O B. 小于 O C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 抽样误差 C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B. 不重置抽样 C10 抽样单位数( n )与置信度( t )的关系为.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单独设立一组.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x f f )D. x x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大于 1D.界于 O 和 1 之间系统误差D.调查误差重点抽样 D.典型抽样A .相等C .置信度( t )越高,则 n 越大D .无关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平滑作用B .移动作用C .平均作用D .加总作用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 B .反映指标性质C .编制方法D .反映时间状况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 50%,产量比上年增长 25%,则单位成本上升 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3年广东省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录学原理 试卷 (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录有三种涵义,其中记录工作的成果是( )A.记录学B.记录工作C.记录方法D.记录资料 2.构成记录总体的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3.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煤炭生产情况,拟对占该地区煤炭总产量70%的四大煤矿公司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4.在分组时,假如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应是( ) A.应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应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均可 D.单独设立一组5.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 )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是数代表性也小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 6.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大于零B.小于零C.大于1D.界于0和1之间 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 A.pq B .1 p C.pq D.1-p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9.假如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 ) A.多一些 B.少一些 C.可多可少 D.与总体各单位无关 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 ) 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 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11.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达()A.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B.现象之间的变动关系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限度D.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12.某公司2023—2023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0,1620,1720,1860,1990,2023,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5.1%B.6.1%C.105.1%D.106.1%13.某地区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23年比2023年增长7%,2023年比2023年增长8%,则2023—2023年该地区GDP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A.0.56%B.15%C.15.56%D.56%14.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14.2%,职工人数结构指数为86.5%,则劳动生产率固定结构指数()A.27.7%B.75.74%C.98.78%D.132.02%15.若工资总额增长10%,职工人数减少5%,则平均工资()A.增长4.5%B.增长5%C.增长15%D.增长15.8%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0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2、将所有研究的对象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所形成的计量尺度是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A 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 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 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D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调查单位是A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 调查项目指标和时点指标C 负责向上提供资料的单位D 基层企事业单位5、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指标可以分为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 相对指标和评价指标D 实际指标和价值指标6、算术平均的基本形式是A 总体的部分数值的全部数值之比B 同意总体的不同部分数值支部C 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不同总体的两个同类数值之比7、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C 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小D 群与群之间差别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大8、在抽取每个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A 可比性原则B 准确性原则C 随机性原则D 同质性原则9、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 登记误差B 抽样误差C 系统误差D 调查误差10、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单相关B 复相关C 偏相关D 正相关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A 变量值和次数B 时间和次数C 时间及其观测值D 表格和观测值13、时间数列中,各期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时间数列D 平均数时间数列14、某厂总成本今年比去年增长50%,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25%,则产量比去年增长A 12.5%B 20%C 25%D 37.5%15、广义上的指数是指反映A 总体数值变动相对数B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C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D 动态变化的相对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974统计学原理一、单选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农村耕地调查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B.增加15%C.不变化D.判断不出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B. %C. 7%D. 11%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

A.(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B )。

A. 随之扩大B. 随之缩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1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1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6、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1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19、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 )。

A.重叠B.相尽C.不等D.间断20、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 ()4201+193+195+190B.3193+195+190C.()1-42/201(+193+195+)2/190D.()42/201(+193+195+)2/19022、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 1B. 0C.D.﹣12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4、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B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25、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 C )A. 工厂数B.人数C. 净产值D.设备台数26、下列指标中( B )是总量指标A. 职工平均工资B. 国内生产总值C. 出勤率 D人口密度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BE )。

A.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 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 就是组平均数D. 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E. 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2、在工业普查中(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 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3、众数是( BDE )。

A. 由标志值在数列中的位置决定的B. 依据标志值出现次数决定的C. 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值D. 总体的一般水平E. 与总体中的极端值无关系4、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BD )A.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5、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A. 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6、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 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7、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CD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8、平均数的种类有( ABCDE )A. 算术平均数B.众数C. 中位数D. 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 BCE )。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10、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BC )A.简单随机抽样B. 重复抽样C. 不重复抽样D.概率抽样E. 非概率抽样11、指数的作用是( ABE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12、相关系数表明两变量之间( DE )A.线性关系B. 因果关系C. 变异关系D. 相关方向E. 相关的密切程度13、直线回归分析中( ABDE )。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4、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BCDE )。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15、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E. 平均指标指数1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17、中位数是( 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三、填空题1、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65 。

3、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_,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_报告期。

4、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_它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5、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6、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平均数 _ 。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 _ 相对指标。

8、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 980,1020 )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t=2),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____20_____,抽样平均误差等于 10_________。

9、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总体标志总量_______指标10、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方向 _______ 。

11、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种。

1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

?14、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总 _ 指数和个体指数。

15、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每一名职工,填报单位是_每一个企业_。

16、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 _,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_组中值_。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主要区别是:⑴其它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⑵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

其它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

⑶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它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2、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