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生物 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252-生物 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252-生物 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252-生物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 (南师附中)

生物

2012.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关于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多糖不一定都能提供能量

B. DNA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 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运输

D. 蛋白质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2. 有关右图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 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 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3.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

B. ②是高尔基体膜

C. ③是类囊体膜或细胞膜

D. ④是线粒体内膜

4.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B.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

C. 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

过程a或e

D.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5.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

C.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是正常体细胞DNA分子数的一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6.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过程中细胞一般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B. 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 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 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7.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凋亡受基因的控制,细胞衰老则不受基因控制

B. 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内DNA 量始终保持不变

C. 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 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全过程中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8. 以下关于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为超始密码子

B. 磷酸二酯键只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C. 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D. 利用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时,需要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解旋酶

9.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就会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 第1次

B. 第2次

C. 第3次

D. 第4次

10.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11. 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 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

到突触后膜外

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12.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Ⅱ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Ⅲ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

C. 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4

D. 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4

13. 如图所示: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P+)基因有两个部位能被E酶识别;癌症患者的P53基因突变后为P-。现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A. P+P+

B. P+P-

C. P-P-

D. P+P+P-

14.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刻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发生了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B. 甲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发生染色体片段的

缺失

C. 乙图所示现象是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了交叉互换

D. 乙图所示现象是因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15. 下列实验组合,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试剂结果或颜色反应1

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与复原

清水

液泡缩小,颜色

变深

2

诱导染色体数

目加倍

生长素

形成多倍体无子

果实

3 DNA粗提取

氧化钠

溶液等

白色丝状物析出4

观察细胞的有

丝分裂

龙胆紫

观察细胞中染色

体的动态变化

A. 1

B. 2

C. 3

D. 4

16. 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 若A表示血糖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B. 若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

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C. 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 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D. 若A表示环境温度,则B可以表示人吸收氧气速率的变化

17.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A. 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 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 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 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18.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 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

了()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系统整体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9.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一定都含有重组质粒

B. 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到数量较少的有利的变异

C.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二次筛选出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D.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细胞需进行筛选

20.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采用透析法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

B. 加入洗涤剂和水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解,DNA从植物细胞释放出来

C.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

D.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有的RNA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

C. 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种类完全不同

D. 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22. 右图为某一卵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产生1种配子

B.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基因数目=1∶2

C.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

D. 若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为Ab,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23.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AA(

%)

Aa(

%)

aa(%

)

1 30 40 30

2 25 50 25

A. 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 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 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 的基因频率会明显增加

24.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 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C. 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5.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不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产生酒9 6.5 6 0

精的量mol mol mol mol

A.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 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 d浓度时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质基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 (8分)下列是有关实验试剂在实验操作中的应用:

(1) 用海藻酸钠制成人工种皮,可以保护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的胚状体;作为包埋剂的海藻酸钠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和一定浓度的酵母菌溶液混合,用注射器将混合液缓慢而匀速地注射到一定浓度的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得到了固定化的酵母细胞。

(2) 用上述过程获得的固定化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

检测其酒精的生成情况。若经过检测发现没有酒精生成,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写两点)。用上述固定化细胞发酵获得酒精后,再进行工业纯化,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根尖的解离,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提纯DNA。

(3) 在DNA粗提取实验中配制浓度一般为________的NaCl溶液溶解DNA,析出杂质。在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加NaCl的注意事项是什么?________。

27. (7分)请回答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问题:

(1)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由甲图所示,经过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________。

③丙图中的Ⅱ图所反应的生理状态处于甲图中的________阶段(字母表示)。

(2) 研究人员对A、B两种作物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量,结果如丁图所示:

由丁图可知,________(A、B)植物生长较快,其可能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补偿点低,____________。

28. (6分)下图是动物细胞工程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操作一中,为了使细胞彼此分离,通常是先用剪刀剪碎组织,再用消化法将细胞分开,消化法用的消化酶是胰蛋白质酶,或胶原酶。研究表明胶原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消化时的机制有差异,下表为两种酶活性的比较表。

项目胰蛋白酶胶原酶

消化特

性适用于消

化软组织

适用于消化纤

维多的组织

用量0.01%~

0.5%

0.1~0.3

mg/ml

消化时

间0.5~2小

1~12小时

pH 8~9 6.5~7.0 作用强

强烈缓和

细胞影

响时间过长

时有影响

时间长时无大

影响

动物血

清有抑制作

无抑制作用

Ca2+和Mg2+有抑制作

无抑制作用

据表中信息可知胰蛋白质酶作用时间需限制在0.5~2小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时间,常用消化临界时向溶液中直接加入________即可使酶灭活而终止消化。操作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动物细胞培养液配制好后,通常还要先抽取少许放入培养瓶中,置于37℃、CO2培养箱中24小时后观察,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要对细胞进行计数,计数的细胞数应为活细胞数。某同学在细胞培养的一次测定中,首先振荡摇匀培养液并立即吸细胞悬液少数向一试管中滴入细胞悬液9滴,再滴入台盼蓝(活细胞染液)1滴,混匀。再从试管中取混合液向计数板边缘轻轻滴1~2滴已染色的细胞悬液,使之充满计数板和盖玻片之间间隙,经测定计数室每小格中活细胞数平均为

3个,则原每毫升培养液中含有的活细胞数应为________个。

(4)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某一种抗原刺激机体后,在鼠体内可发现有多种效应B细胞都可产生针对于该特定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混合在一起即为多克隆抗体。试从抗原结构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8分)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 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________病。

(2) 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________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白介素等免

高考生物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6分/题) 1.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作为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B.作为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注入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D.标记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2.右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⑥在一条食物链中,营

养级高的生物个体数一定比营养级低的生物个体数少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 的比是2:1 6.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若B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 二、非选择题 7.(一)(20分)下列图(一)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Ⅴ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图(二)为植物和高等动物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南师附中2007年高考生物考前指导讲解

南师附中2007年高考生物考前指导 [选择题满分必夺]——生物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选择题是生物学高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能否答好选择题是能否拿到满意分数的基础。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因此,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是能否认真审题。 1.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1 烈日下,钙不容易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原因是: A.蒸腾作用的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 C.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D.果实的新陈代谢不需要钙的参与 点评:对于这道题,考生往往不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即不清楚考查的方向。细读题干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题眼是“运输”,考查的是矿质元素的运输这一知识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烈日下蒸腾作用减弱,因而钙的运输过程变慢。A 2.识别陷阱 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例2 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点评:实际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选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牢记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必修本第一册),但忽视了题干中“在细胞中”这一条件限定语。命题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C 3.辨明词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代谢终产物和消化终产物等。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过程中对这些概念和名词也应格外留意。 例3 蛋白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点评:考查时很多同学选C,原因在于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涵。A 4.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语句;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即干扰项。所谓干扰项,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考生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4 在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D.此调节过程以体液调节为主。

(高考生物)南师附中生物奥赛教程全套

(生物科技行业)南师附中生物奥赛教程全套

生物奥赛教程(一) 一、奥赛的程序 1、初赛(全国统一卷)5月中旬理论考试 原来江苏省取1%,约200人,南京市不到20人。我校4-5人。 今年江苏省取6%,约1200人,南京市约120人。我校24人。 明年江苏省取12%,约2400人,南京市约240人。 2、复赛(江苏单独选拔)7月10日左右 先进行理论考试,取前120名(死记硬背不超过25%,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 接着进行实验考试,将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考试成绩相加,前5-8名参加省队,取前3名参加全国比赛。 1~20名获全国一等奖,有保送资格。 21~75名获省一等奖,高考加20分。 3.冬令营选拔(全国竞赛前18名),选拔参加IBO 二、课程安排 1、科目:植物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 遗传学及进化、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2、安排:高一第一学期——植物学 高一第二学期——动物学 高二第一学期——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

高二第二学期——生物化学、习题、实验 三、生物奥赛学习的注意点 1、有兴趣,坚持不懈 2、勤奋刻苦 3、学会学习,自学能力强。 4、教师的作用:辅导(辅助和指导) 四、方法 1、投入 2、思考 3、笔记 4、记忆 5、理论联系实际 五、对于生物学的认识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的发展 (1)19世纪以前,主要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2)19世纪以后,随着显微镜的进步,细胞学、古生物学、比较 解剖学等方面取得新的发展 30年代,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 的基本单位。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试题2008.3 说明:命题人延庆一中平国志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4分。 1、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猪链球菌通常进行分裂生殖 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 D.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D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3、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 5、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有关于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生物对N2的利用 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 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

2021年高三生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与脂肪酶仅有三种元素相同 B.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核酶不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脂肪的鉴定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④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⑤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①②⑤均需使用光学显微镜 B.④⑥均需使用无水乙醇 C.②③均需使用离心技术 D.②③⑤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4.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 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 B.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 5.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摄入糖后,体内血糖浓度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摄糖后血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B.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 C.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患者难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恢复正常值 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 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 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两个过程不需要无菌操作也可完成 C.SOD 催化O 2形成H 2O 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7.美洲钝眼蜱携带多种病菌,只要被它咬过的人吃到红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但吃白肉不发生过敏反应。据调查红肉中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的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美洲钝眼蜱咬过后人体会产生抗α-半乳糖甘酵素的抗体 B.美洲钝眼蜱的唾液中可能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C.过敏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白肉中同样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8.豌豆蚜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和豌豆蚜。研究人员施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检测两种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对利马豆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施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数量将呈S 型增长 C.该生态系统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D.据表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豌豆蚜 9.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 产前,需测定使用该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实验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实验组 2.00 8.70 22.90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数学)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 数 学 参考公式: 1.随机变量X 的方差()()2 1n i i i D X x p μ=-∑=,其中μ为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 2.球的体积公式:3 3 4R V π=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 ={x |﹣4<x <2},N ={x |x 2﹣5x ﹣6<0},则M N = ( ) A .{x |﹣1<x <2} B .{x |﹣4<x <2} C .{x |﹣4<x <6} D .{x |2<x <6} 2.若z=2+i ,则|z 2–2z |=( ) A .0 B .5 C .2 D .13 3.已知,a b ∈R ,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3a b < 4.赵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约公元222年,赵爽为《周髀 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它是 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 图是一张弦图,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若 直角三角形较小的锐角为α,则tan2α的值为( ) A .34 B .2425 C .127 D .247 5.函数ln || ()x f x x x =- 的图象大致为( ) 6.已知随机变量X -1 a 1 P 16 13 12 当a 在()11-, 内增大时,方差()D X 的变化为(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再减小 D .先减小再增大 D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5月最后一卷试题(有答案)AqwAAK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5月最后一卷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糖原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 B. RNA中没有碱基对,在细胞中不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 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RNA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D. 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数目有关 2.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加工 C.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3.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M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4 h内物质M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 h内M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a点后,细胞开始吸收物质M,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4. 右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下列选项中细胞Ⅰ、 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A.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B. 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C. 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D. 寒冷调节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5. 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细胞器中水的消耗和产生都发生在膜结构上 B. 叶绿体中合成的糖类可作为线粒体中呼吸作用的底物 C. 两种细胞器的生物膜总面积与细胞器表面积之比大于2 D. 因为功能不同,所以两种细胞器具有的酶的种类完全不同 6. 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 实验一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 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D. 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7.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地理)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 地 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m),下右图为一摄影爱好者于4月5日在该地拍摄的一幅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 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A. 5:30 B. 6:50 C. 12:30 D. 18:20 2. 该地 A. 该日甲村日落时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B. 乙村可以直视丁湖 C. 丙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00米 D. 乙村极易受泥石流威胁 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时段,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 若四地中仅有一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N 日期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4. 若②地位于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 B. MN 时段四地昼夜长短差值均变大 C. NP 时段①地所在半球极夜范围缩小 D. MP 时段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下图为华北某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该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完成5~6题。 5. 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该市的时间大约是 A. 13日13—15时 B. 13日22时至14日0时 C. 14日3—5时 D. 14日6—8时 6. 该天气系统过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导致沙尘飞扬 B. 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 C. 导致河流出现春汛现象 D. 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 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图中洋流 A. 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 ②使沿岸荒漠向东延伸 C. ③加快轮船北上的航速 D. ②洋流促进甲附近渔场的形成 8. 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A. 1—2月 B. 3—4月 C. 7—8月 D. 11—12月 不同的沉积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左图示意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9~10题 9. 据①→④岩层的更替,推测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是 A. 海退→海进→海进 B. 海进→海进→海退 C. 海进→海退→海退 D. 海退→海退→海进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2018高考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理综(生物)高考模拟试题(六)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许多代谢反应可以在生物膜上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叶绿体内膜上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并转化光能 C.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与形成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2.将芹菜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鲜重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证明K+、3 NO-的跨膜运输方式与水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0~8 min内,芹菜叶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 C.15 min后,芹菜叶肉细胞鲜重不再增加,说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D.芹菜叶肉细胞从8 min开始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3.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无法判断是否患病B.图甲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UA C.图乙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D.图丙中①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一个患某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女性患者甲和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且都患该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甲和该表现正常的男性都是纯合子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患该遗传病的子女一定可以从女性患者甲获得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的发病率相同5.某人去医院抽血化验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一定会出现代谢活动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等症状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该个体相关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由于缺碘引起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大 C.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应先在计数室上滴加菌液,再盖上盖玻片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9.(9分)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四组实验,其他相关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功能,需要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法。 (2)图甲装置和图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有何区别?,请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图丙装置在适宜的光照下(填“能”或“不能”)产生氧气。若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ATP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丁装置同正常的细胞相比呼吸速率有何变化?,请分析其原 因:。 30.(10分)如图为人体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血糖调节模型属于模型。图中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同时也 是、的中枢。 (2)当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南师附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1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命题人:高一生物备课组 第I卷(选择题共66分) 一、选择题(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糖类B.蛋白质C.脂质D.核酸 2.在某植物体内发生如下水解反应,其中O和 则反应物 中图形O 代表的最可能的是 A.麦芽糖B乳糖C.蔗糖D.淀粉 3.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C.脂肪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D.脂质可以提髙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4.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则①②过程形成的结构分别是 A.肽键、氨基酸 B.肽键、肽键 C.肽键、特定的空间结构 D.空间结构、氨基酸 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 798、2和2 B. 798、12和10 C. 799、1 和1 D. 799、11 和9 6.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酸分为DNA和RNA B.线粒体中含有核酸 C.有的核酸具有催化作用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7.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条件下,RNA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B.常温条件下,脂肪滴能够被龙胆紫染成紫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8.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细胞核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人体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 C.大肠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其线粒体提供 D.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可固定利用二氧化碳,但不能合成ATP ①②

江苏省南师附中等四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物理试卷 2019.02 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从下列哪个物理规律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 C .牛顿第三定律 D .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图中电感L 的直流电阻为R L ,小灯泡的电阻为R ,小量程电流表G 1、G 2的内阻不计.当开关S 闭合,电路达到稳定后,电流表G 1、G 2的指针均偏向右侧(电流表的零刻度在表盘的中央).则在开关S 断开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 A .G 1、G 2的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 B .G 1缓慢回到零点,G 2立即左偏,偏后缓慢回到零点 C .G 1立即回到零点,G 2缓慢回到零点 D .G 2立即回到零点,G 1缓慢回到零点 3. 某位移式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E 为电源,R 为电阻,平行金属板A 、B 和介质P 构成电 容器,当可移动介质P 向左匀速移出的过程中( ) A .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B .电容器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C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电势低 D .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从M 到N 4. 如图所示,半圆形容器竖直放置,在其圆心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 1、v 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 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 点和B 点,已知OA 与OB 互相垂直,且OA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两小球的初速度之比为( ) A .θtan B .θtan C .θ3tan D .θ2 tan 5.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拴一个小球P ,开始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 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使小球向右缓慢偏移,依次经过A 点和B 点,已知A 、B 两点分别在如图直线OM 和ON 上,但图中未标出具体位置,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点比A 点高 B .B 点比A 点低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B.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2.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温度较高时会影响腺苷酸激酶的活性 B.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C.腺苷酸激酶的释放不会影响细胞内ADP、ATP的含量 D.心肌细胞可以通过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腺苷酸激酶 3.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增殖和表述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C.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D.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4.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蛋白质CTLA-4和PD-1对免疫系统都有抑 制作用,在“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 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临床上通过减弱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有助于治疗癌症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5.人类的血型由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位于常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 A I A、 I A i,B血型的基因型有I B I B、I B 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 A I 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若一位O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位AB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亲产生的含红绿色盲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相同 B.双亲产生的后代有可能是A血型或B血型 C.双亲产生的后代中,其中男孩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D.此双亲的后代中,是A血型红绿色盲女孩的概率为1/6 6.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它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分不同的生物群落,需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B.某水生植物入侵到该生态系统,在初期该种群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 C.从陆地到浅水、深水区植被类型存在差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湿地公园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好的样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9.(10分)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蔬菜,不但丰富了市场,而且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花卉、蔬菜感染病原菌后,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其后果可能比自然条

最新高二生物-南师附中学业水平生物模拟卷 精品

南师大附校2018年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命题:高二生物备课组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约占生物体全部元素98%的一组是A.C、H、O、N、P、S B.C、H、O、N、P、Ca C.C、H、O、N、P、K D.C、H、O、N、P、Na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磷脂、胆固醇B.载体蛋白 C.蛋白质、磷脂D.膜蛋白、糖蛋白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 5.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B.叶绿体C.细胞膜D.线粒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依次为 A.多、大B.少、小 C.多、小D.少、大 7.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B.羧基C.氨基和羧基D.R基 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9.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A.主动吸水B.主动失水C.渗透吸水D.渗透失水 10.某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书上注明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 A.有高效性 B.有特异性 C.需要适宜的条件 D.有多样性 11.A—P~P~P中的“高能磷酸键”个数是 A.1 B.2 C.3 D.4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3.0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脖颈./ 颈.项中.听/ 中.肯创.伤/ 重创.敌军 B.藤蔓./ 蔓.延场.院/ 排场.称.职/ 称.心如意 C.玩弄./ 弄.堂煞.尾/ 煞.风景应.届/ 应.有尽有 D.扎.破/ 包扎.趔趄./ 趑趄.诘.责/ 诘.屈聱牙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们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的顾客。 C.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去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D.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3、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4分) ▲。我们可以把地平线上的热带的云看作一个舞台的背景,而对于不象舞台的背景那么伟大的东西不能感到满足;我们可以把山林看作私人花园,而对于不成为私人花园的东西不能感到满足;我们可以把怒吼的波涛当作音乐会,而对于不成为音乐会的东西不能感到满足。这样我们便变得伟大起来,像大地和穹苍那么伟大。正如中国一位最早期的浪漫主义者阮籍所描写的“大人先生”一样,我们以“天地为所”。 4.最近加拿大一项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请拟写一副对联,赠送给这批感觉怀才不遇的中国人。要求:(1)形式上符合对偶要求。(2)内容上表达对这些人的宽慰劝勉之情。(3)上下联总共不得少于10个字。 (5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钱烈女墓志铭·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父如.其言。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丝绝,缳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

完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抗体和干扰素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叶绿素D.ATP和酶 2.下列结构中,不能合成ATP的是 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基质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 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用含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5 A .用含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2 B .用含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5 C .用含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2 D 4.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尿.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C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5.下列有关固氮 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 A.固氮微生物都是原核生 物B.根瘤菌在相应豆科植物根内才能固氮 C.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位于质粒上 D .下 列因素对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速率影响最小的是6 D.蒸腾作用 C B.根毛的数量.土 壤通气量 A.根尖的年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移动方向和得失电子的情况分别 是.7NADP .从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获得电子 A B.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囊状结构 薄膜、获得电子 C.从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失去电子.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囊状 结构薄膜、失去电子D 与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耗氧量(.下图为不同温度 下金鱼的代谢率8.

2252-生物 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252-生物南师附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十)(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 (南师附中) 生物 2012.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关于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多糖不一定都能提供能量 B. DNA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 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运输 D. 蛋白质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2. 有关右图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 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 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3.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 B. ②是高尔基体膜 C. ③是类囊体膜或细胞膜 D. ④是线粒体内膜 4.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B.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 C. 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

过程a或e D.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5.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 C.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是正常体细胞DNA分子数的一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6.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过程中细胞一般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B. 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