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5、玩出了名堂》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5玩出了名堂

第4单元15 玩出了名堂教学详案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重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
本文浅显易懂,而且这样的文本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玩物丧志”的思想,树立了只要细心观察,勤于实践,玩也一样能玩出大名堂的观念。
感悟本文,重点抓住“作者是怎么玩的?为什么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一核心关键,找准玩出名堂的核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玩的思想。
抓住文本语言,在体悟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写写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和收获,愿意从自己的生活趣事中细心观察,有所发现。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难点:写写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和收获,愿意从自己的生活趣事中细心观察,有所发现。
课前准备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内容导入,质疑激趣1.内容导入:同学们平常爱玩吗?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玩的?有个人也爱玩,通过玩却有了惊人的发现,玩出了大名堂,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上课伊始就直接从生活,从课文内容入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直接牵引到课文内容本身,目标明确,简洁明了,也为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内先考生字读音、组词,教师挑容易错的检测,如“阅”“调”等字。
(重点强调“调”是多音字。
)(2)用造句及找近义词等方式理解“随意”“拜访”“清闲”等词。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玩出了名堂精品课件

返 回
2019/2/7
玩——得出了一个小名堂(小花样)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 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 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西周磨 薄,做成 ,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 字很小的书籍。 放大镜
返 回
2019/2/7
玩————稍微大的花样(
) 显微镜
2019/2/7
列文虎克 荷兰人( )在玩自己制作的 ( ),做成了一架( ),从 放大镜 而发现了( 简单的显微镜 )。 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我 来 概 括
2019/2/7
我来说:
因为
{
持久的兴趣 无比的耐心 仔细的观察 用心的思考
}
所以列文 虎克玩出 了大名堂。
2019/2/7
要成就一项事业,必 须花掉毕生的时间。
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 ————— ● ● 会员。
连 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 也 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 ﹌﹌﹌﹌ 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的“居 民”。
▲ ▲ 2019/2/7
放大镜
返 回
2019/2/7
返 回
2019/2/7
2019/2/7
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放大镜
微生物
显微镜
挤来挤去
2019/2/7
千里迢迢
名堂
花样 道理
2019/2/7
成就
我会总结:
玩什么 怎么玩 玩的成果
花样
厚—薄 放大镜 发现微生 物
磨镜片 玩放大镜 玩显微镜
一片固定,另一片随 显微镜 意调节
观察物体
2019/2/7
成就、成果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 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 大 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课文 15 玩出了名堂-课标教材_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文 15 玩出了名堂-课标教材_三年级语文教案《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一江苏无锡洪永山学习目标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
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谈话导入①教师引述。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
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板书课题并读题)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如:a.什么是“名堂”?b.谁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什么名堂?初读感知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6、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及课文内容。
2、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崇敬、热爱。
3、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次。
.课件出示词语:高尔基、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面、胶卷、车辆、秘书、杂志社2、板书课题:6、小摄影师(1)读课题(2)你看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假设问题:①、“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给别人照相的)②、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一个小男孩)③、小男孩给谁照相呢?——(高尔基)④、谁了解高尔基?——(出示介绍高尔基的.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5玩出了名堂

襄阳阳光学校“三案合一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年级语文课例课题:《玩出了名堂》主备人:初审人: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二、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1、大家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玩)2、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其实不只是你们,我们大人也喜欢玩,有的还玩出了名堂。
在我们人类的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它的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补全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8分钟)自学指导一:自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师及时正音)(读不好的句子多找几个学生来读。
)2、同桌相互检查读课文。
3、指名认读词语。
(纠错——师板书易错字)(谁读错让谁读,不会的兵教兵。
)4、师领读词语,同桌相互检查读词语。
5、全班齐读词语。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20分钟)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后生字(可书空),注意每个字的笔顺、间架结构。
难写的字同桌相互交流。
(三分钟后比一比谁写得好)1、生自由识记生字(要求捧起书,坐姿端正)2、提写生字,后进生上台板演。
3、让学生上台纠错,更正。
4、师范写学生易错的生字。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0分钟)抄写课后的生字,每个生字写三遍组一个词。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二、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8分钟)自学指导一:自由读第三段,思考:列文虎克刚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呢?a.指名读第三自然段.b.学生交流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相机板书:磨镜片)c.列文虎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磨起了镜片呢?(出示幻灯片:这份工作相当……他一边……一边……)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感受呢?(强调“清闲”,并用“一边……一边……”造句.)d.磨成什么样子呢?(出示幻灯片)通过“厚,四周”这两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让学生体会到列文虎克磨镜片的艰辛.相机板书:做成放大镜)(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15 玩出了名堂 教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喜欢玩镜片的荷兰人列文虎克在工作闲暇时打磨镜片,发明了放大镜,后来又将两片放大镜进行组装发明了显微镜,用显微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从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一举成名的事。
课文的3、4自然段是重点段,这一部分详细讲述了列文虎克发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过程。
全文贯穿一个“玩”字,透视出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课文紧扣单元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
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同学们,你们的玩的花样可真多啊!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事,然而在科学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发现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出示课件:第十一课《玩出了名堂》】。
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们都注意到了“堂”读轻声。
现在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宝宝,借助拼音读准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同学们,你们读书读得非常认真,你们画出来的生字词跟老师找到的一样吗?【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词】谁来读读第一行?谁来评一评?第二行,谁来?还有同学想读吗?齐读。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15玩出了名堂

英国皇家 学会知道了他 的发现,聘请 他为皇家学会 会员。连英国 女王和俄国沙 皇也千里迢迢 前去拜访他, 欣赏他的“玩 具”,并从 “玩具”里观 看新世界里的 “居民”。
我们只有善于观 察,用心思考,才能 得到更多的收获。
用心观察着去玩,在 玩的过程中要用心思考, 认真观察。
列文虎克玩放大 镜,玩出了大名堂。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 界。英国皇家学会知 道了他的发现,聘请 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 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 访他,欣赏他的“玩 具”,并从“玩具” 里观看新世界里的 “居民”。
名堂 阅读 简单
镜片 大腿 拜访
清闲 随意 玩具
待着 调节
列文虎克的 工作是看守大门, 并定时到钟楼去 敲钟。这份工作 相当清闲,他待 着没事,就一边 看门,一边磨起 了镜片。他把厚 玻璃的四周磨薄, 做成放大镜,用 来看细微的东西, 或者阅读字很小 的书籍。
他把厚 玻璃的四周 磨薄,做成 放大镜,用 来看细微的 东西,或者 阅读字很小 的书籍。
你爱玩什么?是怎样玩的?有 什么快乐的事情?有什么收获?
他待着没 事,就一边看 门,一边磨起 了镜片。他把 厚玻璃的四周 磨薄,做成放 大镜,用来看 细微的东西, 或者阅读字很 小的书籍。
啊!不得 了,蚊子的腿 看上去像兔子 的腿。
他越玩越带 劲,就把一片放 大镜固定,让另 一片放大镜可以 随意调节,这样 就做成了一架简 单的显微镜。
他用显微镜观察 水,看见水里有许多 小生命挤来挤去;观 察牙齿,看见里面有 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 小东西。他发现,除 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 界,还有另一个平时 看不到的世界。那是 一个“小人国”。 “小人国”里的“居 民”,比地球上的居 民要多得多。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5玩出了名堂PPT、优质教学课件

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 物共同遵循 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 人的东西, 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略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见 调节 磨薄 发现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 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 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 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虽然 ……但是
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 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 一边磨起了镜片。
他突然想到:把两 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 样呢?
玩镜片 发明放大镜 玩放大镜 发明显微镜 玩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 这些话肯定 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 太可爱了,同 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 什么要强调“ 同时”?
说说你喜欢玩什么?在玩 中有哪些收获?
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 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 发明 。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自读课文思考:
谁玩出了名堂?他玩 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 堂?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15.玩出了名堂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名堂……”等17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玩边想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搜集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六、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 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2.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质疑)(二).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多银字多读几遍。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
通过自读,你已经能够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关情况。
(三)探究发现1. 学习第一自然段A. 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B. 议一议。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
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说一说。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C.想一想。
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E.带者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文虎克并没有陶醉在巨大的荣誉之中,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关 在屋子里,用显微镜记录微观世界里发生的故事。1675年,雨水成了列 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 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 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 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 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 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 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 “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1723年,91岁的列文虎克在弥留之际,将自己制作的部分、放大 镜,以及精良仪器的制作秘诀,赠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一个普通的看 门人,用自己持久的好奇心、执着勤奋的精神和微薄的收入,开辟出一 片崭新的科学研究天地,他的故事永远值得后辈人牢记在心,仔细寻味。
列文虎克突发奇想,发明了显微镜。
第二次,列文虎克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 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发明了显微镜。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 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 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 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 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 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 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 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皇和 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 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 世界的“居民”。
讲列文虎克玩出的大名堂对人 类贡献之大轰动了全世界。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 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 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连英国女皇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 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 的“居民”。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列文虎克 有了新的发现,可以体会到列文虎克是 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 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 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 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 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 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小东西。他 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 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 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 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小人国”。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 了名堂,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 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 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第一部分:在科学史上,许多伟 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 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 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 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 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现在你们明白列文虎克究竟玩出了怎样的 大“名堂”吗?
他在玩镜片时,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 又发现了微生物。
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 一个
全新的世界,他得到了那些赞美和肯定?
答: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他为会 员、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 迢来拜访他。
“玩具”
“小人国”
“居民”
“小人国” :就是指微生物生活的世界。(平时 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
15、玩出了名堂
放 大 镜
显 微 镜
yuè
gù
tiáo
é
huáng
阅读 固定 调节 俄国 英国皇家学会
bài fǎng kān
táng jìng
xián
拜访 看守
dāi tuǐ
名堂
suí
镜片 清闲
jù
待着 大腿
随意
玩具
阅读 固定 调节 俄国 英国皇家学会 拜访 看守 名堂 镜片 清闲
列文虎克在一次玩放大镜时有了新 的想法。我们可以体会到列文虎克 非常善于思考。
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 的腿。
写列文虎克对发现的新现象很惊奇。
刚开始玩,列文虎克把两片放大镜放在 一起,看到了蚊子的腿有兔子的腿那么粗。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 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 的显微镜。
俄国的门捷列夫玩扑克牌(上面 写的是当时的已经发现的元素符号) 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 雷电之谜的。 爱迪生爱把东西一件件拆开,然 后装上,发明了很多东西。 „„
“沉迷游戏”的顽童 著名物理学家、科普作家霍金 非常爱玩游戏,而且一旦对某项游戏 感兴趣,就会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例如,他可以花整个晚上玩某种复杂 的游戏。他还喜欢和擅长设计复杂游 戏,常常创造一个“世界”并赋予它 游戏规则,这种创造让他感到惬意无 比!正是这种善于钻研的玩,使他投 入了黑洞本性的研究而名振天下。 朋友们,如果我们在课余时间 多动手多摆弄、多动脑多钻研,说不 定也能玩出名堂呢!
列文虎克一生中制造了491架显微镜,当时的 手工艺人对自己的技艺是保密的,公开了自己的饭 碗就保不住了。虽然显微镜制造并不是列文虎克的 谋生之道,但是他依然保持了艺人的传统,秘不示 人。不过有那么多得意之作和新发现,不找个人分 享实在是心里憋得难受,因此列文虎克对自己的朋 友格拉夫敞开了大门。格拉夫是一位医生兼解剖学 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他看到玲琅满 目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格拉夫震 惊了。他明白这些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发现,立刻鼓 励列文虎克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出来,寄给英国 皇家学会发表。在好友的劝说下,列文虎克终于同 意将自己的发明和发现公之于众。
列
文 虎
克
他是一位爱玩,也会玩的 荷兰人。他爱动脑、爱动手, 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人。通过 玩放大镜发现了一个微生物的 新世界。我们要向他学习,不 但爱玩,还要动脑动手,会玩。
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他的父亲是制造篮子的手工艺人,母 亲来自酿酒艺人家庭。6岁时列文虎克的父亲就去世了。小时候列文虎 克还是接受了一点基础教育,16岁时他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到 一家布店当学徒,凭自己的手艺开了一家布店。不过他的生意可能并 不成功,因为他很快就转行,做起了看门人。 列文虎克除了荷兰语外,其他语言一窍不通,尤其当时科学家必 备的拉丁文,他同样大字不识一个。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充 裕,列文虎克经常可以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 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镜片可以磨制成放大镜,它可以将很微小的东 西放大,使观察者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而且也有人制成了世界上第 一架复式显微镜,但是只把显微镜当成玩具,用来观看跳蚤的一举一 动,所以显微镜当时也叫跳蚤镜。好奇心强烈的列文虎克也想拥有一 架,不过价格太贵,他买不起。但是,心灵手巧的列文虎克利用看门 时的空闲,磨出了质量在当时最好的放大镜,又发明了显微镜。 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看门人兴致勃勃地将能够想到的小东西一 个接一个地放在镜下,观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显微镜下蜜蜂腿上的 短毛,竟然如缝衣针一样地竖立着,让人有点害怕。随后,列文虎克 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好奇心得到满足 后,列文虎克又开始制造更大倍数的显微镜,他想看清楚更小的物体。
填一填
列文虎克先玩( 镜片 ), 发明 了(放大镜 ),接着又玩 ( 放大镜 ), 发明了( 显微镜 ), 最后玩(显微镜)发现( 微生物 )。
玩出大名堂的秘密: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 ——列文虎克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列文虎克 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一位爱玩,也会玩的 荷兰人。他爱动脑、爱动手, 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人。通过 玩放大镜发现了一个微生物的 新世界。我们要向他学习,不 但爱玩,还要动脑动手,会玩。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受到了寄自荷兰的观察记录,作者是 列文虎克,文章的名字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 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面对一个陌生的“学者”和一篇名 字拗口的学术文章,学会的专家们带着轻视的态度开始阅读观察记录。 令他们惊奇的是,这篇文章记录的内容是从未有人深入研究的微观世界, 作者对显微镜下的活体的描写生动有趣:“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 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 向一旁转动„„”“啊!看来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会 专家们开始重视起来。然而文章最后的结论惊呆了各位专家,作者宣称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 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 肯’”。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经过严格地检验,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发 现,列文虎克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狄尔肯”故事,在微观世界里竟然 都是真实的。这样,实验报告得到了承认,并译成英文发表在皇家学会 的刊物上。列文虎克不久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正式会员。这个默默 无闻的荷兰平民,一下子成为欧洲的知名科学家。他发现的“狄尔肯” (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待着 大腿
随意
玩具
名堂 玩耍 浪费时间 待着 伟大的发现 镜片 看守 磨起 磨薄 定时 清闲 细微 阅读 大腿 随意 调节 固定 居民 皇帝 聘请 俄国 千里迢迢 欣赏 观看 简单 拜访 玩具 挤来挤去 显微镜 微生物 放大镜
dāi dài
tiáo 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