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第一章 《三国演义》讲义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 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 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 物形象,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由“王”而“帝”,由“帝”而“圣” (武圣) 在民间又由“圣”而“神”,是影响 最大的民俗神
3、才能上尚“智勇”
欲得天下者,不仅要注意得人心,而且要善于用人才。 《三国演义》不仅写刘蜀集团,对曹魏、孙吴集团都有描写: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领兖州牧后,“招纳贤才”, 荀彧来投——“吾之子房”; 郭嘉应聘——“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降将 孙权:重用人才 周瑜说:“方今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 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 依靠周瑜、鲁肃等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重用吕蒙夺取荆州 提拔“年幼望轻”的陆逊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人臣之职 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称赞“忠贞”,并非宣扬只忠于一姓而不分是 非的“愚忠”,小说中还有对“择主而事”之忠的礼赞 。 如:赵云:“奔走四方,寻主事之”, 先跟随袁绍、公孙瓒,后投于刘备 刘璋谋臣李恢投刘备:“吾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 事’…背暗投明,古人所贵。” 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忠”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之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微子离开纣王,管仲不随公子纠死难,孔子都评以“仁” (《论语·宪问·公冶长》) “忠君”也包含了一定的爱国思想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课件

小说的阅读:分 析小说的情节、 人物、环境这三 个要素,在此基 础上能进一步把 握小说的主题, 鉴赏小说的艺术 特色。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
( 184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 )共 97 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1 — 33 回 ) 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 , 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 (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 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1)《三国演义》把蜀国的 刘备 、 诸葛亮 、 关羽 等君臣作为 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 (2)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 两位? 诸葛亮、庞统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其中涉及到三国中的哪两个人物?周瑜、小乔 (4)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谁身上的?孟获 (5)三英战吕布指哪三英? 刘备、关羽、张飞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6)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 (7)《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谁? 貂蝉 (8)“三绝”指的是哪三人?诸葛亮、曹操、关羽
关 羽
身长九尺,五绺长髯(长二尺 有余),面若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手擎一把八十二 斤重的青龙堰月刀。他是《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 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 谋、傲的事情分别有:桃园三 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 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 封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 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 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智绝 诸葛亮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件

人物的身份
பைடு நூலகம்
刘备:刘豫州、益州牧、汉中王、先主、刘先主 关羽:汉寿侯 诸葛亮:军师、武乡侯、武侯、丞相、汉相、汉丞相
人物的美称或蔑称
刘备:刘皇叔、英主 曹操:曹公、老瞒、汉贼、国贼、奸雄 关羽:关公、美髯公 诸葛亮:卧龙
初读体验
读《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 雄首立功”,梳理情节,说说主要内容。
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 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人物形象
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 一惊,措手不及……
初读体验
思考:读了第一回,你感受到古典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独 特之处?
半文半白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 “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 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若不杀之,难消我气!”
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
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 罗贯中。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 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是 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
章回目录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
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
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金庸
《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 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
——(日)吉川英治
阅读计划表
阅读书目 阅读时限 阅读状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占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一、谈话导入1 .回忆《草船借箭》,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学过《草船借箭》,你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一本书?《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编而成。
2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本书”。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找到阅读名著的金钥匙。
二、了解《三国演义》。
1、初识书本。
(师出示图书图片)教师介绍手中图书: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我们首先看封面,再看书脊,接着看封底,这是前勒口,还有后勒口,我们还要看前言。
2.走近书名(出示幻灯片)书名是我们读懂名著的第一把金钥匙。
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3、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作者是罗贯中,请大家读一读作者简介,猜一猜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人民流离失所。
贫民出生的罗贯中,身处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特别希望这种动荡、悲惨的社会局面早日结束,心底的向往与长久的酝酿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
4、了解内容(出示幻灯片)我们来看内容简介,请大家找一找这本书中主要写了哪些故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多角度思考角度一:角色视角
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次年,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联合孙权,在 赤壁击败曹操。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临终前又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他。 诸葛亮辅佐刘禅,平定了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七擒孟获等事;后又率诸 军北驻汉中,多次伐魏,六出祁山,终因兵少势单,粮草不济,未能成功。 他呕心沥血,以致积劳成疾,234年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 县)。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刘邦的风范。他的才干谋略,不及曹操, 然而他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历史上礼 贤下士的楷模。
人物介绍
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汉魏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出生在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20岁时做了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 黄巾起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此后与陶谦、吕布、袁术等
传统 文学
【整本书阅读系列精品课程】
壹
贰
叁
肆
趣
全
阅
阅
味
书
读
读
导
导
方
计
入
读
法
划
壹
趣味导入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雄”
曹操 “奸雄”
刘备 “枭雄”
孙权 “英雄”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绝”
曹操 “奸绝”
三国演义导读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_2022年学习材料

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 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 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ppt课件-16
第10~19回情节概述-吕布军团的覆灭。-情节脉络-曹操建“青州军”。-报父仇讨徐-州一刘备借兵救陶谦—一 陶谦三-让徐州一曹吕交战一吕布败-逃一-曹操应诏辅佐王室—一-迁都-许都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刘-备为徐州牧 一命刘杀吕一-不忍一刘备讨伐袁术-ppt课件-17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 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 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ppt课件-14
请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刘备见状飞马-掣剑 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ppt课件-15
《三国演义》1-40回-ppt课件
普操军团的想起与强感(1~0回-第1~9回情节概述-董卓军团的覆灭。-这是整个故事的开始,主要写董卓-军团 崛起与覆灭。小说交代东汉末年-朝纲松弛,-宦官当权,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横 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最后王-允设连环计除掉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坚、吕布等重要人物纷纷亮相。-p t课件-2
三国演义自读讲义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桃园三结义 • 出场人物:刘备、关羽、张飞 • 故事梗概: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
活非常困苦,纷纷加入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刘备有意拯救 百姓,关羽、张飞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 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 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 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兄 弟三人从此进入历史舞台。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走马荐诸葛 • 出场人物:徐庶 诸葛亮 • 故事梗概:单福识破曹仁"八门金锁阵",使
赵云冲突而破. 曹仁劫寨,被单福设计击败, 樊城亦被关公所占,只好回许昌.告操单福(徐 庶)为备出谋画策. 玄德收寇封为义子,改名 刘封,回新野.曹操召禁徐母,要其作书召子, 徐母拒绝.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 徐庶行前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往卧龙冈 向诸葛亮打招呼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煮酒论英雄 • 出场人物: 曹操 刘备 • 故事梗概:这天,刘备在后花园菜田里浇水,忽听曹操派人来请他。正
巧这时关羽、张飞都不在,刘备有些惊慌,忐忑不安地跟着来人去了。 曹操一见刘备,哈哈笑道:“好啊!躲在家里做大事呢!” 一句话吓得 刘备面如土色,不知说什么好。 曹操又转口说:“你能学种菜,可真不 容易啊!”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说:“那只是消遣消遣而已。” 曹操又说 :“刚才我在园中看见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不可不赏啊!正好酒也温 热了,我就想请你一同到小亭中喝酒。” 刘备听了这话,一直紧绷的心 这才放了下来。 两人来到小亭,见酒器已经摆好,盘中也放了青梅,于 是就有说有笑地喝起酒来。 两人喝得微微有些醉意的时候,不觉天色阴 沉了下来,空中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曹操乘着醉意 ,问:“你倒说说看,谁是当世英雄呢?” 刘备心中一激灵,酒也一下 子醒了七分。他想这是不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就谦逊地笑道:“我这 个人肉眼凡胎,哪能知道谁是英雄啊!”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4(教师版21-25)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21-25回(教师版)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情节梳理填空】董承以衣带诏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
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于后园种菜消遣,以为韬晦之计。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玄德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两个,刘备听闻一惊,急中生智,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
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为逃出曹操控制,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
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迫。
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坚决不肯回去。
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徐璆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
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
操听荀彧之计联合徐州刺史车胄欲杀刘备。
陈登、陈珪又向刘备告密,关羽设计杀了车胄。
【经典情节复述】1、煮酒论英雄曹操专权,威压献帝,把刘备留在许昌。
刘备知道曹操猜忌他,假装在家灌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背景)一日,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并谈论当世英雄,欲加以试探。
(原因)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过程一)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
(过程二)突然天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好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过程三)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结果)2、关公赚城斩车冑袁术死后,刘备为脱离曹操控制留下军马保守徐州。
徐州守将为车胄,曹操知道刘备逃离后暗暗命令车胄陷害刘备,当时车胄和陈登商议,陈登设计欲伏兵瓮城边以除刘备。
陈登之父陈珪念刘备仁慈爱民之心,命陈登告密给刘备,途中遇到关羽和张飞。
关羽料敌并设计伪装曹军援军,等车胄出城便一举拿下,后来车胄果然中计出城被关羽所斩。
关羽将车胄头去迎刘备,遂入徐州城。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精彩片段;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十常侍之乱→()→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刘关张三人出场时面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
(不求形同,但求神似)导读任务(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二、讨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导读任务(四)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有人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你赞成吗?请结合本回阐明理由。
试评价这个人物形象。
2.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嫩草少帝在永安宫作的五言律诗。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3.结合本回语句,概括曹操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五)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回到第七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在“温酒斩华雄”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关羽的英雄形象?2.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英战吕布”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4.你知道什么是玉玺吗?5.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六)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八回至第九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概述王司徒的连环计,并分析王司徒能够施行连环计的原因。
2.像董卓这样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为什么会走上贪恋女色,自取灭亡的道路呢还有哪些历史人物跟他犯同样的错误试举一例简析。
3.4.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5.导读任务(七)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回至第十二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在第十一回中,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2.吕布谋臣陈宫言“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试列举曹操“极能用兵”的事例。
导读任务(八)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到第十六回二、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四选二)1.张飞和吕布的矛盾如何产生张飞的行为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2.曹操为何要兴义兵勤王此举有何远见3.这一节中讲述了孙策创业之初的艰难历程。
孙策原本寄人篱下,得人指点后继承父志,一手创办了江东基业,更在其弟孙权手中发扬光大,最终得以与曹魏、蜀汉抗力。
你认为,江东集团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有哪些?4.刘备被吕布杀败,只得出逃许都,投于曹操门下。
对此,曹操手下的谋士产生了分歧:荀彧和程昱认为应杀刘备以绝后患,郭嘉则认为决不可杀。
最终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
若你是曹操,是否会杀刘备为什么5.三、阅读任务宛城之战中,曹操折了大将典韦。
在祭奠典韦时,曹操哭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虽有收拢人心之嫌,亦是真情流露。
请结合书中内容,模仿曹操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缅怀典韦。
本次任务可选取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导读任务(九)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到第二十回二、讨论主题(三选一)1. “借粮官之头”可谓是曹操将其“奸雄”性格发挥至极致的手段,当下更有人据此称曹操为“厚黑学”之鼻祖。
你怎样看待曹操此举?2.曹操欲讨袁绍,郭嘉提出了着名的“十胜十败”之说。
从这一说法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4.吕布戎马一生,最终死在了白门楼上。
可怜一代豪强,化作乌有。
你认为,吕布败在何处?三、阅读任务刘安为款待刘备,杀妻作食。
此举向来为人诟病,也是读《三国》者津津乐道之事。
读书至此,你有何感想?请撰一小文,题为《小议刘安杀妻》。
导读任务(十)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到第二十四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祢衡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其“裸衣骂贼”之举骇动朝堂,请谈谈你对当时名士之流的看法。
2.在第二十四回中,曹操被称作“国贼”。
曹操为何被冠以如此名号你如何看待他玩弄权术之举3.三、阅读任务“曹刘煮酒论英雄”一节,历来传作佳话。
二人英雄之论,颇耐人寻味。
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更有惊天骇地之势。
据曹刘二人言语,列出当时天下的主要势力,并试着分析各家实力。
导读任务(十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到第二十八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有人说,“土山约三事”一节中,既有关羽的仁义,又有曹操的仁义。
如何理解?2.“千里走单骑”使得整个三国全成了关羽一人的舞台。
仔细读读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试着从中发掘关羽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任务“古城聚义”是三国中少有的温情画面,刘关张三兄弟在经历了乱世中的大悲大喜之后,终于再度相逢,更加上有赵云等人的加入,使得刘备势力于此东山再起。
请模仿刘关张三人的口吻,虚构一段三人重逢时的对话。
导读任务(十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到第三十二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孙权承父兄遗志,坐领江东。
有人认为,孙权的才干不及曹、刘二人,你怎么看孙吴又何以成为日后鼎立之一足4.袁绍死后,其集团为何分为两派、产生内讧?三、阅读任务官渡一战,曹操以弱胜强,更借此奠定了北方基业,历来为史家称道。
在这一战中,曹操得在何处,而袁绍又失在何处?谈谈你的看法。
导读任务(十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到第三十六回二、讨论主题(三选一)1. 这一节中,郭嘉因病英年早逝。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痛哭郭嘉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你如何看待曹操此语?2. 刘表虽为人正派,在乱世中却不足成事。
三国群雄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阻碍了其发展?3. 刘备感慨“髀肉复生”,因而堕泪,历来为后人感慨。
这一举动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心态?三、阅读任务徐庶是《三国演义》中的悲情人物,其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留下了一桩“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本书的后半部分,徐庶几乎再无出场,有人认为其“最苦”。
你怎样看待徐庶的选择若你是徐庶,又会怎么做导读任务(十四)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到第四十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 “三顾茅庐”是全书一重笔。
在见到孔明之前,刘备曾先后把孔明的友人、兄弟、丈人等人误当做卧龙相认。
在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共性?2. “隆中对”是针对蜀汉制定的战略方针,使刘备感慨“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那么,从曹魏和孙吴两方的角度考虑,又可制定怎样的方针?三、阅读任务读书至此,卧龙孔明终于出山,三国乱世也将揭开新的一幕。
请用现代汉语描述一下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导读任务(十五)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至第四十四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 长坂一战,留下不少传奇:子龙的单骑救主,糜氏的慷慨牺牲,张飞的一夫当关,刘备的掷儿马前,都是可歌可泣、动人颇深。
请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给大家讲讲。
2. 孙权何以决定抗曹你对孙权这一人物有无新的认识三、阅读任务“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令人乐道的一节,孔明凭胸中才识,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众江东才俊,打了一场漂亮的辩论。
仔细读读众人相互辩驳的言语,从江东众人的论点中,可见他们对联刘抗曹存在哪些质疑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导读任务(十六)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至第四十八回二、讨论主题1. 周瑜曾对孔明动过几番杀心你如何看待周瑜的这一做法2. 如果说“古城相会”以温情取胜,那么“横槊赋诗”就当以慷慨着称。
大江之上,曹操大醉而歌,一首《短歌行》传于后世,读来令人心怀激荡。
聂绀弩先生曾着文提到:有此一节,就使得曹操“压倒当时的一切人物”。
默写《短歌行》并针对聂绀弩先生的话谈谈你的看法。
导读任务(十七)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到第五十二回二、讨论主题“赤壁之战”一节,篇幅巨大、内容庞杂。
作者不惜笔墨,着力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实是《三国演义》一书中最为精彩的第一重笔。
读至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于赤壁之战的内容已基本结束,请复述赤壁之战的内容,想想孙刘联军为了击败曹操分别采取了哪些计策这些行动为联军提供了怎样的优势导读任务(十八)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到第五十六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古有昭君出塞,今有“中美合作”。
历史上,两国之间常常将婚姻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本节中的孙刘联姻便是个着名的例子。
你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政治婚姻”2.刘备到东吴和亲,与孙权首度会面。
所谓英雄相惜,二人题词甘露寺,扬鞭驻马坡,并辔而回,传为佳话,又是难得的温情画面。
然而,两人所留下的“恨石”又昭示了什么?三、阅读任务刘备远赴东吴、身陷虎口,之后却又得以带着夫人全身而退,全赖孔明的三个锦囊,由此留下了“锦囊妙计”的说法。
想一想,锦囊中的三条计策分别有何作用?导读任务(十九)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到第六十回二、讨论主题1.庞统素有“凤雏”之称,与孔明齐名。
然因其形貌丑陋,起初既不为东吴所用,又不得刘备厚待,一度屈任县令。
从这一节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刘备议取西蜀,蜀中人士分为两派:一方暗为内应,欲助刘备取代刘璋之位,如张松、法正;一方极力劝谏,反对刘备入蜀,欲助刘璋稳守基业,如王累、黄权。
你怎样看待这两派人物?导读任务(二十)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到第六十四回二、讨论主题1.曹操受封公卿、荣加九锡,荀彧却慨然长叹。
之后,曹操送空食盒与荀彧,荀彧会意,服毒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