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问题与排列组合问题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讲解部分)

每一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 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 缺少任何一步也不可,只有各步 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
区别二
各类办法之间是互斥的、并列 各步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既
的、独立的
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2.排列与排列数 (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① 顺序 排 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AB),(EF,CD,AB),(EF,AB,CD)5种情况,共有
A
3种情况,而这
3
A
3种情况仅是
3
AB,CD,EF的顺序不同,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分法,故分配方式有
C62C42C22
A
3 3
=15(种).
(4)有序均匀分组问题.
在(3)的基础上再分配给3个人,共有分配方式
C62C42C22 A33
·A33
A
6 6
种
方法,故共有5×A66 =3 600(种)方法.
(4)(捆绑法)将女生看成一个整体,与3名男生在一起进行全排列,有 A 44 种方
法,再将4名女生进行全排列,有
A
4 4
种方法,故共有
A44
·A
4 4
=576(种)方法.
(5)(插空法)男生互不相邻,而女生不作要求,∴应先排女生,有
A
4 4
种方法,再
注意 易混淆排列与组合问题,区分的关键是看选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
关,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4.排列数、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
公式
n!
(1) Anm =n(n-1)(n-2)…(n-m+1)=③ (n-m)! ;
性质
计数问题和解答(排列与组合)Microsoft Word 文档

计数法(排列与组合)【四年级计数问题:加乘原理难度:中难度/高难度】一个半圆周上共有12个点,直径上5个,圆周上7个,以这些点为顶点,可以画出多少个三角形?【分析与解答】分类计数一共分成三类:第一类两个点在圆弧上另一点在直径上C72×25=105(个);第二类两个点在直径上另一个点在圆弧上共有C5×7=70(个);第三类三个点都在圆弧上共有C73共有35个。
三类共105+70+35=210(个)【四年级乘法原理问题:难度:低难度】从南京到上海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六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最多有多少种不相同的票价?【分析与解答】共有8个站.每个站到其它7个站各需1种车票,共有7×8=56种车票.因为A站到B 站与B站到A站的票价相同,所以最多有56÷2=28种票价.【四年级乘法原理问题:难度:中难度】有五张卡,分别写有数字1、2、4、5、8.现从中取出3张卡片,并排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三位数,问: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偶数?【分析与解答】要写出这个三位数分三步走,第一步我们写受限制的个位只能从2、4、8中选一个放在个位上,有三种方法。
第二步从剩下的4个数字中选一个放在百位上有4种方法,第三步,再从剩下的三个数字中选出1个放在十位上,有3种方法。
所以一共有3×4×3=36个。
【四年级乘法原理问题:难度:中难度】有5张卡片分别写着2、3、4、5、6。
如果允许把6当做9来用,那么从中任意抽取3张卡片组合成三位数。
(1)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2)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偶数?【分析与解答】(1)这些三位中分成两类,有6参加和没有6参加的。
有6参加的情况:从其他的4个数中选2个数,所以有C42=6种,每一种和6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全排列共6个数,那么6种组合方式一共会有6×6=36个数,而且6可以当成9看,所以可以组成36×2=72个数。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一、两个计数原理内容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 +m2 +……+m 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做第1步骤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骤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骤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二、例题例1 某学校食堂备有5种素菜、3种荤菜、2种汤。
现要配成一荤一素一汤的套餐。
问可以配制出多少种不同的品种?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一个荤菜、配一个素菜、配一汤)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配一个荤菜有3种选择第二步配一个素菜有5种选择第三步配一个汤有2种选择共有N=3×5×2=30(种)例2 有一个书架共有2层,上层放有5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4本不同的语文书。
(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书架上任取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语文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1)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
解:属于分类:第一类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第二类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共有N=5+4=9(种)(2)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第二步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共有N=5×4=20(种)例3、有1、2、3、4、5五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2)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3)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偶数的三位数?(1)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百位数、配十位数、配个位数)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略解:N=5×5×5=125(个)(2)(3)(4)自己完成。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1.两个计数原理2.排列3.组合1.计数原理的两个不同点(1)分类问题中的每一个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2)分步问题中每步的每一个方法都只能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2.排列与组合问题(1)三个原则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②先选后排.③复杂问题分类化简或正难则反.(2)两个优先①特殊元素优先.②特殊位置优先.即先考虑特殊的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3.正确理解组合数的性质(1)C m n=C n-mn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方法数等于取出剩余n-m个元素的方法数.(2)C m n+C m-1=C m n+1n从n+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可分以下两种情况:①不含特殊元素A有C m n种方法;②含特殊元素A有C m-1种方法.n[四基自测]1.从3,5,7,11这四个质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b,共可得到lg a-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A.6B.8C.12D.16答案:C2.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上分别有5个点和8个点,则这13个点可以确定不同的平面个数为()A.40B.16C.13 D.10答案:C3.(a+b+c)(d+e+f+h)(i+j+k+l+m)展开后共有________项.答案:604.如图,从A城到B城有3条路;从B城到D城有4条路;从A城到C城有4条路,从C城到D城有5条路,则某旅客从A城到D城共有________条不同的路线.答案:325.(2017·高考全国卷Ⅱ改编)安排3人完成3项工作,每人完成一项,有______种安排方式.答案:6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考点一计数原理◄考基础——练透[例1](1)已知集合P={x,1},Q={y,1,2},其中x,y∈{1,2,3,…,9},且P⊆Q.把满足上述条件的一对有序整数对(x,y)作为一个点的坐标,则这样的点的个数是()A.9B.14C.15 D.21解析:因为P={x,1},Q={y,1,2},且P⊆Q,所以x∈{y,2}.所以当x=2时,y=3,4,5,6,7,8,9,共有7种情况;当x=y时,x=3,4,5,6,7,8,9,共有7种情况.故共有7+7=14种情况,即这样的点的个数为14.答案:B(2)教学大楼共有五层,每层均有两个楼梯,由一层到五层的走法有() A.10种B.25种C.52种D.24种解析:共分4步:一层到二层有2种,二层到三层有2种,三层到四层有2种,四层到五层有2种,一共有24种.答案:D(3)从2,3,4,5,6,7,8,9这8个数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一个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则可以组成不同对数值的个数为()A.56 B.54C.53 D.52解析:在8个数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共有8×7=56个对数值;但在这56个对数值中,log24=log39,log42=log93,log23=log49,log32=log94,即满足条件的对数值共有56-4=52个.答案:D(4)从0,1,2,3,4这5个数字中任选3个组成三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按个位数字是否为0进行分类,因为0不能排在首位.若0在个位,则十位数字有4种排法,百位数字有3种排法,共有4×3=12种.若2或4在个位,个位数字有2种排法,再分类,若0在十位,则百位数字有3种排法.若0不在十位,十位数字有3种排法,百位数字有2种排法.共有2×(1×3+3×2)=18,故总12+18=30.答案:30应用计数原理的三个注意点(1)注意完成“这件事”是做什么.(2)弄清完成“这件事”是分类还是分步.①根据完成事件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分步”.②分类要按照同一个标准,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③分步时各步相互依存,只有各步都完成时,才算完成这件事.(3)合理设计步骤、顺序,使各步互不干扰,还要注意元素是否可以重复选择.1.将本例(3)改为从1,2,3,4,9中每次取出两个数记为a,b,则可得到lo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为()A.9 B.10C.13 D.16解析:显然a≠1,若a=2,3,4,9,b=1时,有log a b=0,1个;若a=2,b=3,4,9时,有log23,log24=2,log29,3个;若a =3,b =2,4,9时,有log 32,log 34,log 39=2(舍去),2个; 若a =4,b =2,3,9时,有log 42=12,log 43,log 49=log 23(舍去),2个; 若a =9,b =2,3,4时,有log 92,log 93=12(舍去),log 94=log 32(舍去),1个,共有1+3+2+2+1=9个. 答案:A2.将本例(4)改为用数字2,3,4,6,8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先排个位有4种方法,再排十位有4种方法,最后排百位,有3种方法,故共有4×4×3=48种排法,对应48个三位偶数. 答案:483.将本例(4)改为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将十位上的数字按1,2,3,4,5,6,7,8的情况分成8类,在每一类中满足题设条件的两位数分别是8个,7个,6个,5个,4个,3个,2个,1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共有8+7+6+5+4+3+2+1=36(个). 答案:36考点二 排列问题◄考能力——知法[例2] (1)室内体育课上王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他把第四排的8名同学请出座位并且编号为1,2,3,4,5,6,7,8.通过观察这8名同学的身体特征,王老师决定,按照1,2号相邻,3,4号相邻,5,6号相邻,而7号与8号不相邻的要求站成一排做一种游戏,则有________种排法.(用数字作答)解析:把编号相邻的3组同学每两名同学捆成一捆,这3捆之间有A 33=6(种)排序方法,并且形成4个空当,再将7号与8号插进空当中,有A24=12(种)插法,而捆好的3捆中每相邻的两名同学都有A22=2(种)排法.所以不同的排法种数为23×6×12=576.答案:576(2)(2019·济南模拟)航天员拟在太空授课,准备进行标号为0,1,2,3,4,5的六项实验,向全世界人民普及太空知识,其中0号实验不能放在第一项,最后一项的标号小于它前面相邻一项的标号,则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种数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解析:优先安排第一项实验,再利用定序问题相除法求解.由于0号实验不能放在第一项,所以第一项实验有5种选择.最后两项实验的顺序确定,所以共有5A55A22=300种不同的编排方法.答案:300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1.(2019·衡水冀州中学月考)将A,B,C,D,E五种不同的文件放入编号依次为1,2,3,4,5,6,7的七个抽屉内,每个抽屉至多放一种文件,若文件A,B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文件C,D也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则所有不同的放法有()A.120种B.210种C.420种D.240种解析:可先排相邻的文件,再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文件排列,则有A22A22A35=240种排法,所以选D.答案:D2.6名同学排成1排照相,要求同学甲既不站在最左边又不站在最右边,共有________种不同站法.解析:先从其他5人中安排2人站在最左边和最右边,再安排余下4人的位置,分为两步:第1步,从除甲外的5人中选2人站在最左边和最右边,有A25种站法;第2步,余下4人(含甲)站在剩下的4个位置上,有A44种站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共有A25A44=480(种)不同的站法.答案:480考点三组合问题及混合问题◄考基础——练透角度1简单的组合问题[例3](1)(2018·高考全国卷Ⅰ)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解析:法一:按参加的女生人数可分两类:只有1位女生参加有C12C24种,有2位女生参加有C22C14种.故共有C12C24+C22C14=2×6+4=16(种).法二:间接法.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共有C36种情况,没有女生参加的情况有C34种,故共有C36-C34=20-4=16(种).答案:16(2)有甲、乙、丙3项任务,甲需2个人承担,乙、丙各需1个人承担,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承担这3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________.解析:要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承担3项任务,甲需2个人承担,乙、丙各需1个人承担,先从10个人中选出2个人承担甲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210种;再从剩下8个人中选1个人承担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18种;最后从另外7个人中选1个人承担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17种.综上,不同的选法共有C210C18C17=2 520(种).答案:2 520角度2简单的组合与排列混合问题[例4](1)将红、黑、蓝、黄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且红球和蓝球不能放在同一个盒子,则不同的放法的种数为()A.18 B.24C.30 D.36解析:将4个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先在4个小球中任取2个作为1组,再将其与其他2个小球对应3个盒子,共有C24A33=36种情况,若红球和蓝球放到同一个盒子,则黑、黄球放进其余的盒子里,有A33=6种情况,则红球和蓝球不放到同一个盒子的放法种数为36-6=30种.答案:C(2)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是() A.150 B.300C.600 D.900解析:若甲去,则乙不去,丙去,再从剩余的5名教师中选2名,有C25×A44=240种方法;若甲不去,则丙不去,乙可去可不去,从6名教师中选4名,共有C46×A44=360种方法.因此共有600种不同的选派方案.答案:C角度3分组、分配问题[例5](1)(2017·高考全国卷Ⅱ)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A.12种B.18种C.24种D.36种解析:因为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所以必有1人完成2项工作.先把4项工作分成3组,即2,1,1,有C24C12C11A22=6种,再分配给3个人,有A33=6种,所以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6×6=36(种).答案:D(2)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12种B.10种C.9种D.8种解析:先从4名学生中选2人安排到甲地,有C24种不同的方法;再从2名老师中选1人安排到甲地,有C12种不同的方法;其余2名学生和1名老师安排到乙地只有一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C24C12=12种,故选A.答案:A1.解决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问题的思路(1)根据附加条件将要完成事件先分类.(2)对每一类型取出符合要求的元素组合,再对取出的元素排列.(3)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计算总数.2.“分组分配”问题的解题技巧1.(2019·河南豫北名校联考)2018年元旦假期,高三的8名同学准备拼车去旅游,其中(1)班、(2)班、(3)班、(4)班每班各两名,分乘甲乙两辆汽车,每车限坐4名同学(乘同一辆车的4名同学不考虑位置),其中(1)班两位同学是孪生姐妹,需乘同一辆车,则乘坐甲车的4名同学中恰有2名同学是来自同一个班的乘坐方式共有()A.18种B.24种C.48种D.36种解析:由题意,有两类:第一类,一班的2名同学在甲车上,甲车上剩下两个要来自不同的班级,从三个班级中选两个,有C23=3种,然后分别从选择的班级中再选择一个学生,有C12C12=4种,故有3×4=12种.第二类,一班的2名同学不在甲车上,则从剩下的3个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的两名同学在甲车上,有C13=3种,然后再从剩下的两个班级中分别选择一人,有C12C12=4种,这时共有3×4=12种,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得,共有12+12=24种不同的乘车方式,故选B.答案:B2.(2019·福建福州模拟)福州西湖公园花展期间,安排6位志愿者到4个展区提供服务,要求甲、乙两个展区各安排一个人,剩下两个展区各安排两个人,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A.90种B.180种C.270种D.360种解析:根据题意,分3步进行分析:①在6位志愿者中任选1个,安排到甲展区,有C16=6种情况;②在剩下的5个志愿者中任选1个,安排到乙展区,有C15=5种情况;③将剩下的4个志愿者平均分成2组,然后安排到剩下的2个展区,有C24C22A22×A22=6种情况,则一共有6×5×6=180种不同的安排方案,故选B.答案:B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不定方程与组合问题中的学科素养在学习排列组合知识时,我们经常遇到把若干相同元素分成几组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就是转化为不定方程解的个数问题,从而得以快速解决.[直接隔板法][例]把6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为空,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本题相当于将6个相同的球分为4组.可以先把6个球排成一排,中间有五个空位,我们只需在这五个位置中任取三个位置放上隔板就可把小球分隔成4组了,故有C35=10种不同的放法.[拓展为不定方程法]设每个盒子中的小球数分别为x1,x2,x3,x4,求x1+x2+x3+x4=6的正整数解的组数.这是四元不定方程,把6分为6个1,6个1之间有5个空,选3个空放3个加号,所以有C35=10种放法.一种放法就唯一对应不定方程x1+x2+x3+x4=6的一组正整数解,故此不定方程有C35=10组正整数解.[拓展模型]设n,m∈N*,n≥m≥1,则不定方程x1+x2+x3+…+x m=n的正整数解有C m-1n-1组.拓展应用1把2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与例题相比少了“每个盒子都不为空”这个条件,就是说盒子里可以为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设每个盒子的小球数分别为x1,x2,x3,x4,求不定方程x1+x2+x3+x4=20的非负整数解的组数.那么能否转化为模型1来解决呢?先在每个盒子里放上1个球,保证每个盒子不空,然后再来放这20个球,就是模型1了.即(x1+1)+(x2+1)+(x3+1)+(x4+1)=20+4=24,令y1=x1+1,y2=x2+1,y3=x3+1,y4=x4+1,则y1,y2,y3,y4为正整数,问题转化为求不定方程y1+y2+y3+y4=24的正整数解的组数,从而转化为模型1,可知不定方程有C4-1=C323组正整数解.所以,原20+4-1问题中,有C323种不同的放球方法.拓展应用2把2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5个编号为1,2,3,4,5的盒子中,且每个盒子里的球数不得少于编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问题即是解不定方程x1+x2+x3+x4+x5=20,(x i≥i,x i∈N*).我们先在2号盒子里放1个球,3号盒子放2个球,4号盒子放3个球,5号盒子放4个球,则有x1+(x2-1)+(x3-2)+(x4-3)+(x5-4)=10,令y i=x i-(i-1),则y1,y2,y3,y4,y5为正整数,只需求y1+y2+y3+y4+y5=C49=126种不同=10的正整数解有多少组,从而转化为模型1,知有C5-110-1的放法.课时规范练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A组基础对点练1.把标号为1,2,3,4,5的同色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5号的箱子中,每个箱子放一个球且要求偶数号的球必须放在偶数号的箱子中,则所有的放法种数为()A.36B.20C.12 D.10解析:依题意,满足题意的放法种数为A22·A33=12,选C.答案:C2.一个学习小组有6个人,从中选正、副组长各一个,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A.C26B.A26C.62D.26解析:问题可转化为从6个元素中任选两个元素的排列问题,共有A26种不同的选法.答案:B3.已知集合A={1,2,3,4,5,6},则集合A的含偶数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A.16 B.32C.64 D.128解析:由题意,集合A的含偶数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C06+C26+C46+C66=1+15+15+1=32.答案:B4.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A.24B.18C.12 D.6解析:当从0,2中选取2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是奇数,十位、百位全排列即可,共有C23C12A22=12个.当选取0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是奇数,0必须在十位,共有C23C12=6个.综上,共有12+6=18个.选B.答案:B5.书架上原来并排放着5本不同的书,现要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那么不同的插法共有()A.336种B.120种C.24种D.18种解析: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插入第1本书,有6种方法;第二步,插入第2本书,有7种方法;第三步,插入第3本书,有8种方法,所以不同的插法有6×7×8=336种.答案:A6.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A.144 B.120C.72 D.24解析:先把三把椅子隔开摆好,它们之间和两端有4个位置,再把三人带椅子插放在四个位置,共有A34=24种放法,故选D.答案:D7.若从1,2,3,…,9这9个数字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字,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0种B.63种C.65种D.66种解析:共有4个不同的偶数和5个不同的奇数,要使和为偶数,则4个数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或2个奇数和2个偶数,故不同的取法有C45+C44+C25C24=66(种).答案:D8.(2019·洛阳模拟)从10名大学毕业生中选3人担任村长助理,则甲、乙至少有1人入选,而丙没有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为()A.72 B.56C.49 D.28解析:分两类:甲、乙中只有1人入选且丙没有入选,甲、乙均入选且丙没有入选,计算可得所求选法种数为C12C27+C22C17=49.答案:C9.(2019·唐山模拟)某会议室第一排有9个座位,现安排4人就座,若要求每人左右均有空位,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8 B.16C.24 D.60解析:根据题意,9个座位中满足要求的座位只有4个,现有4人就座,把4人进行全排列,即有A44=24种不同的坐法.答案:C10.(2019·成都模拟)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若2与4相邻,且1与2不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共有()A.12个B.24个C.36个D.48个解析:分步完成,先排2,4,有A22种排法,再把排好的2,4看成一个整体,与3,5再排,有A33种排法;最后把1插空,仅有3个空位可选,有3种插法,故共有A22A33·3=2×6×3=36个不同的五位数.答案:CB组能力提升练11.如图所示,∠MON的边OM上有四点,A1,A2,A3,A4,ON上有三点B1,B2,B3,则以O,A1,A2,A3,A4,B1,B2,B3为顶点的三角形个数为()A.30 B.42C.54 D.56解析:分类完成.在O,A1,A2,A3,A4这5个点中取2个,在B1,B2,B3中取1个,有C25C13个三角形;在B1,B2,B3中取2个,在A1,A2,A3,A4中取1个,有C23C14个三角形,故共C25C13+C23C14=42个.答案:B12.某学习小组共6人,现遇到了两道难题,一道物理题,一道数学题,其中甲、乙、丙三人对数学题感兴趣,丁对两道题都感兴趣,戍、己两人对物理题感兴趣,现从感兴趣的人中各选2人解这两道难题,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A.9 B.15C.18 D.30解析:若丁解数学题,则不同的选法为C24C22;若丁解物理题,则不同的选法为C23C23;故共有C24C22+C23C23=15种不同的选法.答案:B13.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A.24对B.30对C.48对D.60对解析:正方体中共有12条面对角线,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共有C212=66对,12条对角线中的两条所构成的关系有平行、垂直、成60°角.相对两面上的4条对角线组成的C24=6对组合中,平行有2对,垂直有4对,所以所有的平行和垂直共有3C24=18对.所以成60°角的有C212-3C24=66-18=48(对).答案:C14.在一次8名运动员参加的百米成绩测试中,甲,乙,丙三人要求在第三、四、五跑道上,其他人随意安排,则安排这8人进行成绩测试的方法的种数为________.解析:分两步安排这8名运动员.第一步:安排甲、乙、丙三人,共有3,4,5三条跑道可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3×2×1=6种.第二步:安排另外5人,可在余下的5条跑道上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5×4×3×2×1=120种.所以安排这8名运动员的方式有6×120=720种.答案:72015.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析:“小集团”处理,特殊元素优先,则不同的排法共有C36C12A22A33=480(种).答案:48016.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去涂图中标号为1,2,…,9的9个小正方形,使得任意相邻(有公共边)的小正方形所涂颜色都不相同,且标号为“3,5,7”的小正方形涂相同的颜色,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涂法共有________种.解析:首先看图形中的3,5,7,有C13=3种涂法.对于2,有两种涂法,对于4有两种涂法.当2,4涂的颜色相同时,1有2种涂法;当2,4涂的颜色不同时,1有1种涂法.根据对称性可知共有3×(2×2+2×1)2=108种涂法.答案:108第二节二项式定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0页[基础梳理]1.二项式定理(a+b)n=C0n a n+C1n a n-1b+…+C k n a n-k b k+…+C n n b n(n∈N*),其中右端为(a+b)n 的二项展开式.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C k n a n-k b k.第k+1项为:T k+13.二项式系数(1)定义:二项式系数为:C k n(k∈{0,1,2,…,n}).(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和1.一对易混概念二项展开式中第r+1项的(1)二项式系数是C r n .而不是C r +1n .(2)项的系数是该项的数字因数. 2.两个常用公式(1)C 0n +C 1n +C 2n +…+C n n =2n .(2)C 0n +C 2n +C 4n +…=C 1n +C 3n +C 5n +…=2n -1.(展开式的奇数项、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3.三个重要特征(1)字母a 的指数按降幂排列由n 到0. (2)字母b 的指数按升幂排列由0到n .(3)每一项字母a 的指数与字母b 的指数和等于n .[四基自测]1.二项式⎝ ⎛⎭⎪⎫2x +1x 2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值是( )A .240B .60C .192D .180答案:A2.(x -1)10的展开式中第6项的系数是( ) A .C 610 B .-C 610 C .C 510 D .-C 510答案:D3.二项式(2a 3-3b 2)10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________. 答案:14.C 111+C 311+…+C 1111=________.答案:2105.(2018·高考全国卷Ⅲ改编)(x 2+2x )5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________. 答案:32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0页考点一 通项公式法解决特定项或系数问题◄考基础——练透[例1] (1)(2018·高考全国卷Ⅲ)⎝ ⎛⎭⎪⎫x 2+2x 5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 )A .10B .20C .40D .80解析:⎝ ⎛⎭⎪⎫x 2+2x 5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5·(x 2)5-r ·⎝ ⎛⎭⎪⎫2x r =C r 5·2r ·x 10-3r ,令10-3r =4,得r =2.故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C 25·22=40. 故选C . 答案:C(2)二项式⎝ ⎛⎭⎪⎫x -1ax 6(a >0)展开式中x 2项的系数为15,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T r +1=C r 6x 6-2r(-1)r ·a -r ,0≤r ≤6,r ∈Z ,则x 2项的系数是C 26a-2=15,又a >0,则a =1. 答案:1(3)⎝⎛⎭⎪⎪⎫x -124x 8的展开式中的有理项共有________项. 解析:⎝ ⎛⎭⎪⎪⎫x -124x 8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8(x )8-r ⎝ ⎛⎭⎪⎪⎫-124x r =⎝ ⎛⎭⎪⎫-12r C r 8x (r=0,1,2,…,8),为使T r +1为有理项,r 必须是4的倍数,所以r =0,4,8,故共有3个有理项,分别是T 1=⎝ ⎛⎭⎪⎫-120C 08x 4=x 4,T 5=⎝ ⎛⎭⎪⎫-124C 48x =358x ,T 9=⎝ ⎛⎭⎪⎫-128C 88x -2=1256x 2. 答案:3通项公式法即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根据题意,对相应的指数进行赋值,从而解决指定项问题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已知二项式,求常数项、指定项的系数等问题.破解此类题的关键点:(1)求通项,根据二项式(a +b )n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k +1=C k n an -k b k (k =0,1,2,…,n ),整理出T k +1=m ·x f (k ).(2)找方程,依题设条件中的指定项的相关信息,寻找关于k 的方程. (3)解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k 的值. (4)得结论,把k 的值代入通项公式,得结论.1.在本例(2)的条件下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解析:由于a =1,(x -1x )6的通项公式T r +1=(-1)r C r 6·x 6-2r . 令6-2r =0,∴r =3. 常数项为T 4=(-1)3C 36=-20.2.将本例(1)改为:⎝ ⎛⎭⎪⎫x 2+a x 5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40,求a 的值.解析:T r +1=C r 5(x 2)5-r ·⎝ ⎛⎭⎪⎫a x r=C r 5·a r ·x 10-3r ,令10-3r =4.∴r =2.∴C 25a 2=40,∴a 2=4,∴a =±2.考点二 赋值法解决二项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问题◄考能力——知法[例2] (1)设⎝ ⎛⎭⎪⎫5x -1x n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M ,二项式系数之和为N ,若M -N =240,则展开式中含x 的项为________.(2)若⎝ ⎛⎭⎪⎫x 2-1x n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为第6项,设(1-3x )n =a 0+a 1x +a 2x 2+…+a n x n ,则a 1+a 2+…+a n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1)由已知条件4n-2n=240,解得n =4,T r +1=C r 4(5x )4-r ⎝⎛⎭⎪⎫-1x r=(-1)r 54-r C r 4x ,令4-3r2=1,得r =2,T 3=150x .(2)二项式⎝ ⎛⎭⎪⎫x 2-1x n 的展开式的第6项是T 5+1=C 5n (-1)5x 2n -15,令2n -15=1,得n =8.在二项式(1-3x )8的展开式中,令x =0,得a 0=1;令x =1,得a 0+a 1+…+a 8=(-2)8=256.所以a 1+a 2+…+a 8=255. 答案:(1)150x (2)255赋值法是指对二项式中的未知元进行赋值,从而求得二项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和的方法.此方法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破解此类题的关键点: (1)赋值,认真观察已知等式,给未知元合理赋值.常赋的值有1,-1,0等. (2)求参数,通过合理赋值,建立关于参数的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3)得结论,求出指定项的系数和.1.(2019·河北邯郸模拟)在⎝ ⎛⎭⎪⎫x +3x 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与二项式系数和之比为64,则x 3的系数为( ) A .15 B .45 C .135D .405解析:令⎝ ⎛⎭⎪⎫x +3x n 中x 为1,得各项系数和为4n ,又展开式的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2n,各项系数的和与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4n2n =64,解得n=6,∴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6·3r·x ,令6-32r =3,求得r =2,故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26·32=135,故选C .答案:C2.(2019·湖南湘潭模拟)若(1+x )(1-2x )8=a 0+a 1x +…+a 9x 9,x ∈R ,则a 1·2+a 2·22+…+a 9·29的值为( ) A .29 B .29-1 C .39D .39-1解析:(1+x )(1-2x )8=a 0+a 1x +a 2x 2+…+a 9x 9,令x =0,得a 0=1;令x =2,得a 0+a 1·2+a 2·22+…+a 9·29=39, ∴a 1·2+a 2·22+…+a 9·29=39-1.故选D . 答案:D考点三 求非二项式结构的展开的特定项(或系数)◄考基础——练透[例3] (1)如果(1+x +x 2)(x -a )5(a 为实常数)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为0,则展开式中含x 4项的系数为________;(2)(x 2-x +1)10展开式中x 3项的系数为________; (3)(1+3x )6⎝⎛⎭⎪⎪⎫1+14x 10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 解析:(1)∵(1+x +x 2)(x -a )5的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为(1+1+12)(1-a )5=0, ∴a =1.∴(1+x +x 2)(x -a )5=(1+x +x 2)(x -1)5=(x 3-1)·(x -1)4=x 3(x -1)4-(x -1)4,其展开式中含x 4项的系数为C 34(-1)3-C 04(-1)0=-5.(2)由题意,(x 2-x +1)10=[x (x -1)+1]10=C 010[x (x -1)]0·110+C 110[x (x -1)]1·19+C 210[x (x -1)]2·18+C 310[x (x -1)]3·17+…+C 1010[x (x -1)]10·10 =C 010+C 110x (x -1)+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1010x 10(x -1)10, 因为x 3出现在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210x 2(x 2-2x +1)+C 310x 3(x 3-3x 2+3x -1)中,所以x 3的系数为C 210(-2)+C 310(-1)=-90-120=-210.(3)分别求两个因式的通项:T r +1=C r 6x,T r ′+1=C r ′10x ,则C r 6x ·C r ′10x=C r 6C r ′10x.又0≤r ≤6,0≤r ′≤10,则r 3-r ′4=0,解得r =r ′=0,r =3且r ′=4,r =6且r ′=8. 即常数项为1+C 36C 410+C 66C 810=4 246.[答案] (1)-5 (2)-210 (3)4 246非二项式结构求指定项的方法1.(2017·高考全国卷Ⅲ)(x +y )(2x -y )5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 A .-80 B .-40 C .40D .80解析:当第一个括号内取x 时,第二个括号内要取含x 2y 3的项,即C 35(2x )2(-y )3,当第一个括号内取y 时,第二个括号内要取含x 3y 2的项,即C 25(2x )3(-y )2,所以x 3y 3的系数为C 25×23-C 35×22=10×(8-4)=40.答案:C2.(2017·高考全国卷Ⅰ)⎝ ⎛⎭⎪⎫1+1x 2(1+x )6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 )A .15B .20C .30D .35解析:(1+x )6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6x r ,所以⎝⎛⎭⎪⎫1+1x2(1+x )6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1×C 26+1×C 46=30,故选C .答案:C3.(x 2+x +y )5的展开式中,x 5y 2的系数为( ) A .10 B .20 C .30D .60解析:(x 2+x +y )5=[(x 2+x )+y ]5的展开式中只有C 25(x 2+x )3y 2中含x 5y 2,易知x 5y 2的系数为C 25C 13=30,故选C .答案:C考点四 二项式系数或项的系数的最值问题◄考基础——练透[例4] (1)已知二项式(a x +13x)n (a >0)的展开式的第五、六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展开式中x 2项的系数为84,则a 的值为( ) A .1 B .14 C .2D .12解析:由展开式的第五、六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可知n =9,则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9(a x )9-r(13x)r =C r 9a9-rx ·x=C r 9a9-rx (r =0,1,2,3,…,9),令92-5r 6=2,则r =3,所以C 39a 9-3=C 39a 6=84,解得a =±1,因为a >0,所以a =1. 答案:A(2)(2019·石家庄模拟)在(1-2x )n 的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________.解析: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知,2n -1=128,解得n =8,(1-2x )8的展开式共有9项,中间项,即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T 4+1=C 4814(-2x )4=1 120x 4. 答案:1 120x 41.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根据(a +b )y 的二项式系数性质求解.2.项的系数的最值,利用不等式法.求出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r +1=C r n ·m ·x q =a r x q为最大系数,则⎩⎪⎨⎪⎧a r ≥a r +1,a r ≥a r -1.求r 的整数解.1.设n 为正整数,(x -2x 3)n 的展开式中仅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n =8,所以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8x 8-r (-2x 3)r =C r 8x8-4r(-2)r ,令8-4r =0,解得r =2,所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T 3=C 28(-2)2=112.答案:1122.(2019·厦门模拟)⎝⎛⎭⎪⎪⎫x +13x 2n (n ∈N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则其常数项为( ) A .120 B .210 C .252D .45解析:由已知得,二项式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相等.由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的系数C 52n 最大,可得展开式有11项,即2n =10,n =5. ⎝⎛⎭⎪⎪⎫x +13x 10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10xx=C r 10x,令5-56r =0可得r =6,此时T 7=C 610=210.答案:B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原理的应用 [例1] (x +2y -3z )9的展开式中含x 4y 2z 3项的系数为( ) A .-136 000 B .-136 080 C .-136 160D .136 280解析:由(x +2y -3z )9=[x +(2y -3z )]9,得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9·x 9-r ·(2y -3z )r =C r 9·x 9-r ·C t r ·(2y )r -t ·(-3z )t =C r 9·C t r ·2r -t ·(-3)t ·x 9-r ·y r -t ·z t (t ≤r ≤9),令⎩⎪⎨⎪⎧t =3,r -t =2,9-r =4,则⎩⎪⎨⎪⎧t =3,r =5.故含x 4y 2z 3项的系数为C 59×C 35×22×(-3)3=-136 080.故选B . 答案:B[例2] (2019·临沂模拟)489被7除的余数为________.解析:由489=(49-1)9=C 09499+C 19498(-1)+C 29497(-1)2+…+C 8949(-1)8+C 99(-1)9=49[C 09498+C 19497(-1)+C 29496(-1)2+…+C 89(-1)8]-7+6,知489被7除的余数为6. 答案:6课时规范练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6页A 组 基础对点练1.(1+2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等于( ) A .80 B .40 C .20D .10解析:T k +1=C k 515-k (2x )k =C k 5×2k ×x k ,令k =2,则可得含x 2项的系数为C 25×22=40. 答案:B2.(x -2y )8的展开式中,x 6y 2项的系数是( ) A .56 B .-56 C .28D .-28解析:二项式的通项为T r +1=C r 8x 8-r (-2y )r ,令8-r =6,即r =2,得x 6y 2项的系数为C 28(-2)2=56.答案:A3.在x (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项的系数为( ) A .30 B .20 C .15D .10解析:在(1+x )6的展开式中,含x 2的项为T 3=C 26·x 2=15x 2,故在x (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的项的系数为15. 答案:C4.⎝ ⎛⎭⎪⎫x 2-12x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54 B .54 C .-1516D .1516解析:T r +1=C r 6(x 2)6-r ⎝ ⎛⎭⎪⎫-12x r=⎝ ⎛⎭⎪⎫-12r C r 6x 12-3r ,令12-3r =0,解得r =4. ∴常数项为⎝ ⎛⎭⎪⎫-124C 46=1516.故选D .。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计数原理的概念和性质计数原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用于求解事件的总数。
常见的计数原理有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若一个事物可以分成若干个互不相容的部分,且这些部分无交集,则该事物的总数等于各部分的数目之和。
乘法原理:若一个事件可以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步骤,且每个步骤的选择个数相互独立,则该事件的总数等于各步骤的选择个数之积。
计数原理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性质使得计数原理在组合计数中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排列组合的概念和性质排列和组合是计数原理的重要应用,它们用于描述对象的选择和排列的方式。
排列: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r个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方式。
排列的总数用P(n, r)表示,计算公式为P(n, r) = n!/(n-r)!组合: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r个元素的方式,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组合的总数用C(n, r)表示,计算公式为C(n, r) = n!/[(n-r)!*r!]排列和组合具有许多重要性质,包括互补律、对偶律、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等,这些性质使得排列组合在实际问题中得以应用。
三、排列组合的应用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组合数学:排列组合是组合数学的基础,用于研究离散结构和组合问题。
在网络安全、密码学等领域中,排列组合作为数学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概率统计:排列组合是概率统计的基础,用于计算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统计样本的组合方式。
在数据分析、市场调查等领域中,排列组合被广泛应用。
3. 计算机科学:排列组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算法设计、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等领域。
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研究中,排列组合具有重要应用。
4. 组合优化:排列组合是组合优化问题的基础,用于求解最优方案和优化策略。
排列与组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排列:1、排列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W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全排列:把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这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3、排列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W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白;表示。
4、阶乘:自然数1到n的连乘积,用n!=1X2X3X・・・Xn表示。
规定:0!=15、排列数公式:*”n (n-1)(n-2)(n-3)…(n-m+1)='卡—活"。
组合:1、组合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表示。
b=屋=题…---掰+。
_ /3、组合数公式:1H史耀!的I一对;4、组合数性质:K - …,5、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量二5,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从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可以知道,两者都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Wn, n, m£N) 元素,这是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
它们的不同点是:排列是把取出的元素再按顺序排列成一列,它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系,而组合只要把元素取出来就可以,取出的元素与顺序无关.只有元素相同且顺序也相同的两个排列才是相同的排列,否则就不相同;而对于组合,只要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如a, b与b, a是两个不同的排列,但却是同一个组合。
排列应用题的最基本的解法有:(1)直接法:以元素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一般元素,称为元素分析法,或以位置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一般位置,称为位置分析法;(2)间接法: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总排列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排列的定义的理解:①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②只有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时,两个排列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一样或元素不完全相同,排列顺序相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③定义中规定了 mWn,如果m<n,称为选排列;如果m=n,称为全排列;④定义中“一定的顺序”,就是说排列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进行判断,这一点要特别注意;⑤可以根据排列的定义来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只有符合排列定义的说法,才是排列问题。
简单的计数问题排列组合中的涂色问题

D1 A1
C1 B1
D A
C B
五、检测练习
5.现有4种不同颜色,要对如图所示的四个部分进行着色,要
求有公共边界的两部分不能用同一种颜色,则不同的着色方
法共有
A.24种
√ B.30种 C.36种 D.48种
解析 将原图从上而下的4个区域标为1,2,3,4.因为1,2,3之间不能同色,1 与4可以同色,因此,要分类讨论1,4同色与不同色这两种情况.故不同的 着色方法种数为4×3×2+4×3×2×1=48.故选D.
新课引入
用红、黄、蓝、黑四种颜色涂下面三个图形,求下列 各种涂色方法数:
(1)若每种图形涂一种颜色,共有多少种涂法? (2)若每种图形涂一种颜色,颜色不能重复,共 有多少种涂法? (3)若每种图形涂一种颜色,相邻图形不同色, 共有多少种涂法?
一、按区域分步涂色计数法
例1:如图,要给地图A、B、C、D四个区域分 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 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 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变式思考:
若将3种颜色变为4种颜色, 按上述要求涂色,结果又怎 样呢?
答:它们的涂色方案种数是 4×3×2×2 = 48种。
跟踪练习 1:如图一,要给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分别涂上五种颜
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
同颜色,则不同涂色方法种数为( A )
A. 180
B. 160
四、空间区域涂色问题
例4: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个面染上一种颜色,并且使相邻 两个面异色,若只有四种颜色可供选用,则不同的染色 方案有多少种?
S
D A
CHale Waihona Puke B解:这种面的涂色问题可转化为区域涂色问题,如右图,区域 1、2、3、4 相当于四个侧面,区域 5 相当于 底面;根据共用颜色多少分类: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是概率论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用于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和排列组合的情况。
计数原理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事件的总数。
它有两个主要的原理: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是指如果事件A可以分解为n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m个可能的选择,那么事件A发生的总次数是n乘以m。
例如,如果要选择一套衣服,有3个上衣的选择和2条裤子的选择,那么可以通过乘法原理计算出有6种不同的组合。
加法原理是指如果事件A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不相交的事件B1,B2,...,Bn发生,那么事件A发生的总次数是B1、B2、...、Bn事件发生的次数之和。
例如,某人每天可以选择穿红色、蓝色或绿色的衣服,那么一周内可能的衣服组合数可以通过加法原理计算。
排列组合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从给定元素集合中选择若干个元素的不同方式。
排列是指从集合中选择出所有可能的有序排列,组合是指从集合中选择出所有可能的无序组合。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P(n,m) = n! / (n-m)!,其中n是元素总数,m是选择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
例如,从4个不同的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进行排列,可以通过P(4,2) = 4! / (4-2)! = 12计算出有12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C(n,m) = n! / (m! * (n-m)!),其中n是元素总数,m是选择的元素个数。
例如,从4个不同的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进行组合,可以通过C(4,2) = 4! / (2! * (4-2)!) = 6计算出有6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通过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我们可以计算出事件的可能性和组合的情况,这对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数问题与排列组合问题
一、北京考题特征分析:
(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某高校有14名志愿者参加接待工作,若每天早、中、晚
三班,每班4人,每人每天最多值一班,则开幕式当天不同的排班种数为 ( )
A .4841212
14C C C B .4841212
14A A C C .33484121214A C C C D .33
484121214A C C C 分步计数原理,易错选D.
这种错点训练应当从怎样算完成一件事情分析起,对于错的应当举例说明为什么错.
(06年未考)
(07理)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
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
A.1440种 B.960种 C.720种 D.480种
以相邻与位置受限相结合(两个条件)基础,有原型略高于简单原型 启发:对基本型适度组
合命题
(07文)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2个英文字母后接4个数字组成,其中4个数字互不相同的
牌照号码共有( )
A.()2142610C A 个 B.242610A A 个 C.()2142610C 个 D.242610A 个
考察分步计算原理与可重复,不可重复问题结合,考察全面,学生审题能力.
(08年未考) 但在概率解答题中涉及到.
(09理)7.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 ( )
A .324
B .328
C .360
D .648
(2010年)(4)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 )8289A A (B )8289A C (C ) 8287A A (D )8287A C
(2011年) (12)用数字2,3组成四位数,且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
__________个。
(用数字作答)
北京的考题的确重在凸现两个基本原理,在每一类或是每一步计数考虑正确用排列数或
是组合数来表示。
教学时始终抓住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为几类或是几步来完成.
教学时注意控制层次,首先学生要能列出符合条件的,不重不漏的列出;能够正确的用
排列数、组合数来表示一个计数问题.
二、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两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问题1:分步计数原理
1. 7名学生值班,早晚各一人(可以重复安排),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
2. 7名学生值班,早晚各一人(每人至多值一次班),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
1176C .42C =, 2272C .42A =,2742A =
2. 7名学生值班,早晚各2人,(每人至多值一次班)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
2276
C .C 3. 7名学生值班,早中晚各2人,(每人至多值一次班)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完成这件事情分为3步,第一步是从7人中选出2人安排在早上,故此用222753
C ..C C 表示.
方法2: 6
2227642C ...C C C
4. 7名学生值班,早上安排2人,中午晚上各一人,(每人至多值一次班)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
及时巩固:
1.4名教师去3个班听课,每个班至少有一人,有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4名教师去3个班听课,有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3. 3名教师去4个班听课,每个班至多有一人,有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问题2:(分类计数原理)
1.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
2.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比321大的三位数。
3. 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数。
高考实战:
1.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2个英文字母后接4个数字组成,其中4个数字互不相同的牌照号码共有( )
A.()2
14
2610C A 个 B.24
2610A A 个 C.()2
142610C 个 D.242610A 个12)用数字
2. 2,3组成四位数,且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__个。
(用数字作答)
达标训练:
1.7名警察去3个交通岗执勤,每个交通岗2人,共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3名学生去4所大学面试,共有________种不同面试方法.
3.4名学生去3个工厂实习,每个工厂至少有一人,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4.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5. 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__个三位奇数.
第二课时:典型模型
在与不在,邻与不邻,含与不含,至多至少
问题1:
1.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相邻,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2. 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相邻,且甲在乙的左边,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3. 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相邻,且甲乙都不在两端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问题2:
1.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不相邻,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2.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不相邻,且甲在乙的左边,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3.7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不相邻,且甲不在排头,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4. 7名同学站成一排,甲在乙的左边,共有____________不同的站法.
问题3:
1.6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不在第一道有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 6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不在第一道,乙在第三道或第四道有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3. 6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乙必须相邻有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4. 6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乙必须不相邻有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5. 6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乙必须不相邻,且甲不在第一道有________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达标训练:
1.5名学生担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课代表,每科只能有一人担任,一人不能兼职,有_______种不同安排方法.
2.6名同学站成一排,甲乙必须相邻,且甲乙都不在两端,有________种不同安排方法.
3. 6名同学站成一排,甲乙必须不相邻,且甲乙都不在两端,有________种不同安排方法.
4.甲乙两人从一排的7个座位上各选一个坐下,且两人身边都有空的座位,有______种不同安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