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第一部分特利尔、波恩和柏林
• 整部书在叙述方面, 基本是在时间与地点转 换中进行, 特里尔、波恩、柏林———巴黎———布鲁塞 尔———科伦———伦敦。 首先,在第一部分特利尔主要写了马克思童年所处时代背 景,地理环境,家族传统,以及所受家庭、学校环境的 影响(萌发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和受未来岳父影响 的浪漫主义精神),还有他青年时期的理想。 其次,波恩和柏林主要写了马克思的大学时代。大学时代 马克思喝酒、打架、挥霍、沉浸在和燕妮的热恋中,热 衷于写浪漫主义的小说诗歌。在柏林大学受青年黑格尔 派影响,转攻哲学,加入博士俱乐部成为其活跃成员。 最后,马克思临近毕业找工作写博士论文,从给新闻报刊 撰稿,担任莱茵报编辑到莱茵报被查封。
• 四、分水岭 • 五、《新莱茵报》停刊 • 1849年1月,恩格斯的归来加强了《新莱茵报》的工作 力量。哥特沙克认为马克思的观点不够激进,莫尔和沙 佩尔也不同意马克思当初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做法, 于是,莫尔从科伦飞回伦敦就决定了在更广泛的基础上 重建同盟。甚至未经马克思同意建立了科伦支部。《新 莱茵报》被迫解散。 • 六、重返巴黎 • 马克思到了巴黎就深信不久就会爆发革命运动。马克思 持续陷入贫困,背负着令人瞩目的债务,还试着出版 《雇佣劳动和资本》,希望在柏林创办政治经济月刊。
新莱茵报
• 《新莱茵报》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份几乎不含任何 地方性内容的国家报刊。恩格斯在初期写了大部分 主要文章,紧跟法国和英国形式进展;而马克思则 集中于国内政治,该报总的特点是富有实践性和讽 刺性。 • 该报的纲领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和对俄国进行一场包括恢复波 兰的战争。它支持一个有一切民主力量组成的“统 一战线”。《新莱茵报》没有倡导社会主义共和国, 也没有倡导纯粹的工人共和国,主张用工人和农民 的妥协取得资产阶级的解放,反对俄国的革命。
从麦克莱伦的_马克思传_谈马克思传记理论

他非常清楚自己无可替 经验性的实际了解和把握, 代的作用, 他有极为庞大的设想和计划, 准备写马克 思的传记和 1843 —1863 年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以 及第一国际史, 准备刊印马克思全集等。 马克思去 恩格斯感到马克思主义的完善化和系统化是 世后, 因此在一系列著述中开始了这一 相当急迫的任务, 艰巨的工作。 当然, 由于恩格斯花了很大精力整理 《资本论》 , 出版 上述愿望只实现了其中很少一部分 。 他是马克思传记的第一个作者, 依据文献资料和个 不断致力于写作马克思传记, 直至生命的最 人回忆, 后一刻。1868 年 7 月, 恩格斯为《凉亭 》 报撰写了马 克思的第一部传记, 但该报没有发表。 恩格斯修改 1869 年几乎同时在《未来 》 和《民 过的另一部传记, 主周报 》 这 两 个 刊 物 上 发 表。 差 不 多 过 了 10 年, 1878 年, 他在不伦瑞克的文艺作品选集《人民历书 》 《卡尔· 马克思 》 上发表了 这篇更为详尽的论文, 其 还对马克思的两大最重要的科学 中除了传记材料,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 值 学 说 作 了 简 短 的 论 发现— 1892 年, 述。最后, 他在耶拿出版的《社会政治科学 手册》 中刊载了马克思传略并附了马克思著作目录 索引。这些传记性的概述以及恩格斯为纪念马克思 还有他的一些文章和序言, 逝世而发表的许多演说, 都为马克思的科学传记奠定了基础 。 梁赞诺夫最早意识到出版一部符合一切科学要 求的马克思传记的重要价值, 并且认为可以将马克
⑥ ” 没有变化的整体。 将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看作一个
整体而非断裂, 是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科学评 价。 马克思之为马克思, 就是由于他 从 1843 年 到 1883 年独立研究的 40 年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 《资本 逻辑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创新, 也是马克思理论 论》 创新的一个主题。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分阶段, 有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马克思主 但绝无断裂 程, 义哲学原理, 不过是以历史形态出现的原理, 即处于 形成过程中的原理;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范 原理, 都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因为它们都 畴、
《马克思传》读后感(精选10篇)

《马克思传》〔精选10篇〕《马克思传》〔精选10篇〕《马克思传》篇1《马克思传》详细地记录了马克思的一生,从他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承受良好的教育开场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在深爱的妻子和大女儿的先后离世后,终于安详地与世长辞,在坚守了无数岁月年华的书桌前分开了我们。
《马克思传》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录,只有真正理解他当时的处境,你才能当时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伟大的____英雄精神,你会用你的同理心理解一个永远被驱逐的____家坚守的心;只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生活的点点滴滴,你才能体会到燕妮与马克思之间爱情的纯洁与坚决——父亲是枢密参谋官的燕妮完全可以嫁给一个上层社会人士,过上富裕而安定的生活,而她却蔑视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市民阶层子弟。
多少年的贫困,多少次驱逐出境都没能使这位伟大的女性感到绝望。
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的伟大绝不仅仅是依靠自己,也绝不仅仅只有他自己如此伟大,他身边的人无论是恩格斯还是燕妮,他们都是伟大的,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每一个为共产事业奋斗的人都是伟大的。
而假如我没有读过《马克思传》,我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到这些。
马克思在学术上的成就,当然是伟大的,但这本《马克思传》真正吸引我的是马克思更加伟大的奉献精神——假使他从未获得过学术上的成就,仅凭他无私的人格,他也绝对值得被我们称赞和讴歌。
我对于马克思印象最深入的,同时也是我选择马克思的原因,就是我在高中语文和政治课本上,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假如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久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一段文字读来,仍让我感到热血沸腾,这还仅仅是他在中学毕业时的想法,当然,后来马克思所做的一切,证明了他伟大的誓言。
读马克思传有感

读《马克思传》有感花了几天的时间我读完了刘建军所著的《马克思传》,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也算有了些了解。
所以在此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谈谈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时间为序,逐一的阐述了马克思的一生的事迹。
我看完之后感触颇深,仿佛就像亲自拜访了他老人家一样。
他的高尚品质,和那共产主义的博爱,以及坚韧的生活态度和为世界做出的伟大贡献都令我钦佩不已!我不得不说马克思的既是辉煌的一生又是艰苦的一生。
马克思的成功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从小就天资聪敏且在一个良好的家庭中长大,他父亲以及他父亲的朋友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使得得他受到了一个良好的教育。
所以我觉的一个是否能成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优良的教育。
其二,这就是它本身勤奋好学,对做的事情坚持不懈,且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所以使得他18岁时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所以勤奋对于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有就是吃苦精神,可以说他的一生中大部都是靠恩格斯的资金帮助才得以度过。
所以一个要学会吃苦!只要谈到马克思,我们就不得不想到另一个伟人,他就是恩格斯,他俩一生可算是挚交,感情非常的深厚。
他们的书信达数千封,可以这样说,没有恩格斯,马克思也许早就饿死了,更不可能有《资本论》的产生了,马克思也曾经说过,恩格斯的才能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为了帮助自己所以从事公司职员而埋没了,对他也非常愧疚。
在他俩发生的事迹看来,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他们是如此重友情的人,体现了他的美好的品质与人生态度。
当然我还不得不说,如果说已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诚然,马克思的爱人燕妮,可谓是啊,她等了马克思7年终于在一起,而其,一生陪伴马克思左右,不离不弃,和马克思一起过四处漂流的生活,从未有过怨言。
在马克思生病其见为马克思誊写了《资本论》,才使得著作得以出版。
我最佩服的莫过于马克思的对生活抗打击的能力,由于生活的极度贫困,使得他的孩子没能过上一个好的生活,健康不见佳,爱子,爱女相继因病夭折。
高中生必读名人传记

高中生必读名人传记导语:名人传记是一种以名人的一生经历和事迹为内容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名人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和认识这些名人,从而获得对于人生的启示和教益。
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高中生必读的名人传记。
一、《马克思传》《马克思传》是列宁写的一部关于卡尔·马克思的传记著作。
这本书以马克思的一生为线索,详尽地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学术成就、思想观点以及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通过阅读这本传记,高中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背景,培养自己的社会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爱因斯坦传》《爱因斯坦传》是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一部关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传记著作。
这本书生动地展现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经历、科学研究、理论突破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传记,高中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重要理论,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屠格涅夫传》《屠格涅夫传》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一部关于伊万·屠格涅夫的传记著作。
这本书以屠格涅夫的一生为主线,描述了他的家庭背景、文学创作、思想观点以及对俄国文学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传记,高中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屠格涅夫的文学风格,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李小龙传》《李小龙传》是布鲁斯·李的一部关于李小龙的传记著作。
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李小龙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功夫学习、电影事业以及对武术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传记,高中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李小龙的武术哲学和拳击技巧,激发对武术和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五、《乔布斯传》《乔布斯传》是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一部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记著作。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乔布斯的一生,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创业经历、苹果公司的发展以及对科技产业的影响。
《马克思传》读后感

读《马克思传》有感以前,我们都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的都是一些比较乏味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所以也很少主动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了解马克思本人。
但是近日,我们通读萧灼基的《马克思传》,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描述了一个与我以前所感知的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一个更加饱满的马克思,一个更加完整的马克思,一个更加人性化、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这些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亨利希•马克思,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他的知名度绝对不亚于毛泽东,他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
一、马克思不知疲倦的学习态度不知疲倦的旅行者。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学习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说“没有知识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
他之所以能够掌握如此广博而又精深的知识,除了其天资聪颖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勤奋拼搏、对知识的忘我追求以及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以马克思在大学时代的求学生涯为例,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自学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和外语。
他读书非常用心,每本书都做提要和摘录,写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马克思传》读后感—_《马克思传》读书笔记5篇

《马克思传》读后感—_《马克思传》读书笔记5篇《马克思传》读后感有哪些?马克思理论得到验证是在他晚年时期,是因为他不断的批判,或者说改进个和妥协。
由此,他成功了。
一起来看看《马克思传》读后感—_《马克思传》读书笔记5篇,欢迎查阅!《马克思传》读后感1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20__年过去了,恩格斯的这一预言。
不断得到证实。
世纪之交,许多国家纷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评选千年伟人。
1999年秋季,英国广播公司(BBC)传来一个消息:在英国举办的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马克思高居牛顿、康德等人之前,被评为已过去的千年中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马克思》中,作者刘雷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和严谨的叙事风格讲述了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同时透过对这位伟大人物生平的描述,展现出那个时代激荡的社会变革与政治风云。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他的知名度绝对不亚于毛泽东,他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其思想形成的一生。
作为21世纪的大好青年,更应该继续信任他,遵从他,把他开创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推行下去.我个人从来不崇拜任何人,我只欣赏那些伟大的人,因为他们有伟大的思想能够引导我走向正确的道路,能够得到我所需要的,从而形成我的思想,我想这才是我想要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童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带有极强的个性的。
同时,马克思也生活在一个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里。
其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律师,学识渊博,而且深受启蒙思想的开明绅士。
其父亲虽然是个犹太人,但其并未将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传授给马克思。
这使得马克思自小就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自小就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这也为马克思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事业上,马克思是执著的,专横的,偏执的,尖锐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却也正是伟大之处,也正因为这些,他才能创造出伟大的真理!与事业相比,马克思在生活上很窘迫,这源于他对金钱的态度,其实也反映了他的个性,他不善于理财,因为他认为金钱不重要,懒得花心思,豁达的性格,不拘小节的作风.因此他后半生的经济来源,大都来自于恩格斯这位朋友。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在知道了老师安排的读经悟典这个活动之后,我去图书馆找到了读了戴维麦克莱伦所写的《马克思传》,每次没事的时候去图书馆都去看看这本书,感觉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在描写马克思的一生事迹上非常细腻而又认真。
以前对马赞扬、崇拜马克思,都用“伟人”一词来形容他。
说他思想多么先进,见解多么独到,为整个社会人类进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但是很少有老师对我们说一些马克思的生活琐事,好像他是一个圣人,高高在上。
《马克思传》是对马克思这位千年伟人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使我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这句话是我在马克思传中看到的,当时令我触动,感受深刻。
他的思想魄力更让人震撼。
他不仅拥有才华和智慧,而且拥有别人没有的信念和执着,在他的生命里充满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人生。
想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人在思考所谓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在思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绝大多数人都在思考着自己,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
马克思是孤独的,但是马克思是伟大的。
在马克思的最后几年书中这样写道,在部分地恢复了健康之后,马克思感到自己是双重残废的,精神上失去了妻子、生理上是病痛的加深。
精神的麻痹和生活的无奈折磨着他,但他依然坚持搞创作,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做平常人不能做的事。
正是靠着他的执着、坚定信念才造就了他的伟大,哲学家的伟大。
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他的唯物史观承认历史的必然性。
从人类历史总体看是正确的。
他的唯物辩证法研究的那些畴是相当有启发性,开辟了认识世界的一条道路。
我从书中学到了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精神,对友谊的珍爱,无不感到着《马克思传》的每一位读者。
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
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都要学习他的着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身上学到智慧和精神力量。
在千年交替的2000 年,马克思被西方多家媒体评选为“千年风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之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观点
理解一位思想家, 读一部好的传记很重要。好传记不仅能使读者理解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思想发展的历程, 还能让读者 感受思想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家生活在特定时代中 , 传记作者 , 首先要对于这位思想家的著作整体及个人资料、 前人传记、背景资料, 进行系统、细致的研究。《康德传》作者古留加说: 思想家没有别的传记 , 他的传记就是他的思 想。贯穿戴维·麦克莱伦的《卡尔·马克思传》全书的主线 , 就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那句后来作为马克思墓 志铭的话 :“ 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作 者引用了马克思的著作、手稿、书信对马 克思的思想予以谨慎的诠释、评价。整部书在叙述方面, 基本是在时间与地点转换中进行 , 特里尔、波恩、柏林——— 巴黎———布鲁塞尔———科伦———伦敦 , 为了照顾到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与实践家的主题 , 在伦敦部分着重分述了 《资本论》写作的理论与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实践两个方面。这是作者很独特的一个处理。
7
全书结构
特利尔、波恩和柏林 1
布鲁塞尔 3
伦敦 5
2 巴黎 4 科伦 6 “经济学”
国际工人协会 7
8 最后十年 9 尾声
10 后让:今天的马克思
8
03 内容观点
内容观点
戴维·麦克莱伦是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 但并非 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他对马克思的成就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认 为:“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 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在世界其他地方 , 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不论我们是否赞同马克思, 他都已经塑造了我 们对于世界的观念 ”这也反映了作者为马克思作传的基本态度 , 即对于马克思 “同情的批评”。这一态度, 对于解读历史上任何一位真正的思想家都至关重 要。同时, 还可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为 何持久不衰、思想家辈出的原 因。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人没有陷入对于马克思偶像化、抽象化、神秘化 的泥潭 , 而是多视角地解读马克思, 甚至在与别的学派融合中发展丰富了马克 思的理论。正是这样一批包括麦克莱伦在内的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人, 或 对于马克思思想进行纯学术自由探讨, 或结合西方的社会历史状况, 使马克思的 理论不断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使马克思主义从十九世纪走向二十一世纪, 一直散 发出强大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与《马克思传》
1
CONTENTS
目 录
1 《马克思传》总览 2 结构框架 3 内容观点 4 什么样的马克思 Nhomakorabea01
《马克思传》总览
《马克思传》--------戴维·麦克莱伦
马克斯传总览
马克思
戴维·麦克莱伦
作者简介
戴维·麦克莱伦(Merchant Taylors' School, Northwood),之前是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也是美国
11
内容观点
跟随麦克莱伦的叙述, 从特利尔到伦敦, 我们看到马克思作为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家 与实践家, 一个探索资本奥秘的思想巨人、资本主义顽强的批判者与过去的诸多“书斋式 ” 哲 学家的不同。他不仅解释世界、探索社会历史的规律, 而且要改变世界、对建立一个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并付诸行动。读者看到的 , 不仅是一个以亚里 士多德式的博学写出《资本论》的马克思, 还是一个在布鲁塞尔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在国际工人协会发挥灵魂作用并起草《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 也是一个有着常人哀乐、 终生在物质贫困中挣扎、不得不经常向恩格斯求助的马克思。麦克莱伦感叹道 : 流亡伦敦 初期 ,在如此贫困中煎熬、苦恼, 马克思竟然能够从事理论研究并写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政 治经济学批判》, 这说明伟大的人并非没有常人的苦难, 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忍受并战胜苦难, 在苦难之中目标坚定、追求并力求成就其事业。诚如传记附录“马克思的自白 ”中所言 , 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 ”, 对于幸福与不幸的理解分别是“斗争 ”与“屈服 ”, 喜 爱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 而他喜爱的箴言则是:“怀疑一切”
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在欧美有着深刻的学术
影响力。他关于马克思的传记被公认为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是第一
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英文版传记。至今已修订出版了四版。
4
《马克斯传》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有关马克思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文献之一,是 一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传记。作为世界知名的马克思研究者, 作者麦克莱伦积三十年之大成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 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深度展示了马克思的成长轨迹,从思想、生活和 性情等多个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一个真实、生动且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 与以往的马克思传记过度褒扬或过度贬低马克思不同,麦克莱伦试图还 原一个真实的马克思。读者会看到一个相貌威严的马克思、一个思想深 邃的马克思、一个性情不羁的马克思、一个平凡真实的马克思。作者试 图给我们展示一个人性化的马克思,而“人的思想与精神的光芒不会因 为他作为物质性的人的真实性而被淹没,马克思仍然是伟大思想的奠基 者”。
5
02 结构框架
结构框架
麦克莱伦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传》内容丰富,言语通俗,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全书篇幅较长, 结构完整,可分为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特利尔、波恩和柏林,分为童年时代、学生时 代、新闻出版三部分;第二部分——巴黎,主要分为婚姻和黑格尔、《德法年鉴》、《巴黎手 稿》、在巴黎的最后几个月四部分;第三部分——布鲁塞尔,分为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魏特林 和蒲鲁东、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三部分;第四部分——科伦,分为从布鲁塞尔到巴黎、科伦 的政治、《新莱茵报》、分水岭、《新莱茵报》的停刊、重返巴黎六部分;第五部分——伦敦, 分为伦敦的第一年、流亡者的政治、第恩街的生活、继续研究经济学、新闻工作五部分;第六 部分——“经济学”,分为“经济学批判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福格特先生”、马 克思和拉萨尔、格拉弗顿坊的生活、《资本论》、莫丹那别墅的生活六部分;第七部分——国 际工人协会,分为国际工人协会的源起、国际工人协会的发展、国际工人协会的顶峰、普法战 争和国际工人协会的衰落四部分;第八部分——最后十年,分为家中的马克思、工作、健康、 欧洲景象、俄国、法国和英国、最后几年六部分;第九部分——尾声,分为俄国贵族、美国参 议员、落魄的普鲁士陆军中尉、忠实的学生、无政府主义的对手、崇拜的女儿、英国绅士、马 克思的自白八部分;第十部分——今天的马克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