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翻译文言文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普遍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神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道: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写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不可以。

齐国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就追击齐军。

(本段主要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本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九下语文的文言文翻译

九下语文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昔者孟尝君有舍人名冯谖,贫而不能自存。

孟尝君使人先之薛,以币聘诸薛。

冯谖至,辞曰:“责毕收,愿得长归薛。

”孟尝君许之。

冯谖乘车而归,未至家,因谓其妻子曰:“孟尝君所以待吾者厚,故吾辞归。

为君谢家,复请贷粟,以赐诸君。

”未至门,先引其妻子。

至家,废先王之宗庙,除废墟,择民之贫、壮者,与饮食之,为设坛坛而盟之,曰:“始吾居薛,民无所依;吾将使薛为齐国之积仓,使民富而教之孝、悌、忠、信。

”居岁余,为宗庙之牺,百姓归之如流水。

齐王闻之,以冯谖为能,召而问之,曰:“先生之薛,何功?”对曰:“臣无功。

”王曰:“何故?”对曰:“臣所以为君者,使之安富乐而教之耳。

”王曰:“何如?”对曰:“君之有薛,盖若宠子,民之亲君,如父母之爱子,子女之爱父母也。

臣恐其亲君不若亲其父母,是以教之孝、悌、忠、信,使民之亲君,如父母之爱子,子女之爱父母也。

”王曰:“善。

”于是齐王封冯谖为上卿。

【翻译】从前,孟尝君有个门客名叫冯谖,贫穷得不能养活自己。

孟尝君派人先到薛地,用钱财征召他。

冯谖到了薛地,辞谢说:“债款都收齐了,我希望长久地回到薛地。

”孟尝君答应了他。

冯谖坐着车回家,还没有到家,就对他的妻子说:“孟尝君对待我很好,所以我辞别回家。

我要为孟尝君向家里告别,再请求借些粮食,分给各位。

”还没到家门口,就先领着妻子进去。

到家后,他废除了先王的宗庙,清理了废墟,挑选了贫穷而强壮的百姓,跟他们一起吃饭,为他们设立祭坛,盟誓说:“当初我住在薛地,百姓没有依靠;我将使薛地成为齐国的粮仓,让百姓富裕起来,并教给他们孝、悌、忠、信。

”过了差不多一年,冯谖作为宗庙的牺牲品,百姓像流水一样归附他。

齐王听说这件事,认为冯谖很有才能,召见他并问:“您到薛地去,有什么功绩?”冯谖回答说:“臣下没有功绩。

”齐王问:“为什么?”冯谖回答说:“臣下所以为孟尝君效力,是让他安定、富裕、快乐,并教给他们孝、悌、忠、信罢了。

”齐王问:“那怎么样?”冯谖回答说:“君王您在薛地,就像是宠爱的小儿子,百姓对您的亲近,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全)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全)

1.公输《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及译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及译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及译文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0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

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九下文言文及翻译

九下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暮春时节的开始,我们在会稽山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仪式。

众多贤才都来了,年轻人和年长者都聚集在一起。

这里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溪流和湍急的水流,环绕在周围。

我们用它来举行流觞曲水的活动,大家坐在溪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但是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畅叙幽情。

那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和畅。

抬头看宇宙的广阔,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这样游目骋怀,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愉悦。

人们相互交往,一生的时间短暂,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寄托在内心,与朋友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则把自己的寄托寄托在某种事物上,放纵自己的身体。

虽然兴趣和追求各不相同,安静和躁动也不一样,当他们对于自己所遇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不知道老年的到来。

等到他们对于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而变化,感慨也随之而来。

过去所欣赏的事物,转眼间已经成为了过去,仍然不能不因此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自然的变化,最终都会走到尽头!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啊!”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每当看到古人兴感的原因,都好像是一致的,没有不面对文章感叹和悲伤,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简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简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必背24篇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公输译文公输译文公输译文孟子两章译文孟子两章译文孟子两章译文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故事两则译文译文译文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曹刿论战译文译文译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译文译文愚公移山译文愚公移山译文愚公移山译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
公输译文
《孟子两章》译文《鱼我所Βιβλιοθήκη 也》译文《庄子》故事两则译文
曹刿论战译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愚公移山》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四知》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州太守。

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推举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

”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金子回去了。

后来杨震调任到涿州郡当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

说:“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送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2《私心》
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

诸子中有人有时候劝止他〃他就斥责并让他们走开〃官吏陈述的局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也一并把它们封上〃他就像这样的毫无私心。

第五伦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以清廉而著称〃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西汉以贤良廉洁而著称的贡禹。

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仪表也因此被有些人轻视。

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第五伦回答说:“过去有人曾送给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的时候〃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是也始终没有任用他。

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他〃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却整夜睡不着觉。

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3《与朱元思书》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
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4《混沌之死》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

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他们非常友好。

倏与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以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
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去了。

5《庄子.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国王养斗鸡。

十天后(国王)问道:“鸡(训练)完了吗<”(纪渻子答)道:“没有(它)还没本事却骄傲而自负。

” 十天后(国王)又问。

(纪渻子答)道:“(它)还是受外界的影响(太大)。

” 十天后(国王)又问。

(纪渻子答)道:“没
有。

还是目光犀利并有傲气。

” 十天后(国王)又问。

(纪渻子答)道:“差不多了。

虽然有鸡叫〃(它)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看上去就像一只木鸡〃它的素质已全了〃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了〃(见了它都会)逃走的。


6《出师表》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

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

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
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

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

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

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

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

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