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下册《1分有多长》教案1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案: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时间单位“1分”的概念。

教材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1分的时间长度,并能够将1分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相联系。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1分:通过图片和时间线,让学生直观感受1分的长度。

2. 1分的实际应用:通过例子,让学生学会用1分来描述一些简单的活动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1分”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1分的时间长度。

2. 培养学生将时间单位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联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接受1分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能够将1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1分的长度,并能够用1分来描述一些简单的活动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幻灯片、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计时器、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电子钟,让学生观察1分钟的变化,感受1分的时间长度。

2. 讲解:通过幻灯片和教学卡片,讲解1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分可以包含的一些日常活动。

3. 实例演示:用计时器做实验,如1分钟能跑多少米,1分钟能写多少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1分的长度。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可以用1分来描述时间。

5. 练习:让学生用1分来描述一些简单的活动时间,如1分钟能做什么,2分钟能做什么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分=60秒 1分钟能做什么?七、作业设计(1) 刷牙(2) 穿衣服(3) 步行到学校2. 答案:(1) 刷牙:大约1分钟(2) 穿衣服:大约23分钟(3) 步行到学校:大约51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较好地理解了时间单位“1分”的概念,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但在描述活动时间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1分的概念,掌握1分的表示方法。

2、将1分拆成若干份,掌握用比较模型比较大小的方法。

3、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重点:1、认识1分的概念,掌握1分的表示方法。

2、将1分拆成若干份,掌握用比较模型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将1分拆成若干份,掌握用比较模型比较大小的方法。

2、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量单位。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具。

2、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材料:米、盐、容器、水。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明:“大家知道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刻度,用来量长、宽、高等等吗?”学生:“不知道。

”小明:“它是一个数学中很重要的单位,它就是1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

那么,1分有多长呢?”【呈现】1、通过教具让学生理解1分的长度,可以用米尺等测量工具来进行演示。

老师可以举例子,比如用米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感受一下1分的长度,可以用小卡纸、细绳等于1分长度的教具展示给学生。

2、用1分来进行比较大小的模型。

老师可以用米、盐等日常生活用品来进行比较。

让学生将1分拆成若干份,然后比较这些份之间的大小。

【让学生尝试】1、老师可以用米、盐等日常生活用品来进行比较。

让学生将1分拆成若干份,然后比较这些份之间的大小。

2、讲解各种日常生活中的计量单位,如升、米、毫升等等。

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容器,给学生演示计量。

比如用升盛水,用针管吸取了一些水,让学生看一下,问老师吸取了多少水。

【活动与归纳】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将1分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作业】让学生画一个容器,并且自己将里面的水分成3份、8份,分别写出用“大”“中”“小”符号表示每份的大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分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同时学习了将1分拆成若干份,用比较模型比较大小的方法。

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有多长。

2.进一步观察钟面,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3.多种体验,丰富时间量感。

教学重点:建立1分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难点:尝试经历1分有多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看1分钟短片。

大家观看这段视频用了多长时间?那现在屏幕上的时间为什么没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1分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深度体验(一)认识秒1.钟面上都有什么?2・1秒有多长?感受1秒。

3」秒能干什么?4.感受5秒。

5.感受60秒(二)认识1分师:刚刚有同学提到1分=60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分和秒的关系。

开展观察活动:1.察分针和秒针的运动情况。

2.同桌讨论,说发现。

(三)感受1分钟1.1分钟活动师:一分钟你能在田字格写几个美观的数呢?谁想成为今天的小主持人?那就有请你带领大家参加〃1分钟美观写数大赛吧〃。

2.1分钟脉搏跳动测试①1分钟脉搏能跳多少下②脉搏的跳动和什么有关③关于脉搏跳动还有哪些小知识3.多种方式体验1分钟活动活动后交流如果让你再用写名字来估计1分,你准备写多少次呢?(四)估计1分钟师:同学们,感受了这么多1分钟,接下来我们就试着来估一估吧。

1.初步估计一一1分钟数数大赛①2.反思经验,总结方法3.再次估计一一1分钟数数大赛②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秒针,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还在观察秒针与分针运动的过程中知道了1分二60秒。

感受了1秒,并对1秒进行了估计,你们可真棒。

4.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1分钟,不同活动,对1分钟长短的感受也不一样。

四、课外延伸,渗透德育师:那关于1分钟你想说点什么呢?五、总结归纳,提升经验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呀!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六、板书设计1分有多长分针走1小格同时秒针走1圈1分=60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2《1分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7.2节《1分有多长》。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分钟”,并能够用分钟来描述时间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分=60秒,能够用分钟来描述一段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1分=60秒,能够用分钟来描述时间。

难点:将实际情境中的时间转换为分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并说出现在的时间。

2. 讲解1分=60秒的概念,用钟表模型展示1分钟的时间长度。

3. 举例说明:用计时器计时1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感受1分钟的长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分钟来描述一下他们平时上课的时间。

5. 讲解时间的转换:如何将秒转换为分钟,如何将小时转换为分钟。

6.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时间,让学生转换为分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分=60秒时间的转换:秒转换为分钟:秒÷ 60 = 分钟小时转换为分钟:小时× 60 = 分钟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钟表,让孩子用分钟来描述一下他们平时上学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时间的转换还有些困难,需要在课后多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尝试自己制作一个钟表,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并说出现在的时间。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感受到时间的存在。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来理解和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讲解1分=60秒的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钟表模型展示1分钟的时间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1分和60秒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2《一分有多长》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2《一分有多长》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2《一分有多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感知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单位“分”,理解1分=60秒。

2. 认识钟表,学会看钟表上的分钟。

3. 体验1分的实际长度,学会换算时间单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1分=60秒,学会看钟表上的分钟。

2. 教学难点:体验1分的实际长度,学会换算时间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学生自带钟表或闹钟、计时器、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理解1分=60秒的概念。

3. 互动探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钟表或闹钟,学会看钟表上的分钟,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用计时器体验1分的实际长度,学会换算时间单位。

5. 游戏竞赛:设计有趣的时间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时间感知和应用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分有多长2. 板书内容:- 1分=60秒- 认识钟表,学会看钟表上的分钟- 体验1分的实际长度,学会换算时间单位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钟表,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分钟数,并尝试进行时间换算。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中观察钟表的经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互动探究、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的概念,学会了看钟表上的分钟,体验了1分的实际长度。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验1分有多长。

2、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3、亲身感受“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建立时间单位“秒”的具体概念,初步形成对时间的估算能力,知道1分=60秒。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有趣谜语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打一物品)生:钟表师:猜对了!(出示钟表)这三个跑步比赛的选手都是谁呀?生:时针、分针和秒针。

师:它们三个谁最长?谁又跑的最快呢?生:秒针。

秒针师:还是秒针。

二、新课探究1、活动一(感受1秒):老师想对这根神奇的秒针提出一个问题:秒针怎么走是1秒,答案: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我们先来看你们说的1秒有多长。

师:我们来看一下。

这样子就走了1秒。

你能用声音来表示这1秒的时间吗?生:滴—滴答、哒、师:你能用动作再来表示秒针走1秒吗?2、活动二(认识5秒):学生用声音描述一下,有快有慢,学生跟着钟表感受5秒。

师:同学们用声音和动作表示了1秒,现在让秒针走起来!秒针走到1,如果让它接着走,从1走到2是几秒呢?生:5秒师:为什么是5秒呢?生:(1至2有5个小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5小格是5秒)师:你能用声音来表示这5秒的时间吗?生:滴—滴答、哒、师:它们两个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生:都数了5下。

师:你认为他表示的时间正好是5秒吗?生:快了慢了,师:那我们跟着滴答声一起感受一下到底是怎样的5下,明白了吗?我们一起跟着走5秒,你可以用动作或者声音来轻轻地表示5秒3、活动三(认识10秒):师:现在从3走到几是10秒呢?生:3到5是10秒师:你怎么知道的?生:3到4是5秒,4到5是5秒,5+5等于10秒,师:除了从3走到5是10秒,还有从哪走到哪也是10秒呢?生:6—8、、、、师:像这样的10秒多吗?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活动都是倒计时10秒的,你看到过吗?生:火箭发射师:我们来看一下火箭发射的10秒感受一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1分有多长(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1分有多长(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1分有多长(1)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分的时间长度,理解1分等于60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1分的时间长度。

2. 1分等于60秒的概念。

3. 时间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1分的时间长度,掌握1分等于60秒。

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时间知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时间的相关知识。

2. 计时器或手机,用于计时1分钟。

3. 学习材料,如练习册、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他们对时间知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分的时间长度,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理解1分等于60秒。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他们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1分的时间长度及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1分有多长(1)2. 1分等于60秒3. 时间的重要性4. 时间管理方法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时间的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事物,记录下来,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制定一个时间管理计划,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1分的时间长度,掌握了1分等于60秒的概念。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时间知识。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与秒的关系,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钟表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了刚才的歌曲有什么感受?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那你知道这段音乐有多长吗?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时间王国一起去体验吧!教师板书:一分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秒1、在钟表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外,还有一位成员你们知道是谁吗?2、出示课件。

提问:哪个是秒针呢?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秒针是怎样走的?(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

并且有滴嗒滴嗒响。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师:是啊,秒针嘀嗒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

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一次。

嘀嗒!4、那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什么方式来记住一秒钟吗?(小组讨论)生:我们还可以用拍一次手、跺一下脚、甩一下头等等记住一秒。

5、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5小格呢?15小格呢?30小格呢?走一圈呢?6、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一个重要成员___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___1秒。

可别小看了秒这个时间单位。

请看大屏幕:陆地短跑冠军猎豹。

它奔跑时1秒就可跑出30米。

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尖尾雨燕。

它5秒就可飞行230米。

5秒是多长,我们来看计时器,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请大家随着秒针的转动拍手,5秒停。

时间过了5秒,雨燕已经飞行了230米。

真是令人惊叹啊!还有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请同学读:高铁列车10秒可运行1300米。

咱们这次用敲桌子的方式,随着秒针的转动来敲,感受10秒有多长。

你们能想象到高铁列车在我们身边过去时是什么样子?(一阵风一样)你们知道吗?火箭的速度更为惊人:指名读:火箭把卫星或航天器从地面成功射向太空进入轨道,30秒运行23700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有多长》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

2、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为入小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
1、故事《一分钟》。

2、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3、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4、统计表格、笔、黑板。

活动过程: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1、老师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T:“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
“因为元元太懒了!”“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


小结:原来由于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了在十字路口和车站都耽误了时间,于是一分钟就变成了20分钟。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播放多媒体课件—不动的钟面)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师:今天徐老师带来一个时钟,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
师:(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
(1)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分针走一格)(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放一分钟)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格、分针走了1格,都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从幼儿园出发到小区门口。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从幼儿园到金鹤小学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师:请大家做到后面桌子上去,四个小朋友一组。

(2)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珠子、套别针、穿珠子、写数字。

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完成多少事情……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

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
师:时间到!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珠子、穿了几粒珠子、写了几个数字、套了几个别针……每组的桌子上有一张表格,请你把你的学号和完成事情的数量写在表格上。

(3)师:好现在请夹珠子的小朋友做到这里来好吗?穿珠子的小朋友坐到这里好吗?套别针的小朋友坐到这里,写数字的小朋友坐在这里。

(4)分享结果。

师:请一个串珠子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几号,你一分钟串了几粒珠珠?
师:请一个夹珠子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几号,你一分钟夹到了几粒珠珠?
师:请一个套别针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几号,你一分钟套了几个别针?
师:请一个写数字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几号,你一分钟写了几个数字?
问: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请他们说一说,他们各自穿了几个珠子?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师: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

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集体回答:喝水、上厕所、理书包等)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小结:过去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附:故事:一分钟。

丁铃铃,闹钟响了。

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

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走到十字路
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叹了口气。

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

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啊等。

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老师看着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